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润 第7页

润 第7页

  • 药茶加按摩 润肺治久咳

    药茶加按摩 润肺治久咳

    一、药茶调治 感冒除了初期发烧、喉咙发炎等状况,后续的咳嗽也让人困扰,久咳者可依痰量多寡、颜色等症状,喝中药茶饮调理,如痰多色白的寒湿咳,以杏仁、款冬花等润肺散寒,而痰多、颜色黄的热咳,则用桑白皮、川贝等清热化痰,另可按摩穴位,缓解咳嗽、胸闷等不适。 以下茶饮做法皆为药材加水]500 毫升,泡30分钟后,以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30分钟,再过滤药渣饮用,于当天喝完,饮用次数不限。便秘者可加蜂蜜,易腹胀、腹泻者可用红糖调味。 1.杏仁散寒茶:薏仁15克,陈皮、杏仁、款冬花各10克。功效:薏仁补肺健脾、祛风排湿,陈皮...

  • 秋季润肺、开胃食疗方

    秋季润肺、开胃食疗方

    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渴、和脾开胃、润肺止喘之功效,主要用于大便干燥、气喘、胃炎等。 1.大便干结:每日早晚空腹吃苹果1~2个。 2.支气管喘息:大苹果1个,川贝6克。将苹果挖一洞,川贝捣碎放人苹果内蒸半小时,凉后吃苹果,每次1个,每日1~2次。 3.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每日饭后吃1个苹果。...

  • 生嚼白萝卜护嗓润喉

    生嚼白萝卜护嗓润喉

    嚼生白萝卜,对于咳嗽痰多、咽喉炎、声音嘶哑的人也都有帮助,但由于萝卜性偏寒凉而利肠,脾虚泄泻的人最好少吃;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子宫脱垂等疾病的患者切记不要吃。 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可用盐水做晨间漱口剂;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水漱口5至6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 阴不足 润降失常案

    阴不足 润降失常案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食管下段神经肌肉功能不良引起,以食管缺乏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主要特征,在1674 年由托马斯威廉斯爵士首次提出了本病。其病因不明,主要是与病毒感染、精神因素、神经因素、遗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呕吐、消瘦、胸痛等。辅助检查,食管钡餐检查可见贲门鸟嘴样狭窄和食管扩张,LES压力测定显示静息压力增高,吞咽引起的反射性LES松弛失调、减弱或消失。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LES,解除该部位的狭窄、缓解症状为目的。本病临床并不多见,但治疗颇为棘手。...

  • 白露燥气渐盛 润肺护肺要提上日程

    白露燥气渐盛 润肺护肺要提上日程

    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是形容爱瞌睡人的口头禅。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发现自己早上起床不像夏天那么利索,中午吃完饭以后一定要“小眯”一会儿才行。这是不是就是秋乏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呢?有关专家建议,这一时段应注意调整好日常起居,养精蓄锐,从而更好地应对“秋乏”。同时,白露以后,燥气渐盛,燥易伤肺,润肺护肺要提上日程。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大内科张钟爱主任介绍,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

  • 咳嗽6个月 玄参润痰汤证

    咳嗽6个月 玄参润痰汤证

    于某,男,43岁,2014年4月19日初诊。 主诉:咳嗽6个月。素有过敏性鼻炎多年,去年11月开始出现流清稀鼻涕、咳嗽症状。刻下无流清涕,但仍有咳嗽,觉咽痒,有痰在咽喉但难以咯出,咳嗽以晨起、睡前为重,剧烈运动时亦会加重。平时工作压力大,容易紧张、易怒,夜寐欠佳,早醒,白天乏力。胃纳佳,素喜甜食、肉食、啤酒,大便1天2次,成形而软。有高血压、心律不齐、肾结石病史。舌暗有齿印,苔白腻,脉涩。 辨其证:玄参利咽汤证、玄参润痰汤证、半夏厚朴汤证兼有,以后二者为主。 处方:玄参2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南...

