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 第3页

两 第3页

  • 两种方法治老人脾虚

    两种方法治老人脾虚

    最近由于家里装修,64岁的蔡师傅被累得不轻,觉得不想吃饭、浑身没劲、肚子胀还腹泻,这两天他连话都懒得说…… 他到中医门诊,专家看了看舌头,又摸了脉,诊断是“脾虚”,给开了些健脾的中药吃。可蔡师傅问了半天也没懂.心里直纳闷:脾虚是个什么病呢? 其实,脾虚是中医特有名词,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症。 脾虚不仅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脾虚状态,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易诱发慢性胃炎、水肿、慢性结肠炎、胃下垂、贫血、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多种病症,严重影响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 “甘淡养脾”的方法来调理脾胃气阴两虚

    “甘淡养脾”的方法来调理脾胃气阴两虚

    16岁的女孩两年间体重由110斤骤降到仅仅60斤,虚弱无力,面色㿠白的背后,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呢?(责任编辑 / 冯欣宇)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以脾胃为本” 脾升胃降是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思虑过度或者所思不遂,就会导致脾胃之气郁结,进而就会出现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嗳气吞酸、不思饮食、精神不振、夜卧不宁等症状。 在中医里,每一个性味都入一个脏器,五味对五脏。酸入肝,咸入肾,辛入肺  ,甘入脾 , 苦入心。   就是因为她的脾胃出现了气阴两虚的问题而逐渐消瘦、虚弱无比。经过用甘淡养脾的...

  • 护肾保精 两方面调养

    护肾保精 两方面调养

      肾为先天之本,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的强弱、生长发育状况、脏腑盛衰的根本。如果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就会出现肾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亏虚等证。表现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和动作迟钝、骨髂痿弱、囱门迟闭;中青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疲乏无力,女子闭经、不孕,男子阳萎、早泄;老年人发白齿落,精神萎顿,健忘痴呆,腰酸背痛,步履艰难,动作迟缓,骨质疏松,小便清长。   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健体养生,护肾养肾,是维护生命活力的基础。补肾要从养精开始。肾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之精。后天...

  • 老人补肾中药两种

    老人补肾中药两种

    七宝美髯丸:     主要由制首乌、当归、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等组成。     功效:补肝肾,填精髓,乌须发。适用于老年人肝肾虚损所致的须发早白、脱发、牙齿摇动、腰腿酸软、阳痿等。     用法:每次1袋(6克),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海㈠2次。 龟龄集胶囊:     主要由人参、鹿茸、海马、丁香、穿山甲、锁阳、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等组成。     功效: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用于老年人肾亏削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     用法:每次1—2粒(每粒约0.3克...

  • 治肝肾两虚(头发早白 头晕耳鸣)

    治肝肾两虚(头发早白 头晕耳鸣)

    【辨证】肝肾两虚临床表现 肢节疼痛久延不愈,四肢关节屈伸不利,晨起关节僵硬,甚而手足拘挛,兼头晕耳鸣,腰膝冷痛,舌淡红,脉沉细。 【方名】治肝肾两虚、头晕耳鸣、头发早白 【组成】女贞子30克,枸杞、旱莲萆、何首乌(制)各15 克。 【制法】水煎 【用法】日服3次,每日1剂。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壮阳补肾验方两则

    壮阳补肾验方两则

    淫羊枸杞茶:  淫羊藿、枸杞子各10克(各地中药店均有售)。将上两味药同放人大水杯中,沸水沏泡后代茶饮用,每天1剂。该方可补肾阳、益肾精,对于男子阳痿难举、精液量少、性欲淡漠有良效,肺胃火盛、下焦湿热者忌饮。   韭菜炒羊腰:  韭菜100克,洗净切小段。羊腰子(羊肾)150克.洗净切片。先用急火爆炒羊腰子(酌加适量油、盐、味精),待八成熟时放人韭菜共翻炒,起锅前稍加开水微炖,待熟即可。此方具有补肾,强腰,填精,壮阳之功效。经常食用,对于中老年男性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阳痿不举、勃起困难、腰膝发凉有效。 ...

