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脉 第6页

脉 第6页

  • 抗动脉硬化酵素方

    抗动脉硬化酵素方

    抗动脉硬化酵素:原料为连皮生姜500克、冰片糖250克、柠檬4个,按生姜一层,柠檬一层,糖一层码放。 制作时间 14天。制作出的酵素含巯基醇蛋白酶,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抗氧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这种酵素的稳定性较差,应放入冰箱保存并在 15天内服完,每天早晨空腹喝200 毫升温开水后,喝30毫升抗动脉硬化酵素。 适宜人群:高血脂、高血压患者。 · 更多自制酵素治病方 · 保肝酵素方 · 整肠酵素方 · 护心酵素方 · 杀菌解毒酵素 &...

  • 瓜蒌可扩张心脏冠脉

    瓜蒌可扩张心脏冠脉

    暑湿之邪困阻于心,阻塞胸部阳气,容易诱发心脏不适,出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等。取全瓜蒌15克、竹茹10克,以沸水250毫升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药理学证实,瓜蒌可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辅助治疗。对于暑湿阻于上焦、心阳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心悸怔忡均有很好的效果。 山东省平阴县卫生局 副主任医师朱本浩献方...

  • 强心化瘀复脉汤治房室传导阻滞

    强心化瘀复脉汤治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心气虚,心阳虚,脉络瘀阻以致心功能失调。临床表现多见头晕,乏力,气短,自汗,心悸,胸闷,面色苍白,活动时气急昏厥,舌质苍白,舌苔薄白,偶有兼内热者舌红苔黄,脉细弱或涩滞。血压多偏低或正常,心率缓慢。笔者自拟强心化瘀复脉汤治疗该病,疗效良好。   该方由红参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三七20克,红花12克,降香20克,檀香10克,川芎15克,麻黄10克,附子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组成。水煎服,日1剂。方中红参、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益气固脱;麻黄、附子、桂枝...

  • 治血栓性静脉炎方

    治血栓性静脉炎方

    当归10克,川芎10克,乳香10 克,没药10克,桃仁 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紫草10。克,丹皮10克,石斜 10克,秦艽3克,公英30克, 泽兰15 克,忍冬藤30克,生姜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方剂具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利湿功效。用于血栓性静脉炎。加减运用:患肢肿胀明显者加苡仁、连翘;红肿明显者加天花粉、银花:病在下肢者加牛膝、防已;病在上肢者,加桑枝、姜黄。 (星辰辑) 治胃寒疼痛验方 桂花于3克研末,玫瑰花3克,用开水冲泡。每日3次温服。...

  • 防治动脉硬化食用偏方

    防治动脉硬化食用偏方

    山楂茶防治动脉硬化 干山楂片10克,绿茶2克,同置于保温杯内,冲入沸水,盖上盖子约5分钟后,即可代茶饮服。能降脂降压、醒脑提神。 芹菜红枣汤防治动脉硬化 取芹菜300克,大枣10枚,一同放入水中煎煮,食枣喝汤,常服有效。芹菜煮水当茶饮用,有安眠降压的功效,对血管硬化、神经衰弱、高血压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黑木耳加葱蒜防治动脉硬化 将黑木耳用温水泡洗。葱、蒜各适量,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翻炒,再加黑木耳,调以盐少许,随量佐餐而食。 乌龙茶防治动脉硬化 取乌龙茶3克,槐角、冬瓜皮各18克,山楂肉15克,何首乌3...

  • 民间治疗脉管炎方

    民间治疗脉管炎方

    1.毛冬青根30克.竹叶榕根30克.大通筋茎 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小远志6—9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也可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 3.蒙自木蓝根15~30 克.白酒500毫升。泡酒7 日即可用.每次服5~10毫升.每日3次:或蒙自木蓝根9~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4.丝棉木35克.土牛膝 20克。水煎服.每日1剂。随症加减.发黑发紫者加桂枝、红花、当归尾或赤芍各 10克.王不留行15克.藕节 30克.丹参30克.虎杖30 克:红肿热痛者加夏枯草、野菊...

  • 辨治动脉疾病

    辨治动脉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虽然可以分为周围动脉病、静脉病、小血管疾病等多类疾病,但临床上不论哪种均可出现血瘀的共性——瘀血、缺血、瘀斑、肿胀、粥样斑块、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引起肢体动脉循环障碍,甚至溃疡与坏疽,或者静脉性扩张、血栓引起肢体肿胀、皮色发暗、瘀积性皮炎、下肢溃疡等静脉功能障碍。崔公让概括这些临床体征的共性病理变化为:污秽之血为之血瘀,久病入络之血为血瘀,离经之血为之血瘀。崔公让将这些血瘀归纳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热毒血瘀。对于血瘀的治疗,多采用益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

  • 雷昌林闭塞性脉管炎治验

    雷昌林闭塞性脉管炎治验

      邱某,男,28岁,2001年1月17日初诊。   主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年余。患者症状初轻,后逐步加重,于2001年1月10日在某大医院行多普勒检查,报告如下:“左下肢胫后、胫前及足背动脉,所见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确诊后,曾经过中西药治疗,但效不著。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患者面黄无华,全身困乏,足趾冰凉疼痛,间歇性跛行,走十几步就感腓肠肌(小腿肚)痛,需休息一会才能继续行走,腰困痛,大便1日3次,软。   查体:双颌下淋巴结有压痛,咽部红,右上腹有较明显压痛,胃腹...

