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姜 第16页

姜 第16页

  • 吃凉性食物应搭配葱姜蒜

    吃凉性食物应搭配葱姜蒜

    中医认为,食物分寒热。专家提醒,生吃食物时最好搭配一些熟食。特别是凉性食物,可以搭配葱、姜、蒜等调料中和。 比如经常生吃的果蔬中.就有很多是寒性的,如苦瓜、荸荠、百合、柚子、梨等。而葱、姜、蒜属热性食物.搭配着吃可防止体内寒气加重。如在凉拌苦瓜、黄瓜时,加点蒜末调味;吃完梨,喝碗红糖姜水,都能减弱寒性。 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的人以及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以及孕妇,不宜经常生吃食物。此外,肠胃炎、糖尿病患者,慎生吃莲藕、豆类等:患消化性溃疡的人,不能生吃芹菜、洋葱等:肾功能不良的人,不宜生吃花生米、莲子等钾含量...

  • 冬用生姜不惧风霜

    冬用生姜不惧风霜

      随着气温一路走低,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发烧。中医专家指出,对付风寒感冒,生姜可是个‘法宝’。《论语》中,孔子说自己养生“不撤姜食”,意思是他一年四季的饮食都离不开姜。在那个饱尝战祸,颠沛流离的时代,孔子竟活了73岁高龄,这和孔子重视吃姜有着密切关系。黄帝内经说:“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红糖姜汤更是民间普遍采用的治疗感冒的验方。   现代研究发现,生姜的药用成分为姜辣素、姜酮,能镇痛止吐,抗炎杀菌,促进消化液分泌,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因此能...

  • 伤筋筋痹生姜艾柱

    伤筋筋痹生姜艾柱

    腱鞘炎是由于长期使用腕力和腕力劳动过度、劳累或受寒引起的腕部疾病,中医学成为伤筋、筋痹。 治疗可选上好肉桂、公丁香各等份研磨成粉状,鲜生姜洗净切成如一分硬币样厚度的薄片,中间用针刺六七个小孔备用,先在患者疼痛部位撒上丁桂散少许,然后放上生姜片将艾绒做成艾柱在姜片上点燃,灸之待患者感觉有灼热感时取下,换另一壮。 连灸3~5壮,使局部产生红晕为度,大多数患者需灸治5~10次。...

  • 张境原 姜汁泡脚秘方

    张境原 姜汁泡脚秘方

    张境原 姜汁泡脚秘方: 老姜榨汁:100这毫升,20度米酒:2400毫升,盐:100克,温开水:2400毫升 张境原 姜汁泡脚功效: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去除失眠,痛经,痛风,偏头痛,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男女老少皆适用的方法。 张境原 姜汁泡脚 使用方法: 第1天 将材料不加热一起放入桶中 泡脚二十分钟 再倒入2400毫升 温开水泡脚二十分钟。第2天 将第一天的水留重复第一天的动作,放材料放水。第3天 后换水,三天泡三次...

  • 温补名膳:生姜当归羊肉汤

    温补名膳:生姜当归羊肉汤

    冬季寒风阵阵,一些体质虚弱的老人,因为素体虚寒,无法抵御天寒地冻,而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感到四肢冰冷,面色萎黄或苍白,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常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可温补身体,调理虚寒体质,温暖全身,安然度过冬天。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个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医名方,是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的,记载于医学经典著作《金匮要略)。原为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以及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皆有较好的疗效。虽说当归生姜羊肉汤最初被用为女性温阳补血要方,但温阳补血对男性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

  • 腿部也会“自我御寒”生姜水泡脚

    腿部也会“自我御寒”生姜水泡脚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白云   进入11月份,已进入小雪时节,北方很多地方温度已降至零下,寒气逼人。而许多爱美的男女却仍旧为了追求美而衣着单薄。殊不知,却因此导致寒气入体,罹患许多疾病。近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就接诊了多例因不穿棉裤惹病上身的患者。 一冷双腿就痒 原来是“寒冷性荨麻疹”   23岁的茵茵是个爱美的女孩儿,尽管室外已是零下十几度,可她还身着一条薄皮裤在外面走动。最近几天,茵茵每次上下班回来,双腿都被冻得冰凉,并且奇痒...

