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润 第14页

润 第14页

  • 提高“正气”合理膳食 重在润燥护阴

    提高“正气”合理膳食 重在润燥护阴

    心血管疾病患者除按时严格服药之外,中医观点认为未病防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那么如何提高我们体内的“正气”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改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来提高“正气”,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饮食:合理膳食,重在润燥护阴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中医有“燥主秋令”的说法,进入深秋季节后,很多人出现了“秋燥”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干咳少痰...

  • 煲个沙参玉竹老鸭汤以养阴润燥

    煲个沙参玉竹老鸭汤以养阴润燥

    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易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津伤失润等一系列秋燥不适症状。这时,我们可以煲个沙参玉竹老鸭汤以养阴润燥。此汤十分适合干燥气候饮用,也适用于病后体虚、气阴两虚人群,症见神疲乏力、口干少饮、大便干结、舌质红或淡者。 制作方法: 取老水鸭1只、北沙参60克、玉竹60克、生姜2片,先将北沙参、玉竹洗净,将老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大块备用;把沙参、玉竹、老鸭等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改文火煲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沙参玉竹老鸭汤是广东传统的老火靓...

  • 秋季能缓解体燥生津润肺 吃吃梨

    秋季能缓解体燥生津润肺 吃吃梨

    🍐梨🍐 梨,性味凉,甘、酸,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梨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不仅酸甜适口,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天然矿泉水”,自古就被尊为“百果之宗”。现在正值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若能每天坚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缓解体燥,生津润肺。从9月份开始,各种梨就陆陆续续上市了,而关于秋天吃梨,公众号的文章中也说过很多次了,可是面对市面上各个品种的梨,该如何选择?什么梨怎么吃最好...

  • 润肺补气鲫鱼汤

    润肺补气鲫鱼汤

    龙脷叶白鲫鱼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华成坤药师 材料 龙脷叶12g、白鲫鱼1条(500g~600g)、黄豆50g、姜丝适量 做法 白鲫鱼去内脏,洗净,两边煎黄;龙脷叶洗净;黄豆浸半小时;一齐放入汤煲中,另加姜丝适量,煲开1小时,加盐调味,再加葱花点綴即可。 功效 益脾健胃,润肺补气。 【龙脷叶小百科】 龙脷叶,别名:龙利叶,龙味叶,龙舌叶,为大戟科植物龙脷叶的干燥叶。广东、广西有栽培。全年可采,或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 畏寒泡茶喝 润肤冰糖炖二雪

    畏寒泡茶喝 润肤冰糖炖二雪

    畏寒者,可用枸杞、红枣、龙眼伴生姜泡茶喝 问 诊 为什么外面天气很暖和,我穿着棉袄还是感觉全身冰凉。冬天就别说了。我特别怕冷,请问是什么原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杨小红教授: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质虚造成的,多半是阳虚或者气虚,要根据具体症状才能诊断,因此建议到内科接受专科检查。通常女性手脚冰冷的情况比男性多,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也会比较怕冷。 怕冷的人可食疗进补,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鹿茸、高丽参、红参等,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活络,少吃生冷瓜果,还可用枸...

  • 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陈皮煲鲮鱼

    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陈皮煲鲮鱼

    赤小豆粉葛陈皮煲鲮鱼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 杨小红教授 材料 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 赤小豆、陈皮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2. 鲮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慢火煎至微黄;3. 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放适量食盐调味便可。 材料 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适应症 赤小豆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解毒脓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虚火、生津止...

  • 护嗓清润食材罗汉果

    护嗓清润食材罗汉果

    冬季天气干燥,口干咽燥、嗓音嘶哑,甚至讲不出话是常有的事,在没有出现很严重症状的情况时,可以通过食疗来进行辅助治疗和保健。如喜欢熬夜的人易肝火盛,要预防咽喉疾病,可用罗汉果和菊花搭配泡水喝;讲话比较多的人,如:主持人、播音员、老师等,易出现声带水肿、声带小结,可多用开水冲泡罗汉果当茶温饮。除了罗汉果,白萝卜、荸荠也是常见的护嗓清润食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教授邱宝珊提醒,三种护嗓润喉的食材均属凉性,体质虚寒者不宜多吃,食材只能起到预防和保健作用,出现症状还是要到医院就诊。 罗汉果...