  • 杨牧祥临证治脑动脉硬化症

    杨牧祥临证治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基础上,脑动脉发生弥漫性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从而使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脑动脉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基础,其形成与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壁本身代谢异常、血液动力学改变以及血小板的聚积等因素有关。   肝肾亏虚为本痰瘀风火为标   中医学中无“脑动脉硬化症”的病名,根据其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归之为中医“眩晕”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记载:...

  • 中药可防治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药可防治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是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焦点问题。老年ACS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如左室功能受累多、并存疾病较多等,因此治疗难度较大。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开展与普及,明显改善了ACS患者的预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显示,血瘀、气虚、痰浊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证侯要素,而PCI术后多表现为由实转虚的证候演变。中医药干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陈可冀院士领衔的课题组率先提出“血瘀与PCI术后再狭窄相关”的假说,并相继证实...

  • 春按百会防中风 治静脉血栓

    春按百会防中风 治静脉血栓

    春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季节,也是中风多发的季节。 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恶心、头痛、中风、昏迷等症,可按摩百会穴辅助治疗。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将一手四指并拢,中指放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部位,缓缓揉按,每次10分钟,每日早、中、晚各1次。 张翠珍 治疗静脉血栓形成 处方:桃仁、红花各 150克。当归150克,丹参 300克,川芎100克,鸡血藤150克。牛膝150克。 随症加减:高热、患肢肿甚.舌质红绛加大黄蜂房、黄连;肢体肿甚...

  • 邓铁涛治高血压 详查症脉辨明证型

    邓铁涛治高血压 详查症脉辨明证型

    邓铁涛,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精心研究中医理论50多年,极力主张“伤寒”、 “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于中医诊断学的内涵建设提出新的见解。临床善治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脑管疾病之一,中医多属于“眩晕”、 “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畴。邓老从医多年...

  • 治冠心病心绞痛 五参顺脉方

    治冠心病心绞痛 五参顺脉方

      毛德西,男,1940年生,河南省巩义市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其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   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载,通晓中医经典及各家学术思想,学验俱丰,医德高尚。擅长治疗心脑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对疑难杂病辨证入微。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参编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   组成:西洋参30克,丹参30克,北沙参30克,苦参30克,...

  •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正虚   案例九:脉沉弦细而涌诊为阴虚阳亢化风   李某,男,50岁。2012年5月12日初诊。   平素高血压、冠心病,血压在160/105mmHg左右,服硝苯地平控制在130/90mmHg。现头晕,心悸,胸闷,烦躁易怒,寐差,他无明显不适。脉沉弦细而涌,舌绛红,少苔。   证属:肝肾阴虚,阳亢化风。法宜: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方宗:三甲复脉汤。   处方:生龙牡各30克(先煎),炙鳖甲30克(先煎),龟甲30克(先煎),白芍18克,地黄15克,山茱萸12...

  • 脱疽(腘动脉栓塞后)四妙勇安汤加减

    脱疽(腘动脉栓塞后)四妙勇安汤加减

      田某,女 ,72岁 ,于2008年11月3日以右下肢发凉、疼痛、麻木15天为主诉来诊。患者于15天前,突然出现右下肢疼痛、发凉、麻木、苍白,在当地医院诊为“右下肢腘动脉栓塞”,给予抗凝溶栓类药物治疗,疼痛已有所缓解。刻诊:右下肢麻木、发凉、疼痛,右下肢贝格氏征(+),右足各趾指压有苍白反应,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涩。双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右下肢腘动脉闭塞。既往史:患者有房颤史5个月。   诊断:脱疽(腘动脉栓塞后),证属血脉瘀阻。药用四妙活血汤合四君子汤加减以滋阴益气,活血化瘀,健...

  • 护心脑心管 治静脉血栓方

    护心脑心管 治静脉血栓方

    桃仁、红花、当归、鸡血藤、牛膝各15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分服,同时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高热、患肢肿、舌红者加大黄蜂房、黄连;小便不利者加赤小豆、车前子;患肢有静脉结节或硬索状物,持续疼痛者加穿山甲。 研究发现.女性二到更年期,心血管疾病就会明显增加。经常食用葡萄干蒸枸杞.对保护心血管和缓解更年期不适大有好处。葡萄干中富含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仃显蔷的抗氧化、调节血脂、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枸杞的主要有效成分枸杞多糖、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抑制甘油三酯...

