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第6页
-
五加皮双向调节升降血压两不误
前不久,周女士和她老公因头昏、头晕、头疼、颈背部酸痛和全身疲乏等症状同时去某中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她是低血压引起,而她老公则是高血压引起,但是他俩的处方中同时都有“五加皮”。周女士有点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她和老公的病情不同,医生却给他们用了同一种药呢?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五加皮既能升压又能降压。 五加皮又名白刺、目骨、追风使、南五加皮,性味辛、苦、温,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等功效,入药每次用量为10-15克,煎汤,入丸、散或浸酒均可,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
-
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
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白花蛇舌草和当归两药,在不全肠梗阻的防治中有重大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清利肠道湿热,而大剂量的当归即能润肠通便又可温润肠道,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从而解除大肠不全肠梗阻,举案两例以证之。 例一:患者李某,女,55岁,于2011年6月8日上午就诊。主诉:腹痛腹胀大便闭涩不畅20天。腹痛腹胀,以右下腹为主,大便秘涩不畅,有时用开塞露可排少量稀糊状便,便意差,每日下午与夜晚右下腹胀满灼热疼痛不适.在某医院已服用中药5剂(药名、药物剂量不详)和点滴用药5天无效,故来就诊。体检:右下腹及...
-
感冒后咳嗽 两个简单的方法
感冒基本好了,剩余一点咳嗽总不好,那就分清此时的寒热状态。剩余一点寒邪残留体内,用烤橘子,剩余一点热邪,用川贝炖梨,不能用一个方法处理一切情况。 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的咳嗽很是头疼,我介绍两个简单的方法。 中医分析疾病,从两方面考虑,古人认为疾病一定会向两个方向发展,把事情简单化,就是阴阳,具体而论,就落实在寒热上,那就是身体或向着热的方向发展,或向寒的方向发展。 这可能由体质决定,如孩子喜欢吃肉,平素身体壮实,可能外感后向热发展,另如平时总闹肚子,脾胃虚弱,易受寒,就容易向寒发展。...
-
气血两虚型冠心病药膳
冠心病气血两虚型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倦怠乏力、心烦、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象虚弱等。 能制作药膳用的中药有:党参、远志、桂枝、茯神、生白术、夜合花、北沙参、熟枣仁、炒白芍、当归等。 能制作药膳用的食物有:禽蛋、鱼类、蔬菜、豆类、海鲜、水果等。 归参鸡(温) 【配方】当归9克,党参15克,红枣10颗,子鸡1只,料酒、姜、葱、盐各适量。 【制作】 1.把当归洗净,党参洗净,切片;子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拍松,葱切段,红枣去核。 2.把子鸡放在炖锅内,放...
-
治疗失眠的小方法 两个穴位
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甚至头痛眩晕时,可抽出少许时间刮刮眉、握握拳。这两个小动作可以按摩到攒竹与劳宫这两个穴位,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烦躁情绪。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眉头处,临床上通过按摩此穴位可以治疗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等常见疾病。学生眼保健操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攒竹穴。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按摩劳宫穴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采用揉擦方式按压,每穴按压5分钟,每天2~3次。位于手掌心的劳宫穴,也可借助笔帽等钝性...
-
按摩这两个穴位 提高抵抗脑风邪的能力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夏公旭介绍说,脑后有两大重要穴位:风府和风池。 风府穴位于脑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是头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风池穴在头部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风邪从这里入侵,人体就会出现头痛、恶寒、咽喉肿痛、颈脖僵直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中风。中医认为,经常按摩这两个穴位能提高脑后部抵抗风邪的能力,预防头部疾患。具体做法是:以按摩风府穴为例,被按摩者低下头,按摩者用拇指对此穴位进行按揉,其余4指在头部起固定的作用,这样大拇指可以得力,稍微用点劲,以产生轻微的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
-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戴天木,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研究,临证三十余载,善于经方时方并用,集群方药力于一体,攻克病邪之所在。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耳濡目染,受益颇多。现撷取其头痛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外感头痛案 刘某,女,32岁。2011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头痛10余年,加重3天。患者10年来反复头痛,常于经后或受凉后发作,近3年来失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诊见:头痛,颈项强,恶风寒无汗,鼻塞,肢冷,心慌乏力,舌苔薄白,脉浮紧。辨为素体气血虚弱,感受风寒,经脉凝滞,治宜疏散...
