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脉 第5页

脉 第5页

  • 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颈椎病 处方蠲痹汤

    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颈椎病 处方蠲痹汤

    案例二: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 殷某,男,51岁,江苏南通人。入初诊:2014年7月20日。 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1年余。患者2013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欲仆,如踏棉花,伴言语蹇涩,持物受限,颈项稍有不适,同年7月31日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查头颅CT提示小脑萎缩,双下肢肌电图正常。考虑患者脑萎缩,予“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片、甲钴胺”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症状迁延。2014年5月至二炮总医院查颈椎MR,患者自诉无异常(未带MR片及报告),予针灸、理疗治...

  • 痹证治疗 针刺督脉加艾灸

    痹证治疗 针刺督脉加艾灸

    笔者有幸跟随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向贤德主任临床学习,在期间对他针药并用的治疗方法感受颇深,临床治疗痿症、痹症效果较佳。现举一案,供大家学习。 患者,王某,女,54 岁,于2015年9月21初诊。主诉:腰背僵硬疼痛半年,近十日来加重。现病史:腰背僵硬连腿疼痛,走路困难,行百米自感腰酸痛,双腿无力,不能直立,西医检查为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骶髂关节强直。纳可,大小便尚可。脉弦弱尺脉弱,舌质暗红苔稍厚。 诊断:痹证。 辨证:肝肾亏虚,气血瘀滞,督脉不通。 治疗:针刺督脉加艾灸:针刺取脊柱...

  • 一套下肢静脉曲张的避免保健操

    一套下肢静脉曲张的避免保健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提高,静脉曲张作为一种常见病,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对于严重的静脉曲张还没有出现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在疾病的初期就加以预防保健,来延缓或控制静脉曲张的加重。 在这里介绍一套下肢静脉曲张的避免保健操。 1、腿上运动:取仰卧位,头部垫小枕头,双腿绷直,双腿置于身体两边。先举起右腿,在空中逗留数秒钟后放下,在以左腿重复上述举措,替换进行4—6次。 2、抬腿运动:姿态同上。双腿并拢,两腿顺次抬起呈45度角,各进行4—5次。...

  • 急脉穴治肠痉挛 捏脊治腰扭伤

    急脉穴治肠痉挛 捏脊治腰扭伤

    按压急脉穴治疗肠痉挛   方法:急脉在一侧腹股沟的正中偏内侧,按之有股动脉博动应手处是穴,左右各一穴。在疼痛的同侧,取穴,如整个下腹痛可两侧穴同用。先让患者仰卧,伸直下肢,操作者取穴后用大拇指肚压在穴处,逐渐加力,至穴内似博动非博动时为宜,按压约10秒钟,放松压力,再加压再放松。每次放松压力时,患者感到有股热气从穴处向下放散至膝部或至足部,当即疼痛消失,一般不超过5分钟即获效。如果不见效则应到医院诊治。   内科主治医师 李志良 急性腰扭伤可捏脊   捏脊疗法主要是对督脉、膀胱经...

  • 痿证三甲复脉汤

    痿证三甲复脉汤

    治疗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辨证精的,发药稳当,如目中的。守方看似简单,做到绝非易事。复诊之时,患者说药以中病,继续守方服用,自是轻而易举。倘若药后无效,或收效甚微,甚或加重,患者求效心切,守方不变就显得太困难了。尤其难以处理的是,药后不仅未效,反而出现某些“反应”,患者心存疑虑,医者心中无数,于是赶紧“更方”,有的甚至将正确的处方改错。因此,当病人反映药后效果不佳或有不良“反应”时,一定要心有定见,不能为药后有小“反...

  • 强脊通督法是以中医督脉脊柱理论

    强脊通督法是以中医督脉脊柱理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病常见原因,多发病于青壮年,男性居多。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痹症”的范畴。 引起腰痛病主要有三个方面病因:内因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外因一是外伤、劳损,二是外邪入侵。骨正方可筋柔,运用强脊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气血同调、筋骨同治、防治结合,疗效显著。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总督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此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

  • 内服外洗治疗脉管炎

    内服外洗治疗脉管炎

    内服方当归15克.赤芍15 克.鹿角霜15克.牛膝15克.乳香 15克.没药15 克.麻黄1克.细辛1克.党参15 克,地龙15克.白术15克.干姜15 克.大枣15克.黄芪9克.天麻9 克.伸筋草6克.路路通6克.防风9克.熟地9 克。制法: ①以上诸药研细为末.炼蜜为丸,丸重9克,每日3次,每次2丸。 ②以上中药用温水浸泡4个小时.文火煎煮20分钟.每日1 剂.分3次服。 外用方艾叶50 克.大黄50克.伸筋草 30克,路路通30克,防风30克.蒺藜30克.熬水泡洗患处。(杨荣兵)...

