首页 肝 第88页

肝 第88页

  • 白术治疗腰痛 肝硬化腹水 风水水肿

    白术治疗腰痛 肝硬化腹水 风水水肿

    国医大师张志远老先生学识渊博,在业界有“活辞典”之称,业医70余载,医学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张志远先生善于应用大剂量白术治疗多种疾病,屡起沉疴。现将张志远先生的用药经验供大家学习。 腰痛 寒湿腰痛以腰下冷痛,如坐水中,阴雨天加重为主症。张志远认为,此病病机属脾阳不振,肾气不利,治以宽腰汤加减。药用:生白术80g,茯苓70g,薏苡仁70g,桂枝9g,车前子(包煎)9g。 张志远临床重用白术,以其燥而喜动,使气机顺畅。配伍大剂量茯苓、薏苡仁,既可增强白...

  • 黄芪治疗各种慢性肝病 使用黄芪的经验总结

    黄芪治疗各种慢性肝病 使用黄芪的经验总结

    黄芪,又名北芪、黄耆等,为临床常用药物,主入脾肺二经,《神农本草经》载其“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岐黄学者吕文良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学验俱丰,在临床上常用黄芪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现将其使用黄芪的经验总结如下。 扶正祛邪 我国慢性肝病患者多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肝炎。许多医生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机为湿热疫毒内蕴,...

  • 肝硬化腹水鼓胀 方药柔肝饮子 治则养阴益气柔肝

    肝硬化腹水鼓胀 方药柔肝饮子 治则养阴益气柔肝

    国医大师李玉奇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学贯中医各科,擅长内、妇、儿疑难杂症的冶疗,疗效显著,对肝病的治疗也有较独特见解。 对肝硬化腹水鼓胀,李玉奇认为肝血癖阻日久,而致肝脏质地硬变,形成肝硬化;脾主运化,湿热困脾,水湿不运,渍于脐腹,致脾水肿大热久伤及阴液而形体消瘦。脾病日久,必及于肾,肾与膀胱气化失职,致小便短涩。终致肝脾同病。若见腹水一味制水、利水而消肿,病因未除而水复来,水为津液所化,反复利水伤津耗液, 损伤肝脾。 肝硬化每因乙型肝炎治疗未果演变而来,或因酗酒等病,都能导致肝硬化,日久累及...

  • 肝硬化腹水中医臌胀,蛊胀,水蛊,临证治疗

    肝硬化腹水中医臌胀,蛊胀,水蛊,临证治疗

    肝硬化腹水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属中医“臌胀”“蛊胀”“水蛊”等范畴,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因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且易复发,被列为“风、痨、臌、膈”中医四大顽症之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卢秉久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肝病的临床诊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卢秉久临证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灵枢&mid...

  • 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辨证

    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辨证

    乙型肝炎以湿热瘀毒为致病因素,湿热疫毒蕴结肝经血分、肝胆疏泄不利为本病病机关键之所在。本病具有以下两特点:其一,初伤在气,久必入血,病在气分较少,在血分者尤多。其二,病位在肝脾。肝气郁结则血瘀,脾运不健则湿滞,无论是由脾及肝,或由肝及脾,都具有明显的肝脾两脏的症状。 本病治宜清热解毒化湿,疏肝利胆化瘀。药用柴胡、黄芩、绵茵陈、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石见穿、夏枯草、丹参、赤芍等。疫毒重者,可加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湿邪重者加猪苓、泽泻、通草等。另一方面,本病常为湿热瘀毒交结,久必耗伤肝阴,损及脾气,表现为...

  • 如何排除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诊断

    如何排除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诊断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酒精滥用人群日趋增多,中国人脂肪肝的发病率迅速增长,脂肪肝正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中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30%,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脂肪肝与NAFLD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简称,临床上主要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脂肪肝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过度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病程和预后不一,有急、慢性之分。 NAFL...

  • 治肝病四季用药 国医大师杨震经验方

    治肝病四季用药 国医大师杨震经验方

    肝在五行属木,与胆表里相合。肝脏体阴用阳,主藏血故曰体阴,主疏泄故云用阳。根据其生理特点,肝脏疾病的发生多为气血阴阳的失调和紊乱。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就有肝脏疾病随四季更替而起,愈、甚、持的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曰:“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中医治疗原则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重视三因制宜,依据疾病与气候、地理、病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相适宜的治疗方法。 国医大师杨震为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

  • 杨震论肝主敷和

    杨震论肝主敷和

    肝为人体最大的脏器,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体阴而用阳,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肝气与春气相应,春季阳气始生,万物以荣,为肝木主令之时,其性喜条达,具升发生长、生机不息之性。肝胆属木,皆属少阳生发之气,肝胆之气敷布于脏腑机体,诸脏因而升降出入,生化不息。本文主要阐释肝主敷和的概念形成源流、主要功能表现及其与“和法”的关系,对丰富中医学理论中肝脏的功能认识有所裨益。 何为肝主敷和 肝主敷和的源头应是《黄帝内经》中的“木曰敷和”一语,原意是对五行之...

