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失眠 第10页

失眠 第10页

  • 更年期女性泡脚治失眠

    更年期女性泡脚治失眠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身心会出现诸多不适,尤其容易失眠,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   研究显示,双脚发凉的女性,睡眠质量比较差。因此专家建议,女性(特别是更年期女性)最好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   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足部的肌张力,并促使头部的血液向下肢流动,使人产生浑身放松和昏昏欲睡的感觉。   刘易隆...

  • 治疗失眠痰盛的偏方

    治疗失眠痰盛的偏方

      失眠多梦一症多为神魂不安所致,主要责之脾虚,心肝火盛,蒸湿成痰,痰火交阻而心烦不寐,噩梦纷纭,大脑得不到休息则变生他症。不妨来试试下面治疗失眠痰盛者的小秘方。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茯神15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   功效:健脾祛痰,安神定志。   主治:神经官能症。症见失眠,烦躁,多梦,伴头痛,眩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哭笑喜...

  • 若要不失眠 煮粥加白莲

    若要不失眠 煮粥加白莲

    民间有句谚语“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这里的白莲是指莲子,归脾、肾、心经,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虚烦惊悸、失眠不寐等症尤其有效。现代研究证明,莲子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外,还含有荷叶碱、金丝草甙等物质,对神经衰弱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莲子粥很简单,洗净先泡,与大米、小米或糯米,慢火煮烂;也可以在粥里加上薏米仁、百合煮烂,加上白糖食用。不管和什么同煮,一定要将莲子煮到极烂。为达到清心安神的最好效果,可酌加荷叶,增强清心除烦的作用。煮好的莲子粥可以放入冰箱冷藏,每日晚餐时加热食用。坚持...

  • 邱明义失眠案临床经验

    邱明义失眠案临床经验

      编者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明义,临证40余年,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生总结其验案4则,今起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黄某,女,21岁。2011年4月11日初诊。自述入睡困难10余年。难入睡,睡眠浅,夜梦多,烦躁,口微苦而干,月经提前7~10天,经量少,色浅,苔薄白,脉弦。邱明义辨为肝血亏虚,郁而化火,扰乱心神之证,治当清肝疏木,养血安神,方以丹栀逍遥散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神2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阿胶10克(烊化),夜交...

  • 蝗虫粉偏方 补虚治失眠

    蝗虫粉偏方 补虚治失眠

      肝肾阴虚,脑髓空虚是失眠发生的基本病理变化,肾气肾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民间一些土偏方对治疗失眠有很不错的疗效。        1、半夏薏苡仁治失眠。   【组成】法半夏、薏苡仁各60克。   【加减】心脾亏虚加党参,心阴不足加麦冬,痰热扰心加黄连,胃中不和加神曲。   【用法】浓煎,临睡服下。      2、核桃芝麻丸温补肝肾虚   【组成】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五味子、杭菊花各等份,蜂蜜适量。   【用法】共捣烂,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服。   【用主治】滋阴,清热。治疗...

  • 缓解失眠的方法 枕清眠安汤

    缓解失眠的方法 枕清眠安汤

      组成沙参20g,栀子10g,菖蒲10g,远志15g,细辛5g,白芍25g,当归15g,柴胡10g,白术15g,甘草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珍珠粉30g,酸枣仁30g,五味子10g,三七粉3g(冲),琥珀粉3g(冲)。   功效调肝清心,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肝藏血,肝与心为母子之脏,肝血不足,可导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情志抑郁,肝气郁滞,郁久则化为肝火,肝火旺也能影响到心,产生心火旺,因而引起心神不安失眠证的发生,所以在治疗上以调肝清心、...

  • 失眠烦躁 芹菜根治

    失眠烦躁 芹菜根治

    不少老人在冬季容易失眠、烦躁,用香芹根煎水可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 取4-5棵香芹的根,洗净切碎后加水1500毫升大火烧开、小火煎至500毫升,放凉饮用。每天1次,连饮2周。 李 芳...

  • 治疗失眠的最佳选择

    治疗失眠的最佳选择

    某男,68岁,失眠十多年。曾在矿山工作,因爆破惊吓而导致失眠,常常入睡不易,睡不踏实,夜晚醒来后不能再入睡。查体时发现患者舌质暗红,脉象寸弦细、关脉沉弱。属于气阴两虚、神失所养引起的症状。 方用沙参麦冬汤与归脾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五味子12克,生地20克,丹皮15克,玄参12克,炙黄芪15克,西洋参10克,山药15克,磁石(先煎)15克,酸枣仁20克,夜交藤15克,陈皮12克,炙甘草6克。服用7剂药后,失眠症状减轻,效果显著。 相对于西药的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物而言,利用中医辨证调理,副作用...

