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肝 第90页

肝 第90页

  • 五更泻从肝论治

    五更泻从肝论治

      秦某,男,40岁,职员。2006年4月26日初诊。   自诉一年前因饮食后腹泻水样便,日3~4次,经自服草药而愈。后因工作繁忙,精神过于紧张,腹泻反复,每于晨起腹泻2~3次,经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曾用中西药内服及灌肠治疗,症状未减,病程延绵。现每于早晨三四点钟腹痛,少腹坠胀,坠迫即泻,时刻难忍,泻后即快,有时连续2~3次,大便质溏,无腹胀厌食,精神工作如常,舌质红、苔薄根黄,脉弦缓。   此证属“五更泻”。试图从肝论治,拟以逍遥散加黄连。处...

  • 疏肝解郁健脾治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解郁健脾治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肠功能性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特征是腹痛、腹泻、排便异常、排便习惯时间变化等。IBS 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应激、食物、肠道感染和心理情绪社会因素等均可诱发或加重。中医学认为,IBS 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或“郁证”范畴。陈宝贵认为,该病的发病及症状的加重与情绪紧张密切相关,忧思恼怒,导致肝气不舒,日久横逆犯脾,脾气渐虚,形成肝脾不和而发病。IBS 的病位在肠,表...

  • 胃脘痛陈宝贵临证疏肝和胃方

    胃脘痛陈宝贵临证疏肝和胃方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其特点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胃痛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克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陈宝贵尤其重视情志因素对胃痛发病的影响,他认为肝与胃木土相克,胃与脾表里相关。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易发为胃痛。如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 疏肝和胃治腹泻

    疏肝和胃治腹泻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老中医行医50余载,在治疗肝胆脾胃及各种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他认为脾虚生湿和木盛乘土是脾胃病的两大基本病机,治疗应特别注重调护脾胃和疏理肝胆相结合。   徐经世2011年8月曾接诊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患者主诉胃脘部畏寒、腹泻反复发作5年余,稀便每日5~10次不等,并伴有神疲乏力,纳谷不馨,时有上腹饱满感,饭后加重,肠鸣腹痛,泻后痛减,肛门有重坠感。偶有头晕头昏,失眠多梦等。前医言其脉沉细,以为是沉寒久客,脾肾阳虚之证,治以温补,仿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中有熟附片12克...

  • 肝气郁结憋闷不通中医穴位疗法

    肝气郁结憋闷不通中医穴位疗法

    “逍遥”二字,多令人羡慕?但在当今,有谁能真正活得“逍遥”呢?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诱惑多多,人际关系趋于紧张。在这样的生活、工作压力之下,令人浮躁、不安、心乱。在街头,在网上,在各种场合,我们都能听到各种不同的人在说:“我很烦!”“真烦人”。“郁闷”这个词也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从中医的理念看,郁闷就是肝气郁结、憋闷不通。 我们人体有一副看不见、吃不到,却能摸得着的“逍遥丸&rdq...

  • 疏肝扶脾法治慢性胃炎验案

    疏肝扶脾法治慢性胃炎验案

    病例:蔡某,男,37岁。患者反复胃脘部胀痛1年余,加重3天。近1 年来胃病、胃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曾在多家医院诊治,予制酸剂、胃肠动力药及清热和胃中药等治疗,疗效不佳。近 3天上腹部胀满而痛,食后明显,嗳气频频,伴情绪抑郁,头晕失眠,食欲差,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左脉弦,右脉濡细。行纤维胃镜检查示:胃黏膜花斑样充血水肿,HP阴性。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治以疏肝扶脾,行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川楝子、郁金、元胡...

  • 头痛头晕 清肝泻火潜阳息风

    头痛头晕 清肝泻火潜阳息风

      “肝体阴而用阳”,肝体不足,肝用有余,风阳循经上扰清空,故头胀痛而眩;“气有余便是火”,肝气久郁化火,火性上炎,造成头部阴阳气血逆乱,则发生头痛筋掣,烦躁易怒。实际上,肝阳上亢和肝火上炎,临床上只是轻重的差别,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论治方药可以相通,故一并讨论之。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而眩,或掣痛欲裂,以两侧或一侧为主,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或干渴,血压往往偏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息风潜阳。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

  • 中医对抑郁症治以调畅情志疏肝调脾

    中医对抑郁症治以调畅情志疏肝调脾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正常,不残留人格缺陷,虽可多次发作,但无精神衰退之虑。   抑郁症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有专家调查估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全球第二位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患,严重者有自杀倾向,因此应积极治疗。目前本病一般以西药治疗为主,但其具有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依从性差的缺点,有关资料显示,抗抑郁药有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排尿困难、睡眠差、情绪紧张、心脏副...

