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脉 第13页

脉 第13页

  • 老寒腿、静脉曲张的按揉推擦法

    老寒腿、静脉曲张的按揉推擦法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老腿先老”,这主要是因为,腿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有关,一旦老了,腿部感觉向大脑传递及大脑向腿部发出指令的准确性和速度都会下降。另外,腿较上肢离心脏距离更远,血液回流也会较上肢困难,容易因循环不好出现疲劳难以消除的问题。所以经常在腿上进行按揉推擦保健,不仅可以调整人体的内脏功能,强健腿脚,而且通过刺激腿上的经络穴位,推动气血运行,可以通利关节,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按揉推擦法:患者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家人用两手的指面从大腿部按揉到小腿部,连续操作3~5遍。再用双手掌附着在...

  • 穴道疗法 借着刺激穴位而疏通经脉
  • 切脉辨症立方 为医家三要

    切脉辨症立方 为医家三要

      切脉辨症立方,为医家三要,而脉尤重,盖脉既切明,自能辨症,而投药不难也。今医者苦于脉理难凭,乃竟尽弃不究,惟学写医案,作门面语,论症则以活脱为能,用药唯以和平为贵,自谓胜于偏执好奇、孟浪自喜者。不知用药如用兵,贵乎神速,若迟疑不进,使邪势蔓延,必致救援不及,致危殆而后已。夫偏执好奇,诚为医家所忌,然或因其立法乖异,在病家尚不轻信,若和平之剂,人即知其未必效,亦取其无害而救之,岂知因循两字,误人不浅,在寻常之症,弗药亦愈,若生死关头,岂可须臾耽待乎!   余初读《灵》、《素》诸书,觉其经义渊深,脉理错杂,...

  • “肺朝百脉”非“百脉朝肺”

    “肺朝百脉”非“百脉朝肺”

      “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词源》中“朝”之义:(1)臣见君为朝;(2)聚会;(3)对、向。“百”本义为“百人之长”,在此理解为众多、所有。自王冰始至张景岳、吴崑、张志聪、高士宗、马元台等注《内经》,名家皆释为肺“受百脉之朝会”,如张志聪曰:“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阎洪臣等著《内难经选释》也注为“百脉朝肺”。笔者认...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心脉痹阻证四个证型的鉴别

    心脉痹阻证四个证型的鉴别

      定义   心脉痹阻证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脏脉络痹阻不通而出现的以心悸、心痛、痛引肩背为主的证候。常见有以下四个证型。   瘀血内阻型多因阳气不足,或气机阻滞,血运迟缓,血滞成瘀,瘀阻心脏脉络所引起的心胸剌痛,固定不移,口唇紫暗等证候。   痰湿困遏型胸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湿内停,湿聚成痰,或因嗜食肥甘,导致痰湿停聚,阻遏胸阳,心脉不通而出现心胸闷痛,痰多乏力,头身困重的症状。   寒邪凝滞型寒邪内侵,困遏胸阳或胸阳不足,阴寒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心脉不通而出现的心痛剧烈,畏寒肢冷的症状。...

  • 中医精准医学:脉诊 分级诊疗

    中医精准医学:脉诊 分级诊疗

    “脉诊作为中医精准定位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中医学今后的发展中,必将起到引领作用。”日前在浙江舟山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上,会长刘炽京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中医脉象学专家的认同。 刘炽京提出,相较西医的精准医学诊疗思维,中医是针对个体个案的精准医学,中医精准医学根据异常脉动与药物和针刺对应来进行治疗。近代出现的微观脉为中医精准医学奠定了基础,通过微观脉技术,中医生更容易采集到精确靶点,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也为辨证施治提供技术支持。...

  • 对任督二脉·真气·小周天的认识

    对任督二脉·真气·小周天的认识

    编者按 近日,“甘肃省医务人员练习真气运行法,40多人打通任督二脉”的消息,引发人们对真气运行法、任督二脉与大小周天的关注。真气运行法由享年102岁的已故甘肃省名中医李少波教授创立,为了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其内容,本版特设专栏,邀请曾拜师过李少波教授的中日友好医院心肾科贾海忠主任医师对真气运行法的学术内容做详细介绍。    何谓脉   脉的繁体字为“脈”,其右边的偏旁有分流的意思,所以“脈”表示身体里的各种相互关联的分支结构,例如《黄帝内经》...

  • 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内经》不仅有关于脏腑与时辰相配属的认识,而且还根据经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古人在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水、日有十二时(辰)、人有十二经的“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逐渐发现了十二经脉流注的先后顺序及其与十二时辰的配属关系。   《灵枢》的《经脉》和《营气》等篇记载了十二经脉流注交接次序。如《营气》篇关于营血流注过程的记载,说明十二经脉交接的先后顺序是从肺经开始,而大肠经,而胃经,而脾经,而心经,而小肠经,而膀胱经,而肾经,而心包经,而三焦经,而胆经,而肝经,复从肝...