  • 黄疸型肝炎中医治方的应用

    黄疸型肝炎中医治方的应用

    茵陈蒿汤临床应用八步法分析 茵陈蒿汤功能清热利湿退黄。该方由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组成,主治中焦湿热蕴结,入于血分引起的谷疸。其中大黄、栀子清热燥湿,茵陈蒿利湿退黄,药后小便通利而黄疸消退。现代临床中,该方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波及血分的各种以黄疸为主症的疾病,如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以及血分湿热引起的非黄疸性疾病,如多种皮肤病、崩漏、阴道炎等。 (一)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现代应用 茵陈蒿汤在《金匮要略》治疗的谷疸相当于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

  • 酒精性肝病的中西医治疗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探讨

    酒精性肝病的中西医治疗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探讨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因长时间、过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也越来越多[1]。若该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任由病情进展,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危及生命。酒精性肝病是一种因长时间酗酒引起的肝病,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大,其对肝脏的伤害也越大。根据临床表现将酒精性肝病分为以下类型:轻度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2]。2013—2018年,酒精性肝病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多发生于40~60岁人群,男性较多[3]。本...

  • 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 中医遣方用药

    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 中医遣方用药

    李恩宽为第2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杨济生、黄寿人等,研习火神派郑钦安等名家的学术经验思想,临证5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临证善用虫类药,药简量宏,屡挽沉疴。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两年余,现将其运用中药重剂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中医病因病机 1.1 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 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兼夹湿热、气滞等[1]。肝硬化病因众多,较常见的原因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r...

  • 肝病治脾的理论基础 肝硬化代偿期的治疗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

    肝病治脾的理论基础 肝硬化代偿期的治疗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

    郭淑云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肝胆疾病治疗及研究30余年。郭淑云从脾论治肝病,取效良好。笔者有幸作为师承学员,跟随郭淑云学习,现将其从脾治疗肝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肝病治脾的理论基础 肝病治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素问·经脉别论》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说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饮食所化之精微不断输送到肝以滋养肝脏。肝脾两脏在生理上联系紧密,在病理上又互相影响。《金匮要略》指出:“治未病者,见...

  • 肝变“脏”中医推荐养肝小经方

    肝变“脏”中医推荐养肝小经方

    俗话说,养肝就是养命,肝不好,未老先倒!肝脏作为我们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也是身体里最强大、功能最多的器官。肝养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但是由于肝没有痛觉神经,在其病灶早期时,身体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一些小症状让人忽视,使病情不断恶化,那么肝不好会有哪些症状呢? 提醒:肝不好的4个'怪象' 提醒:肝不好的人,清晨起床后会有4个'怪象' 1、尿黄如茶 因肝损伤后,人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会随尿排出体外,引起尿液发黄的情况。这种情况与上火、喝水少引...

  • 小补肝汤治肝硬化肝性脑病

    小补肝汤治肝硬化肝性脑病

    何某,女,1948年7月7日出生。因“反复意识模糊五月”入院。有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前发现有肝硬化,2年前伴有腹水,长期服用利尿药治疗。2020年4月开始出现反复意识模糊,医院检查诊断为“肝性脑病”,多次住院用抗肝性脑病、保肝降酶治疗,症状虽可缓解,但停药即反复。此次出院后第3天出现意识模糊,呼之可应,但不能识人,小便失禁,恶心欲吐,大便尚调,纳眠尚可,舌暗红,苔少,见小横裂纹,脉稍弦。于9月14日来诊,予口服小补肝汤。 处方:桂枝30克,干姜15克...

  • 糖尿病患者得了脂肪肝应该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得了脂肪肝应该怎么办

    大数据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42%。2型糖尿病、肥胖和高脂血症同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代谢综合征其他组分和传统损肝因素缺如的情况下,高血糖症本身能否导致肝脂肪变至今尚有争论,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5%)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前期病变。合并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更有可能是脂肪性肝炎,而非单纯性脂肪肝。糖尿病是各种类型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达...

