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96页

血 第296页

  • 治慢性低血压症方

    治慢性低血压症方

    基础方:党参、生黄芪各15克,麦冬、五味子、桂枝、当归各10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10剂为1疗程。 随症加减:若气血虚甚,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当归、生黄芪用量加倍;若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者,改党参为太子参15克,加枸杞子15克;若脾肾阳虚、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6克;若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惊,加牡丹皮、地骨皮各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广西桂林监狱医院 主任医师林中献方...

  • 春按百会防中风 治静脉血栓

    春按百会防中风 治静脉血栓

    春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季节,也是中风多发的季节。 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恶心、头痛、中风、昏迷等症,可按摩百会穴辅助治疗。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将一手四指并拢,中指放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部位,缓缓揉按,每次10分钟,每日早、中、晚各1次。 张翠珍 治疗静脉血栓形成 处方:桃仁、红花各 150克。当归150克,丹参 300克,川芎100克,鸡血藤150克。牛膝150克。 随症加减:高热、患肢肿甚.舌质红绛加大黄蜂房、黄连;肢体肿甚...

  • 中医辨治血管性头痛

    中医辨治血管性头痛

      肝郁气滞:头痛或左或右,每遇情志变动即发,易怒胁痛,恶心呕吐,两目涩痛,眩晕善忘,舌红苔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通络止痛,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郁金、川楝子、决明子、青皮、合欢花、川芎、赤芍、丹参、桃仁、栀子、牡丹皮、白芷。   湿热蕴结:头痛引及肩背,沉重麻木,呕恶少食,口干不欲饮水,腹胀大便不爽,失眼多梦,在女子则带下量多,黏腻臭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用三仁汤加减,苡仁、杏仁、土茯苓、滑石、云苓、厚朴、扁豆、白蔻仁、当归、赤芍、川芎、白芷、苦丁茶、络石藤、红花。   ...

  • 适合稠血人的鸡汤

    适合稠血人的鸡汤

    鸡汤油腻,血液黏稠的人不敢多喝,担心会加重血液黏稠度。其实,只要炖鸡汤的时候,在其中加一些特殊的食材,不仅可以起到减少汤中油脂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加鸡汤的食疗价值。 取童子鸡1只,红枣8 枚,枸杞15克,薏米、糯米、黑米各20克,姜丝5克,精盐适量。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杂、内脏,放入凉水中浸泡1个小时。薏米、糯米和黑米混合在一起清洗干净,放冷水中浸泡几个小时。之后将3种米及红枣、枸杞、姜丝一起塞入鸡腹中,用牙签把鸡腹封好。将处理好的鸡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慢炖,快熟时加入精盐,至鸡肉熟透即...

  • 有肾虚表现的高脂血症患者中药方

    有肾虚表现的高脂血症患者中药方

      1.寄生30克,杜仲15克,玄参15克,菌灵芝30克(先熬),金樱子30克,枸杞15克,骨碎补10克。水煎服,适用于有肾虚表现的高脂血症患者。   2.水牛角粉12克。加水煎2小时后,分2次连渣服。服后有轻泻、腹胀等反应,不需处理。本方不仅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且还能减轻体重,尤其适用于肥胖的高脂血症患者。本方药源广泛,价廉,可用水牛角加工时刨下的刨花磨粉,煎服。(良方)...

  • 心脑血管病保健强身 手保健操

    心脑血管病保健强身 手保健操

      手保健操适合各类人群日常保健,尤其适合心脑血管病患者保健强身。   第一节双手手掌相对合起,开始快速搓动。每次搓动,可让手指指尖从另一只手的手掌下端一直搓到中指第二关节处,然后回头。每一个来回计一次,共搓36次。   第二节双手五指尽量分开,指尖逐个相对,指尖相合手掌分开,然后用力开始撑顶。一共做36次。   第三节左手摊平手掌,右手握拳,将左手中指对准右手拳头上的后溪气;中指与穴位之间保持5~10厘米的距离。然后改换为左手握拳,右手摊掌。关键在于交换速度要快,交换做36次。   第四节用左...

  • 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膏方要注意

    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膏方要注意

      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心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非常适合膏方大方徐治。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膏方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李俊毅对此进行了解读。   季节性远古时代就曾有人提出四时养生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冬主封藏,在冬季服膏方养生保健能够更加有利于经微物质的吸收和积累。所以在天气逐渐转凉之时,无论是患有慢性病还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都需要抓住冬季这个进补的好时节,调理身体、调整状态,治疗疾病。   个人体质...

