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咳嗽 第115页

咳嗽 第115页

  • 咳嗽选方,止嗽散加减

    咳嗽选方,止嗽散加减

    咳嗽1月伴胸闷1周,患者自诉1月前起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粘痰,未规律用药治疗,半月后渐渐出现发热,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发热渐渐消退,仍持续咳嗽不缓解,痰粘少,近1周来出现胸闷、咯痰时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查血常规无异常,胸片无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 辨证分型:风寒袭肺、痰湿内阻 治法:宣肺化痰,疏风散寒 选方:止嗽散加减。 荆芥12g桔梗10g白前10g紫菀10g百部10g陈皮10g杏仁10g瓜蒌12g麻黄8g法半夏12g茯苓12g甘草10g牛蒡子12个干姜10g 上...

  • 王思宽运用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思路与经验

    王思宽运用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思路与经验

    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体征, 咳嗽病程大于 8 周的咳嗽。然而西医对顽固性咳嗽除了对症治疗外, 并无较好的治疗方法, 因此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就显 得尤为重要。王思宽, 中医主治医师, 巩义市名老中医, 长期在基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4 0 余年, 擅长治疗内科 杂病。笔者在跟随王思宽老师临床学习期间, 发现王思 宽老师从肺的生理特点出发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 嗽, 疗效较好, 现将其诊疗思路和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 内经》 对咳嗽的病因病机有详尽的论述。《 素问病 机气宜保命集》 将咳与嗽分开, 谓...

  • 邓铁涛 一副药治了50个人的咳嗽

    邓铁涛 一副药治了50个人的咳嗽

    【作者简介】邓铁涛(1916~),广东开平县人。 幼承家学,及长又攻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曾悬壶于广州、香港及武汉等地。 解放后曾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师、教研组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等职。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秘书长、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从事中医工作四十余年,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长于心血管病、...

  • 喉源性咳嗽验方五则

    喉源性咳嗽验方五则

    喉源性咳嗽是指由咽喉炎症引起的咳嗽,这些炎性反应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反射性咳嗽。其主要症状是咽痒、咳嗽、痰少或无痰,越咳越剧,呈呛咳,甚则痉挛性咳嗽,为阵发性发作,少量饮水润喉,能使症状暂时缓解,遇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可使症状加剧。本病属中医学中“咽痒”“咳嗽”等范畴。现介绍治疗本病的验方五则如下。 验方一:金银花30g,荆芥、桔梗、紫苑、款冬花、牛蒡子、连翘、麦冬各10g,百部、薄荷、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验方二:忍冬藤...

  • 咳嗽食疗 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

    咳嗽食疗 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

    医生,可以给孩子炖雪梨吗?可以喝萝卜水吗?可以煲川贝吗?可以喝蜂蜜吗?......。当孩子咳嗽时,这些是家长经常会提及的问题。 咳嗽的食疗同其治疗一样,也要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才能更好的配合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咳嗽时间较短的,伴有发热的属于外感咳嗽。咳嗽时间较长,或反复迁延的,或干咳时间长的,属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两种。内伤咳嗽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气虚咳嗽、阴虚咳嗽等几种。 1 风寒咳嗽 多见于冬春两季。表现:痰多色稀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声,易咳...

  •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范某,女,50岁。2012年8月6日来诊。诉咳嗽1年余,咳甚时吐逆,重复发生,查无显着反常,经多方诊治,作用欠安。现见阵发性剧烈咳嗽,吐白痰,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患有冠心病,血压高,糖尿病等。 确诊:咳嗽(痰阻气机,肺络郁滞)。 处方: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麻黄6g,麻黄根6g,苏子10g,炒莱菔子15g,葶苈子10g,陈皮6g,半夏6g,茯苓10g,甘草5g,干姜3g,细辛3g,百部15g,紫苑15g,浙贝6g,桔梗6g。5剂。水煎服,日1剂。一起配以抗敏止咳散1瓶,每次3g,日2次。...

  • 小柴胡汤治疗半夜咳嗽

    小柴胡汤治疗半夜咳嗽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的一首名方,属于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原文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后世治疗多有发挥,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失眠等疾病。 实际上利用小柴胡汤的和解少阳枢机作用可以治疗更多的疾...