  • 生姜食疗七方

    生姜食疗七方

      姜是日常食用的一种调味品,又可入药用。嫩味辛,性温,止呕化痰、健胃消食,利水消肿。   1、治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生姜绞汁1汤匙,砂仁5克,清水半碗,蒸半小时,去渣饮汁,每日2次;   2、治脾胃虚弱:老姜绞汁30毫升,鲜牛肉150克,切碎,剁成肉泥状,加入30滴姜汁,再放些酱油、花生油搅匀,待焖米饭时,将姜汁牛肉倒人将熟饭内蒸至熟(约15分钟)即可食用,每日2次;   3、治产后虚弱:生姜300克,去皮切块,猪脚2只切开,醋1000毫升,加白糖少许,同煮熟,分数日食完。   4、治久咳不止:生姜汁200毫升,...

  • 夏天适量吃点姜 对身体有一定益处

    夏天适量吃点姜 对身体有一定益处

    进入夏天后适量吃点姜,对身体有一定益处。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民间有“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的说法。这些都说明姜对人体是有益的。姜除含姜油酮、姜油酚和姜油醇外,还含有蛋白质、糖、脂肪和丰富的铁盐等,有散寒、祛湿、温中、发汗、止咳等作用。 解毒:生姜可缓解食物中毒症状。食鱼、蟹后,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可用生姜和紫苏叶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用。一般在吃螃蟹时,用姜末、醋、糖配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螃蟹性寒,又有腥...

  • 暖身养颜猪脚姜

    暖身养颜猪脚姜

    猪脚姜是广东最传统和最具特色的美味私房菜,入冬后,许多家庭都要泡制一煲猪脚姜,对气血不旺、手脚冰冷的人具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猪脚姜的制作很简单,肉姜刮皮后,洗净切块晾干水分,或在锅中焙一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姜块易出味,同时能充分吸收甜醋的味道。姜块放在瓦煲内,加入广东特有的添丁甜醋(没有添丁甜醋也可用黑醋加红糖代替),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小时左右。煮好的姜醋放置一夜,次日买来猪脚(最好是前腿),大火把水烧开,猪脚放人沸水中煮至烂熟,捞出冷却。鸡蛋煮熟后剥壳。再把猪脚、鸡蛋放进姜醋内煮40分钟。放置3天后,猪脚姜已充...

  • 打嗝喝柿蒂姜茶 预防胃癌菱角薏米粥

    打嗝喝柿蒂姜茶 预防胃癌菱角薏米粥

    受寒后打嗝喝柿蒂姜茶 寒冷引起的打嗝,一般喝点热水,暖 暖胃,就可以缓解。较为严重的,20分钟 都没止住,就可以喝柿蒂姜茶来治疗。 用柿蒂3个,生姜两片,加水煎煮 10分钟,温热饮服。一般喝完1剂即可 见效。柿蒂味苦、涩,性平,归胃经,有降 逆止呕的功效。生姜味辛、温,归肺、脾、 胃经,可温胃降逆。两药合用,使得胃寒 祛除,逆气得平。 施丹婷 菱角薏米粥可预防胃癌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 老年人可通过食用菱角薏苡仁粥来预 防。 中医学认为,菱角有祛毒解热、健...

  • 藕与姜

    藕与姜

      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俗称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平时出现鼻出血的情况我们常常会采用堵住鼻子,或者压住耳朵来缓解,不过中医也给大家推荐一种可以治疗流鼻血的妙方。   藕节是中药里的一味止血良药,不仅可以治疗鼻子出血,还可以治疗咳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等疾病。由于气候干燥,鼻腔血管一旦脆弱,很容易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用些藕节来治疗。   方法是每天将3~5个藕节洗净,煎煮两次,每次煎半小时,将两次获得的药汁混合后当茶饮用,2~5天就会...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吃海鲜配生姜苏叶茶

    吃海鲜配生姜苏叶茶

    在吃海鲜之类的水产时,最好配合喝碗生姜苏叶茶,可以有效地预防吃海鲜引起的胃寒、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苏叶辛,温,具有解鱼蟹毒的功效。苏叶中含有紫苏醛等多种可以抗菌杀菌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生姜性味辛、微温,具有温中、解鱼蟹毒的功效,既可以缓和鱼蟹的寒凉之性,还可以杀菌抑菌。 取生姜9克,苏叶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最好在食海鲜之前就饮用,或是在进食期间温热饮用,都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王文昌)...

