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第299页
-
养胃需运动 内养功法调和气血
养胃需运动 胃病须养,除了保证规律的饮食,适当运动也有助于胃的调理。运动能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运动还可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地活动,从而对胃肠道起到按摩作用。胃病患者可以参加的运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胃病患者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宜小。如采用速度缓慢、全身放松的步行,每次20-30分钟,运动时脉搏控制在 110次/分钟左右。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加大运动量,运动时脉搏可以达到130- 140次/分钟左右。每天最好坚持运动20-40分钟。 急性肠胃炎、胃出血、腹部疼...
-
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治痢疾下血发热
刘某,女,67岁,会诊病例。 1989年9月15日初诊。主管医生介绍病情:患者7日前入院,发热腹痛,泄泻每日达10余次,大便中夹有脓血,有明显里急后重,入院诊断为痢疾。从入院第三日开始,患者大便下鲜血明显增多,日下达10余次以上,发热持续不退,腹痛里急后重感。诊断为中毒性痢疾。由于大便所下鲜血甚多,且发热较甚,热势持续在39℃以上,故转请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一身发热,胸腹部热炽如火,口干多饮,心神烦乱,躁扰不安,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无华。询大便所下纯是鲜血,并有紫红色血片,日下十余次。大腹部...
-
花蕊石治出血证经验方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肝、胰腺、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肠吻合术后肠病变出血,排除口腔、鼻、咽喉部出血和咯血。根据失血量大小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则危险性大,死亡率占10%左右。 经验方:花蕊石(醋煅)60克,白及40克,大黄炭 20克,三七、甘草各10克。 加减:上消化道、胃及十二指肠出血者加海螵蛸15克;结肠或小肠出血者加地榆炭30克。 用法:上药混匀,共研成粉,装瓶密封。用时成人每次取10克,沸水调服,每日3次。出血量多及病重者4小时服...
-
治呕血 泻心汤合犀角地黄汤
阳某,女,56岁,出诊病例。 1997年8月7日初诊:晚10点,邻人一老者叩门求救,其妻突然大呕血,危在顷刻。遂急往视之。 笔者见患者仰靠于床头,不能动弹,其被子和蚊帐上到处都有鲜血。原来她当晚正在打牌时,连说心里不舒服,遂呼家人送来一杯糖水,喝后不久,突然呕出大口鲜血,喷于牌桌之上,顷刻连呕数口鲜血。众人在惊慌之中将其扶至床上,尚未卧定,又连呕数口鲜血,均呈喷射状。 笔者视患者神志清醒,诉已在床上仰靠约10余分钟,现呕血已趋平静。但觉心中不舒,动则欲呕。 询其有无肝病史?曰...
-
咯血痨咳 橘络治方
橘络性味甘、苦,平。能通络、化痰、理气、消滞。主治痰滞经络引起的咳嗽及胸胁闷痛。笔者在使用橘络治疗少量肺痨咯血,配合其它抗痨药物效果很好,若大量咯血,应急用各类止血剂,切勿延误。橘络茶和粥作为肺结核患者日常饮服,也有止咳化痰,预防咯血的作用。 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和肺出血,经口咳出者称为咯血。引起咯血的疾病有很多种,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和肺炎等。咯血可以是各种严重疾病的表现,有时初始仅仅少量痰中带血,随后发展为大咯血,甚至可以因咯血引起窒息和顽固性低氧血症而导致死亡。所以,对咯血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
咳血 辨治方药治咳嗽咯血
咳血,又称咯血。指咳嗽时,血自肺中经气管咯出,或纯血鲜红,或痰血相混,均称为咳血。主要由于外邪犯肺,或阴虚火旺,而致肺络受损,血溢气道,咳嗽而出。 辨治方药 中医辨治咳血一证,一般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气犯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不摄血等7种类型进行论治。咳血为病,总以肺为主。肺为华盖,主气,故表邪易犯,气郁化热;肺为储痰之器,痰热蕴结,难免咳喘气逆;肺为金脏,火克金,阴虚火旺,每灼伤肺脏。总之,肺为娇脏,肺络易损,表邪犯肺、痰热壅肺、阴虚火旺,皆可损伤肺络而致咳血。而从临床实际来看,...
-
咳痰近7个月血府逐瘀汤加减
张某,女,54岁。患者自述咳嗽、咳痰近7个月,近日又感风寒,可见咳嗽频作,并咳出暗红色血痰。x线胸透显示:支气管扩张,经西医治疗疗效不佳,仍有间断性咳血痰之症。就诊时症见咳嗽,痰中带有暗红色血块,右侧胸痛。舌质暗紫,舌边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涩。笔者辨证其属瘀血滞留肺络,阻遏气血。治宜活血祛瘀止血,佐以宣肺止咳,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仙鹤草20克,生地15克,川牛膝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
-
肺热咯血中医验方
咯血出于肺与气管。因咳而咯血者,每多 挟痰,或痰多血少,或痰 少血多,或痰血各半,或 为纯血。此证常见,且以 肺热所致者为多。基于 上述,笔者特自拟清热止血汤随证加减,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兹将所治32例肺热咯血,小结如下。 1.方剂组成、剂量及 煎服法:本方由白芨、藕 节各15克,生石膏30 克,知母、黄芩、栀子各12 克,桑白皮、桔梗、阿胶、 茜草各9克,甘草6克组 成。上方除阿胶外,加水 1200毫升煎煮,取汁600 毫升,去渣,将药汁放入锅内,加阿胶烊化,分2— 3次服,每日1剂。 2...
-
中医咳血郁证 咳血方加减
佐金平木治悲忧伤肺,木火刑金 张女士,55岁,3年前丈夫车祸去世悲泣不已,后常身体不适看病,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近一周性情焦虑,口苦胁胀,潮热颊赤,伴咳嗽阵作,少痰,日重夜轻,发现2次咳痰带血丝,服抗菌素无效转看中医。诊见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予胸片DR检查,提示未见明显病变,结合临床。血压130/86mmHg。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咳嗽;中医诊断为咳血、郁证。治以泻肝清肺宁络法,选拟《丹溪心法》中的咳血方加减:栀子、黄芩、丹皮各12克,青蒿20克,瓜蒌仁、海浮石各12克,黛蛤散12克,诃子10克。水煎服,日1剂...
-
云南白药治血证
1、伤寒并发肠出血云南白药每日2-3克,口服,待大便出血停止后再用3-5天,或至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停药。 2、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云南白药2克,加去甲肾上腺素4毫克,生理盐水100毫升,摇匀后半卧位口服,每8小时1次,不能口服者,可改用鼻饲管注入。 3、颅内出血云南白药0.5克/次,每4-6小时服1次,3天后改为0.3克/次,6小时1次。再用3天后改为0.3克/次,每日3次,7-14天为1疗程。 4、下消化道出血按每千克体重0.05克的剂量,将云南白药溶于20毫升灭菌水中,保留灌肠半小时。轻者隔日1次,重者...
-
三棱针放血 刺法各异
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作用,常用于一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疖痈初期、扭挫伤、痔疮、关节痛、头痛、指(趾)麻木等。根据不同的疾病,可以选用不同的刺法,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四种。 腧穴点刺:即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厘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腧穴点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刺法,一般常用于治疗一些急性病、热性病。如点刺少商穴可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