  • 气血两虚 参淮肉汤

    气血两虚 参淮肉汤

    操劳过度而致气血两虚者,常表现为气短倦怠,动则气喘,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取中药党参25 克,怀山药50克,红枣12枚,猪瘦肉0.25 公斤,先将瘦肉洗净切成块,再与洗净的党参、怀山药、红枣等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慢火再炖2小时,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佐餐食用。 胡 佳...

  • 医食两用话核桃

    医食两用话核桃

        核桃又称胡核、羌桃,是世界四大干果(其他三种是扁桃、腰果、棒子)之一。核桃原产中近东,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才得到种子,植于秦中,嗣后渐渐遍及全国。胡桃的名字即由此而来。世界上出产核桃的国家很多,除我国外,还有美、法、意、印度、土耳其等国。我国核桃以河北产量最多,山西质量最好。     核桃树是高大的落叶乔木,喜生于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中。每年四、五月开花,十月结果。果实成熟后,将外果皮沤烂,剥除,然后晒干,就是市售的核桃。以色黄、个大、饱满、油多者为佳。     核桃仁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在西欧各国,它又是“圣...

  • 补肾 药食两用 黄秋葵

    补肾 药食两用 黄秋葵

    最近,我在门诊接诊了一位老科技工作者。他是一位肾虚的患者,希望通过中药改善肾虚症状。我给他开了中药后,他还向我咨询了几个有关食疗补肾的问题。其中,他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黄秋葵到底补不补肾?”我说:“补啊。”于是,他递给我一张报纸让我看。他不解地说:“报纸上说黄秋葵不补肾。你说补,我不知道听谁的,到底是你这位专家说得对,还是报纸上说的对。本来我每天吃,现在我的不敢吃了。” 我接过报纸一看,报纸上的标题是《不要再被秋葵忽悠了,真相在这里》,内容大意是黄秋葵不但不补肾,反而是泄肾的食品,具有清热、解毒、下火的作用,...

  • 治补两益话黄芪

    治补两益话黄芪

     黄芪原名黄耆,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我国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说:“营者,长也。黄茂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得此名。”然而,黄芪由于产地不同,又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产于山西绵山者,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称绵黄芪或绵芪,是有名的地道药材;产于山西浑源地区音,称为西黄芪或西茂,也是黄茂中的佳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称北黄茂或北芪,皮松肉紧味甘香,品质也很好。此外,还有同科同属相近多种植物的根,也作黄芪入药,但质量远不如前者。     黄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东汉时期的第一部药书   《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上品...

  • 喝红绿豆粥两星期变瘦

    喝红绿豆粥两星期变瘦

    有人说,用这种方法坚持了两个星期,体重从54公斤变成了现在的46公斤……  材料:红豆50克,绿豆50克,生山楂15克,大枣5枚,共放在冷水锅中,煎到豆烂趁热喝即可。(煮豆前最好用冷水泡一个小时,更容易煮烂)   原理:红豆,绿豆都是排毒圣品,并且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减脂。红枣调和胃气补血润燥。此方共用,有助各种单品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减肥,肌肤还会变得红润清透,青春痘也少了,一举多得哦!...

  • 治血虚药膳两款

    治血虚药膳两款

    老年人时有血虚的症状,表现为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此时,自制一些药膳服用,可改善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一、枸杞叶煎鸡蛋 材料:鸡蛋2个,枸杞嫩叶50克。 制作:将枸杞嫩叶洗净切碎,加入打散之鸡蛋中,再入食盐少许调匀,以食油煎熟服食。 功效: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虚血少、眼目昏花干涩或夜 盲等症。 药材食材解析: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枸杞嫩叶清热补虚,养肝明目。 二、花生衣炖大枣 材料:花生衣50克,大枣30克,红糖适量。 制作:花生衣用...