  • 治疗晚上失眠的方法 中医辨治

    治疗晚上失眠的方法 中医辨治

      郁热失眠:症见失眠,心情烦躁,口苦口干,眼目红赤,恶心呕吐,嗳气,吐痰色黄等。多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酿成痰浊,蕴久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治宜清心泻火,健脾化浊,应用清心化浊汤:黄芩12克,黄连12克,柴胡15克,郁金15克,佛手15克,香附15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桔梗15克,胆南星12克,竹叶15克,天竺黄12克,远志15克,合欢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取牛黄清心丸、蛇胆液口服。   气滞失眠:症见失眠多梦,胸胁胀痛且走窜不定,胸闷,善叹息,口苦口干,食欲不振...

  • 半夏治失眠

    半夏治失眠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作用,外用可消肿止痛。临证加减可用于多种痰证,对于胃气上逆之呕吐亦甚为常用,可治疗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 半夏用于治疗失眠可追溯至《内经》之半夏秫米汤,梅国强对于痰浊(热)内阻所致之失眠喜用法半夏,且用量多由一般的10克加至15克。...

  • 愈梗通瘀汤治胸痹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治胸痹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由陈可冀院士研制。方药看似平淡,而精义深在,由生晒人参、生黄芪、丹参、赤芍、延胡索、川芎、藿香、佩兰、陈皮、半夏、酒大黄组成,功在益气行气化痰湿、通瘀络而止痛,常用于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若对证的话,治疗失眠疗效颇佳,今择一典型验案举例如下:   患者王某,女,81岁。主因“阵发性胸痛7年余,加重7天。”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于2012年1月6日收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CCU科。入院症见:阵发性胸闷,胸痛,纳差,眠差,偶有咳嗽,白痰,无剧烈胸痛,无大汗...

  • 酸枣仁粉巧治失眠

    酸枣仁粉巧治失眠

    数月前,我患上了中轻度的失眠症。我的一位朋友得知后,告诉我一个治疗失眠的验方。我按验方连服两个疗程药物后,睡眠已经恢复到正常了。 该验方是:将50克的酸枣仁炒熟后研磨成粉,分5个小袋包装,此为一个疗程的药量。每天晚上临睡前1小时服药一袋,连续服药1~2个疗程即可见效。酸枣仁中含有养心安神和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成分,故能较好地起到促进睡眠和治疗失眠症的作用。 河南信阳 张寒...

  • 调整睡向睡姿防治失眠

    调整睡向睡姿防治失眠

    失眠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有的则睡眠不深,容易惊醒,也有些人早醒,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我国传统医学有“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睡眠时采取的方位和姿态对睡眠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若想远离失眠,就应该考虑睡觉方向和睡姿这两个重要因素。 睡觉方向就是睡眠时人的头脚朝向的方位。古代的医学家、养生学家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提倡“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干金方》中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

  • 中医治疗失眠 调和脏腑阴阳

    中医治疗失眠 调和脏腑阴阳

      专家指出,中医治疗失眠症有多种方法,临床用药强调辨证论治,有些失眠症与中医所讲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重在调和脏腑阴阳。   腹胀难眠——养脾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功能不好是失眠常见原因,多发生在饮食后,食滞不化,嗳腐酸臭,大便臭秽。   食疗方:莲子薏仁山药粥是首选。脾胃不和睡不好是最难受的。用莲子、薏仁、山药各10克加入大米一起煮粥,每隔一天吃一次即可调理脾胃。平时还可以多吃点山楂。   烦躁失眠——养肝   专家说,过多的加班不能很好睡觉,...

  • 解少阳兼镇静安神治失眠

    解少阳兼镇静安神治失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于《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体现了和解少阳兼镇静安神的治法。   失眠,亦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多因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当等,造成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轻者入寐不酣,重者整夜不寐。曾治袁某,女,43岁,2007年4月诊。因家事纷扰难以入眠近一年,近半年来失眠逐渐加重,每晚辗转反侧,伴头痛、心悸、易怒、便干,服镇静药方能入睡片剂,舌红脉弦数。证属肝胆郁热、心肾不交,取柴胡...

  • 晚上严重失眠怎么办 王氏安神汤

    晚上严重失眠怎么办 王氏安神汤

      晚上严重失眠怎么办 方药组成:柴胡15克,五味子10克,延胡索15克,川芎10克,法半夏20克,白芷10克,细辛6克,藁本10克,炒枣仁20克,陈皮10克,合欢皮10克,玄参15克,黄芩10克,炒白术15克,山茱萸10克,夜交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睡前一小时当服一次。   本方为贵州名医王希仲所撰,为笔者业师石恩骏治疗失眠之常用基础方。上世纪80年代石氏初得此方时,见其16味药品中,安神者数量较少,而兴奋强壮之药反较多,颇为不解,故久置不用,后偶然用之,发现其安神功效甚好。近20年来凡遇失眠之证...