  • 小儿感冒咳嗽 从痰论治主健脾化痰

    小儿感冒咳嗽 从痰论治主健脾化痰

    孙轶秋是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余载,中医学理论敦厚,擅长治疗小儿肺、肾系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哮喘、咳嗽等。笔者从师学习,发现老师对小儿感冒后咳嗽多从风、痰、虚论治,不忘恢复肺、脾、肾等脏之功能,重视咽部望诊,灵活辨证,临床疗效显著。现就老师的经验总结如下。 从风论治,宜疏风宣肺 孙师认为,肺为娇脏,位居上焦,感邪首当其冲。小儿肺常不足,卫外失固,易于复感外邪,肺失宣肃,致咳嗽迁延不愈。孙师认为外感咳嗽,无论风寒、...

  • 咳嗽的通用推拿手法

    咳嗽的通用推拿手法

    咳嗽的通用推拿手法 1 揉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次数:300-500次 2 拿天突穴 位置:位于颈部,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 作用:治疗喉部炎症,止咳化痰 次数:100-300次 3 揉膻中穴 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化痰止咳,呼吸顺畅。 次数:50-100次 4 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由指根向指尖推...

  • 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常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只咳不喘”的不典型哮喘,部分患儿可迁延发展为典型哮喘而出现明显喘息症状,中药穴位敷贴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历史悠久,但针对小于5岁CVA患儿的治疗和预后的研究报道不多。2008年1月,笔者用代温灸膏代替传统剂型贴敷穴位对CVA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本研究将6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3个月,按需口服丙卡特罗片;治疗组加用代温灸膏贴敷穴位,咳嗽发作期贴风门、...

  • 临床应用从龙汤治咳嗽 自汗

    临床应用从龙汤治咳嗽 自汗

    从龙汤为近代名医张锡纯之名方[1],始为“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继服此汤。”而设。此方用龙骨、牡蛎敛肝气之逆,半夏、苏子降肝阳之升,白芍养肝阴之亏,牛蒡子舒肝经之滞,或加石膏清肝郁之火。实为治疗肝气升而不降,肝火浮而不潜之佳方。笔者临床应用从龙汤,扩大治疗范围,治疗多种临床杂症,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咳 嗽 患者张某,女,52岁;2009年4月初诊,门诊病例。主诉反复咳嗽1月余。1月前因受风寒而发热、咳嗽;曾用多种抗生素及治感冒中成药,发...

  •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诊治经验介绍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诊治经验介绍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是指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仍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黏痰,理化检查多为阴性。因其发病率较高,常迁延不愈,而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导师王学东教授系昆山名医,临证近30年,创立哮喘专科,学验俱丰,尤其对感染后咳嗽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和体会。现将其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1 抗炎过后阳转阴,宣肺达邪咳乃平 王师认为四时感冒之咳嗽,若及时辨治多可速愈,治之不难。然今人往往一见感冒咳嗽...

  • 治疗咳嗽的偏方20

    治疗咳嗽的偏方20

    瘦猪肉50克,北沙参15克,杏仁10克。 [制用法]水煎汤饮,日服2次。 [适应证]咳嗽少痰。...

  • 咳嗽变异性哮喘 伏邪基本内涵

    咳嗽变异性哮喘 伏邪基本内涵

    从伏邪理论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 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 现, 无明显喘息、 气促等症状或体征, 但有气道高反 应性。 CVA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 尤其好发于儿童, 有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的特点。 诊断标准为: ①慢性 咳嗽, 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②支气管激发 试验阳性, 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 或支气 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其治 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治疗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

  • 黄利兴听辨咳声诊治咳嗽经验

    黄利兴听辨咳声诊治咳嗽经验

    咳嗽是临床的常见病、 多发病。 咳嗽声音是一种 病理声音, 就咳嗽的病理而言, 不同的病因、 病位, 均会直接影响气流的调制, 因而所发出的声音(即咳 声) 亦有相应的不同, 不少同行已深有体会 [1-2] 。 但在 实践中, 仍有不少中医诊治咳嗽时主要是通过问诊 来收集病情资料, 不重视利用闻诊听辨咳声特征来 进行证候鉴别, 临床极易造成漏诊误诊。 黄利兴副 教授在多年临床中发现, 咳嗽声音特征十分丰富, 听 辨咳声特征对咳嗽的辨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 望、 问、 切其它三诊无法替代的。 因此, 他在临床上...

