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 第10页
-
温热病真阴耗损 加减复脉汤由复脉汤
【 真阴耗损 】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唇焦,心悸不宁,神倦欲眠,甚则神昏,或见耳聋舌强,舌质绛而干,脉虚大或迟缓结代。 病机分析 本证乃温热病后期,邪气深入下焦,损伤肝血肾精,而致真阴耗损,虚热内生,邪少虚多之候。因其邪少虚多,乃阴虚而生内热,故一般呈低热。夜间卫阳之气入于里,则阴不制阳更甚,故其身热夜甚于昼。阴分之虚热必循阴经而发散于外,而腧穴即虚热外散之途径。手厥阴心包经之劳宫穴在手心,足少阴肾经之涌泉穴在足心,阴分虚热由手、足心腧穴外散,故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阴亏...
-
生脉散 是广为人知的中医补益方剂
生脉散出自唐代孙 思邈《备急干金要方》,是 广为人知的中医补益方 剂。本方由人参、麦冬、无 味子三味药组成,用于气 阴两虚、元气虚脱之证, 症见头晕、心悸、气短、汗 出、口渴、食欲不振、倦怠 乏力等,兼有药补与食补 的双重功效。 现代人奔波忙碌, 难免会感到神疲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而生脉 散中的五味子有兴奋作 用,白天服用可以振奋 精神,是不错的保健方。 具体用法有如下几种: 1.解暑。邪易耗气伤 津,可将人参、麦冬各10 克.无味了‘6克,冷水浸 泡半小时后,煎煮30~60 分钟,滤取药液,加入...
-
治精索静脉曲张症方
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占30~40岁男性人数的10%。它90%会发生在左侧,是因精索静脉血流淤积,从而造成静脉丛血管扩张、迂曲和变长。精索静脉曲张也会因肾肿瘤引起。精索静脉曲张值得重视的原因是它可能伴有睾丸萎缩和精子生成障碍,导致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90%发生于左侧。检查时,让病人站立。可见患侧阴囊明显下垂,皮肤表面有时有弯曲的静脉。阴囊内静脉盘曲成团状,如一袋蛔虫。扪诊时在睾丸以上精索内触及曲张又能压缩的软包块。偶可触及血栓形成的小结节。在睾丸的下后方亦可摸到同样性质的包块。在病人平卧后,包块很快消失。若平卧后不能消...
-
血栓性静脉炎(秘方数:10)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周围血管病。主要由静脉管壁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形成。临床症状,可分浅层和深部静脉炎两类。(l)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腹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的2一5厘米,长的如细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无全身症状。(2)深部静脉炎,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髂静脉,前者为小腿肿胀,后者以大腿肿胀为主。患肢肿胀呈...
-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秘方数:5)
本病是视网膜脉络膜黄斑区的局限性炎症,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黄斑区是中心视力的据点,一旦发病,正前方视物泛暗,视力下降,或有视物变形,视大为小,视小为大,视正反歪,对物体的颜色也有色差感。本病虽有复发,但也可自愈。倘若发作次数频繁,每有视力减退,不能恢复正常。黄斑区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相接,黄斑区视网膜的营养,也赖于脉络膜供给,故凡黄斑区的视网膜或脉络膜单一有病,常是互相波及,所以临床上称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西医对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体内病灶感染形成的过敏反应(如结核、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有关,也有认为脉络膜...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名医方
【简介】发生于中小动脉(同时累及静脉及神经)的慢性进行性节段性炎症性血管损害;病变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又称伯格氏病。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 【方名】解毒活血汤。 【组成】银花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没药7.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叶汉帜方。 (二) 【方名】回阳通脉饮。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黄芪25...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秘方数:7)
本病是一种周围脉管(指中小动脉及静脉)的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炎症病变导致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肢体缺血损害性的疾病,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北方发病多于南方。受累病变可发生在全身血管,但以下肢为多,容易发生坏疽。简称“脉管炎”。患肢缺血性损害的程度与动态,可综合两种分类法:(一)缺血损害程度分期。(1)轻度缺血:患足趾蹠(或手指)冷痛、麻木、苍白、紫绀,休息或遇暖可减轻;活动时出现典型间歇性跛行,即步行较短路程,小腿肌群逐渐酸胀痛难忍,停歇一下才松解;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2...
-
精选防治动脉硬化数方
乌龙茶防治动脉硬化 取乌龙茶3克,槐角、冬瓜皮各18克,山楂肉15克,何首乌30克。先将槐角、何首乌、冬瓜皮、山楂肉4味,用清水煎沸20分钟左右,去药渣,取沸烫药汁冲泡乌龙茶即可。温热饮服,每日1剂。 黑木耳加葱蒜防治动脉硬化 将黑木耳用温水泡洗。葱、蒜各适量,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翻炒,再加黑木耳,调以盐少许,随量佐餐而食。 芹菜红枣汤防治动脉硬化 取芹菜300克,大枣10枚,一同放入水中煎煮,食枣喝汤,常服有效。芹菜煮水当茶饮用,有安眠降压的功效,对血管硬化、神经衰弱、高血压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山楂茶...
