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 第10页

名 第10页

  • 说古道今传名方

    说古道今传名方

    ——《施仁潮说中医经典名方100首》评介 □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理、法、方、药是支撑中医药学的四大支柱,彰显出中医药学的特征,构成了中医药学的全部。在中医学明理、识法、遣方、选药的整体实践过程中,方是理的体现、法的实施、药的应用,是历代医家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正所谓“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魏徵《隋书·经籍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班固《汉书·艺文志》)。 如何将祖先留下...

  • 清营名方:清营汤

    清营名方:清营汤

    清营汤出自中医经典著作《温病条辨》,是清营透热的名方。   组成:犀角2克(可用水牛角代之,每次用6~15克)、生地黄15克、元参9克、竹叶心3克、银花9克、黄连5克、连翘6克、丹参6克、麦冬9克。   功效:清营透热,养阴活血。   适应证:邪热传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   用法:水煎服。用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 越婢汤为中医名方

    越婢汤为中医名方

    越婢汤为中医名方,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原文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另有其加减用法,分别为同篇中治疗“皮水”的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方中治疗“肉极”的《千金方》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治疗肺胀的越婢加半夏汤,以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治疗太阳病轻证兼夹里热的桂枝二越婢一汤...

  • 三叉神经痛(名方:4)

    三叉神经痛(名方:4)

    中药处方(一) 【方名】散偏定痛饮。 【出处】靳文清方。 【辨证】气滞血瘀,风痰阻络。 【治法】活血通络,平肝祛风,止痛。 【组成】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细辛6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止痉散(分冲)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方名】四味芍药汤。 【出处】夏度衡方。 【辨证】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柔肝潜阳,和络熄风。...

  •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传世名方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传世名方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传世名方,原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等11味药组成,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疼,调畅气机。 高血压一证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血行不畅、气机紊乱而致,而血府逐瘀汤既能沟通上下,又能调和气血,与此颇为对机。故此在临证当中余常以此方加减治疗高血压症。其中,视其具体情况有热者加黄芩、黄连、黄柏、夏枯草等;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山药等;大便不畅加大芸、决明子、大黄等;下肢浮肿加茯苓皮、黄芪等;苔白者加葛根、防风等。另外,舌红血热或低压高者重用生地(...

  • 凌耀星运用经方名方临证经验

    凌耀星运用经方名方临证经验

    经方是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名方是指著名的药方,宋朝苏轼在《与徐仲书》中提及:“名方良药,亦已拜赐。”把握好经方名方的运用,能在临床上发挥更好的疗效。今有幸拜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凌耀星的《中医治疗疑难病130例纪实(以下简称《130例》)一书,感受到了凌耀星对经方名方的灵活运用。 经方名方列举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补气剂的基本方,在《130例》中,对于脾虚气弱者,常以此...

  • 经典名方两地汤古今文献初探

    经典名方两地汤古今文献初探

    两地汤出自清·傅山所著的《傅青主女科》,该书系统描述“血崩”“调经”“产后”“妊娠”等妇科疾病,明确记载两地汤的组成、药物剂量、功效及主治病证。两地汤配伍得当,用药准确,临床疗效较好,因而成为现代医家治疗月经先期的经典方剂之一。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1批)》[1],两地汤位于该目录第90位。作为中药复方制剂研发的重点,两地汤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

  • 四川名医治甲状腺方

    四川名医治甲状腺方

    四川名医治急性甲状腺炎(热邪炽盛)方: 处方:玄参、麦冬、桔梗、浙贝母、僵蚕各12克,甘草、青皮各10克,金银花、鱼腥草,瓜蒌壳各15克,夏枯草30克,山豆根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消肿散结。用于治疗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辨证属热邪炽盛型。临床症见发病急骤,甲状腺肿痛颈部有压迫感,发热,汗出,口渴津少,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 专家点评: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它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所致。细菌或真菌经血液循环、淋巴道或邻近化脓病变蔓延侵犯甲状腺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中...