  • 论二十八脉与营卫之气运行

    论二十八脉与营卫之气运行

      《内经》经络理论内涵丰富,包含甚广。《灵枢·脉度》及《灵枢·五十营》等篇提出营气主要运行于二十八脉之说。《灵枢·脉度》篇首论人身经脉的长度,旨为准确地测定针灸穴位及更深入地研究营卫气血的运行规律,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基础。   《灵枢·脉度》云:“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

  • 诊脉断病 名医有案例

    诊脉断病 名医有案例

    有些名医的脉诊工夫确实了得,“言人生死每奇中”,看似虚玄,如有遇仙之感。但是如果以为脉诊都那么神奇,那就错了。有时候单凭诊脉断病并不可靠,许多名医都有案例证明这一点。 不为病脉所蒙 黄协昭翁令尊正患温病发热而渴,虽不恶寒,心中振振,热厥上冒。邀余一诊,按其脉微而虚,不似热病,但外象昭然,难逃法眼。盖患者年近六旬,中气素虚,温脉不显,苟非心细如发,未有不为病脉所蒙者。 吾尝游学于陈伯坛(岭南伤寒“四大金刚”之一)夫子之门,屡次招余认证,当体...

  • 摸脉“切脉”防养生 学中医

    摸脉“切脉”防养生 学中医

    摸脉,又称“切脉”“号脉”“把脉”等。摸脉诊断疾病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先圣医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诊察疾病的方法。目前一般以寸口诊法最为常用。 祖国医学认为,脉象的形成与人体的脏腑气血关系密切。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水谷精微通过经脉而输入全身。从脏腑来看,人体各脏器组织与血脉也息息相关,其中以心最为密切。根据脉管搏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跳动的快慢,形态的粗细长短,应指的强度有力无力,每次搏动是否有规律或者间歇时间的...

  • 读《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脉络清晰 视野宏阔

    读《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脉络清晰 视野宏阔

    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疆域内外的传播从未有过停息。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中医传播的研究日渐增多,不少学者从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角度,探讨了中医药传播主体、传播受众和传播路径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或者探寻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播机制中的问题。新著《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的面世,则更加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部紧密结合中医药学术思想核心,突出弘扬中医药文化价值,贴近现代人类发展趋势,根据古今中外文献史实来介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著作,以史为鉴,对当代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医文化传播...

  • 明辨病机 脉症合参 以小方起沉疴

    明辨病机 脉症合参 以小方起沉疴

      家父治病,最讲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常言,为医者当灵活,否则,不可言医。余随父侍诊多年,多见缠绵之疾,用简便清灵之品而收到良好效果。临症时,其常细察脉理,详问病情,微中求细,做出耐人寻味之决断。曾记得1982年春,有一王姓少妇,患产后乳腺炎破溃出脓后,久不敛口,观疮口紧束,四周结硬,其色青紫,脓水淡黄,时有外渗。   家父诊毕,让余再诊,余细按三部,细问病史,观其形消有衰兆,随即断言,此案乃气虚不能运血,血不足故难以收口。家父听后摇头,问有何据,余言脉症如此,父笑云:你只知其一,难及其二。前医治此症,投...

  • 中药汤剂时宜热服或者温服 需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需热服

    中药汤剂时宜热服或者温服 需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需热服

    随着中药代煎及代煎药配送业务的发展,许多病友们有了新的疑惑:代煎药拿到手上已经冷了,到底是直接喝还是加热喝?加热到什么温度喝? 其实,服药的温度都是要根据病证来决定的,主要分为温服、热服及冷服三种。凡热病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宜冷服,患寒性病的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宜热服或者温服,需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需热服。 1 温 服 温服是指把煎好的汤药冷却到35℃左右服用,以接近人体内环境温度为宜。这样一方面不至于因温度过高造成口腔及胃肠黏膜烫伤; 另一方面温服与肠胃之性相合,减少药液偏冷偏热,对胃...

  • 解读藏象 肺通调水道和朝百脉

    解读藏象 肺通调水道和朝百脉

    中医学里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并且与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即藏象。 本讲继续讲中医学对于肺脏的认识。肺在人体当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调水道和朝百脉。 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不但将吸...

