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第91页
-
香蜜膏毛德西常用此方舒肝解郁
香蜜膏系郑州市名老中医郭绍汾先生的经验方。他善于治疗疑难杂病,对《本草纲目》中的方药及民间验方知之甚多。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曾随其侍诊抄方,亲眼见他用此方治愈数例神经衰弱的病人,效果出乎意外的好。后毛德西也常用此方,现介绍如下。 方药:核桃仁50克,黑芝麻50克,小茴香粉15克,冰糖30克,蜂蜜适量,香油适量,牛奶适量。 加减运用:失眠,加酸枣仁粉30克;心烦,加朱砂5克;郁闷不语,加石菖蒲30克;语无伦次,加羚羊角粉30克。 功效:养心安神,补肾健脑,解郁润燥。 主治:脏躁、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
滋肾平肝潜阳 施晓云治疗经行头痛方
名医治经行头痛(肾虚肝旺)方 处方:夜交藤25克,生地、首乌、枸杞子、天麻、 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茯苓各12克,山栀子、黄 芩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滋肾平肝潜阳。用于治疗经行头痛, 中医辨证属肾虚肝旺型。症见其痛在经前,头痛而 眩,腰痛酸软,心烦易怒,两乳胀痛,耳呜少寐,舌苔 薄黄,脉弦有力。 创方者:施晓云 名医治经行头痛(血瘀)方 处方: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川芎、赤芍、生 地、丹参各12克,全蝎、蜈蚣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抑郁症治法 疏肝理气 处以清心豁痰汤
李某某,女,28岁。2011年4月9日初诊。 患者因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有恐惧感,时有不自主的哭泣。经医院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经服药不见效后(药物不详),转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抑郁症,住院两周,服西药后睡眠呈迷迷糊糊的浅睡眠状态,如不服药则不能入睡,遂出院请李振华诊治。李振华检查中进一步追问症状,有无多疑幻想,不想和人接触,厌世、轻生等症状。患者不自主地掉泪说:“我自己其实感觉生活毫无意义,每天都有轻生的念头。出院后全家都不放心,家里每天都安排专人陪着,怕跳楼自杀,后来又送我回娘家住,让我的父...
-
头痛十余年 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
刘某,女,35岁,头痛十余年,每于情绪变化时发作,发作常迁延10余日不能减轻,服止痛西药仅作用于一时,伴头眩心烦眠差急躁,有时闷乱不堪,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辨为肝阳上亢,邪郁化火,扰络而痛,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 处方:柴胡9克、葛根12克、胆草10克、荆子10克、山栀12克、淡豆豉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丹参10克、丹皮9克、葛根10克、枸杞10克、杭菊10克、石决明12克、甘草克9、枣仁10克,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本例辨为肝阳上亢,邪郁化火,扰络而痛。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方...
-
疏肝解郁治老年抑郁症 李辅仁经验方
李辅仁,男,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学专家,国医大师,获国务 院颁发的“表彰发展祖国医疗卫生事 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享受政 府特殊津贴。现将李老治疗老年抑郁 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 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忧郁、焦虑, 激越不安,绝望无助,对外界事物丧 失兴趣,自我价值评价下降等。临床 上常见有如下两型。 一、心肝火旺。瘀血阻滞 表现:此类患者素体禀赋多属阴 不足、阳有余,或性格急躁,或诸病 缠身,阴虚阳亢。患病后常表现为烦 躁易怒,焦虑不安,头晕头痛,...
-
临床中从肝论治 调肝泻火治更年期失眠方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有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睡。名中医陈军教授认为,更年期失眠症见心烦急躁,手足心烦热,抑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者,多属肝气郁结化火,火邪扰心所致。在临床中从肝论治,采用调肝泻火、养心安神之法,每获良效。 处方:茯苓15克,丹皮、炒栀子、柴胡、当归、竹叶、枳壳、炒白术各10 克,白芍、芦根各3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患者,女,49岁。自诉月经已绝,失眠2月余,入睡困难,...
-
疏肝和胃 尚学瑞治疗胃下垂数方
河南名医治胃下垂(阳虚饮停)方 处方:茯苓12克,桂枝、白术、半夏各10克,生姜5克,炙汁草6克,党参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化饮,千胃降逆。用于治疗胃下垂,中医辨证属阳虚饮停型。症见脘腹坠胀不舒,食后甚,喜暖喜按,心下悸动,胃内振水声或水走肠问辘辘有声,或呕恶清水痰涎,或兼头晕目眩,便溏,舌淡胖齿痕,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细。 创方者:尚学瑞 河南名医治胃下垂(肝胃不和)方 处方:白芍15克,柴胡、枳壳、川芎、香附、元胡、陈皮各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
胃脘疼痛 四逆散疏利肝胆气机
梁某,男,48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伴有嗳气两月余,加重5天。患者素有胃脘痛15年,两月前因贪食冷饮,而致胃脘痛,经口服解痉、制酸西药,胃脘痛、嗳气略有好转,近因情志不舒而胃脘痛加重,嗳气频作,求助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胀痛,嗳气频作,心烦易怒,口干苦,恶心欲吐,烧心吞酸,大便秘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滑。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伴有胃窦部黏膜糜烂。 证属:胆气逆滞,胃失和降。治宜疏泄少阳,降逆和胃。 处方:旋覆花包12克,代赭石先下15克,法半夏12克,...