  • 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弦滑脉为痰涎内阻,邪气阻滞,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气血激扬化风而显脉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之风痰,不是外感所致,而是素体脾虚,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则变化为痰。   《四言举要》云:“火郁多沉。”此沉乃气机不畅,气血被束不外达而沉,躁数实为火热郁伏奔腾不宁之象。故脉沉而躁数,李士懋以其为典型之火郁脉。方以升降散加减透解郁热,方中尤以大黄之用耐人寻味,大黄苦寒清泄,通腑泻火,降浊推新,使在里之热下趋而解,以泻代清。   李士懋认为脉以沉为本,以沉为根,故而临床诊脉首以沉取有力无...

  • 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治方

    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治方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临证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组成和用法法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2克,生草6克。水煎2次共对为500毫升,早晚2次温服,14剂为一个疗程。   功效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表现为眩晕,头重,耳鸣,恶心,呕吐,呃逆,个别患者有猝倒、持物落地和复视等症状,舌质淡白,苔厚腻或黄厚腻,脉弦数、弦滑或滑数。颈部活动可诱发上述症状的发生。...

  • 静脉渗漏芦荟可治

    静脉渗漏芦荟可治

      静脉输注药物时,如果药物浓度过高,或输注某些刺激性强、渗透性大的药物时,可能会引起输液外渗,即静脉渗漏。静脉渗漏可引起静脉炎,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通常采用热敷、冷敷及硫酸镁湿敷等方法对静脉渗漏性静脉炎进行治疗,在疗效不佳时还可采用芦荟外敷。   中医认为,芦荟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医学证实芦荟内含有大量蒽醌类化合物,其中以大黄甙含量最高,具有抗炎、抑菌和杀菌作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促进细胞再生和伤口愈合作用,还可以防止血管损伤后的平滑肌再生,避免引起血管狭窄。另外,芦荟中所含的芦荟素能够软化血管,促进血管...

  • 治注射引起静脉炎经验

    治注射引起静脉炎经验

    经验方:红花、甘草各等量。 用法:将红花与甘草研成粉末,用50%酒精调匀后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干后可在纱布外以少量酒精加湿。 疗效:本方治疗注射引起的静脉炎患者70例,显效(红肿热痛消失,局部静脉变软并恢复弹性)43例,有效27例。...

  • 高渗葡萄糖治口溃疡 静脉炎

    高渗葡萄糖治口溃疡 静脉炎

    高渗葡萄糖指的是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过去常被用作脱水、利尿药,其实该药外用还有一些新的用途。 治疗创口溃疡:高渗葡萄糖可使创口处的水肿组织脱水消肿,并有营养创口的作用,从而促进病变组织迅速再生修复。方法为:对反复溃烂的伤口常规清洗后,清除坏死组织和苍白肉芽,将20 毫升高渗葡萄糖加庆大霉素4-8万单位浸于无菌敷料上覆盖创口,外加凡土林纱布以保持伤口湿润,之后包扎,隔日换药1 次,8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可全部冶愈。 治疗静脉炎:高渗葡萄糖的高渗作用可以减轻炎性物质的渗出,缓解局部肿胀。方法是用高渗葡萄...

  • 枸杞泡酒治静脉曲张

    枸杞泡酒治静脉曲张

      泡枸杞的酒要选择38度以下的低度白酒,以免对患处皮肤造成不良刺激。   比例是多少?——1:2   根据酒的多少,加入适量的干枸杞即可,一般比例不超过1:2,即1千克干枸杞泡2000毫升白酒。   泡多久?——泡一周   为了让药酒更好地发挥效力,应泡一周后再开始使用,每晚用手蘸枸杞酒涂抹患处即可。   “枸杞泡酒”答读者问   1.酒变少了怎么办?   一些读者咨询说,自己按照介绍的方法:用低度白酒,以1:2的比例(一斤枸杞用两斤白酒)泡...

  • 治药物性静脉炎外敷方

    治药物性静脉炎外敷方

    经常通过静脉用药的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性静脉炎,海带湿敷对其有较好的疗效。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甘露醇,干海带上常附着一层白霜似的白粉就是甘露醇,它是一种贵重的药用物质,具有降低血压、利尿和消肿的作用,局部应用有抗炎作用,对急性渗出期的血管通透性渗出和水肿均有拮抗作用,借渗透作用消除肿胀,并有轻度的解毒作用。海带治疗静脉输液药物性静脉炎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类型静脉炎,对红肿型静脉炎效果最佳。该治疗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疗效好、见效快,无不良反应,且经济实用。 方法是:将干海带用清水浸泡,干海带与水的比例为1:5,浸泡时间...