  • 六种病需做冠状动脉造影

    六种病需做冠状动脉造影

    1.可用于无症状或稳定性心绞痛,在治疗情况下心绞痛加重,或曾发生心脏猝死,或持续30秒钟以上的恶性心律失常者。 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体如下: ①不稳定性心绞痛在充分治疗下仍有高度或中度危险性,或稳定后症状再发者,拟急诊介入治疗; ②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者,急需介入治疗; ③高度或中度不稳定性心绞痛初步治疗稳定后的患者; ④初发低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者; ⑤可疑变异性心绞痛者。 3.非特异性胸痛:无创性检查显示高危结果者。 4.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拟直接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5.急性心肌梗死早...

  • 涩脉是千年难明之脉 判断涩脉与否

    涩脉是千年难明之脉 判断涩脉与否

    涩脉是千年难明之脉。《说文》对涩的解释是:不滑。《说文》对滑的解释是:利。涩脉即指不滑的脉,不流利的脉。可知涩脉的唯一指向是血脉的不流利。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注解中所说:“涩者,往来不利而蹇涩也。”由于对涩脉理解难以到位,导致其在指下的感觉难以准确把握,究竟哪一种信息代表不流利,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这导致有关涩脉的临床和科研的处于停滞状态。笔者专注于涩脉所指向的不流利,仔细体会王冰在注解中所提到的“往来”二字,结合临证实践,认为前后两次脉动应指的脉...

  • “脉迟”与“脉数”并见

    “脉迟”与“脉数”并见

    “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语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文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本条“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一语中,“脉迟”与“脉数”并见,两种相反的脉象,缘何凑在一起,难煞后世众医家。于是众说纷纭至今不息。如清代医家程林认为本证其脉不当显“数”而见“...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 欲明白“脉双弦”先理解“脉偏弦”的含意

    欲明白“脉双弦”先理解“脉偏弦”的含意

    “脉双弦”“脉偏弦”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文曰:“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又见《脉经·卷四》:“双弦则胁下拘急而痛。”“脉双弦”与“脉偏弦”,在寸口脉上各显示什么样的“象”?后世医家不乏想象,归纳起来,大体不外以下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脉双弦&rdq...

  • 你会测量脉搏与呼吸吗

    你会测量脉搏与呼吸吗

    测脉搏时,只有病人安静,所测结果才会准确。其测量方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一并按在病人桡动脉(掌面腕关节略上处)搏动处。一般需数30秒或肋秒。)不可只用拇指指端测量,因拇指的动脉较表浅,易与病人的脉搏混淆。测脉搏要注意它的强弱节律和每分钟次数。 正常人的脉搏是有节律而又均匀地跳动,每分钟,成人60-80次,儿童100-120次。 呼吸的计数主要是观察病人胸廓起伏的次数。一呼一吸为主次呼吸。运动、紧张、激动等均可使呼吸加快。为了防止病人紧张。数脉搏后不要将手松开,同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每分钟呼吸次数,成人1...

  • 心悸时最好自测脉搏

    心悸时最好自测脉搏

    脉搏跳动的正常与否和一些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联系。对于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至100次/分钟之间,跳动强弱应均匀,节律一致。如有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暂时增快。同样跳动太慢也可能是—些心脏疾病发生的征兆。脉搏跳动过快过慢都会出现心悸的感觉,因此,心悸时最好自测一下脉搏。 简单易行的自测脉搏方法是:平躺安静5分钟,伸开手臂(或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桡动脉所在部位(手臂与手腕关节外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1分钟。如果脉搏跳...

  • 手足冰冷:艾灸督脉上的穴位

    手足冰冷:艾灸督脉上的穴位

      督脉运行于人体后背,仿佛在背后监督人体健康一样,因而取名“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艾灸督脉上的穴位,能够改善冬季手足冰冷的情况。   每年这个时候,很多有经验的市民都会到医院或是自己买艾条做艾灸,给自己补充阳气。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主任何列涛在调理过很多例冬季手足不温的患者后,认为:“冬季手脚冰冷主要是阳气不足,而补阳效果最好的就是艾灸督脉上的穴位。”      长强穴:阳气生发起点   长强位于尾骨端与肛门连...

  • 壮医脉诊 壮医诊断学

    壮医脉诊 壮医诊断学

    壮医脉诊为壮医按诊的内容之一。壮医脉诊是通过按脉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对于脉诊的原理,壮医主要用龙路、火路理论进行解释,壮医认为:龙路、火路网络沟通人体天、人、地三部,为“嘘”、“勒”运行通路,也是毒邪内侵途径,而壮医脉诊所选用的部位,正是龙路、火路较浅表的分支,故通过脉诊,可以测知人体正之亏盈,毒之轻重。壮医常用的脉诊法有下面几种。 1.三指四肢脉诊法 三指四肢脉诊法指以手 三指布成品字形,分别按四 肢一定部位脉搏,从而诊断 疾病。壮医三指四肢脉诊法, 据调查主...