  • 治口臭两方

    治口臭两方

    玄麦甘菊茶 方药 玄参5克,麦冬10克,菊花3克,胖大海2枚,甘草5克。  用法 上药用冷水洗净后,加开水冲沏10~15分钟即可。每日3剂,当茶饮。  功效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主治 口臭咽痛,唇舌生疮,大便秘结。 藿香苍术含漱液 方药 藿香(鲜品尤佳)15克,苍术10克,冰片1克。  用法 藿香和苍术加水煎取药液500毫升后,再放入冰片1克溶化。每天含漱3~4次,至痊愈为止。  功效 清热除湿。  主治 口臭。...

  • 美容药酒两款

    美容药酒两款

    黄精酒 黄精20克,洗净切片,装入纱布袋扎紧口,放入有盖容器内,倒入白酒500毫升,浸泡30天即成。每次饮用10毫升,每天2次。黄精有益脾祛湿、乌发、养血润燥之效,此洒适宜面肢浮肿、发枯变白、肌肤干燥易痒者饮用,健康人常饮此酒可美颜乌发、强身健体。 菊花酒 黄菊花摘取花瓣,洗净、沥干,将花瓣 100克放入玻璃容器内,注入白酒500毫升,浸泡20 天。饮用时将菊花酒10毫升,胡萝卜汁60毫升,苹果汁100毫升,蜂蜜适量调和均匀饮用。菊花含有丰富的硒,有美容和抗衰之效,还能治眼疾、疗风湿;胡萝卜、苹果、蜂蜜也是美容佳品...

  • 古老瑜伽两式瘦小腹

    古老瑜伽两式瘦小腹

    古老瑜伽之蛇伸展式 1.俯卧趴在垫子上,双臂放到体侧掌心向上,整个身体完全放松。 2.要背肌用力上体抬起,使下颌、双肩、胸部都慢慢地离开垫子。双手再撑垫子,眼睛向上看着天花板,使整个脊柱成优美的反弓形。 3.保持这个姿势10-20秒钟,尽可能地用鼻腔和腹腔来完成呼吸。每一次吸气都能感觉到腭部、颈部、喉部、胸部、腹部,甚至是双腿都得到伸展。坚持做这个动作能燃烧小腹脂肪。 古老瑜伽之门闩式 1.从跪姿开始,右腿伸向右方,让右脚和左膝处在同一条线上。右脚指向右侧,右膝不要弯曲。双臂充分地向两侧伸展,使之与地面平行。 2....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 面部皮肤美容妙方两则

    面部皮肤美容妙方两则

    1.去除面部皱纹方:新鲜黄瓜汁25克,加入等量鸡蛋清(约1只蛋)搅匀,每天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续用 15~30天,以使皮肤逐渐收缩,消除皱纹。 2.皮肤美白方:用白醋与甘油按2:1混合,搅匀,常擦皮肤,1日2~3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1个月皮肤即细腻白嫩,光滑富有弹性。 陆 生...

  • 介绍两款桃花护肤方

    介绍两款桃花护肤方

      春季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现代研究表明,桃花含有山柰酸、香豆精、三叶豆甙、柚皮素及维生素A、B、C等成分,这些物质能疏通脉络,润泽肌肤,促进脂褐质素排泄,防止黑色素慢性沉积,从而起到护肤的作用。在此,介绍两款桃花护肤方。   桃花减肥方 川桃花10克泡水,不时饮用,既能减肥,亦可使脸色红润,可谓一举两得。   悦泽面容方 桃花120克,冬瓜子150克,橘皮60克,共研成细末,混匀即成,装入瓷瓶备用。每日两次,每次10克,开水冲服,可养颜护肤。...

  • 减减肥 两个‘药’是薏米与赤小豆

    减减肥 两个‘药’是薏米与赤小豆

        26岁的玥玥是一个小胖妞,1米56的个头,却有着65公斤的体重,为了减肥,她可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每天吃得少,甚至只吃一些水果,饿了就喝水。后来听说苦瓜可以减肥,每天都喝着难喝的苦瓜汁。大便也不太正常,便秘和拉肚子随时交替着。可是,这体重就是减不下来,还时不时地往上涨。直到有一天,玥玥晚饭时吃了一小碗稀饭和咸菜后,出现打臭饱嗝、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积食的症状,她很纳闷,为什么只吃这么一点,还会出现积食的症状。在妈妈的建议下,她来到中医院,寻求老中医的帮助。       老中医在询问了她的症状后,把了脉...