  • 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

    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

    临床发现,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作用。 血压异常者进行曲池穴保健灸后,明显提高每分钟心搏出量,降低收缩压,同时明显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患者首先端身正坐,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曲池穴。 然后用艾条在穴位处灸治,以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 15分钟,每天2次。需要强调的是,患者使用艾灸,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高天宏...

  • 跳绳 饮食橘柑橙柚强化血管

    跳绳 饮食橘柑橙柚强化血管

    橘、柑、橙、柚甜酸爽口,是人们喜欢的大众水果,可您知道吗?这四种水果虽同属于柑橘类,但其滋养之效并不相同。橘味酸、甘,性温,能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甘者润肺,酸者聚痰。柑味甘,性寒,能利肠胃去热毒,利小便。橙味酸,性寒,能去胃中浮风恶气。柚味甘、酸,性寒,能消食,去肠胃中恶气,增进食欲。 这四种水果,还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每100 克橘子含30 毫克维生素C,柑为19 毫克,橙为33 毫克,柚为23 毫克,均居果品前列。维生素 C 有强化毛细血管的作用,对预防血管脆弱和破裂有良效,因此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

  • 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

    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

    低血压为临床常见病,临床报道用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法:肉桂2克,桂枝5克,甘草10 克,麦冬、五味子各3克。泡水代茶饮,每日1剂,一般20~30剂可愈。 典型病例:李某,男,44岁。患者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活动后汗出,舌淡脉细,血压90/60毫米汞柱,血常规、血糖、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服用本方10剂后血压升至100/74毫米汞柱。再服10剂,诸证消失,血压124/84 毫米汞柱。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低血压为内科常见病,此病多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出...

  • 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病

    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病

      “泻南补北”法,源出《难经·七十五难》,它以“虚则补其毌,实则泻其子”的整体观法则,广泛而灵活的指导中医各科临床,这种理论和方法,近年来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满意。   治疗方法:按《难经·七十五难》所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方法进行治疗。   泻南取穴:行间,从太冲穴进针,透达本穴,先补后泻;大陵,向上逆经透向內关穴,泻法。   补北取穴:曲泉、太溪透昆仑、复溜,均用补法...

  • 中医放血疗法中风 指尖刺络有奇效

    中医放血疗法中风 指尖刺络有奇效

      笔者在不同媒体见到《放血疗法急救不可靠》《中风了,针戳指头放血就OK?》等文章,否定放血疗法的急救作用。详读之余,为医学同道不了解祖国医学的宝藏而惋惜。   其实,放血疗法曾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种古老医疗技术,一度成为东西方治疗疾病的万灵药。成书于康熙年间的《痴胀玉衡》堪称放血疗法治疗急症的专著。笔者在此不惧赘言,希望能有更多医者正确认识放血疗法。   中风急性期,指尖刺络有奇效   井穴刺络放血法是我国治疗中风的传统急救措施,尤其在汉、藏、蒙等民族中应用广泛。《针灸大成》云:“...

  • 邓铁涛治高血压 详查症脉辨明证型

    邓铁涛治高血压 详查症脉辨明证型

    邓铁涛,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精心研究中医理论50多年,极力主张“伤寒”、 “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于中医诊断学的内涵建设提出新的见解。临床善治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脑管疾病之一,中医多属于“眩晕”、 “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畴。邓老从医多年...

  • 不合理的饮食容易引起高血脂

    不合理的饮食容易引起高血脂

      如今,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好,但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身体健康却频频响起警报。不合理的饮食容易引起高血脂,从而引发脑梗和心梗。      血脂异常“普遍化”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中,三成人存在血脂异常。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构成细胞膜,制造激素,产生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但血脂水平过高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专家表示,如今血脂异常在门诊已经越来越普遍,仅有少数人是先天性的原因,大部分人都跟高脂肪饮食和食用油摄取过量有关。...

  • 介绍毛德西其治心血管病“三味”方

    介绍毛德西其治心血管病“三味”方

      毛德西教授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50年,学验俱丰,临证擅用“三味”方。笔者有幸师从毛德西,特总结介绍其治心血管病“三味”方。   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饮)   生脉散为补益心脏气阴的基本方,具有补气不燥,滋阴不腻的特点,为心脏病补益方之祖。若气虚偏重,还可加入保元汤(黄芪、肉桂、炙甘草、人参),名为保元生脉饮,已具扶心阳的作用。若加入四逆汤,为抗休克合剂,用于心衰,有回阳救逆、益气...