  • 肝硬化腹水应审因论治

    肝硬化腹水应审因论治

    各种类型肝炎,如病毒型、酒精型、药物型、自身免疫型肝炎,长期调养不当、治疗不当皆会形成肝硬化。这其中乙、丙型肝炎转为肝硬化者最多,重者又会形成肝硬化腹水,近些年来也有些肝癌合伴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病因多种、病程漫长、病理变化复杂,给治疗带来了极大难度,因此审因治疗是重要的一环。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的生化运行失调的结果。所以审其虚实、标本的先后转换最为重要。例如患病初期,脏腑功能虽然失调,但本虚不重,腹水标实已重,治宜急治标缓治本。如病久脏腑功能既失...

  • 肝之形气神 肝形与肝气肝神

    肝之形气神 肝形与肝气肝神

    形气神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西汉典籍《淮南子·原道训》中记载:“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形为气和神的房舍,没有形则神气无所依附,正常的生命活动也就无从谈起。气为生命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没有气则没有生命的有机活动。神为形气之主,生命活动没有神的主宰和调控则“气乱、精离”。 中医学认为人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即人的生命是以形态组织结构为基础,在“神”的主宰作用下,通过...

  • 杨震诊治肝硬化经验

    杨震诊治肝硬化经验

    肝硬化由肝纤维化发展而成,为所有慢性肝脏损伤的最终病理阶段。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5%~84%,如出现肝硬化失代偿,则5年生存率仅19%~35%。本病当属于中医“积聚”“癥积”“黄疸”“鼓胀”范畴,治疗起来较为棘手。国医大师杨震为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肝胆病诊治方面独具特色,创新性提出“六型相火”“治肝五论&r...

  • 刘华宝治疗肝硬化经验

    刘华宝治疗肝硬化经验

    全国名中医刘华宝是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进行了“肝为气之治(制)”“肝脾两脏一体,门静脉系肝属中医之脾”“慢性肝病气分治脾,血分治肝”“补肝气关键在于调气机”“补肝气以化肝积,积重聚轻量各异”“肝黄脾黄定轻重”理论创新。他强调中医治病的精髓是“整体观”,治疗思路的核心是“恢复机体五脏六腑各有的生理特性及功能&rd...

  • 肝热痰瘀交结而发病 治以清肝活血化痰

    肝热痰瘀交结而发病 治以清肝活血化痰

    •张学文认为情志因素在癫痫发生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肝热痰瘀为其主要病理机制。 •痫病分为风痫、痰痫、热痫、瘀痫和虚痫,风痫治以平肝熄风止痉,痰痫治以化痰熄风,热痫治以清肝熄风,瘀痫治以凉血化瘀止痉,虚痫治以滋阴养血熄风。 国医大师张学文从医七十余载,对中医治疗急症、脑病、温病、疑难病等均有所研究,在癫痫治疗方面有独到经验。痫证属中医脑病范畴,张学文认为肝热痰瘀为其主要病理机制,治疗以清肝活血化痰为大法,每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颇受启发,现将其治疗癫痫的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 肝病降酶中医诸方 清肝解毒降酶 降酶通用方

    肝病降酶中医诸方 清肝解毒降酶 降酶通用方

    肝病名家朱曾柏教授降酶诸方 清肝解毒降酶 1、 赤芍、连翘、大青叶、青黛、虎杖、五味子、黄连、蛇舌草、半枝莲、生牡蛎、芦荟、砂仁、甘草(青黛、黄连、芦荟,成人每日量不要超过0.3克)上药制成蜜丸,每天服2-3次,每次8-10克。每次同服乙肝散1克。本方适用于具有湿热见症患者。 2、 连翘、大青叶、蛇舌草、半枝莲、茵陈、土茯苓、生牡蛎、五味子、砂仁、厚朴、枳实、明矾、甘草、胆南星(胆南星,成人每日不要超过0.5,明矾、成人每日不超过0.3)。蜜丸,每日服2-3次,每次8-10克。本方适用...

  • 肝硬化来临时还有哪些症状

    肝硬化来临时还有哪些症状

    肝硬化 是慢性进行性肝病,是因为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所生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患者出现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的肝细胞出现结节性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从而使得肝小叶结构受到破坏, 肝脏 慢慢变形且变硬。肝硬化来临并不是静悄悄的,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肝掌 、蜘蛛痣以及黄疸,也有一部分人放屁次数增多。 为什么肝脏变硬会导致放屁增多? 通常成年人每天放屁次数小于10次,若放屁增多需留意消化系统疾病或肝病。当患有肝硬化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疾病会进一步恶化,进而诱发肝硬化和 肝腹水 ,从而导致放屁次数增多。另外肝...