  • 川贝母 止咳润肺

    川贝母 止咳润肺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驰名中外。川贝母不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如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等均含有百合、陈皮、川贝等。下面介绍几道“治”咳药膳。   1.贝母米粥   原料 大米60克,贝母5~1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先用大米煮粥,待八九成熟时,加入贝母粉末,再煮至熟。服用时加入适量白糖。   功效 具有润肺养胃,化痰止咳等作用,适于病弱老年人服用。   2.川贝母蜜枣瘦肉汤  ...

  • 食疗润肺 穴位止咳嗽

    食疗润肺 穴位止咳嗽

    食疗润肺 莲子、芡实、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 喝水益肺 每日要喝1500~2000毫升水,这样才能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度。 按摩养肺 端坐,腰背自然挺直,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咏,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运动健肺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体质差异,分别选择...

  • 清燥润肺 膏方最宜

    清燥润肺 膏方最宜

    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秋季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秋季气候干燥、肺燥阴虚,常食膏滋类补肺养阴方,可补益肺肾、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现介绍几则润肺膏方供选用。 川麦雪梨膏: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25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二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

  • “润肺止咳”勿滥用

    “润肺止咳”勿滥用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体质、年龄的不同等特点而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北方寒冷而少雨,其病多燥,秋冬季节,寒邪与燥邪杂至,更为多数医家所认可,故医家多在秋冬季治疗外感疾病时采取润肺止咳法,滋阴润肺药自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临床上虽应重视常理,也不可忽视特例。反观2009年秋冬季节,雨雪较多,在笔者看来,此季正是湿热病流行之季,临床所见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外感疾病,一般表现为舌苔黏腻,或黄或白,而口不渴,是湿之候。湿热病四季皆有,多...

  • 润肺止咳 药膳羹

    润肺止咳 药膳羹

    原料:百合20克,荸荠20克,香梨50克,冰糖10克。 做法:鲜百合一瓣瓣掰下来洗净,荸荠、雪梨分别去皮,切成一样大小的小块备用。在砂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放入冰糖,把荸荠、雪梨、百合一起放入锅里,先用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炖煮20分钟,倒入盆里即可。 功效:润肺清火,化痰止咳。 适应症:肺气虚弱,抵抗力比较差的人或秋天气候干燥,咽喉不适,咳嗽少痰者。...

  • 雾霾空气质量差 专家开方清燥润肺

    雾霾空气质量差 专家开方清燥润肺

      近日柴静的《穹顶之下》让市民对雾霾的关注热了起来,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差,最大影响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可引起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或加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师邓聪表示,市民除了应在雾霾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带口罩等措施外,食疗方面可多吃有润肺清肺、止咳化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材。如北沙参、玉竹、麦冬、莲子、百合、雪耳、菊花、罗汉果、陈皮、山药、北杏、南杏、雪梨、柚子、马蹄、胡萝卜、西红柿、蜂蜜等。   专家开方   百合30克,莲子3...

  •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龙利叶食方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龙利叶食方

      指导专家 何盈犀   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原料:龙利叶10克、枇杷叶10克、罗汉果1/2个、南北杏各5克、猪瘦肉250克(2~3人用量)   烹制方法:龙利叶、枇杷叶、南北杏洗干净;罗汉果敲开,掰成小片;瘦肉洗净,切块,然后与药材同放入煲内,加适量水,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煮45分钟,加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专家点评:   龙利叶性味甘、平,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多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口干等症状者;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可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亦用于肺热咳嗽见痰黄稠...