  • 巧选中成药治失眠

    巧选中成药治失眠

    根据中医辨证施冶理论,失眠可分心火旺、心阴虚、心脾两虚、肾虚等多种类型。病因不同,选扦约物也不一样,必须对症用药,才能收到助眠效果。 心火旺型失眠:表现为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心悸不安。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用1次。 心阴虚型失眠:表现为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健忘,口干,舌红少苔。可选用补心丹,每次1丸,午后及睡前各服1次。 肾虚型失眠:表现为 失眠健忘、头晕耳呜、腰 膝酸软、肾亏遗精。可选用健脑补肾丸,每次15粒,或脑灵素,每次5片,午后及临睡前各服1次。 若其他症状不...

  • 失眠2年余 清宫汤方剂

    失眠2年余 清宫汤方剂

    刘某某,女,63岁,2014年1月3日初诊。 患者主诉失眠2年余。2年前开始逐渐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渐至每夜只能睡2~3小时,甚则彻夜不眠,未服用过安眠药物,并伴心烦急躁,口干舌涩,眼干,视物昏花,小便色黄,大便时秘。舌暗红少苔,脉细。 处方:连翘10克,莲子心3克,麦冬30克,竹叶10克,元参15克,黄连6克,怀牛膝10克,夏枯草10克。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入睡困难较前好转,每晚可睡4~5个小时,多梦、心烦急躁、口干眼花等症亦均有所减轻,继以本方加减,前后共服药2个月,睡眠基本正常...

  • 心烦夜不安卧的失眠治方

    心烦夜不安卧的失眠治方

      1.糯米100克,莲子心30克,洗净熬粥。每晚睡前服用热粥1碗,连续服用10日。对失眠盗汗有效。   2.灯心草或酸枣仁30克,水煎服。治疗老年心血亏虚,心烦夜不安卧的失眠。   3.半夏15克,粳米50克煮粥。治久病不眠者。每剂煮取粥500毫升,分3次服完,可连服3日。(官立刚)...

  • 失眠戴朱磁帽

    失眠戴朱磁帽

    中老年人常常出现失眠现象,有时甚至整夜睡不着觉,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第二天精神很差,这时不妨试试戴朱磁帽来治疗失眠。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认为该病多与,卜老年人肝肾不足、阴阳失调引起的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有关,治疗应以镇静、安神为宜。朱砂为一味常用中药,其性味甘、微寒,归心经,具有清心镇静、安神解毒之功效,可治疗失眠。磁石性味咸、寒,归心、肝、肾经,亦具有镇静安神、治疗失眠的作用,将两味药合用治疗本病效果良好。 取朱砂3克、磁石6克(中药店均有售)共研细末,装入布袋,放在帽子内,于每晚睡...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失眠
  • 被失眠困扰的不妨试试睡前捶背

    被失眠困扰的不妨试试睡前捶背

    不少老人存在睡眠问题.长期失眠不仅会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还会导致心悸、胸闷等不适,甚至诱发心绞痛、中风。 被失眠困扰的老人不妨试试睡前捶背。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能放松背部肌肉,缓解腰酸背痛和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有助于更好人眠。提高睡眠质量。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可以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站或坐均可。用空心掌沿脊柱两侧轻轻拍打背部.若用击法则要虚握拳轻轻击打,动作协调、节奏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自上而下或...

  • 陈宝贵治失眠不寐 即不得卧医案

    陈宝贵治失眠不寐 即不得卧医案

    寐即睡,不寐,即不得卧,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病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阴阳失和以及脾胃不和等,均可导致此病发生,但其病机总是与肝心脾肺肾以及阴血不足有关,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调。 陈宝贵认为,不寐之证与五脏皆有关联,任何一脏或多脏的阴阳失常都可导致不寐,故其治疗,以调和五脏阴阳气血为主,或清肝泻热,或化痰清热,或滋阴降火,或补脾养心,或和胃健脾,或安神镇惊,或交通心肾,或理气化瘀等等。总之,在上方的基础上佐以安神之品,每可取效。睡眠状况是人...

  • 响豆治疗失眠

    响豆治疗失眠

    电影《医痴叶天士》有叶天士用找响豆的方法治疗失眠的故事。乾隆皇帝要巡江南,而苏州盗贼猖獗,苏州知府郭大人夜不能寐。叶天士的弟子诊断为“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心烦神疲”,开了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但两天不见效,只好又派管家请叶天士亲自上门诊治。叶给郭知府支了一个万全之策——响豆疗法。郭知府的庭院里有两颗槐树,槐树上结有槐角,内有槐豆,每到夜间爆响者称为响豆。把树上的槐角全部摘下,剥出槐豆,分成若干小包,每晚放一包在枕边,静听响声,无声音者弃之,直至听到响豆为止。筛...