-
治五更泻 兹举两例病案说明之
通常医家都认为五更泻乃脾肾阳虚、火不暖土所致,在治疗上采用温肾补土的四神丸统治该病,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何哉?单兆伟教授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专以温肾补土之法治疗五更泻,失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五更泻固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者,也有肝强脾弱、土虚木乘及脾虚清阳不升、水湿阻遏等原因。二是忽视了五更泻发病的时间特点,未采取顺时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 顺时辨证论治,不同于以往治疗五更泻的方法之处在于:从五更泻每届黎明即出现泄泻,而白天及夜晚其他时间不再腹泻的节律性特点着手,根据中医的五脏病变的昼夜节...
-
支气管扩张药膳两款
川贝百合粥:川贝母10克、杏仁10克、百合 20克、粳米100 克、蜂蜜10毫升、中等大小梨 3个。将贝母、杏仁及百合加水煎煮后取汁;梨捣烂后取汁;然后将药汁和梨汁放人锅中,与粳米一起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蜂蜜,再稍煮片刻即可。每天分早晚2次,于空腹时将粥喝下,7 天为1疗程。川贝、杏仁、百合可清肺化痰、润肺定喘。蜂蜜可润燥止咳,为调理肺燥咳嗽之佳品;梨能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粳米可养胃气,和脾胃。此粥具有清肺化痰、益气生津、扶正强身的功效。 猪肺薏米粥:猪肺1 叶,薏米、粳米各50克,蜂蜜适量。将猪肺洗净后切成...
-
两款食疗方改善咳嗽痰多
天气渐冷,咳嗽痰多的朋友越来越多。中医认为,此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热性,症见咳痰黏稠,色黄或绿,并伴咽干、咽痒、咽痛及口干舌燥等。另一类为寒性,症见咳痰清稀,色白如水,并伴畏寒怕冷、腰背冷痛及尿频便溏等。以下两款食疗方可改善相应症状: 百合银耳汤银耳6克,百合9克,竹沥4.5克,水800毫升。将白木耳洗净,以常温水泡约15分钟,待其泡开后捞起备用,将百合、竹沥及泡开的银耳放入装满800毫升水的小锅中,并放入电饭锅,外锅倒入1碗水(约250毫升),隔水煮至电饭锅开关跳起即可取出食用。若嫌味道不佳,...
-
介绍一天两个时段的养肺方法
肺处于人体胸中最高的位置,中医称肺为华盖,形容肺像雨伞一样,给五脏六腑挡风遮雨,但“雨伞“保护不好,就会患感冒、肺炎等病症。以下介绍一天两个时段的养肺方法,不妨试试。 上午抽空做运动 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体质较弱者可以从慢速散步开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开始时可用自己习惯的速度走,然后用稍快的速度,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每天锻炼半小时左右,也可隔天锻炼1次,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另外,上下楼梯、慢跑...
-
两分钟消除低血压
很多老年朋友重视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血压一高就立即服药降压,实际上老年低血压也能引起脑和心脏的严重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病。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通过适量的运动,能有效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循环血量增加,并使血管的舒缩功能得到提高,从而使血压保持正常水平。 中药方: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
两类高血压病人不宜进补
65岁的老李患有高血压,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很好,可是近来他感觉血压很不稳定,常常降不下来,且常头痛头晕,还动不动就发火,晚上睡眠也不好,老是做梦,口干口渴。医生仔细询问后发现了原委,原来,老李认为到了冬季应该进补,就在市场上买了些人参、鹿茸、仙灵脾、淫羊藿等中药泡酒喝,没想到刚吃了一星期,就出现了不适。医生表示,老李患的病属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不适宜于进补温阳类中药,服食这类药往往会引起血压升高等一些不适症状。 根据临床经验,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证型属肝阳上亢型和血脉淤阻型者,一般是不能进补的。盲目进补,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