  •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方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方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肝郁痰凝)方: 处方:柴胡、赤芍、白芍各12克,青皮、玫瑰花、陈皮各6克,香附、川芎各10克,郁金、茯苓、瓜蒌、益母草、丹参、八月札、海藻、昆布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舒肝理气,化痰散结。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本方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辨证属肝郁痰凝型。症见双乳胀痛伴结块,结块多为条索状或颗粒状,多在月经前加重,痛至腋下,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月经色鲜红、量少,舌淡红,苔薄,脉弦。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

  • 腰肌劳损 腰部扭挫伤 名医处方

    腰肌劳损 腰部扭挫伤 名医处方

    腰肌劳损 【辨证】气血留滞,经络受阻,肝肾不足。 【治法】活血通络,调补肝肾。 【方名】地龙散加减。 【组成】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食前服。 【出处】杨定明方。 腰部扭挫伤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通经止痛。 【方名】陈玄穿牵汤加味。 【组成】陈皮15克,玄胡、穿山甲各30克,牵牛6克,白芍24克,甘草12克,土元12克,三七6克,丹参30克,赤芍...

  • 坐骨神经痛(中医名方:15)

    坐骨神经痛(中医名方:15)

      中医名方(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中医名方(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

  • 金元四家 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

    金元四家 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

      金元时期,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许多养生新见解。最具代表性的有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震亨,被称为金元四家。   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精气   刘完素总结古老长寿者的经验,提出“省约俭育”是“却老全形,身安无疾”的重要论述。所谓“省约俭育”即现在称的节制生育。因为多生多育耗伤人体精气,精气亏损是人衰老的主要原因,要抗老健体就得爱护精气。所以他说:“体者精之元也,精不欲竭”,&ldq...

  • 百岁名医“四气”养生

    百岁名医“四气”养生

    今年刚满百岁的郭迪是我国儿童保健事业的奠基人、新华医院的终身教授,郭迪是新华医院儿科专家。在职时勤奋工作,在儿科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退休后,他依旧勤奋,98 岁时还每周一次到医院参加疑难杂症的讨论,提供自己的意见,帮助大家一起诊病。平日喜爱看书、报和杂志,每天会花1~3个小时来专门阅读。郭老很乐意接触新鲜事物,某个医学问题遇到瓶颈时,他都会拿起放大镜,仔细翻阅有关资料。 谈到养生之道,与老人住的儿子郭斯宏说,父亲常教导我们,为人处世要做到“四气”: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

  • 名医刘义峰治早中期甲亢方

    名医刘义峰治早中期甲亢方

    处方:生黄芪、生牡蛎各30克,生地18克,浙贝母、龟版(先煎)各15克,夏枯草、连翘、知母、香附、丹参、白芥子、玄参各12克,黄连6克, 加减:汗多者,加浮小麦、五味子、山萸肉;手颤甚者,加天麻、珍珠母;心悸甚者,加百合、生龙齿;易饥饿者,加生石膏;便溏者,加扁豆、山药、乌梅、薏苡仁;甲状腺肿大坚硬者,加王不留行、蜈蚣、制鳖甲;外感热毒炽盛者,加金银花、虎杖、大青叶。 用法:法上药除龟版外加水浸泡半小时,龟版加水先煎40分钟,再加入浸泡药物共煎30分钟,两次煎取共留汁400毫升,早晚餐后各服200毫升。 功效...

  • 何谓“名医”临证治病

    何谓“名医”临证治病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何谓“名医”?从字面来看,一个时期及一定区域内有名气的医生即是名医。名医多应医术高明。古住今来名医很多,如张仲景、孙思邈、叶天士、李可、邓铁涛等。但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有些“名医”并不一定医术高超,也可能名不副实。若只逞口舌之利,卖弄文才的,或许也能成就医名,但却属沽名钓誉之辈。     @微明   临证治病,每一症每一舌每一脉,皆有其隐藏于内之病因病机,为医者要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全面诊察,洞隐烛幽,方能于纷繁错杂中提...