  • 通脉化滞除眩晕

    通脉化滞除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复发性,常以头晕为首发症状而出现,部分病人伴有恶心呕吐以及眼球水平震颤,或平衡失调,甚至卒倒。临证要鉴别和排除与眩晕有关的其他疾病等。   近治一患者王某,男,41岁。2011年5月16日因头晕目眩,恶心呕吐3小时就诊。刻诊:视物不清,行走不稳,面色淡黄,舌质淡暗,苔薄黄腻,脉弦滑。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片检查结果示:生理曲度消失,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头颅CT及眼底、血压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眩晕
  • 静脉发炎治有良方

    静脉发炎治有良方

    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症状表现为周围皮肤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由静脉注射引起的静脉炎,临床中并不少见。七叶一枝花又名蚤休,味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功能较强。外用研粉和醋调敷患处,治疗静脉炎有效果。 方法:在平底瓦盘中放醋20毫升,将晒干的七叶一枝花根茎(约5克)放在瓦盘中研磨成汁状,用棉签沾药汁外涂患处,每天3~4次。一般用药2天即能肿胀消退,红紫减轻,疼痛大减。 甄 卓...

  • 浅静脉炎 中药熏治

    浅静脉炎 中药熏治

    笔者采用臼拟中药外洗治疗浅静脉炎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金银化、艾叶、花 椒各15克。上药加水3000毫升,煮沸后放入脸盆中,先用热气熏蒸,待温度降致适宜后,不断用小毛巾蘸药液擦洗患肢,直至将患肢浸泡入药液中。每剂药可重复使用2天,再用时将药液烧开即可,每天熏洗2次,每次15~30分钟。 河北廊坊刘新华 点评:创伤病人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浅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沿静脉走行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等症...

  • 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属湿热壅盛证

    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属湿热壅盛证

      侯玉芬,女,1949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从医40年,擅长外科及周围血管诸疾的中医治疗,如深静脉血栓形成、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性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淋巴水肿、丹毒及血管炎等疑难病。承担多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   组成茵陈30克,赤小豆30克,赤芍20克,水蛭10克,黄柏12克,金银花30克,怀牛膝15克,栀子10克,苍术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功效清热...

  • 分型辨治血栓性静脉炎

    分型辨治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以局部皮肤红斑、水肿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人可伴有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反应。中医认为,静脉炎的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用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湿热阻络 局部皮肤紫红、肿胀、发热、瘙痒,有渗出液,缠绵难愈,皮肤破溃后不易愈合。 治法清热祛湿、活血通络。 方药连翘、夏枯草、蒲公英、鸡血藤各30克,菊花、浙贝母、茯苓、猪苓、虎杖、地龙各15克,泽泻、黄柏、黄药子各12克,桑寄生、络石藤各20克,水蛭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中成药败毒丸、祛湿丸口服。 瘀血滞络 局部皮...

  • 治静脉炎经验

    治静脉炎经验

    方法:取蚤休(七叶一枝花)、银花各 10克,共研成粉,用食醋调成糊状,摊在双层纱布上,放显于静脉炎患处,每30分钟换纱布1次,连用l小时,每日2次。 主治: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和化学刺激或长期置管等原因所导致的静脉炎。 赵伟...

  • 治脉管炎内服外洗方

    治脉管炎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当归90克,元参、甘草各30克,茜草、红花、全蝎各12克,乳香、没药、金银花各9克,牛膝、透骨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紫花地丁、连翘、蚤休各30克,赤芍15克,生甘草9克。加水煎汤,待药液温度适宜时,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15日为1个疗程。(郭旭光)...