  • 肝经病症的表现 为什么春天容易肝火旺

    肝经病症的表现 为什么春天容易肝火旺

    春季大地回暖,气温上升,人体也开端生机四射。《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篇》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六合俱生,万物以荣。此刻,自然界存在生发的力气,而在咱们身体里边与之呼应的,便是肝(肝主生发)。 在日子中,咱们常会听到一个名词——肝火旺。 为什么春天简单肝火旺 比方有些人,明明平常为人处世都挺好,可是一到春季就特别简单着急。咱们自己或许也有领会,在春季,收到某一个信息,听到某一件事的一刹那,你都不多加考虑,就想立马做决定,比较激动。 这便是身体的一...

  • 自身免疫性肝病 论治思路理气疏肝以助肝用

    自身免疫性肝病 论治思路理气疏肝以助肝用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同时兼有2项的重叠综合征。其主要发病机制多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药物作用、病毒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相关。目前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为主。本病在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病机证候分类多属于“胁痛”“积聚”“鼓胀”“黄疸”“皮肤瘙痒”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位的特点,能减轻症状,调节机体的免疫...

  •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案二则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案二则

    案一 沈某,男,14岁,学生。1992年7月24日入院,1992年9月3日出院。两旬前开始感觉乏力,纳差,食量较正常减少一半,恶心厌油,上腹饱胀隐痛,尿色黄似浓茶,面目皮肤黄染逐渐加深,经当地医院治疗病无好转,昨来本院血查肝功能异常,谷丙酶(ALT)520u/L,麝浊(TTT)8u,总胆红素(TSB)362.52 μmol/L收治住院。以往无肝炎史。查体:T 37.℃,P88/分,R22次/分,BP 17/8kPa,神萎,皮肤深黄,巩膜呈金黄色,肝肋下2cm,剑下3cm,质Ⅱ°,轻压痛,叩痛...

  • 孙彬运用实脾软肝饮治疗肝硬化经验

    孙彬运用实脾软肝饮治疗肝硬化经验

    孙彬,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医50余载,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经验。孙彬教授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了治疗肝硬化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肝硬化的症状,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周期。 肝硬化在组织学上被定义为以纤维化和正常肝脏结构转变为结构异常结节为特征的弥漫性过程。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肝硬化占全世界成年人死亡常见原因的第14位[1]。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或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 养肝护肝大招

    养肝护肝大招

    都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胃痛你有感觉,但是没有人会说肝疼,一旦一查出肝的病,基本都是......常言道: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肝净,皮肤都娇嫩。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人体胃肠道所吸收的各种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毒素等,经胃肠道的血管系统后,都由肝脏的门脉进入肝脏内进行分解、合成及解毒。 肝脏从不呻吟叫苦,也不会喊痛,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的原因。 肝脏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它掌管着...

  • 治疗肝硬化 利水消肿不忘养阴 方药北沙参玉竹

    治疗肝硬化 利水消肿不忘养阴 方药北沙参玉竹

    全国名中医邱健行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对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经验独到,尤擅长应用岭南特色草药治疗胃肠肝胆疾病及血证,其中运用培本健脾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笔者现整理总结邱健行治疗肝硬化临床经验,以飨同道。中医没有肝硬化腹水这一病名,但结合症状,与中医病名臌胀最为贴切,临床上腹胀如鼓、腹壁经脉拘急、皮肤萎黄是臌胀的主要表现,其病机复杂,病程缠绵,与“风、劳、膈”成为中医四大顽症之一。《灵枢·水胀篇》就有“腹胀……色苍黄...

  • 赵继福母子同治治愈婴儿重症肝病

    赵继福母子同治治愈婴儿重症肝病

    全国名中医赵继福是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运用中医经验方及母子联合用药的方式,治愈重症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1例,现介绍如下。 患儿,男,出生78天,2019年4月12日初诊:诉黄疸78天。患儿为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22kg,皮肤略发绀,指甲未达指尖,出生后即入住吉林省某医院新生儿科,入院诊断早产儿(小于胎龄),新生儿湿肺,极低出生体重儿、尿道下裂。此后,患儿病情逐渐加重,周身黄染,肝功能多项指标增高,总胆红素(TBIL)最高为288μm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最高为352IU/L...

  • 胆石症 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三金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 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三金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灵枢·经脉》中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等胆石症相关临床症状的描述。中医认为胆石症是由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肝胆气机不畅,肝失疏泄,郁久化热,湿热蕴蒸于肝胆,湿热浊毒与胆汁互结,日久成砂石,阻塞胆道而成;或因久病耗阴,劳欲过度,引起肝阴不足,疏泄失常,累及胆腑,精汁通降不畅,久积成石而成。在治疗上,中医认为“胆者,中清之府”,以通降为顺,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