  • 古代名医治疾病也治心病

    古代名医治疾病也治心病

      古代名医治疾病也治心病。唐代天际大师石头和尚医术高超,名扬天下。他有一张专治心病的妙方,现保存在昆明华亭寺。药方上写着:用药七味一一好肚肠一根,慈善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焙制方法一-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三分;忌-一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箭中伤,肠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历代都有人以此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还有些老中医喜用中草药名作对联,借药喻人喻事,形象生动。如警示官迷心窍、为富不仁者,有“人参莫为官...

  • 古代名人是如何抑怒养生的

    古代名人是如何抑怒养生的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发怒,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古代名人都很长寿,这些古代名人是如何抑怒养生的呢?   西门豹“佩韦以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自控,“佩韦以缓气”。韦者,熟牛皮也,其质地柔软。西门豹效其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之良久,怒则消除。   张发“写字以散气”。韩愈《送高闲人序》介绍,唐代文人张发爱好写字,但非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

  • 著名老中医 中医养生法

    著名老中医 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法近几年风靡全球,很多 著名的老中医已健康硬朗地活到近百 岁,但他们并不提倡吃人参、灵芝等高 级药材滋补,而是建议从生活饮食、运 动等小细节着手保健。 1.饮食有节,以素为主 老中医认为,调节饮食以养脾胃, 这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他们喜爱 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 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得较少。虽有个 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 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 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 有些老中医把清代袁枚的诗作为食养 之鉴,即“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

  •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周信有已年逾九旬,一向提倡养生保健、防老抗衰应从青壮年开始。他说:“在身体尚未出现衰老的异样变化之前,就应讲求养生之道,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周信有如今仍然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且坚持每周上五次半日门诊,热忱为病患服务。总结其养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锻炼动静结合 周信有出身于武术世家,养成了长期习武的习惯。童年每日晨起坚持练习少林拳约半小时。晚年周信有喜欢书法,每日闲暇时,挥毫半小时,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另外,还每天练坐气功,所练坐气功方法简便易行,叫“一...

  • 名医石玉生 长年服用养生长寿粥

    名医石玉生 长年服用养生长寿粥

    黔北名医石玉生,数十年服用养生长寿粥,虽期颐之年,仍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因本方有其亲身之体验,切实可信,且服用方便,可免煎熬之繁,故愿为同仁者荐。 原料:黑芝麻、白芝麻、核桃、百合、大枣、花生、扁豆、糯米、莲米、薏苡仁各500克。 制法:前5味文火烘干,后5味炒熟至香,合而碾成细末,过细筛,瓷瓶收装,即成。 功用:可补气血,益肝肾,坚筋骨,御疾病。治体虚无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病后气血亏损者最宜。 用法:每天早上用开水调服60克。加少量蜂蜜更妙。...

  • 扁鹊本名叫秦越人 美名传遍华夏

    扁鹊本名叫秦越人 美名传遍华夏

    从河北省内丘县城向西20公里,在群山环抱之间,有一座大庙,庄严肃穆。香客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求健康。 大庙即扁鹊庙,对面是一座石桥,相传,每年碰到瘟疫,总有一位老人站在桥上,送炊饼给乡亲们吃,乡亲们吃了炊饼,瘟疫就好了。老辈们说,这位老人是位神仙,他送给乡亲们的炊饼里包的是草药。这位神医的名字叫扁鹊,这座山的名字叫鹊山。 扁鹊本名叫秦越人,本是传说中能治病的神鸟,因为秦越人的医术高超,所以人们用神鸟的名字称呼他。司马迁在《史记》中赞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有起死...

  • 详解中医经常看到的名词

    详解中医经常看到的名词

      中医经常会有一些看上去“简单明了”的名词,如贫血、肾虚、心火旺等等,没有学过中医的人会认为血虚就是贫血,性功能差等于肾虚吗?心火旺是不是心脏有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唐梁解释说,其实中医里的很多病名解释起来都是十分讲究的,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容易造成患者在一些日常生活中调理方式的错误做法,需要加以指导调整方法,避免带来不良后果。   指导医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 唐梁   记 者 蔡卫杨 通讯员 魏星      专家解答中医...