  •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认为,中医治病应分天、人、病三个层次。《黄帝内经》论病因有天、人、邪“三虚”之说,诊断上就相应有辨病证(包括辨致病之邪)、辨人(体质)和辨天(五运六气)的不同角度,治疗上有司天、司人、司病证的不同层次。所谓的“司天方”是司天人关系之方,从调整天人关系的角度出发,调理气机,从而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调动人体自身的力量消除疾病。 2016年丙申年,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寒甚火郁,相火被岁水所克,形成郁火病机,易使肺金受邪,产生咳...

  • 张仲景辨治慢性咳嗽诸法初探

    张仲景辨治慢性咳嗽诸法初探

    中医学认为, 咳嗽是由多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导 致肺脏的气机失调, 宣降失职, 肺气上逆, 冲击气道 而出现以咳嗽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它既是一个症状, 又可以是独立的一种疾病 [1] , 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 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因为患者未及时就诊或前 医失治误治而致咳嗽迁延不愈的情况非常多见, 此 时咳嗽病机已发生变化, 虚实夹杂, 治疗上亦愈发困 难, 在中医学中归属于 “久咳” “顽咳” 的范畴。 在西 医学中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则称为慢性咳嗽, 在国内 专科门诊...

  • 晨起咳嗽为阵发性剧咳 牛广斌处方病案介绍

    晨起咳嗽为阵发性剧咳 牛广斌处方病案介绍

    •消导类药物在食积证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而在临床实践中,疾病往往错综复杂、虚实相兼,再加上中医独特的思维体系,这就拓展了消导类药物的使用范围,使之不仅仅局限于食积证的治疗。消导类药物的调畅气机、透热转气之功,使其在治疗湿热类疾病时犹如一支奇兵。   消导药又称消食药或助消化药。《中药学》教材中对消食药的定义是:“凡以消食化积、增进食欲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消食药。”本类药物使用时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其他药物同用,如食积兼气滞者,与行气理气药配伍;食积兼湿浊内阻,湿阻中焦者...

  • 咳嗽 推荐一款“苹果川贝梨汁”

    咳嗽 推荐一款“苹果川贝梨汁”

    近日南方、北方空气质量都不好,雾霾严重,不少人都出现了咳嗽等不适,特别是北方正在使用暖气,因肺燥而咳嗽的人也不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廖小红向读者推荐了一款“川贝苹果梨汁”,简单易做又美味,快去试试吧。 推荐食疗 川贝苹果梨汁 组 方: 苹果2个、水梨3个、川贝母5个。 做 法: ①苹果与水梨削皮后, 加水适量打成果汁约150mL; ②川贝母9g,用水约500mL,水煎浓汁约50mL; ③三汁混合加白糖20g冲服...

  • 秋天的咳嗽 勿滥用止咳药 滥用润喉片 滥用抗生素

    秋天的咳嗽 勿滥用止咳药 滥用润喉片 滥用抗生素

    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俗称为“秋季燥咳”。与一般咳嗽相比,秋季燥咳患者5个用药误区一定要注意: 滥用止咳药 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从而产生止咳作用;第二种是作用末梢神经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和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咽部黏膜少受刺激,从而达到止咳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如果强行镇咳,会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反而容易继发感染。因此,...

  • 小儿咳嗽伴气喘 唐为勇教授古方的联合使用

    小儿咳嗽伴气喘 唐为勇教授古方的联合使用

    唐为勇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5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对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颇有心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擅用自拟的固表方、肺喘方、疏解合剂,提倡扶正达邪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欢迎。 笔者有幸能跟随唐老师抄方学习,收获颇丰,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家庭的核心是孩子,孩子的核心是护理 唐老师在门诊看病,结束就诊最后常常跟家长讲的一句话就是“家庭的核心是孩子,孩子的核心是护理”,对这...

  • 中医辨证咳嗽典型案例 综观脉证判断

    中医辨证咳嗽典型案例 综观脉证判断

    中医辨证咳嗽是指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症候。 咳嗽多由感受外邪引发,亦可由内伤旧疾因新感而作者。故此《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咳嗽之证,相当复杂。俗语云:入门听咳嗽,医生眉头皱。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对症下...

  • 邵瑛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

    邵瑛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

    邵瑛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小儿推拿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丰富,临床能适时结合中药治疗,形成推药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特色疗法。尤其对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效果显著,而对于4~5岁长期慢性咳嗽的患儿常常亦能收效于顷刻。现将邵瑛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对咳嗽认识 小儿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以发病率高、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为特点,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一种机体防御性反射动作,能防止异物或者外部细菌等...

