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第8页
-
防治失眠 取中药汁液后浸泡双脚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泡脚疗法是根据中医辨治原则,利用内病外治的原理,选择适当药物,用水煎取汁液后浸泡双脚,通过药物对足部穴位及经络的刺激渗透作用,达到防治疾病。 健脾养血安神方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或整夜难眠,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面色少华、心慌意乱、时有健忘、口淡无味、腹胀、便溏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党参18克,白术30克,陈皮12克,升麻18克,葛根18克,远志15克,酸枣仁24克,柏子仁...
-
按揉手腕的催眠穴可治疗失眠
调查显示.超过50%的老 人存在失眠、多梦、易醒、睡眠 时间减少等症状.长期睡眠不 足会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 统、消化系统的功能造成不良 影响。 按揉手腕的催眠穴可治疗失眠。催眠穴是治疗失眠及神经衰弱的一 个特效穴,位于双手掌腕部两侧的凹陷处,每 个手腕有两处穴位。 将一手掌心朝上,另一手 的拇指伸直.用指端着力于催眠穴上。适当用 力下压到一定深度,然后缓慢用力揉动。 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局部产生酸胀感,不能突然发力、突然收力。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每晚睡前30分钟按揉,具有除烦镇静、宁...
-
头痛失眠高血压 山菊汤
春季,很多人出现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可喝山菊汤来治疗。春季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导致肝阳旺盛。特别是忧郁、恼怒会使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阳失敛而上亢,清阳受扰则出现头痛。该汤主要原料为山楂和白菊花。 山楂有活血止痛、行气化淤、消食化积的功效,其中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白菊花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还可降血压。 取山楂10克、白菊花6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沸后,取汤饮用。每日1次,连服4~5天,适合头痛、心烦、失眠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
朱秀英治慢性乙肝失眠方
治慢性乙肝失眠(肝胆湿热)方 处方:炒栀子、郁金、远志、炒枳壳、石菖蒲、陈皮各10克,白花蛇舌草、赤芍各18克,茵陈、垂盆草、土茯苓各25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除烦安神。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所致失眠,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本型临床多见慢性乙肝早期,肝胆湿热交争,湿热疫毒蕴结,邪热忧动心神,神不安而不寐。但由于此类病人正气之损已存在,清热解毒药物用药不宜过寒,利湿健脾药物用药不宜过壅。其主要症状为:身黄目黄,心烦失眠,口苦,右胁下胀痛,舌质红苔黄或...
-
治疗失眠 中医穴位自我调理
治疗失眠,不应过于依赖医药,自我调理很重要。 怎么样自我调理呢?我认为大家首先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失眠的病因,就像打靶射击一样,知道目标在哪儿才能提高命中率。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有些人思虑过多,忧伤过多,操劳过多,心和脾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气血虚弱,心神失养,导致失眠。心脾两虚的人,往往多梦易醒,且伴有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肾虚也是导致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什么呢?五行中心属火,肾属水,水少了便控制不住火,虚火便会上扰心神,从而导致失眠。有些人房劳伤肾,或者其他原因导致...
-
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处方:小麦、甘草各10克,大枣5枚。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1煎,滤液加水再煎,共煎煮 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每次1剂,早晚温服,喝汤食枣。 功效:温凉并备,清补兼施,甘润滋补,平燥缓急,使脑神经的异常兴奋得到抑制,让精神神经系统的过敏状态恢复正常,可降低大脑的兴奋性,使人易于进入睡眠状态。 主治:凡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肝气都滞所致的失眠盗汗,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悲伤欲哭者均可使用。 方解:本晶以甘凉小麦为主料,补心 阴,养心气,安心神;辅以甘平之甘草补脾 胃而养心气,使用甘温的...
-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 “梦境”辨证型
许多人都有失眠、多梦的经历,若偶尔发生不足为怪,若彻夜难眠、怪梦纷纭,天天做梦,则是病态。单纯服点镇静药或安眠药,效果不能持久,还易产生依赖,如能先辨证,分清寒热虚实,再用中药调理,效果往往会较好。除临床表现外,“梦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反映证型的标准之一,现简述如下。 ●梦空中飞舞、脚下生风 多为肝血不足,虚热扰神。可用熟地黄、山萸肉、柏子仁、夏枯草各15克,当归、麦冬、栀子各10克,茯苓、白芍各18克,飞朱砂1.5克(冲),水煎服,日服1剂,每日2次。 ●梦下坠掉床、翻车跳崖 多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