  • 杏花养润汤 芋头香菇虾米籼米粥

    杏花养润汤 芋头香菇虾米籼米粥

    杏花养润汤 材料&做法: 剑花(霸王花)5株、金蝉花3-5克、南杏5-10克、蕤仁肉5-10克、干贝3粒、猪肺(挤净血水、沸水焯后)或连皮猪肉25克,蜜枣一枚,煮汤或炖汤。 功效: 养阴润肺,适合眼干涩、视物昏花、视疲劳、白内障黄斑变性早期等有舌红苔干口苦咽干等症状者。 特别提醒: 以上汤料为一人量。一周喝一两次则可。肉汤熬久了会释出大量嘌呤,所以高尿酸患者不宜多喝。 芋头香菇虾米籼米粥 材 料: 芋头160克、籼米100克、虾和鲜菇适...

  • 秋冬之交“凉燥”食疗上要以温润为主

    秋冬之交“凉燥”食疗上要以温润为主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 冬天天气干燥,对于燥的处理,老百姓经常会选择吃雪梨来润燥。然而,有的老人即使经常食用雪梨效果都未如理想。这是为什么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提醒,燥邪又有“温燥”和“寒燥”之分。在夏秋之交,虽天气已干爽,但气温仍高。这时的秋燥以“温燥”为主,主要表现为口干喜冷饮、咳痰带血丝或流鼻血、大便干结、舌红等,在食疗上要以清热润燥为主。到了秋冬之交,气...

  • 参汤补水润肤 番茄熟食抗氧化

    参汤补水润肤 番茄熟食抗氧化

    二冬海参汤润肤补水佳 很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开始皮肤紧绷、干燥,甚至出现脱皮、瘙痒,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多喝水。其实,纯水的补水效果往往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地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滋润咽喉和消化道黏膜的时间很短。如果身体不适是因为水分不足,可以考虑一下补水的方式。相比纯水而言,以具有滋润生津效果的汤水来润燥,补水效果会更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无论肤质如何,保护皮肤都应该“内外兼修”。从“内&...

  • 燥以“凉燥”为主 食疗上要以温润

    燥以“凉燥”为主 食疗上要以温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提醒,燥邪又有“温燥”和“寒燥”之分。在夏秋之交,虽天气已干爽,但气温仍高。这时的秋燥以“温燥”为主,主要表现为口干喜冷饮、咳痰带血丝或流鼻血、大便干结、舌红等,在食疗上要以清热润燥为主。到了秋冬之交,气温已明显下降,这时的燥以“凉燥”为主,主要表现为口干而不喜饮或喜热饮,咳痰清稀或无痰,舌淡苔干等症状,在食疗上要以温润为主。 温 燥 体质偏热—...

  • 肾炎食鸭粥调治 苋菜煲大肠润肠

    肾炎食鸭粥调治 苋菜煲大肠润肠

    患慢性肾炎食鸭粥调治 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蛋 白尿,有时有显微镜下血尿,有些患 者有轻微的高血压或下肢水肿。此 病常多年缠绵不愈,如采用鸭粥食 疗,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此粥除用 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外,对于营养 不良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 水等也有较好的补益消肿效果。 具体方法:青头雄鸭1只,粳米 适量,葱白3根。将青头鸭去毛及内 脏,洗净切细块,人锅加水炖烂,冉 加入洗净的粳米、葱白煮粥;或用鸭 汤煮粥,喝粥食肉。 注意事项:慢性肾炎患者服用 鸭粥,以5~7天为一个疗程,可作 为早、晚餐温热服用。但...

  • 冬季养生多喝粥以润养肺燥

    冬季养生多喝粥以润养肺燥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这时我们的肠胃更需要保护,切忌贪吃辛辣油腻食品,建议多喝粥以润养肺燥,是冬季养生的最佳选择。 羊肉粥 选羊肉250克,洗净,切成肉丁,与萝卜同炖,去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粳米150克熬粥。羊肉性温热,系高蛋白、低胆固醇食品,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益肾壮阳。 韭菜粥 先把粥煮熟,再将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性味甘温,内含有维生素A、B、C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人参粥...

  • 冬季润燥四款药膳

    冬季润燥四款药膳

    冬季寒冷干燥,为“凉燥”。感受“凉燥”者,大多会出现鼻咽口舌干燥、咳嗽痰少、皮肤干燥、头痛无汗等不适症状,此时应多吃甘凉濡润、润肺生津的食物。在此推荐四款具有温润滋养功效的方子。 芝麻杏仁糊 取南杏仁60克、黑芝麻100~150克、白糖50克、热米饭半碗、牛奶500毫升、蜂蜜适量。在铁锅中用慢火将黑芝麻炒至微香后盛起,南杏仁同样以慢火焙熟。炒熟后的杏仁、黑芝麻、热米饭和白糖、牛奶全部放进搅拌机(不用加热),约3分钟后,即成芝麻杏仁糊。食用时依口味加一点蜂蜜即...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