  • 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

    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

    款冬花为菊科款冬的花蕾,以花蕾朵大饱满、干燥、色泽鲜艳紫红、无花梗及泥土者为佳,产于甘肃灵台地区及陕西榆林地区者品质最优。其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经》中记载:对“寒束肺经之饮邪喘嗽最宜”,“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丕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款冬花加蜂蜜及少量开水拌匀稍闷,再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入药者称为蜜冬花,润肺止咳作用更强。 临床上款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

  • 子嗽治疗应重视润燥

    子嗽治疗应重视润燥

    王某,女,2014年5月20日初诊,妊娠5月余,患咳嗽半月余,咽干,痰黏难咯,夜间较重,影响睡眠,咳时腹部疼痛,纳差,二便尚调,舌淡红苔少脉滑数无力,考虑孕期咳嗽,肺失宣降,肺阴不足,给予宣肺降逆,养阴止咳,方药如下: 炒杏仁9克,桔梗6克,紫菀9克,知母6克,川贝母6克,黄芩9克,陈皮6克,桑白皮9克,麦冬9克,款冬花9克,芦根9克,枇杷叶6克,甘草6克,生姜2片,2剂。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分服,日1剂。 二诊:药后咳嗽明显减轻,继服二剂巩固疗效。 按:本案患者妊娠中期,风邪外...

  • 干咳少痰 食花能助你解秋燥润津液

    干咳少痰 食花能助你解秋燥润津液

    秋天的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液,多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食花能助你解秋燥、润津液。现推荐一款菊花老鸭汤。 菊花,悦目除燥,既可沏茶,也可烹煮、入药。多食用菊花能很好地帮人体补气、补力、除燥、解毒。现代医学证明,菊花对现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压、亚健康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菊花老鸭汤先把10克菊花、12克枸杞用水浸泡,再把一只去皮的老鸭,以及少许冬虫夏草和5-6片西洋参放在砂锅里炖。炖到6-7分熟时,倒入泡发的菊花和枸杞。鸭肉和汤同食,最好是晚饭时吃,这样1个月以后可以...

  • 生津润喉法治糖尿病口渴

    生津润喉法治糖尿病口渴

    取仰卧式,宽衣解带,放松入静,以背、臀为支点,腹部尽量上挺,腰部拱起,舌尖轻抵上腭,做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5次。用舌在唇齿之间顺时针舔刮旋转18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8次,然后鼓漱18次,将口中唾液徐徐咽下,用意念将唾液送入下丹田(肚脐下3横指)。静息片刻后,起身缓行数百步后即可收功。经常练习本功可缓解糖尿病中的口渴症状。 本法具有润肺生津、滋阴补肾的功能。通过口中产生的唾液减轻口渴症状,将唾液用意念导引下行,一方面可降泄虚火,另一方面可以补肾填精,滋补人体阴津的不足,对缓解口渴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现代医学认...

  • 降糖润燥 饮食菜谱

    降糖润燥 饮食菜谱

      冬季寒冷干燥,糖友需要调整饮食。推荐以下三款菜谱,降糖又润燥。   笋米粥   配料:鲜竹笋1个,大米100克。   功效:可清热,宣肺,利湿,适用于糖尿病人,也适用于久泻、久痢等症。   制作:将鲜竹笋脱皮切片,与大米同煮成粥。   土茯苓猪骨汤   配料: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   功效:健脾,利水湿,补阴益髓。   制作:将猪脊骨加适量水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分2次服完。   菠菜根粥   配料: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

  • 润燥是秋冬季节控制好血糖的关键

    润燥是秋冬季节控制好血糖的关键

      每到秋冬季节,润燥滋补就成为人们养生的重点。尤其是天气变冷后,口干、唇裂、皮肤紧绷……种种干燥的表现让人们纷纷开展祛燥“大战”。而对于不少糖友而言,润燥也是秋冬季节控制好血糖的关键,但这润燥也不是每一位糖友的重要“任务”。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振杰表示,对于有脾虚症状的糖友,就不能多吃滋润的食物,这类的糖友应以健脾为主。   指导专家   刘振杰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 糖友秋季养生 注意生津润燥补气潜阳

    糖友秋季养生 注意生津润燥补气潜阳

      夏末秋初,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纷纷进入秋季的养生模式。其中,很多人都追捧的“春捂秋冻”也位列秋季养生模式之一。然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敏教授表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特别是年龄大病程长的“老糖友”,身体一般较弱,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加上糖友血管“脆弱”,而“秋冻”易造成血糖波动甚至诱发糖尿病血管急性并发症,因此,“秋冻”对于糖友来说是不合适的。天气渐凉,糖友...