-
刺猬皮 疏肝和胃 治胃脘疼痛
刺猬皮,有行气降逆、化瘀止痛之功。治疗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余常用名医裘吉生《新编经验方》中的疏肝和胃方,颇有效验。 方用:甘松5克,制香附9克,煅瓦楞子12克,九香虫3克,刺猬皮(焙)9克,沉香曲9克,降香片5克,延胡索9克,左金丸3克(吞服),甘蔗汁1杯,生姜汁半茶匙。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中用甘松、香附、沉香、降香理气止痛,用九香虫、刺猬皮化瘀止痛,用甘蔗汁和胃止痛,用生姜汁温胃止痛,用左金丸疏肝止痛,用瓦楞子制酸止痛。本方有调气止痛之功,是治疗肝胃不和、当心而痛的验方。...
-
胃病难复 治当疏肝利胆安中通便
王某,女,60岁,1994年6月25日初诊。 患者主诉:上腹痛伴烧灼感不思食已六月余。该患者家在陕西省千阳县城,自发病后,先后在当地及市里三个医院住院四次,作过二次胃镜,都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伴糜烂及胆汁返流。用过胃膜素、三九胃泰、注射辅酶A、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等多种药,还做过腹部埋线等治疗,不仅无效,且病情不断加重,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及经济困难双重压力,后慕名来诊。 患者精神差,面萎黄晦暗,不思食,六个月只能喝稀面糊,若其中挟有小面块,都会引起上腹痛著,更不敢食面条,馍等较...
-
中医治疗胃脘痛 疏肝和胃法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肝与脾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肝气疏泄失常,一则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则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不和。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肝气久郁,又可化火伤阴,进一步克伤脾胃。辨证要点:胃痛胀闷,攻撑连胁,嗳气频作,舌淡、苔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法。常用方剂:四逆散、左金丸、金铃子散、二陈汤等。 典型病案: 李某,男,55岁,3月 26日初诊。胃脘胀痛3个月余,暖气频作,恶心呕吐,自觉腹中冷而不适,大便时泻,纳可眠差,...
-
养肝熄风 陈伟民治疗低血糖
名医治低血糖症(痰热扰窍)方 处方:石菖蒲、丹皮、淡竹叶、山栀子各9克,玉竹、郁金、连翘各12克,鲜竹沥20克,通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用于治疗低血糖,中医辨证属痰热扰窍型。此型低血糖症患者常在大量饮酒后发病,可出现多汗,嗜睡,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陈伟民 名医治低血糖症(心脾两虚)方 处方:黄芪、龙眼肉各15克,酸枣仁、党参各12 兜,当归、麦冬、柏子仁各9克,五味子6克,远志、炙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肝风内动)阳陵泉穴针疗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肝风内动) 侯某,女,77岁,退休工人,2010年5月6日初诊。 头痛头晕,走路不稳8小时。8小时前,因情志不遂,头痛头晕,走路不稳。做饭切菜时,持刀费力。吃饭时,用筷子夹菜夹不住,右手食指、拇指屈伸困难。但说话清楚,四肢活动正常,血压170/80mm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大。证为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治以平肝潜阳,针刺阳陵泉穴。 针法:阳陵泉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直刺阳陵泉穴。得气后,用泻法捻转,1~2分钟,头痛头晕减轻,右手拇指屈伸好转。每15分钟捻转1次,...
-
治心悸胁胀 治法养血柔肝运脾益气
张某,男,55岁, 2013年3月26日就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心悸,两胁下胀,未正规治疗。来诊时,偶有胸闷、心悸,两胁胀痛,睡眠不安,纳谷尚馨,大便黏、1日1行,小便调。望舌质暗红,苔薄白;诊其脉沉弦。 证属: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治法:养血柔肝,运脾益气。 方药:五爪龙40克,西洋参10克(先煎),功劳叶15克,黄精12克,炒苍术12克,炒白术12克,炒山药12克, 炒酸枣仁20克,郁金12克,茯苓30克,炒三仙各12克,半夏曲12克,砂仁6克(后下),黄连6克,木香9克(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