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 第9页

两 第9页

  • 甲状腺相关眼病验案两则

    甲状腺相关眼病验案两则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睑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眼睑、结膜充血水肿,畏光,流泪,眼球活动受限,复视,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目珠突出”“鹘眼凝睛”等范畴。 全国名中医陈如泉是湖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在甲状腺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辨证论治体系。笔者有幸跟随陈如泉学习,获益匪浅,现列举其治疗TAO验案两则。 医案一 患者女性...

  • 眼科黄斑变性分干性湿性两类

    眼科黄斑变性分干性湿性两类

    专家简介 郝晓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底病、眼外伤科主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不要单纯地以为自己就是得了白内障、老花眼,事实上,导致中老年人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也可能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黄斑”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斑点,它位于视网膜的中央,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由于富含叶黄素,比周边视网膜颜色稍暗,故称为黄...

  • 哮喘治疗思路 两则验案对比探讨

    哮喘治疗思路 两则验案对比探讨

    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药工作,学验颇丰,善治温热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在临床中强调新感伏邪致病,治疗多于少阳三焦切入,取法多遵叶、吴,用药轻灵不滞,这在其治疗外感热病和肺系疾病中体现充分。现选取孔光一治疗哮喘方面的两则验案进行对比探讨,以反映其治疗思路。 医案一 许某,女,11岁。2009年3月3日来诊。诉喘发1周,初低热,痰黄,鼻不利,咽红大,痒痛。4岁始喘,新生儿肺炎,脉细弦滑,苔薄黄尖红,隐点。输液服激素两天。处方:前胡、桔梗、僵蚕、菊花、浙贝、车前子(...

  • 太少两解治低热

    太少两解治低热

      李某,女,59岁。2011年5月6日初诊。患者低热两月余,在某乡镇卫生院治疗月余,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安徽省名老中医杨从鑫,刻诊:口苦,低热怕冷,口腔溃疡,精神差,疲劳无力,舌淡红苔白,脉弦弱。追问病史,初为外感,发热恶寒,几天后出现口苦咽干,疲劳无力,纳差,恶心呕吐。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5克,黄芩12克,制半夏10克,生晒参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大青根20克,山豆根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陈皮15克,甘草6克。5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温服。   ...

  • 成肇仁和法验案两则

    成肇仁和法验案两则

      全国著名伤寒学者成肇仁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对《伤寒论》中八法的研究造诣颇深,尤擅和法运用。笔者在跟随成老抄方学习之余,亦注意收集和体会其和法的匠心独运,活法圆机,兹择录两则于下:   胆结石:熊某,女,49岁。2010年4月15日初诊,诉胃脘阵发行疼痛已半月,多于午后发作,牵引右肩背不适,伴恶心干呕,大便偏干,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细。B超示多发性胆囊结石。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夏10克,枳实10克,白芍15克,北沙参30克,麦冬10克,当归12克,枸杞子15克,炒川楝子10克,...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表里两解治内热

      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参15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栀子12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大枣10克,炙甘草10克。3剂,水煎分2次温服。   时隔五月余,患者来诊,诉服上药诸症若失,半月前因外感现又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乡镇卫生院经中西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而加重。刻诊:身热,满脸通红,饮食如常,烦躁,大便5日未解,疲劳...

    秘方方剂 2024-03-07 13 0 内热
  • 脐左下两横指压痛──桂枝茯苓丸加减

    脐左下两横指压痛──桂枝茯苓丸加减

    闫某,女,48岁。2009年4月26日初诊。患者主诉高血压20年,伴头晕头痛,间断发作,近一年明显。刻下血压140/100mmHg,自诉血压升高在20年前产后出现。颈项后背发皱不舒,月经尚正常,时夹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腹部按诊:脐左下两横指压痛。 处方:桂枝、茯苓、桃仁、白芍、丹皮各10克,益母草30克,茺蔚子10克,赤芍、川芎、川牛膝各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5月3日复诊,头晕头痛大减,后背发皱感亦减,续与原方14剂而愈。 按:此患者因产后调理不当,致瘀血内留阻于少腹,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见颈项后背...