  • 治脉管炎(虚寒凝滞)方

    治脉管炎(虚寒凝滞)方

    处方:黄芪40克,当归25克,红花、丹参、牛膝、地龙各18克,制附子8克,肉桂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温经,散寒通络。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虚寒凝滞型。症见足凉麻木,抽痛,跛行,足趾压之回血缓慢,足背动脉摸之细弱或不清,气虚乏力,面色微红,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或迟。 专家点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比较难治的慢性周围血管器质性病变。该病主要侵犯肢体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皮肤浅静脉,血管壁呈现非化脓性炎症,出现瘀血、缺血、瘀斑、肿胀,溃疡坏疽血栓形成,引起肢体缺血、疼痛,...

  • 熏蒸法治静脉曲张

    熏蒸法治静脉曲张

    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很多,熏蒸法就是其中之一。以下一则验方对于该病早期有疗效。 取当归、川芎各15克,川牛膝、桃仁、红花、鸡血藤、透骨草、艾叶各10克。上药共人沙锅加足水量,先浸泡40分钟;然后大火煮沸,改小火煎30分钟取汁,趁热熏蒸患部(注意:患肢与药液要保持距离,以能耐受为度,防止烫伤)。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用中药熏蒸法外治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蒸发使药气直接作用于患处,可促使瘀滞的脉络得以通畅,恢复正常血液循环。其中,当归可活血通络;鸡血藤、透骨草可温通经络;桃仁、川芎、红花可活血化瘀...

  • 动脉硬化四种类型辨证施治

    动脉硬化四种类型辨证施治

    动脉硬化大致可归属中医学“胸痹”等范畴。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情志不遂,肝气怫郁,气郁化火,煎熬津液,水凝成痰所致。痰浊留于体内,阻碍气血流通,可出现头痛眩晕,胸闷胸痛,肢体麻木偏瘫,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等症状。痰浊瘀滞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区别,一般按痰瘀在头、痰瘀在胸、痰瘀在腹、风痰闭阻四种类型辨证施治。 【动脉硬化】痰瘀在胸,可见胸闷胸痛,心悸懊憹,急躁善怒,形体肥胖,乏力,舌黯或有瘀斑,苔厚腻或垢浊,脉滑实或弦。治以祛痰开郁,活血化瘀。方取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方:...

  • 治脉管炎“脱疽”方

    治脉管炎“脱疽”方

    中医学将脉管炎归于“脱疽”范畴。《黄帝内经》对周围动脉病的认识是这样写的:“发于足指,名日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 1:鸡血藤30克,玄参、金银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此方清热解毒,活血化淤,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茵陈24克,赤小豆18克,薏苡仁30克,炒...

  • 治静脉炎4验方

    治静脉炎4验方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是因长期静脉注射的刺激,使局部血管和肌肉损伤、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的炎症。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现介绍几则治疗静脉炎的中药方: 方一:根据患处大小,取跌打丸3-7丸,研细,用白酒调为糊状(以敷后不外流為度)外敷於患处,外用纱布复盖,并保持药膏湿润,不断洒酒,每日换药一次,敷后病人可感局部轻松,痛减,有轻微瘙痒感,一般换药2-3次即癒。 方二:取适量新鲜仙人掌。刮去外皮及刺,捣成糊状,加冰片1克一2克搅匀。涂在患处...

  • 静脉炎外疗法

    静脉炎外疗法

    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静脉炎病理。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由静脉注射引起的静脉炎,临床中并不少见。七叶一枝花又名蚤休,性味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功能较强。外用研粉和醋调敷患处,治疗静脉炎有效果。 在平底瓦盘中放醋20毫升,将晒干的七叶一枝花根茎(约5克)放在瓦盘中研磨成汁状。然后用棉签沾药液外涂患处,每天3至4次。一般用药2天,即能肿胀消退,红紫减轻,疼痛大减。 四肢血管疾病的诊断和...

  • 治疗落枕 口疮 脉管炎验方

    治疗落枕 口疮 脉管炎验方

    治疗落枕验方 党参20克,黄芪20克,蔓荆子12克,葛根12克,黄柏10克,白芍10克,升麻6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风活血,治落枕,颈项强直,转动失灵等,一般1~3剂见效。 鸡内金治口疮 取鸡内金10克或适量(视口疮面积大小而定),研末外用,每日至少涂抹3次。 治须发早白验方 取熟地黄100克,黑桑椹120克,黑芝麻60克,淮山药200克,南烛子、花椒各30克,白酒2000毫升。将药共捣细,用白布包贮,置于干净容器中,倒入白酒,浸泡7天后去渣取汁备用。每次空腹温饮30~50毫升,早晚各1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