  • 肝郁头痛 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肝郁头痛 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肝郁头痛皆与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有关,其头痛的发生常与情绪及生理变化有关。常伴有脾胃不和或心神不宁等症,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以头两侧胀痛为主,或偏头痛,或头顶胀痛,发作常与情绪及生理变化有关。常伴有胁腹胀痛或不适,郁闷,嗳气,纳呆,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等;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可选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   基本方药:柴胡、川芎、枳壳、法半夏、白蒺藜各10克,当归、芍药各12克,茯神15克,甘草6克。   方解:方中主以柴胡、枳壳...

  • 天麻平肝止眩治偏瘫

    天麻平肝止眩治偏瘫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功能平肝潜阳,熄风止惊,通经活络。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风,中风偏瘫,小儿惊风等。   天麻是一种奇特的植物,它无有根及绿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同化侵入体内的真菌(密环菌)获得营养。   服用天麻应掌握正确的方法,有人用来炖鸡、炖鸭以补养身体,这是不正确的。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遇热极易挥发,不论另煎或共煎,都会因受热而失去镇静与镇痛的作用。正确的服用方法应是先将天麻洗净,再用少量水润透,待软化后,切成药片,晾干,研末吞服,也可研末入丸、散剂服用。   天麻药理研究   现代研究...

  • 滋肝肾治愈中风

    滋肝肾治愈中风

      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侵入,夹痰浊流窜经络,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络脉痹阻,气血循环不畅,故口眼歪邪,肢体拘急;肝肾阴虚,髓海不足,不能藏阴而以煦阳,内风旋炽,故而中风。疏方:山茱萸20克,石斛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8克,远志10克,天竺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三七粉5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百合9克...

  • 中风先兆头目眩晕 滋补肝肾法

    中风先兆头目眩晕 滋补肝肾法

      证见头目眩晕,头摇肢颤,健忘,腰膝酸软,肢端麻木,步履乏力,或盗汗,遗精滑泄,耳鸣,脱发,五心烦热,眼睛干涩,视物昏花,口干,尿黄便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者,则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黧黑,少腹拘急,四肢不温,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肾经不足,无以生髓以充脑,脑海空虚,故头目眩晕健忘;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经不足,骨骼失养,故腰膝酸软,步履乏力;肾经亏虚,虚则生热,热生风动,故肢端麻木,头摇肢...

  • 中风先兆证 平肝息风法

    中风先兆证 平肝息风法

      编者按:中风先兆证,系指中风发病前,病人间断出现的头晕、目眩、头疼、肢体麻木、肌肉?动,或一过性语言不利等前驱症状。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其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专篇详细论述了三十四种中风先兆症状,并强调“因不痛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张哲浩、刘宝恒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将本病治疗总结归纳为四法,今起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证见头目眩晕,头胀耳鸣,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弦硬有力,寸盛尺虚。或见腰膝酸软、...

  • 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方

    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方

    处方:元参20克,白蒺藜、钩藤、 菊花、茺蔚子、怀牛膝、白芍各15克, 炙龟版、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川 芎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冶:肝阳上亢之高血压。韦 琴...

  • 肝辨治慢性咳嗽临床意义

    肝辨治慢性咳嗽临床意义

      慢性咳嗽一般病史较长、病机复杂、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临床上对于慢性咳嗽的论治多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辨治,如培土生金法、补肾纳气法或金水相生法,而对于肝肺关系在慢性咳嗽辨治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从肝辨治慢性咳嗽在临床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脏关系中肺肝关系特殊   五脏关系中,肺脾关系土金相生,肺肾关系金水相生,心肺关系虽属于火克金,但生理上二者往往表现出的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同的关系,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心主血脉,肺主气,共同推动着气血运行周身。这三种关系都有同一性。慢性咳...

  • 治中风 醒脑开窍镇肝潜阳药

    治中风 醒脑开窍镇肝潜阳药

    醒脑开窍药   脑为髓海,称元神之府,主持人体精神思维活动,靠五脏六腑之精血供养,具有主宰十二官安危的使命。肝风狂越,扰乱神明,损伤脑络,或血溢脑窍,瘀滞神明之府,病发昏迷、昏愦,九窍闭塞,治用醒脑开窍之法。药用牛黄、珍珠、麝香、菖蒲等。其中牛黄味甘苦相兼,性凉平,其气清芳香,入心、肝二经,能开其清窍,善祛痰,清肝热,专熄其风,最适合中风阳闭重急危证。珍珠清热镇惊而安神,清肝熄风,当下多用珍珠研粉冲服,每次0.3~0.9克,重证可冲入煎剂中鼻饲。麝香一药,其香芳烈,通行十二经,能通关利窍,有开壅散结通闭之功。《本...