  • 名老中医是工作室建设的核心

    名老中医是工作室建设的核心

    2010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谭新华教授作为全国首批、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湖南省首批名中医,成功入选。 经过3年的建设周期,日前谭新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验收。3年来,我们在名医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点经验。 名老中医是工作室建设的核心 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发展的活水源头,工作室建设的一切工作均应...

  • 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

    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

    龙砂医学流派以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清代医家缪问(芳远)在其论著中记述:“吾邑姜体乾先生治病神效,读其方必多至二十余品,心窃非之。然人所不能措手者,投剂辄效,殊难窃其底蕴也。后登堂造请,乃出宋版陈无择《三因司天方》以示,余始知先生之用药,无问内外气血,每于司天方中或采取数味、或竟用全方,然后杂以六经补泻之品。故其方似庞杂而治病实有奇功。” 缪氏当初之惑,余也曾有之,后来侍诊顾植山老师,观其临证善用运气理论指导临床,用方常于现行《方剂学》中未有载录,而多能应手奏效,待顾植山荐读缪问...

  • 看名画品中医《清明上河图》

    看名画品中医《清明上河图》

    药 铺 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制售药品赢利可观,熙宁九年(1076年)设太医局熟药所,熟药所出售的成药比生药使用方便,很受医生和病人的欢迎,经营一年,收息钱2.5万缗。崇宁二年(1103年)熟药所达五所,修合药所二所。政和四年(1114年),“熟药所”改称“医药惠民局”,设在太学南门街,许多医药铺所需丸散膏丹,均来此购售。绍兴十八年(1148年)改“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 私家药铺众多...

  • 中医师承“良医”“名师”德为先

    中医师承“良医”“名师”德为先

    多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医师承工作一直很重视,把传承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使传承工作更具广度和深度,又将博士后制度引入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当中,以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技术经验进行更为深入地发掘与传承。做为师承博士后导师和学生,可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倍加珍惜。 “良医”、“名师”德为先 “良医”,若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德艺双馨”的医生。在古代,对“良医”的评定是非常严格的,德行...

  • 长兴县名中医 林继康

    长兴县名中医 林继康

    林继康,男,1939年生,浙江湖州市人。从事中医临床58年。1956年,初中毕业后到长兴县李家巷镇拜师学医,5年后被选送长兴县首届中医班学习毕业。取得“师承专业”中医师资格。1980年被选入“浙江省中医师理论和临床进修班”学习,跟随国家级、省级名中医习医。1987年,晋升为主治中医师。曾获“长兴县卫生系统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被评为“长兴县名中医”。 浙江省湖州市所辖长兴县李家巷镇,从解放初创办简陋的集体所有制联合诊...

  • 出现“名中医”的乱象

    出现“名中医”的乱象

    如今,名中医越来越吃香,退休后不愁不被返聘。尤其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以及民营医疗机构、众多药店,抢着让名中医前去坐诊。这是一件大好事,说明基层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很旺,百姓喜欢中医药。由于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但去城市大医院看名中医又谈何容易,既不方便又要多花钱,百姓当然期盼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名中医的优质医疗服务。 医改的进一步深化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为此,各地都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许多乡镇、街道创建了“中医馆”,特别需要有名中医前去坐诊助威;基层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要想兴旺...

  • 古代名医原始资料 学医形式学医年龄学医动机

    古代名医原始资料 学医形式学医年龄学医动机

    两届国医大师工作地对比 记者点评:两届国医大师工作地对比发现,国医大师都以北京居多,但第一届占30%,第二届占20%。第一届其次为江苏和上海,第二届其次为天津和江苏、四川。仍有7个省(区、市)没有国医大师。...

  • 著名中医临床家 门纯德

    著名中医临床家 门纯德

    门纯德(1917-1984),字秉洁,河北蔚县人。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山西著名中医专家,有山西中医临床“北门”之誉。在应用经方治疗慢性疑难杂病,尤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银屑病、肿瘤等方面颇具见地,疗效显著。曾任山西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雁北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门纯德任职于大同医学专科学校,至辞世前是山西唯一中医副教授。于1978年率先创办山西省高等中医专科教育,培养数千名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在山西中医学术界德高望重,誉满医林。在50多年临床实践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