  • 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清心莲子饮

    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清心莲子饮

      清心莲子饮源自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组成为: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石莲肉、茯苓、黄芪、人参。发热加柴胡、薄荷煎。经后世许多医家广泛应用至今,笔者导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佩青教授继承国医大师、中医肾病专家张琪教授应用本方的经验,临床常用本方,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主治本方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之证。如《本草纲目》:“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

  • 两胁胀痛 《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两胁胀痛 《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日前,一58岁的两胁胀痛女性患者来诊,自述近两周来因与老公吵架出现两胁胀痛,生气后尤甚,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从中医角度分析,本病例当属心情不舒影响肝之疏泄,产生肝郁气滞,始病在气,日久由气及血,导致血脉不畅,治疗当以疏肝为先,佐以活血。方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笔者用柴胡、香附、枳壳、陈皮、佛手各10克,元胡、白芍各15克,川芎、炙甘草各6克。处方5服,每日一服,水煎服,并嘱保持心情舒畅。5天后电话随访,药后诸症消失,不再来诊。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白芍、川芎、炙...

  • 刘渡舟所遗验案 摭拾整理两则

    刘渡舟所遗验案 摭拾整理两则

      吾曾有幸立雪伤寒大家刘渡舟师门两载,受益良多。刘老仙逝已一秩有二,师恩如海,不敢忘怀;值清明时节,洒泪执笔,谨以拙文遥祭刘老在天之灵。   刘老尝谓“中医以辨证为先,惟《伤寒论》一书,独领风骚,而为中医之魂。医者不穷究仲景之书,譬犹‘兵家之废阵图,吏者之废律令也’。但是,学用《伤寒论》需讲求方法,然后得其门而入。子贡说过‘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喻《伤寒论》这堵墙坚厚,苟能穿入,达登堂入室,则&ldq...

  • 李寿庆应用小续命汤验案两则

    李寿庆应用小续命汤验案两则

      李寿庆主任医师,五世业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崇尚仲景学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兹介绍临床应用小续命汤验案两则,供同道交流参阅。   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药方》,由麻黄、防己、人参、黄芩、肉桂、甘草、芍药、川芎、杏仁、附子、防风、生姜组成。主治正气内虚,风邪外袭,中风卒起,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或神志闷乱等。本方具有祛风扶正,疏通经络,温阳利水的功效。   在方中用麻黄、桂枝、防风、防己祛风逐湿,以开其表;又邪雍于外,则里气不宣,故郁而化热,当以...

  •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两大困惑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两大困惑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方由“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共七味药组成。   笔者初学柴胡桂枝干姜汤有两大困惑:   其一,条文中提到“小便不利而渴”这一症状,它的病因病机各是什么?在《伤寒论》第71条五苓散证中亦提到&ldq...

  • 两种中成药新用途

    两种中成药新用途

    穿心莲片是一种常用的著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传统应用于热毒侵袭后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咳嗽咯痰等病症。近年来,发现穿心莲片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下列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扁桃体炎:内服穿心莲片,每次2—3片,1日3次,一般服药5天后即可显效。有抑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抗炎、解热的作用。 急性胃肠炎:内服穿心莲片,每次2~3片,每日3次,3天为1个疗程。有抑制大肠杆菌及抗炎的作用。 急性泌尿系感染:内服穿心莲片,每次2~3片,每日3次,3天为1个疗程。 中耳炎:内服穿心莲片,每次2~3...

  • 应用运气方紫菀汤治验两则

    应用运气方紫菀汤治验两则

    病案1 王某,女,79岁。于2015年7月24日初诊。 病史:3月前因穿衣用力不当,右肩部出现“嘎巴”声,同时疼痛难忍。X线片显示右肩胛部软组织及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当时给服止痛剂,绷带挂臂,减少局部活动等对症处理,急性疼痛缓解但至今未能痊愈。刻下右背肩胛酸痛,夜间影响入睡,右上臂晨起僵硬,肿胀月余,身倦乏力,咳嗽少痰(有慢性咳喘史),食欲、睡眠尚可,大便偏干。舌尖边红苔白,脉细数滑。 方药:紫菀12克,杏仁12克,生晒参15克,黄芪30克,地骨皮12克,桑白皮1...

  • 百合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

    百合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

    百合采收于晚秋,百瓣相拱而合成鳞茎,故名。其色白多瓣,形似肺,初秋开花,得金气最全,气味缓平,甘寒微苦,以敛为用。百合质润,滋肺而安魄,魄安则神宁,于肺心最宜,故内不足之虚热、虚嗽、虚肿者皆宜。 《神农本草经》谓百合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能补中益气。百合甘寒,为清补泄降之品,邪气即蕴结之热,热在腹故腹胀,清其热则胀自消,解利心家热,则心痛痊。肾主二便,肾与大肠有热邪则不通利,热清邪除而大小便自利。甘能补中,益气者,益肺也,邪热去则正气生而中州安,非以甘寒之物为补益。张景岳认为百合能补益气血,润肺止咳...