  • 镇肝息风法治疗治颤抖

    镇肝息风法治疗治颤抖

      因脑血栓引起肢体偏瘫的患者,有时会出现手足及头部不自主颤抖的情况。一般医者均采用镇肝息风法治疗,效果常常并不显著。我在临证之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用肉桂、附子、干姜等辛热之药治之,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细细体味,颇有其内在道理。   李某,男,49岁,1996年3月专程前来求医。因脑梗死左侧肢体瘫痪,活动不灵,上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力Ⅱ级,有时头左右摇摆不定,说话时上下牙齿空击有声,偏瘫侧站立时,震抖不稳,手抓东西时震动欲坠。曾经中西药治疗一年余,不见好转,专门来我处治疗。   患者精神欠佳,面...

  • 朱秀英治慢性乙肝失眠方

    朱秀英治慢性乙肝失眠方

    治慢性乙肝失眠(肝胆湿热)方 处方:炒栀子、郁金、远志、炒枳壳、石菖蒲、陈皮各10克,白花蛇舌草、赤芍各18克,茵陈、垂盆草、土茯苓各25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除烦安神。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所致失眠,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本型临床多见慢性乙肝早期,肝胆湿热交争,湿热疫毒蕴结,邪热忧动心神,神不安而不寐。但由于此类病人正气之损已存在,清热解毒药物用药不宜过寒,利湿健脾药物用药不宜过壅。其主要症状为:身黄目黄,心烦失眠,口苦,右胁下胀痛,舌质红苔黄或...

  • 肝火旺血压高饮菊花茶

    肝火旺血压高饮菊花茶

    菊花茶最适合头昏脑涨、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喝。但因菊花有降血压的功效,血压偏低的老人和血压正常的老人,不宜每天都喝菊花茶,可以隔三差五地喝,而且每次喝不要超过3朵。另外,体质偏寒的人喝菊花茶的时候要放点枸杞,而脾胃虚寒的人只有在苦夏难耐时才可适量饮用。血糖异常的人喝菊花茶时不要加冰糖。体虚、脾虚、胃寒者,容易腹泻者,最好不要常饮菊花茶。 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较差,饭后如果站立的时间太久,会因为重力原因,而导致血液淤滞在下肢,影响对脑血管的正常供血。 还有一个较为危险的动作是,久坐后...

  • 总结了从肝论治高血压病

    总结了从肝论治高血压病

      陈金亮主任医师、教授,是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陈金亮认为高血压病是脑卒中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其病因、病机与肝关系甚为密切,故总结了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六种方法。笔者兹总结如下。   舒肝法   适用于肝气不舒型高血压患者。常见于更年期妇女或者工作压力较大的上班族,症见精神紧张,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舌苔滑腻,脉沉弦紧。病机在于气机郁滞,肝主疏泄功能失常。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

  • 中医镇肝息风汤治高血压病案

    中医镇肝息风汤治高血压病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属于中医学的“头痛”、“眩晕”、“肝阳”、“中风”等范畴。病位主要为肝、肾两脏,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当肾精不足,肝失柔顺,脾失健运,心失所主,可致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痰瘀内生,风火相煽,气机升降失常而发为本病。肝属风木,主升主动,阳亢风动,风火上扰清窍,故眩晕耳鸣,头胀且痛。肝火扰乱心神,故烦躁易怒,脑怒则引动肝阳,故眩晕常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体质的阴虚阳亢是本病的基本病理;肝肾...

  • 小柴胡汤治肝阳上亢头痛案

    小柴胡汤治肝阳上亢头痛案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主治少阳病的方剂。该方由柴胡、半夏、人参、黄芩、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主治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笔者在临床中,常遇以少阳证为主证的患者,用小柴胡汤为主,随证加减治之,每收良效。   少阳证并肝阳上亢头痛案   杨某某,女,32岁。患者素体健康,于2005年2月份患感冒,经治未愈,后又出现往来寒热,头痛头晕,在本村卫生所测血压为190/110mmHg,故来...

  • 沙苑子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

    沙苑子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又称沙苑蒺藜、潼蒺藜。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遗沥、白带过多及腰痛;肝肾不足的眩晕目昏等。   《本草汇言》:“沙苑蒺藜,补肾涩精之药也。其气清香,能养肝明目,润泽瞳人。补肾固精,强阳有子,不烈不燥,兼止小便遗沥,乃和平柔润之剂也。”《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性能固精。”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沙苑子主要含脂肪油、维生...