  •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正虚   案例九:脉沉弦细而涌诊为阴虚阳亢化风   李某,男,50岁。2012年5月12日初诊。   平素高血压、冠心病,血压在160/105mmHg左右,服硝苯地平控制在130/90mmHg。现头晕,心悸,胸闷,烦躁易怒,寐差,他无明显不适。脉沉弦细而涌,舌绛红,少苔。   证属:肝肾阴虚,阳亢化风。法宜: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方宗:三甲复脉汤。   处方:生龙牡各30克(先煎),炙鳖甲30克(先煎),龟甲30克(先煎),白芍18克,地黄15克,山茱萸12...

  • 冬季心脑血管自我保健“暖心粥”

    冬季心脑血管自我保健“暖心粥”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导致猝死的高峰期,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加强自我保健,在医生的指导下不妨试试“暖心粥”。 抗心衰:万年青粥 万年青有清热解毒、强心利尿的功效,可以防治心肌炎、咽喉肿痛、心力衰竭等。 选万年青20克,红糖20克,粳米50克。将万年青加水1500毫升,煎取滤液500毫升,再加120毫升水,煎取50毫升,合并2次滤液,与红糖、粳米煮成稀粥即可食用。每日分三次食完,7日为一个疗程,不可过量。 适用人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属于心肾阳虚型,见动则气喘,面青...

  • 顾宁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

    顾宁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

    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阴虚阳亢)方 处方:天麻、沙苑子、白蒺藜、枸杞子各12克,川芎、生地、熟地、丹皮、泽泻、怀牛膝、钩藤(后下)各10 克,白芍、山茱萸、菊花各8克。 加减:若汗出较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各15 克;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20克,煅龙骨f先煎)、煅牡蛎(先煎)各18克,远志、酸枣仁各12克;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10克,百合12克,知母6克;心烦烘热者加合欢皮15克,十大功劳叶、白薇、地骨皮各 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潜阳。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

  • 胸痹心痛 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胸痹心痛 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以病位和病机命名的,乃由于心脉痹阻不通而引起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证;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以病位和症状命名的,特指近心窝部位的疼痛,是胸痹的常见表现。因其在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上反映了同一病理,临床习惯称为胸痹心痛。胸痹心痛以胸闷、心痛、短气为主要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时则相当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胸痹心痛重症即真心痛,相当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甚至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严重威胁人的生命。   本病病机...

  • 活血化瘀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中医学认为,失眠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常涉及心、脾、肝、胆、肾诸脏腑,在反复发作过程中,正气损伤,久病多虚而致瘀血产生。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对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影响。   理气化瘀:肝藏血,心主血脉,肝疏泄正常,心血运行通畅。失眠者每以情志变化为主因,又以失眠而加重五志逆乱、气血失衡,心脑失于濡养,神不安则眠不稳。证见失眠多梦,睡易惊醒,胸胁胀满,头痛心烦,急躁易怒,神疲纳少,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方选柴胡疏肝散合桃仁四物汤加减:柴胡、郁金、香附、川芎、桃仁、红花、白芍、熟地黄、夜交藤、合...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豆腐皮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豆腐皮

    那天重看《红楼梦》第八回,贾宝玉在宁国府吃早饭,有一碟豆腐皮儿的包子,宝玉知道晴雯爱吃,就向珍大奶奶要来,只说是自己晚上要吃的,叫人送到荣国府交给晴雯,但是被宝玉的乳母拿去了,导致宝玉大发脾气。 我一时意动,遂琢磨半晌,“山寨”了一把红楼的豆腐皮包子。用豆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呈方形,再以蛋清糊封其口,上笼蒸之。红楼的豆腐皮包子馅儿用的是山药、茯苓和各种果料,我所品尝的只是肉沫儿加了小葱水芹香菇丁等菜蔬,倒也清香爽口。出笼后的豆腐皮包子,外形细腻剔透,轻轻一咬,绵软而有嚼劲。...