  • 两款减肥药膳粥

    两款减肥药膳粥

      介绍两款减重药膳粥,不仅可以当作早餐食用,同时还可以配合减重计划,帮助想要减重的人顺利瘦下来。   枸杞海带粥   材料  干海带120克,山药100克,炒决明子15克,山楂30克,白菊花10克,白米75克,枸杞15克,糖适量。   做法  先把炒决明子、山楂、白菊花等药材同时入锅,然后加适量的水,先煎煮2次后滤出药汁备用;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丁状备用;海带洗净、切成丝备用;洗净的白米放入锅中,然后加药液、海带、山药、枸杞、适量的水,接着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等煮熟后加糖即成。   功效...

  • 两种干洗脸 消斑去肿祛皱美白

    两种干洗脸 消斑去肿祛皱美白

    摩面,即按摩面部,它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干洗脸。“干洗脸”会让人联想到生活里一些便利的清洁剂(如干洗发喷雾,原理是用淀粉颗粒吸走头皮上的油脂,进行无水清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华华说:“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干洗脸也不是一种清洁面部的方法,而是用通过按摩的手法,达到保养面部、美容养颜的目的。”   “摩面”这个更书面化的词语,来源于气功文化,是养生术的一种。在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早有记载: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则面气通流,如此者令人头不白耳不聋,又摩...

  • “狐臭”临证分两种证型予以论治

    “狐臭”临证分两种证型予以论治

      臭汗症,俗称“狐臭”。西医认为本病与种族、遗传、个人卫生习惯、皮肤表面细菌对汗液的分解以及食用某些食物或药物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内蕴,气血不和,或遗传所致。西医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全身性臭汗症和局限性臭汗症两类。笔者在临证时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良效。   秽浊内蕴型   多有家族史,常在青春期开始发病,多见于腋下、乳晕、脐周、阴部,汗液有特殊的臭味,夏季出汗时更重。舌象、脉象正常。   处方:当归、白芷各10克,肉豆蔻、藿香、香附、槟榔、甘草各6克,木香、丁香各3...

  • 两眉之间的皱纹俗称恼怒纹

    两眉之间的皱纹俗称恼怒纹

      指导专家 李小燕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   眉间纹是面部皱纹中一种常见的表情纹,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的皱纹也会逐渐加深,双眉之间会慢慢形成比较深的折皱,一般呈现为“川”字,所以日常生活中一般称之为“川字纹”。   有眉间纹,会让人看起来总是有愁眉不展、忧郁、老态的感觉。眉毛间的肌肉如果长时间反复收缩和松弛,就会生出眉间纹,上挑眼睛或者眉毛的习惯也很容易出现。仔细看什么的时候,眉间变窄,对准眼睛焦距或者睡眠时有皱眉习惯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李小燕指出,眉间皱...

  • 水痘临床上为两种证型予以治疗

    水痘临床上为两种证型予以治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时邪,内有湿浊蕴结,阻于肌表所致。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传染性强,常见于儿童,潜伏期10~14天。出疹前有发热、头疼、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1~2天内出现皮疹,初发于躯干部,逐渐波及头面部及四肢,口腔黏膜常受累。皮疹先为红色丘疹,几小时以后形成绿豆大小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疱液清晰,中心微凹,疱破结痂,一般不留疤痕。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风热夹湿型   病情较轻。发热不适,咳嗽流涕,皮疹稀少,颜色...

  • 日光性皮炎分两型论治

    日光性皮炎分两型论治

      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是因强烈日光照射后,出现红斑、水肿甚至水泡的急性皮肤炎症,属光毒反应。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日光毒侵伤肌肤所致。多发于盛夏酷暑季节,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手背等部位。患部灼热疼痛或微痒,有脱屑或轻度色素沉着,严重者可有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心悸等全身症状。笔者几年来在临床上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效果。   热毒侵袭型   受晒皮肤红肿、光亮,或有红色丘疹集簇,灼热刺痛、瘙痒,或伴身热、头疼、口渴、小便赤短。舌红,苔薄,脉滑数。处方:生石膏30...