  • 脑梗塞并肝硬化 复肝利水汤治方

    脑梗塞并肝硬化 复肝利水汤治方

      乔某,男,43岁,2007年8月患脑梗塞,右下肢瘫痪,经治好转,病者已患肝炎3年。此次就医,因在某地区医院诊断为门静脉性肝硬化,后有私人诊所医生保证能治好他的病,经过6个月的治疗,服中药200余剂,花费4000余元,病情却越来越重,因而求余治疗。   就诊时患者口干口苦,纳食而吐,腹胀而满,形体消瘦,右胁下痛,大便干结,饮水腹胀,小便短少,精神不振;面部及手背有散在的蜘蛛痣,朱砂肝掌,肚腹胀大,高出胸部,按之坚硬,腹壁静脉怒张,午后下肢浮肿;舌绛,苔黄燥而厚,六脉虚而细数,肝脉顽坚。   肝功化验:...

  • 头目颈项胀痛 镇肝息风汤

    头目颈项胀痛 镇肝息风汤

      焦某,男,51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10日初诊:阵发头目颈项胀痛及头晕10余年。患者发作时伴面色潮红,头部潮热汗出,耳鸣,足底酸胀,舌苔薄黄腻,脉弦细。曾在某综合医院检查,发现血脂增高,血糖增高(具体不详)。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化风。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方:镇肝息风汤。   组方:牛膝20克,代赭石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炒龟板30克,白芍15克,玄参10克,天冬10克,炒麦芽10克,甘草6克,天麻10克,葛根40克。   20剂,水...

  • 眩晕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方

    眩晕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方

    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眩晕病机多端,治疗棘手。国医大师路志正分期治疗,补疏结合,疗效满意。现介绍于下。 王某,女,70岁,2014年2月25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晕头胀,视物旋转数月。症见头晕、头胀、视物模糊,如坐舟车,耳鸣如蝉,头痛、乏力气短,咽痒咳嗽,无痰、纳差,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1日2次,努责无力,便后不爽,双膝疼痛,尿频,子宫脱垂于外7年,夜寐梦多,面目、下肢浮肿,上半身汗出,足冷,时时欲寐,口干欲饮。 望其...

  • 降高血压的方法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药膳

    降高血压的方法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药膳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可引起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正常人的动脉血压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焦虑、紧张、应激、体力活动时都可升高;此外,收缩压又随年龄而增高,冈此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的界线常不易截然划分。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 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①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8.6 千帕,舒张压≤12千帕;②成人高血压,收缩压≥21.3千帕及/或舒张压≥12.6千帕;③临界高血压,指血压值在上述二者之间。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

  • 疏肝解郁散结祛痰 董峰治疗抑郁症

    疏肝解郁散结祛痰 董峰治疗抑郁症

    名医治抑郁症(肝气郁结)方 处方:柴胡、白芍、香附、川芎、郁金、青皮各10 克,枳壳15克,琥珀(研粉冲服)、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用于治疗抑郁症,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患者因忧思郁虑、气愤恼怒等情志刺激,使肝失调达,肝气郁结。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失眠,胸闷,胀满,不思饮食,腹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弦。 创方者:董峰 名医治抑郁症(气郁痰结)方 处方:木香、郁金、法半夏、陈皮、制胆星、茯苓、香附、石菖蒲、厚朴、佛手各lO克,甘草3克。...

  • 春季抑郁症 是肝郁所造成

    春季抑郁症 是肝郁所造成

      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亲,甚至会过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过度或长久的悲伤对身体健康有很严重的影响。   中医认为,春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便是肝郁所造成的。那么,清明时节如何调适情志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一是珍惜明媚春光,放松放松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身心,不要让春困、春愁、思念、悲伤缠身,应该到野外游乐赏景,既有情趣,也是顺应自然之道。二是树立生活、工作的目标,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抵御不良情绪。   现代人因为家庭、工作上压力、不顺等情志所伤,造成的肝瘀气结,阴阳耗散等...

  • 治眩晕 平肝潜阳舒肝解郁法

    治眩晕 平肝潜阳舒肝解郁法

    病案 平肝潜阳、舒肝解郁法 王某,女,66岁,2004年3月22日诊。 头晕耳鸣,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口苦心烦,急躁易怒,时有惊悸,遇情绪波动而加重,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测血压为180/110mmHg。 证属肝阳上亢,肝气郁滞。治以平肝潜阳,舒肝解郁。 处方:菊花15克,夏枯草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川芎10克,细辛3克,地龙15克,全蝎5克,生龙牡各30克,沉香10克,郁金10克,菖蒲30克,远志5克,龙胆草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450毫升,分早晚二次温服,日1剂。西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