  • 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泡脚方

    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泡脚方

      取钩藤、桑枝各20克,冰片10克。先将钩藤、桑枝放入500毫升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后煎15分钟,再放入冰片煎3~5分钟;待水温适宜时加温水1000毫升浸泡双脚。泡脚掌握在30分钟为宜,每天可早、晚各1次。   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钩藤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神经,起到明显的降压作用。   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功能祛风通络,利关节,行水气,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脚气浮肿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桑枝有显著降压作用。...

  • 秋季喝杂豆粥按摩腰腹控血脂

    秋季喝杂豆粥按摩腰腹控血脂

    自制山楂酸奶 喝杂豆粥按摩腰腹 人体的血脂水平会因季节影响而产生变化,一般而言,秋冬季节会偏高一些。当天气转凉时,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摄入热量较高的食物,而运动量却较春夏有所减少,加上中老年人身体代谢减慢,当脂类摄入过多而消耗减少时,易出现血脂异常。因此,秋季更要注意控制血脂,特别是高脂血症患者,以免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自制山楂酸奶 山楂和酸奶富含维生素C,能参与脂类在体内的代谢,促进排出胆固醇,软化血管。山楂含解脂酶,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其含有的膳食纤维,还可改善排便状况。 取2~3颗山楂...

  • 中药泡茶饮辅助治高血压

    中药泡茶饮辅助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1、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2、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 护心脑心管 治静脉血栓方

    护心脑心管 治静脉血栓方

    桃仁、红花、当归、鸡血藤、牛膝各15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分服,同时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高热、患肢肿、舌红者加大黄蜂房、黄连;小便不利者加赤小豆、车前子;患肢有静脉结节或硬索状物,持续疼痛者加穿山甲。 研究发现.女性二到更年期,心血管疾病就会明显增加。经常食用葡萄干蒸枸杞.对保护心血管和缓解更年期不适大有好处。葡萄干中富含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仃显蔷的抗氧化、调节血脂、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枸杞的主要有效成分枸杞多糖、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抑制甘油三酯...

  • 高血压中医常用简便验廉方法

    高血压中医常用简便验廉方法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简便验廉的中药泡茶、穴位按摩、练功等防治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药泡茶 菊花茶:用杭白菊泡茶饮用,每日3次,每次3克左右。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可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槐花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用开水浸...

  • 高血压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

    高血压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

      患了高血压的病人,除了请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   陶冶情操   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花草、养鸟养鱼、听音乐、学书法、绘画或钓鱼等,均可陶冶情操,宁心怡神。   按摩保健   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按摩前额,再用手掌擦揉头部两侧太阳穴,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醒,胀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   洗脚敷药   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泡脚...

  • 瘀血头痛经验方

    瘀血头痛经验方

    治瘀血头痛(帽状腱膜下静脉炎) 病案:梁某,女,54岁,职工。主诉左侧头痛反复发作5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天气转冷时易发作或加剧。病因5 年前常在晚间洗头,头发未及时吹干,5 年来曾在本市及沪杭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诊断为帽状腱膜下静脉炎,耗资数万元,未见好转。刻诊:头皮下有多个小结节,质中等,触之稍疼痛。舌左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诊断为瘀血头痛,治拟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减:醋柴胡、三七粉(冲服)、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克,当归、生地各12克,川芎15克,丹参20 克,桂枝、白芷...

  • 治心动过缓(心悸寒凝血瘀型)验案

    治心动过缓(心悸寒凝血瘀型)验案

    病例:患者,男, 61岁。 心慌、胸闷、气短反复发作9年余,加重1月。曾在外院就治,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经治疗病情未能得到控制。现见:心慌气短,动则憋闷,头 晕乏力,倦怠懒言,自汗,心烦失眠,健忘耳鸣,腹胀食少,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大便秘结。查体:舌暗红,苔薄白,脉结代。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心率47次/分钟,频发室性早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下侧壁心肌缺血型sT—T改变。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 中医诊断:心悸,寒凝血瘀型。治以益气温阳散...

  • 生姜黑木耳治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黑木耳治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黑木耳都是常用食品。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说,这两样药食同源的材料代茶常饮,不但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还可以治疗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表散寒、和胃止呕、温肺止咳等作用;黑木耳味甘、性平,具有补气血、润肺、止血等作用。将两者配合代茶常饮,可起到润肠通便、益气宣肺、升清降浊之效,对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便秘、气虚、咳嗽等均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脑血栓后遗症可引起各种脑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语言不清或失语。王新志说,除使用药物治疗外,黑木耳茶治疗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