  • 脉压差越大越危险

    脉压差越大越危险

    血压分为收缩压与舒张压,它们之间的差称为脉压差。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为脉压差过大。高血压患者要重视脉压差过大的危险性,脉压差过大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脉压差越大,造成心血管危害越大,需要积极干预,不可掉以轻心。 脉压差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会逐渐失去弹性,结果是收缩压明显增高,舒张压明显降低,脉压差明显加大。研究发现,脉压差每增加10毫米汞柱,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就会增加0.01毫米,颈动脉产生斑块的危险也会随脉压差的增加而增大。脉压...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危险
  • 静脉曲张术后护理

    静脉曲张术后护理

    1.活动关节。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手术后回到病房即应鼓励其在床上屈伸踝关节和膝关节。如麻醉作用尚未消除,则可帮助其活动。手术后1~3天内,可离床活动,每1-2小时1次,每次5-15分钟,但不宜使足部下垂不动。同时,下床时必须有弹力绷带包扎。以后可任意活动,但仍应避免久站及过度活动,2周内仍应坚持用弹力绷带包扎,躺在床上时可松一点,而下床活动时应相对紧一点。手术后一般8-12天拆线。 2.要经常注意下肢肿胀和疼痛等情况。术后因为使用弹力绷带,在足背出现轻度肿胀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手术肢体的高度肿胀,疼痛明显,则表明患...

  • 涂药按摩 治静脉炎

    涂药按摩 治静脉炎

    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静脉给药,往往由于药物化学刺激较强、疗程长、浓度高或血管保护欠妥及反复穿刺处的机械刺激等因素,而引起静脉炎,为静脉给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静脉高价营养疗法、化疗药物在肿瘤病人中的广泛应用等,静脉炎发生率日趋上升。发生静脉炎后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更重要的是造成再穿刺的困难。为此,笔者采用大黄酊局部外涂加按摩防治静脉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向大家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将大黄15克浸泡于200毫升70%的酒精中,历时48小时去渣置于密封瓶内备用。待点滴刺激性强的药液时或已发生沿血管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 突发心悸自测脉搏

    突发心悸自测脉搏

    脉搏跳动的正常与否与一些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对于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之间,跳动强弱均匀,节律一致。如有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暂时增快。同样跳动太慢也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发生的征兆。脉搏跳动过快过慢都会出现心悸的感觉,因此,心悸时最好自测一下脉搏。 简单易行的自测脉搏方法是:平躺安静5分钟,伸开手臂(或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桡动脉所在部位(手臂与手腕关节外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一分钟。如果脉搏跳动强...

  • 血栓性浅静脉炎 灸疗法

    血栓性浅静脉炎 灸疗法

    常用穴位:阿是、膈俞、膻中、血海。 方法:首先用点燃的艾条温灸阿是穴(即条索状硬结处)15-30分钟;尔后灸其它穴7-15 分钟,均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1次,7 次为1疗程。 作用原理:膈俞系八会穴之血会,有补血调血,理气化瘀之功效。膻中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之会穴,· 是八会穴之气会,有活血化瘀,宽胸解郁,开心利肺等功效;血海又名百虫窠,为足太阴脾经穴,系脾血归聚之海,有祛瘀生新,和营调经,调和气血之功,善治一切血疾;阿是穴有疏通经络之功。温灸以上诸穴,共起行...

  • 动脉硬化少动颈部

    动脉硬化少动颈部

    有一位患动脉硬化的老人,每天早晨打太极拳锻炼身体,由于经常感到头晕,便晃动和摇摆颈部想使头脑清醒。结果事与愿违,头晕更加明显,甚至在活动颈部时还常常出现眼前发黑的现象。 实际上,老人的这些症状是大脑供血不足所致,而活动颈部使大脑缺血更加严重,甚至影响到了眼睛的血液供应,出现眼前发黑和暂时性视力障碍。 一般来说,轻度的动脉硬化不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而重度的动脉硬化,会使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出现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此时活动颈部,很可能加重脑缺血,从而使上述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发生“缺血性脑中风&rd...

  •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八条经脉在循行分布及与内脏的联系上均有别于十二经脉.故称之为“奇经”。首先,奇经八脉不像十二正经那样遍布全身,如上肢无奇经分布; 八脉之中,除带脉横行绕于腰腹.冲脉有一分支下行之外.其余诸脉均从下肢或少腹部上行,不似十二经脉有上下、内外、顺逆的阴阳表里循行规律。 其次.奇经八脉大多不直接络属脏腑.彼此间也无表里配合关系.只有部分经脉与脏腑连属.如督脉入属脑、络肾,冲、任、督三脉均与胞宫...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