  • 两型论治中医“风痧”风疹

    两型论治中医“风痧”风疹

      风疹,中医称之为“风痧”,是由于感染风疹病毒而引起。病原体存在于患者的口、鼻以及眼部的分泌物中,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热时邪,与气血相搏,郁于肌肤所致。本病好发于儿童,流行于冬、春季节,潜伏期9~18天。可有低热、头痛、倦怠、咽痛等前驱症状。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依次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笔者在临床上将此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邪郁肺卫型   临床表现为恶风发热,咳嗽流涕,目赤,打喷嚏,胃纳不佳,皮疹颜色...

  • 痒疹两种证型予以论治

    痒疹两种证型予以论治

      痒疹是一组以小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难忍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与变态反应有关,部分患者具有家族性遗传过敏史,另虫咬、精神因素也可引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禀赋不素虚,风热、湿热之邪内侵,或阴虚亏损,肌肤失养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风热挟湿型发病较急,风团性丘疹,色淡红或黄褐色,质地较硬,瘙痒剧烈。舌苔薄,脉浮数。处方:蒲公英、连翘、茵陈各12克,白蒺藜、土茯苓、车前子(包煎)、黄芩、栀子、白鲜皮、牛蒡子、荆芥各10克,桑叶、蝉蜕各5克。每日1...

  • 两型论治毛囊炎

    两型论治毛囊炎

      毛囊炎为毛囊部分发生的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或因体质虚弱,腠理不固,外感热毒所致。本病好发于面部、四肢、颈部、也见于臀部或其他部位,多见于成人。皮损初起为粟粒大红色毛囊性丘疹,顶端化脓形成小脓疱,周围有红晕,大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自觉痒痛。笔者临证将毛囊炎分两型论治,同时外洗患处,均获得良好疗效。   湿热型临床表现为散在红色丘疹及小脓疱,疼痛刺痒,伴口苦咽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药用:薏仁、银花、连翘、白鲜皮各15克,茯苓、大青叶、防己、防风各10克。...

  • 脸上长痤疮怎么办 两步祛除

    脸上长痤疮怎么办 两步祛除

    脸上长痤疮怎么办 第一步:热水洗脸,再用热蒸汽熏脸,可用迷迭香、鼠尾草、薄荷、甘菊及薰衣草研成的粉末各1茶匙加入蒸汽美容仪中熏脸。 第二步:热蒸汽熏脸后,若有痤疮溃疡者,用碾成粉末的甲硝唑适量,加几滴清水混合均匀外搽溃疡处,再用爽肤水或自制的润肤露。 自制润肤露:正常皮肤,可将甘菊茶和冷脱脂牛奶等量混合;干性皮肤,可将冷全脂牛奶和玫瑰水按对等比例加以混合;油性皮肤,可将1/3杯甘菊茶同柠檬汁、脱脂牛奶各3茶匙相混合。...

  • 改善青春痘饮两药膳

    改善青春痘饮两药膳

      改善青春痘,可饮用薏仁粥和山楂荷叶粥。   薏仁粥   材料:海藻、杏仁、海带各10克。   做法: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再与薏仁米40克共煮成粥即可食用。   用法:每天一次。   山楂荷叶粥   材料:山楂15克、荷叶10克、大米100克,白糖3适量。   做法:山楂洗净切片,荷叶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去泥砂。大米、荷叶、山楂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除去荷叶,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用法:每天一次,每次吃100克山楂荷叶粥有助清热、解毒、化积...

  • 两处方治毛囊炎

    两处方治毛囊炎

      毛囊炎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如下介绍两种治疗毛囊炎的中药处方。处方一   【组成】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蚤休10克,连翘10克,三棵针15克,生甘草6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治法】清热解毒。   【主治】坐板疮,发际疮。   【加减】发际疮加荆芥10克,桔梗5克;坐板疮加牛膝、蒌芍各1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10克)。      处方二   【组成】银花18克,连翘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