  • 敷眼润目小妙招

    敷眼润目小妙招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脏阴血不足,不能涵养双目,是干眼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下面介绍两个敷眼润木小妙招,不妨一试。   燥邪伤阴型:该症多由外邪引起,机体阴精受损,不能滋养眼目;或者用眼过度,光线过强或不足,津液耗损过度而致。除了眼干,还伴有唇干、口渴、咽干、舌燥等。可多吃梨、香蕉、牛奶、鲤鱼、豆腐、菠菜、芹菜、胡萝卜、苦瓜、酸梅、甜杏仁、柑橘等。   外敷润目增液方:决明子30克,玄参20克,麦冬20克,生地15克。水煎20分钟,取药液50毫升,待到水温降至40摄氏度时,用药液浸湿小毛巾,敷在眼部,...

    精品偏方 2024-03-08 18 0
  • 鼻子干燥 去燥先健脾润肺

    鼻子干燥 去燥先健脾润肺

      渐入深秋,空气依然干燥。这时除了皮肤会因干燥而瘙痒外,我们的鼻子也会因为干燥而出现各种问题。对于皮肤的干燥,很多人都知道涂抹一些润肤露就可缓解了,但如果是鼻子干燥又该如何应对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何伟平表示,要缓解鼻子干燥,食疗滋润最关键,除此之外,科学地进行鼻腔清洁和鼻腔护理也很重要。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何伟平   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 张秋霞      鼻子干燥也会诱发大问题   何伟平介绍,空气进入体内,首先需要通...

  • 熏鼻洗鼻润鼻 重视鼻子保健

    熏鼻洗鼻润鼻 重视鼻子保健

      鼻子是呼吸道的门户,是重要的呼吸器官。鼻腔四通八达,与眼睛、鼻泪管、咽喉、耳咽管等器官相通,所以,鼻腔的很多疾病会影响相邻器官的健康。鼻子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和加温加湿作用,是防止细菌、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应特别重视鼻子的保健。   熏鼻杀灭有害病菌   患有感冒、鼻炎等,平时泡茶时,用茶壶嘴(或有盖的杯子留一条缝)冒出的热气熏鼻子,热气可通过鼻腔深达肺部,对鼻腔和肺部有温润作用,让人感到温暖舒适。若取辛荑花、薄荷、苍耳子、金银花、苏叶等用沸水冲泡熏鼻效果更好,因辛荑花等药物具有通利鼻窍、杀菌...

  • 有咽炎 常润肺

    有咽炎 常润肺

    刘大爷最近觉得自己老是咽痒、咽干,有时候还忍不住咳嗽几声。他以为自己是感冒初期,于是去医院准备开点药吃。可一检查,却并非感冒,而是慢性咽炎。医生说,感冒一般发病后一周,症状就会消失;而如果咽部不适、咳嗽、喉咙有异物感超过一周仍存在,那就极有可能是咽炎而不是感冒。 中医称慢性咽炎为“虚火喉痹”,认为慢性咽炎患者都有肺阴虚的现象。在自身体质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引发肺阴虚,导致肺津液亏耗,虚火熏蒸咽。侯,从而形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的不适感主要集中在咽部,如异物感、灼热、发痒、微痛等。因存在肺阴虚...

  • 滋润咽喉 麦冬芦根冲水喝

    滋润咽喉 麦冬芦根冲水喝

      用麦冬、芦根二味开水冲泡饮用,可起到较好的滋阴润燥作用。方法:每次可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   此茶口感好,无苦味。可适量加些薄荷香料、白糖,能生津清热、养阴润燥,对口干舌燥、心烦不眠、便秘、胃热呕吐、咽喉干痛、齿龈出血或肿痛等均有较佳效果。...