  • 附子汤中为何用附子两枚 为何不用姜

    附子汤中为何用附子两枚 为何不用姜

    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304条和305条,由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组成。《伤寒论》第304条言:“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第305条言:“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此方亦出自《金匮要略》第二十篇:“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笔者编著...

  • 两张药方:快活无忧散 和气汤

    两张药方:快活无忧散 和气汤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明朝铁脚道人,写了一本书,书名为《霞外杂组》,书中有两张药方流传至今,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张药方是:快活无忧散 药物:除烦恼,断妄想。 制法:上二味各等分,研为极细末,用清静汤送下。此方不寒不热,不苦不辛,可自我求之,自我得之。 服法:凡用此药,先要洒扫一静室,窗棂虚朗,前列小槛,栽花种竹,贮水养鱼,室中设一几一榻一蒲团,每日跏趺(佛教徒的一种坐法,即盘腿而坐,脚背放在大腿上)静坐,瞑目调息,将前药服之三炷香之久,任意所适,或散步空庭,...

  • 两张活血方 临证用不同

    两张活血方 临证用不同

    从汉代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到清代王清任的多个逐瘀汤,活血化瘀法已经对后世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临床上灵活应用。而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汤作为活血化瘀两张名方,常被后世医家加减使用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乍一看,似乎两方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在跟随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方研究室高建忠主任抄方中,见他在辨为有瘀血证时,最多用的就是这两张方剂。 最初我理解的桂枝茯苓丸,只能治疗瘀血阻滞胞宫或者下焦的疾病,治法为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但在跟诊过程中发现,老师运用此方,上可治疗声带结节,下可治疗子宫肌瘤等病,几...

  • 经典名方两地汤古今文献初探

    经典名方两地汤古今文献初探

    两地汤出自清·傅山所著的《傅青主女科》,该书系统描述“血崩”“调经”“产后”“妊娠”等妇科疾病,明确记载两地汤的组成、药物剂量、功效及主治病证。两地汤配伍得当,用药准确,临床疗效较好,因而成为现代医家治疗月经先期的经典方剂之一。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1批)》[1],两地汤位于该目录第90位。作为中药复方制剂研发的重点,两地汤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

  • 伤食:虚实两症中医分治

    伤食:虚实两症中医分治

    伤食,就是吃得太多,或因吃错了东西引起。由于体质有强弱不同,本证在临床上常有虚实两种,治疗也有不同。 虚证 体质向来很弱,伤了食,肚子胀痛,喜欢按,或作泻,手足没有力,经常打气呃,看到食物就厌恶,连气味 都不想闻,想吐又吐不出。治宜消补兼施。 处方 (1)枳实6克 白术10克 水煎服。 (2)香砂六君子丸(成药) 每次10克,每天2次,麦 芽煎汤送下。 实证 体质向来很强,伤了食,腹部胀痛,不能按,不 想吃东西,打呃,有酸臭气。舌上有厚苔,脉搏有力。有的 发烧、头痛,有的上吐下泻,有的大便秘。治宜消食导...

  • 老诗人的两粒延寿丹

    老诗人的两粒延寿丹

    ——记辽宁省9 7岁农民诗人朱承森的长寿之道 辽宁省台安县西佛镇有位远近闻名的农民诗人,他就是 97岁高龄的朱承森老先生。朱老生于1914年.从小喜欢诗词曲赋。青年时正当日寇侵华,他提笔为戈,以诗词为武器。号召国人抗日救国。进入高龄以来,他对诗词曲赋的研究更加痴迷,并且成绩斐然。几十年来,朱老创作的诗词达万余首,还有曲赋若干。已出版了《朱承森诗文集》、《林辰诗集》、《林辰词集》、《古韵今音合璧》等 10余部诗词集。此外,他还有许多作品被选入相关书刊,如《台安赋》、《非战赋》,被分别载入20...

  • 大雪冬至两节气 中医综合调养

    大雪冬至两节气 中医综合调养

      十二月是一年的结束,包含了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中医认为,十二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慎房事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健体。   大雪相对小雪而言,是个比小雪更加严寒的节气。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呈现一派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迷人景象,如果大雪节气当天下雪,则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而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民间以“冬节”、“至节”、&ldqu...

  • 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

    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

      国医大师颜德馨,现年94岁,虽已退居二线,仍然关心和指导着一线的医、教、研,精神矍铄,颜老的养生医话堪为很好的借鉴。——编者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但就其主要模式则可以分为“清静养生”和“运动养生”两种。动与静,截然相反,欲求长生之道,到底应以静为主,抑或以动为主?历代养生家众说纷纭。余认为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古人早有“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之说,方法虽然不同,但...