  • 刮头部经脉 快速缓解头痛

    刮头部经脉 快速缓解头痛

    头痛是很常见的症状,有时源于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有时是因为某些病症,如高血压、脑出血或动脉瘤所导致。中医认为,头为阳之首,脑为髓之海。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均与循行于头部的经脉气血失调、气滞血淤有关,因此用刮痧的方法疏通头部经脉,可以快速缓解头痛。 最好选用水牛角刮痧梳子作为刮拭器具,因为水牛角本身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刮拭头部时又不会产生静电,且专用的刮痧梳子梳齿圆钝,不会损伤头皮。 刮拭方法就和平日梳头一样,先刮头顶和头后部,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向前刮至前发际,再从百会穴向后刮至后发际;再刮拭头两侧,将...

  • 治深部静脉炎经验

    治深部静脉炎经验

    经验方:银花、丹参各30克,当归、乳香、没药、川牛膝各15克,川芎、枳壳、地龙各10克,赤芍、穿山甲各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药渣外敷患处。 疗效:本方治疗深部静脉炎患者36例,痊愈2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5例。...

  • 输液性静脉炎 中药外敷方

    输液性静脉炎 中药外敷方

      输液性静脉炎是指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后,静脉内腔出现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其症状表现为沿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中医治疗以凉血逐瘀为主,以下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外敷方:   1.生姜150克,芒硝200克,大黄100克。先将生姜去皮捣烂,再把芒硝和大黄分别研为细末,加醋酸适量,搅拌成糊状备用。根据患处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物稍加温后,均匀地敷于患处,厚度约0.5厘米,然后盖上纱布或塑料薄膜,包扎固定。每次敷3~4小时,每日一次。   2.取芒硝适量,按100毫升温开水加入20克芒硝配制,使之完全溶解。用毛巾浸渍溶液...

  • 治脑动脉粥样硬化经验

    治脑动脉粥样硬化经验

    经验方:枸杞子、鸡血藤、葛根各30克,女贞子20克,当归、川芎、丹参各12 克,菊花、石菖蒲、炙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餐前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脑动脉硬化患者70 例,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脑血流图明显改善)4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

  • 醋泡西红柿可防动脉硬化

    醋泡西红柿可防动脉硬化

      西红柿的红色源于番茄红素,这种重要的物质不但能够去除自由基、预防癌症,还有抑制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可有效防止动脉硬化。小西红柿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是普通西红柿的2倍。如果将陈醋与小西红柿一起搭配食用,能进一步提高人体对小西红柿营养成分的吸收。   具体方法是:小西红柿20个,陈醋200毫升,白糖1匙,盐1/3小匙。将小西红柿洗净、去蒂,用牙签在上面均匀地扎孔;其余原料放入锅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糖和盐溶化;把小西红柿放入瓶中,再倒入完全冷却的混合液体,5~6小时后即可食用,每天吃6个左右。醋泡西红...

  • 气贯心脉 防治冠心病

    气贯心脉 防治冠心病

    选取站式或坐式体位,若病情严重亦可选取高卧式,以舒适自然为佳。全身放松,舌抵上腭,双手重叠放于小腹 (丹田)上,两眼微闭,面带微笑,排除杂念,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处,也可配合内视法,用眼观鼻,意念看着膻中,进入身体正中,再内观到丹田(肚脐下3横指)。当意守过程中口内产生唾液时,可缓缓咽下,并用意念将其送到丹田。 待丹田有气感(发热、发胀、发紧等感觉)时,再意想丹田之气直上输入到心脏,同时吸气;呼气时意想冠状动脉自行扩张,真气通过冠状动脉及其网络在心脏上的分支,最后汇集在一起下行到丹田。一上一下随着呼吸反复进行练习,每...

  • 动脉硬化 食疗可治

    动脉硬化 食疗可治

    中老年人动脉易出现硬化,常喝桃仁萝卜粥可防治动脉硬化。 中医认为,动脉哽化多为痰瘀阻滞引起,使动脉管壁老化噌厚变硬,失去弹性。用法是取桃仁6克 (中药店有售)捣碎,与白萝卜10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每日1次。 肖 宇...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性病变。由于血管因炎症变狭窄以致完全闭塞,肢体末端组织产生缺血性变化,严重时形成坏疽。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精神紧张、吸烟、受寒冻、营养不良、高凝状态等,并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1、炙甘草30克,金银花、玄参、当归各20克,川芎、肉桂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鸡血藤、丝瓜络各30克,马蜂窝10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3、薏苡仁90克,茯苓60克,白术30克,车前子(纱布包)15克,...