  • 治妇女绝经后顽固失眠验案

    治妇女绝经后顽固失眠验案

    病例:赵某,女性, 46岁。患者43岁绝经,绝经前月经量一直较少,年青时曾多次流产,且因宫外孕大出血一次。近3 年来失眠多梦,严重时彻夜难眠,痛苦异常。患者素来胆怯,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头晕耳呜,腰酸膝软,形寒肢冷,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诊见面色晦暗,精神不振,面浮肢肿,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而弦。证属肝肾不足,脾肾阳虚,心胆气虚。治拟养肝补肾,益气补脾,安神定志。 方药:熟地、山药、党参、生龙齿、炒酸枣仁各15克,山萸肉、补骨脂各12克,菟丝子、朱茯神各10克,石菖蒲9克,制附子(先煎)6克,砂仁 (后下...

  • 中医讲“道”同象原理说失眠

    中医讲“道”同象原理说失眠

    “元阳”的圆运动与睡眠 一气周流又叫一元周流,是指一团元阳之气周而复始升降出入运动。中医讲“道”,大自然就是“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自然是最高境界,因为自然的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是永恒的。 中医学研究问题的思路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张景岳讲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正是因为这一丸红日的升...

  • 失眠 难以入寐 玉枕膀胱经穴

    失眠 难以入寐 玉枕膀胱经穴

      【穴性特点】   玉,贵称也,又坚也。枕,指枕骨。脑后隆起的颅骨,古今皆称为枕骨,古亦称为横骨。   《素问·骨空论》云:“头横骨为枕。”脑为人体至贵,穴在枕外隆突之上,为人寝息着枕之处,故名“玉枕”。   玉枕有解表清热,明目降逆之功。本穴位于颈枕部, 故能治疗头项强痛等局部病症。   玉枕为膀胱经穴,故又能循经治疗鼻渊、目痛、目视不明等症。   近年来有报道向下平刺玉枕穴,并快速捻转,可有效促进睡眠。   【操作技法】...

  • 多年来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

    多年来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

    不寐即失眠,是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指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时寐时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甚则彻夜不眠,醒后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症。不寐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夹杂,但从病理变化分析,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入阴,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阴,导致心神失养,神不安宁发为本病。笔者根据多年来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拟定不寐辨治八法,分述如下: 化痰安神法 症见:心烦不寐,胸闷痰多,口苦、呕涎、眩晕、惊悸,苔黄而腻,脉象滑数或弦滑而数。心神被痰气所扰,导致心神不得收藏故而发...

  • 夜交藤治失眠方

    夜交藤治失眠方

    验方1 夜交藤500克,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倒入蒸汽足浴盆(以木桶为佳),浸泡30分钟,每日1次,完成后即睡,7天为1个疗程。 验方2 吴茱茰50克,米醋(白醋)适量煎汁后,混入温水,再加入适量米醋,倒入蒸汽足浴盆(以木桶为佳),浸泡30分钟,每日1次,完成后即睡,7天为1个疗程。...

  • 颈源性失眠 中医推拿疗法

    颈源性失眠 中医推拿疗法

    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部疾病导致的交感神经受压刺激大脑兴奋性增高,或椎动脉受压使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睡眠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病。临床上治疗常用镇静催眠药,使中枢神经抑制而产生非生理性睡眠,虽然疗效快,但患者易产生依赖性,长期使用甚至成瘾。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针推科采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症,安全有效,无副作用,被患者接受。自2013年开展该疗法以来,共治疗患者75例,有效率达到95%。 以颈部为主,取风池、翳风、大椎、肩井等穴,采用按揉法放松、滚法拿法调节、整复法复位,并配合点按头面部的百会、印堂、太阳等穴以加强疗效,...

  • 失眠伴头痛 双侧膏肓俞刺血拔罐

    失眠伴头痛 双侧膏肓俞刺血拔罐

      【穴性特点】   膏盲,指心下膈上之脂膜,内与心膈间脂膜相应,邪正之气由此出入转输。其中,肉之肥者为膏,心下亦为膏;膜脂为盲,膈上亦为肓。《左传·成十年》:“在盲之上、膏之下。”注:“肓,鬲也。”《集韵》:“膈,盲也,字本作鬲。”《说文》:“肓,心下鬲上也。”   《千金方》载:“膏肓俞无不治,主赢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循经考穴编》载:&ldquo...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