  • 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的亚健康

    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的亚健康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众所周知,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之后 ,急需补充食物,只有吃好早餐,才能保证有充沛的精力从事上午的学习和活动。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于久病气血两虚所致的体虚乏力、面黄肌瘦、头晕目眩、月经过少的亚健康人群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许多人为了赶时间,或者因为习惯,往往不重视早餐,甚至直接“省略”掉了早餐。不吃早餐或吃得太少,工作、学习效率会下降。我们的胃就好像一个食物加工的袋子,我们所吃进的食物都要经过胃,把食物...

  • 海带与甘草两者勿同食

    海带与甘草两者勿同食

    人们平时常吃的海 带也是一味中药,学名 昆布(包括海带、鹅掌 菜、裙带莱等)。各种海 带和海藻都含有较多的 碘,若与甘草同食会发 生化学反应,有损身体 健康。中药学有“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俱战草”一说,这里的“战”是相反、不和之意,说的就是此类药不能在一起配伍。 甘草性温,因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所以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多数配有甘草。鉴于以上两点,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时,切记不要食用海带或其他含碘较多的海菜,以免损害健康。 张征...

  • 两套搓脸养生功简单易学

    两套搓脸养生功简单易学

    作为一名作协成员,写作是我的习惯和责任,也是我多年来形成的爱好。但我很清楚,写作是项苦差事,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有时兴致高了便会写个通宵达旦。我又不是专业作家,第二天还要照常去上班,久而久之,我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却染上一身毛病,诸如头痛、耳鸣,心悸、失眠等,有时打个喷嚏还会眼冒金星。总之,我知道,我是绝对进入了亚健康状态。 后来我想,引起诸多病症的最大因素是失眠,深更半夜关上电脑上床睡觉,此时大脑仍处在兴奋状态,睡意总是姗姗来迟,脑海里还想着文章的结构或明天需要更改的地方,这种状态搞得我苦不堪言。 说起来也...

  • 高辉推荐了两套常用的小儿强健法

    高辉推荐了两套常用的小儿强健法

      小儿健康牵动着全家人,秋冬季更是小儿疾病多发的季节,从腹泻、发烧感冒到肺炎、咳喘,宝宝的健康最让人关心。早在《内经》就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小儿保健推拿法对疾病的预防有着较好的效果。江苏南京市中医院小儿推拿科医生高辉推荐了两套常用的小儿强健法。   保健法一:健脾胃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均需脾胃生化。而婴幼儿脏腑较弱,行气未充,脾常不足,常常为饮食和外邪所伤。推拿可以健强脾胃,增强食欲,调理血气,提高小儿得身体素质,促进小...

  • 养生关键在于管好“两头”

    养生关键在于管好“两头”

    67岁的张老伯早几年就常感到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并患有脑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等慢性疾病。为祛病延年,张老伯开始注意学习保健养生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坚持不懈地锻炼。没想到,经过3年时间的锻炼,收到了意外的健身功效,他说老来养生关键在于管好“两头”。 管头部一是梳头,每日早上和睡前用十指梳头,从前额梳到后颈,反复梳20-30次。二是拉耳,每日起床后,在室内或野外,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以左手从头顶拉右耳向上14下,再以右手从头顶拉左耳向上14下。三是拍打头部。早上和睡前,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头部...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凌晨3点至上午9点是一日之“春季”。3点是寅时“寅初”,是一日“立春”;4点是寅时“寅正”,是一日“雨水”;5点是卯时“卯初”,是一日之“惊蛰”。惊蛰之后,万物苏醒,人的百脉逐渐活跃。如今现代人违反自然地方太多,人与自然脱节,一日之惊蛰后睡不实又不愿起床,气血受阻变酸导致腰痛;清阳上行不畅,头脑浑浊。   晨茶是“洗血&rdq...

  • 一副嵌了两味中药名

    一副嵌了两味中药名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曾任江宁知县,工作之余,他喜欢到县境内的风景名胜寻乐,搞些诗词歌赋,满足他的闲情逸致。一天,袁枚信步出游,来到了一座古庙前,庙里有个老和尚将他请至禅房,让座敬茶,闲聊些许后。老和尚邀袁枚到天井边去看一看,哪儿有一个半掩半露于尘土瓦砾之间的堂鼓,想请他为老祖师留下的一副上联续对。 原来,这面堂鼓为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帐中用物。岳飞被残害后,有人暗中收藏堂鼓以表怀念。后来堂鼓传到老和尚的师傅手中,他携鼓回到了故乡江宁的这座寺庙,出家当了和尚,并把这个堂鼓精心保管在藏鼓楼。有一天深夜,雷雨交加,藏鼓...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