  • 动脉硬化 体操可防

    动脉硬化 体操可防

    运动对治疗老年人动脉硬化大致有两点好处:首先,可以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医疗体育可以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由于局部缺血而出现的症状,如老年人手足麻木、软弱无力、精神萎靡等。老年人体操的目的是改善自己机体的功能,尤其是四肢的血液循环系统,下列四节体操和按摩对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好的维护功效。 1.坐位,身体正直。 两手握拳,然后慢慢张开手指,反复做20次左右,亦可用一手搓2个核桃。 2.坐位,身体正直。 两足踝绕圈旋转,做20次。 3.坐位,两手抱颈。 左...

  •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

    1、乳香、没药各15克,麻黄、甘草、朱砂各8克,琥珀1.5克。上药共研为末,分作10包,每天早晚各服1包,用黄酒60毫升冲服。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金银花30克,麦门冬、辽沙参各15克,鲜地黄60克,鲜藕、梨各30克。将前3味药水煎2次取汤,后3味药洗净榨取汁液,将两者混合起来,分早、中、晚3次分服,每日1剂。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鲜山药60克,大枣8枚,粳米50克。先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片或切丁,再将大枣和粳米洗净,共同加水煮粥温服,每日1次。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贻谋献方...

  • 通脉治治心痹(风湿性心脏病)

    通脉治治心痹(风湿性心脏病)

      孔明云,男,汉族,生于1952年,青海省名医、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青海省老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幼从师习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主张对疑难病的治疗采用专病专方,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如对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乙型肝炎、溃疡病、慢性肾病等均有自拟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40篇。   组成红参15克,黄芪30克,桂枝15克,丹参30克,桃仁10克,炙甘草10克,苏木10克,附子...

  • 动脉硬化 常吃“四仁”

    动脉硬化 常吃“四仁”

    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常服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和松子仁,可软化血管。 中药柏子仁安神宁心,核桃仁通经益智,桃仁活血通便,松子仁养心安神,此四仁可以软化血管,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 取柏子仁、松子仁各300克,核桃仁1000 克,桃仁500克,红糖(或用蜂蜜)1500克。将前4味各捣如泥,混合在一起,用红糖或蜂蜜调匀即成;每次服10克,日服2—3 次,开水送下。 赵国清...

  • 患静脉炎药酒湿敷

    患静脉炎药酒湿敷

    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导致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尤其在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化疗药物时更容易导致药物性静脉炎。这给临床继续用药和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也给患者在原有疾病之上增加新的痛苦。为了防治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中药配制药酒,运用于临床,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6~72岁;其中表现为红肿胀痛者8 例,条索硬结者6例,坏死者3例,静脉闭锁不通者1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当归、川芎、红花各15克...

  • 动脉硬化 木瓜籽防

    动脉硬化 木瓜籽防

    人们吃木瓜时常将瓜瓤里黑色的子扔掉,其实,在炖肉时放点木瓜籽对防动脉硬化有很好的功效。 木瓜籽能调整人体血浆中的好、坏胆固醇的比例,避免因摄人过多的肉类导致胆固醇过高引起动脉硬化。木瓜籽还富含钾,能促使体内过剩的钠排出体外,降低血钠含量和降低血压。 将一小把(约30粒)木瓜籽放进纱包里,与肉一起放锅内炖熟即可。 农家慧...

  •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名医徐德伟方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名医徐德伟方

    治精索静脉曲张(寒凝血瘀)方 处方:木香、乌药、地鳖虫、菟丝子、桑椹子、补骨脂各10克,川楝子、丹参、当归各15克;桂枝5克,吴茱萸、小茴香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散寒止痛,理气活血。用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症见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 创方者:徐德伟 治精索静脉曲张(气滞血瘀)方 处方:黄芪30克,菟丝子、桑椹子、枸杞子、党参、当归、赤芍、地龙、川芎各10克,黄精、白术各15 克,水蛭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治三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治三方

    1.黑附子、干姜、吴茱萸各10克,川乌、草乌、细辛各6克。上药共研细末,取少许加白酒、陈醋适量,调和成糊状,敷贴患肢足心。 2.生姜120克,甘草60克,葱根7个。煎汤,趁热熏洗患处。 3.芒硝60克,乳香、没药、露蜂房、透骨草各20克,水蛭15克,地丁30克。诸药共为细末,以猪油调和敷患处,每次1小时,早晚各1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