-
肾动脉狭窄(秘方数:1)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血管床的阻塞性病变,其狭窄可影响肾动脉一恻、双侧或其肾内分支,造成肾组织缺血,进而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因素系统,产生高血压。比较常见的病因有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增生。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突然失明、昏倒、脑溢血或癫痛样发作、舒张压显著升高常>120毫米汞柱,腹部或腹胁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眼底检查有恶性高血压造成之视网膜水肿、渗出和出血。实验室检查除尿常现异常外可见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部分患者有低血钾症。快速连续静脉尿路造影、肾动脉造影、肾图、肾扫描、肾静脉肾素测定等特殊...
-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秘方数:4)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尤以男性居多,常以反复出血为特征,故又称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双眼患病,预后较差。由于视网膜静脉炎症,导致出血,流蓄视网膜层,大量可渗溢到玻璃体,屈光质透明度降低,视物不清。开始时,常以眼前黑影增多,一旦出血量大,累及黄斑,或血染玻璃体,则视力骤降。本病常因反复出血,以致造成增殖性视网膜炎,势必导致视网膜剥离,致使失明。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与结核有关,有时虽在全身检查未发现任何活动性结核病灶,此时可作结核菌素过敏所致来考虑。其他非特异性感染病灶、过敏、内分泌障碍也可能是导致本病发...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秘方数:4)
本病是指眼底视网膜静脉血栓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眼底出血,视力减退的眼病。视网膜是视细胞居地,一旦静脉血栓,血液回流障碍,势必导致出血,血液覆盖视网膜,或溢入玻璃体内,影响透光,继而使视细胞接受光的兴奋发生障碍,引起视力减退。根据出血的程度与部位的不同,视力障碍也有轻重之别:少量出血,系属分支阻塞,则部分视野缺损;倘若即使分枝未阻塞,但颞枝静脉阻塞,则往往损及黄斑,引起中心视力障碍,视力有锐减。视网膜静脉血栓,远比中央动脉或分支动脉阻塞为轻,常留有一定的视力。由于视网膜无痛觉感受器,所以也无疼痛的感觉。中央静脉血栓,有...
-
中国“古琴”按摩经脉 调节情绪平衡脏腑
中国的“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古琴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对于人生修养、养性修身、立命进德有莫大助益,其松沉旷远的音色、舒缓简淡的曲调以及宁静庄重之仪容,其中所蕴藏的古朴宁静的意境,传达着静远淡逸的气息,能唤起恬淡悠远的回忆,令人返于原始本然之故乡,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实在是非常重要、弥足珍贵。东汉刘向《琴说》论鼓琴用于明道德、感鬼神、美风俗、流文雅等,基本系儒家思想,至唐代薛易简论鼓琴之作用,则兼有佛家绝尘出...
-
穿衣戴帽《脉法》中寻找答案
生活起居是与人的健康相随相伴的一个重要方面,穿衣戴帽这些看似寻常的事件,却暗藏着深厚的养生学问。在流行时尚飞扬的今天,春秋戴毛帽、隆冬裹丝袜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四时不分甚至时令颠倒的衣着背后,又潜伏着怎样的健康隐患呢?你是否真的懂得穿衣戴帽?让我们一起到帛书《脉法》中寻找答案。 《脉法》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现今发现最早的脉学理论古籍,它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和确立治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虚实补泻概念。《脉法》在灸法中指出“圣人寒头而暖足。”大家不妨用30秒扫视一下全身上下是否符合...
-
中医“胞脉”说 辨病与辨证结合
许润三,男,1926年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对中医内科、妇科病有丰富经验,尤其对妇科疾病,如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颇有专长。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许润三从医60余年,医术精湛,精于脉理,详于辨证,尤擅经方,其学术思想一直影响着后学。他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攻关,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这一疑难病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治规范。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症的...
-
初春乍暖还寒 按摩督脉调畅气血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正是季节转换之时,人们的身体也面临“换季”。此时正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转折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如果我们按这个节奏走,就会顺应自然的运势;如果不按这个节奏走,就会背离自然的运势。 按摩督脉预防传染病 季节交替之际,感冒患病的人数常常直线上升,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稍不注意就惹病上身。究其原因,一是春季气候回暖,病毒、细菌容易滋长传播;二是刚到春季很多人就迫不及待地脱下棉袄,而体质较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风寒而受凉生病。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才是根本。天气转暖...
-
中医特色脐疗“神阙”穴 十二经脉相连
脐疗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肚脐又称“神阙”穴,与十二经脉相连,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贴于患者的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脐疗效果最明显的疾病就是腹部疾病,如腹胀、腹痛等。 近日,笔者会诊了一名腹胀病人,此病人因脑出血术后处于中度昏迷状态,不能通过问诊得知病情,病人腹部膨隆,好像四五个月的孕妇一样,舌苔无法观察,脉数。 笔者常规给予针刺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由于病人昏迷不能准确反映得气感,针灸效果不佳,腹胀略有减轻,下午又给予腹部推拿,效果不佳。又因...
-
判断妊娠脉要点 方药试探
现代医学技术发达,怀孕很快就可以通过抽血、B超、小便等方式检查出来,但这些检查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如常有遇见在怀孕期间感冒用了感冒药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其实当初已经受孕,或者去医院做体检,照了某光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当初已经受孕,但往往此时悔之晚矣。 一般人在月经没有推迟之前是没有意识去了解是否受孕,而我们作为医生,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来保护好自己,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二来有能力尽早判断是否受孕,也是对患者负责,对生命的尊重。 判断妊娠脉要点 判断妊娠脉要点有二:一是肺脉和肝脉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