  • 咳嗽变异性哮喘 金殿春名方

    咳嗽变异性哮喘 金殿春名方

    金殿春,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集诸多名家之精华,疗效确切。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和内科杂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苏叶10克,蝉衣10克,炙枇杷叶10克(包煎),炙款冬花12克,炙紫菀12克,仙鹤草15克,乌梅6克,徐长卿10克。   功能:祛风散邪、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变异性哮喘。...

  • 止咳清肺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所致急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止咳清肺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所致急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 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急性咳嗽约占咳嗽患 者的三分之二,一般由感冒、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引起,病程 < 3 周,因其理化检查结果一般为阴 性,往往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得不到规范而及时 的治疗,致病情迁延不愈。频繁咳嗽会对患者的 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1 ] ,西医一 般采用对症镇咳治疗。止咳清肺汤为首都医科大 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治疗急性咳嗽的常用 处方,由桑叶、杏仁、浙贝母、桑白皮、紫菀、 款冬花、前胡、白前、苏子组成,具有清燥止咳、 化痰利咽功效,临床...

  • 小孩咳嗽了 对症食疗方

    小孩咳嗽了 对症食疗方

    经常遇到病人家长问,我家小孩咳嗽了,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怎么吃能帮助咳嗽减轻?医生常常跟病人说清淡饮食,无非是粥、青菜、瘦肉这一类的,小朋友吃腻了不爱吃,大人觉得没营养,怎么办?家长很想知道在孩子咳嗽期间有没有什么食疗可以自己做。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黎世明。 忌口不需过分 黎世明表示,对于经奶粉为主食的婴幼儿,不需要特地改吃粥之类的,只要不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话,不建议更换主食。对于以米饭、面食为主食的患儿,也无须特地更换粥类饮食,青菜、肉类、淡水鱼肉,若平素不...

  • 治秋燥咳嗽二方

    治秋燥咳嗽二方

    方一:桑叶、南沙参、百合各15g,杏仁、麦冬各12g,象贝母、天花粉、牛蒡子、枇杷叶各10g,生甘草6g,梨皮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此方适治秋燥偏热的患者,症见干咳无痰,或有少量黏痰、痰中带有血丝,兼有咽喉肿痛,声哑,唇干鼻燥,口干喜饮等。一般服药3~5剂可获显效或痊愈。 方二:杏仁、苏叶、清半夏、前胡、桔梗、百部、炙紫菀各10g,枳壳、陈皮各6g,全瓜蒌15g,大枣5枚,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此方适治秋燥偏凉的咳嗽患者,症见咳多痰少,痰液清稀,头痛,怕冷,咽喉发痒或...

  • 小儿咳嗽特点处方 小儿体质特点

    小儿咳嗽特点处方 小儿体质特点

    小儿体质特点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篇:“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气血脏腑、骨肉筋脉都处于娇嫩状态,生理功能尚在发育当中,生长迅速,与成人有许多不同。《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也。”《医学正传·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故肺金受制而无以平木,故肝木常有余,而脾土常不足也。”《温病条辨·解儿难》:&ldquo...

  • 喉源性咳嗽风邪犯肺型证治

    喉源性咳嗽风邪犯肺型证治

    喉源性咳嗽为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属 “咽痹”“咳嗽”“梅核气”等范畴。在临床工作中,本病在四诊合参后证型基本可分为风邪犯肺证、肝郁痰阻证、心火上炎证、相火浮越证、胃气上逆证、气血瘀阻证等六证。目前西医给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或止咳化痰药物治疗,但疗效不明确。今结合临床所见,对喉咳之风邪犯肺证作一举隅。 风邪犯肺之喉咳多为邪客肺经,肺气失宣;或外感误治,邪伏肺经。此类喉咳发病时间短,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以咽痒、呛咳、痰色黄白、...

  • 内伤咳嗽案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内伤咳嗽案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内伤咳嗽案 患者耿某,女,32 岁,2014 年9 月 26 日就诊。 自述已咳嗽 3 ~ 4 个月,饥饿及食后加重,胃中反酸,若胸骨后有灼热感时亦会诱发咳嗽,伴见咽喉部干痒,脉弦滑,舌胖苔薄白。 证属胃气不和、肺燥气逆,治以和胃制酸、降逆润燥。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生麻黄 8 g,杏仁 10g,黄芩 6 g,地龙 15 g,桑白皮 15 g,葶苈子 15 g,款冬花 15 g,紫菀 15 g,黄连 6 g,吴茱萸 3 g,浙贝母 15g,乌贼骨 15 g,煅瓦楞(先煎)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