  • 秋雨下降 嗓子干疼 润嗓食疗

    秋雨下降 嗓子干疼 润嗓食疗

      近期天气转凉,不少城市迎来大风天气,伴着大风到来的还有温度的下降和秋雨。早晨出门时迎风走上一会儿,不仅脸上感觉不舒服,有时候还会感觉嗓子干疼。   因此,天冷了不仅要加衣服,还要保护好咽喉,别让它被吹“伤”。   风和燥,惹来感冒和咽炎   进入秋季的感冒主要由风邪和燥邪引起,这些感冒不仅会带来干咳,鼻涕和痰里有时还会带着少量血丝。有咽炎的人就更遭殃,喉咙感觉又肿又痛,即使感冒好了,咽炎的症状也不一定能同时减轻。为了避免秋季感冒带来的困扰,我们应当注意滋阴润燥。   ...

  • 利咽方 助大家利咽润燥

    利咽方 助大家利咽润燥

      有慢性咽炎的人经常会因为咽喉不适而有“清嗓子”的习惯,但长期使劲儿“清嗓子”其实并不能缓解不适感,反而会加重症状。有见及此,特来信推荐一条利咽方,以助大家利咽润燥。   利咽方包含玄参、桔梗各10克,生甘草5克。加适量清水煎上药20分钟,每日1剂,每日2次,有滋阴降火、利咽消肿的作用,适合慢性咽喉炎患者,咽喉有痒感、干燥感,或声沙、失音者饮用。(贺州房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肿瘤二区主任、主任医师邓力表示,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

  • 药茶润喉 缓解咽喉不适

    药茶润喉 缓解咽喉不适

    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引起咽喉部位不适,如咽干、喉痒、声音嘶哑等症。自制润喉茶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 罗汉果雪梨茶 当伴有咽喉部异物感时,可以用罗汉果1个,洗净,雪梨1个去皮核后切成碎块,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 分钟,代茶频饮,每天l剂。对肺热引起的咽喉炎、咽喉肿痛、失音者有效。罗汉果性凉,体质虚寒者慎用。 桔梗甘草茶 桔梗12 克,生甘草6克。洗净切碎后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泡15分钟,代茶饮,可冲泡2次,每天1剂。急性咽喉肿痛、且痰多可泡桔梗甘草茶。阴虚火旺、胃溃疡者不宜适用。 (胡佑志)...

  • 民间常用的清音润喉方

    民间常用的清音润喉方

    嗓音是人们进行语言交往的基本条件,对于从事声乐、广播、电视、教育等职业的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需悉心养护,才能产生良好的嗓音效果。人类的发音器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1.呼吸器官:由肺和有关呼吸肌群组成,为发音的动力器官。2.振动器官:即喉。通过喉内的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喉在发音运动中占有主导地位。3.共鸣器官:主要由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连成一个形似嗽叭的声道,产生共鸣。此外,胸腔、鼻腔也参与共鸣。通过共鸣作用能够加强和放大声波,美化嗓音,使其富有色.彩。4.吐字器官:由口腔、舌头、软腭、嘴唇、下腭等组成,其功能...

  • 蛋花汤润喉治慢性咽炎

    蛋花汤润喉治慢性咽炎

    很多人到了秋天会感觉咽喉部干涩、有异物感,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陈安民教授推荐了一个慢性咽炎的方子,叫“蛋花糖油汤”。原料只用到一个鸡蛋,另外需要白糖、小磨香油各两汤匙。制作方法是,把鸡蛋打进水杯内,用筷子把蛋清和蛋黄搅匀,放入白砂糖、小磨香油,然后冲入200~300毫升刚烧滚的开水,加盖保温三分钟即成。 做好蛋花糖油汤后,放置到温热不烫嘴的时候,喝一口蛋花汤含在咽部,滋润几秒钟后咽下,如法慢慢地一口口喝完。每天喝这样一碗蛋花汤,可以滋润咽喉,缓解慢性咽炎症状。 专家提醒说,不要一出现嗓子疼就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