  • 醋泡姜 醋泡黑豆 醋泡花生

    醋泡姜 醋泡黑豆 醋泡花生

    最近几年,醋泡黑豆作为一种功能性保健食品深受大众认可。“其实,不少食材经醋泡以后均可以保健养生,有益身心,使得原本平平常常的食材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营养师卢大平介绍说,以下的醋泡三样,建议中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可以尝试,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醋泡黑豆 《本草纲目》说:“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治水、消胀、下气...

  • 夏吃姜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夏吃姜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很久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到底可不可靠呢? 笔者从记事时起,就喜爱吃姜。记得有一年夏夜贪凉,第二天醒来又是流鼻涕,又是打喷嚏,还咳浓痰。妈妈急着找郎中,奶奶却只给我用热姜水泡脚,熬姜糖水喝,居然两三天就好了。后来,长了一身痱子,奶奶又切些姜片给我擦,没几天也治好了——生姜是我儿时的保健良药。 夏吃姜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生姜辛热,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季吃姜?据《伤寒论》介绍,“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

  • 姜汁消炎止痛 便秘吃芦荟

    姜汁消炎止痛 便秘吃芦荟

      香蕉皮性寒,生姜汁温热,将香蕉皮捣碎,加入姜汁,搅匀外用,可以温通血脉,能起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抑制致病性细菌和病毒,有抗氧化、抗诱变、抗癌等功能。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多种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生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有散寒、止呕的功效。《食疗本草》记载,生姜汁“止逆,散烦闷,开胃气”。《本草拾遗》记载,生姜汁可以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现代研究证实,生姜具有解毒杀菌作用,所以人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时,通常会放上...

  •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神农本草经》载生姜“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解表祛邪,调和营卫 对于外感邪气、营卫不和者,仲景必用生姜配大枣以调和营卫,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证因人体腠理不固,风寒外袭,卫病邪风挟持,营失卫护则弱。故以桂枝汤主之。 方中生姜性味辛散,能散在表在上之邪,既助桂枝祛邪解表,以治卫强,又与大枣相合,助营阴生化,以治营弱,姜枣合用还能扶脾...

  • 橄榄葱姜汤

    橄榄葱姜汤

    做法:取鲜橄榄60克,葱白15克,苏叶10克,食盐少许。将上料加水2碗半煎至1碗后去渣取汁,再放人食盐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服下。功效:解表散寒、健胃和中,对风寒感冒、脘腹胀满、呕吐气逆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生姜治愈皇帝喉疮

    生姜治愈皇帝喉疮

    徐文伯自幼师从其父,医术精湛,被宋明帝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医。公元470年,明帝喉中长了个疮,疼痛不已,连水都咽不下去了。朝臣请徐文伯来医治。徐文伯经望闻问切后,嘱使臣速送生姜3斤,告诉宋明帝:“您每天吃三次生姜,每次吃五两(16两为一斤)。”使臣忙用清水洗净生姜用刀切成小片,明帝强咽生姜。 生姜又辣又硬,吃生姜搞得明帝嗓子眼钻心地痛,泪流不止。明帝说:“徐文伯,你是想置朕于死地呀?还是成心想看朕的笑话?”徐文伯说:“冤枉之极,末医岂敢和皇帝开玩笑?&rdq...

  • 生姜治病神医折服

    生姜治病神医折服

    传说很久以前,天宫神医吕纯阳曾装扮成游方道士到人间采药。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庄,见路边一老婆婆手捂肚子翻滚呻吟,即从葫芦里倒出3粒药丹给老婆婆服下。不料,老婆婆服药后不但不见效,反而病情更加恶化,吕纯阳急得满头大汗,束手无策。 这时,一白头老翁赤脚闻声而至,伸手摸摸老婆婆的额头,又搭搭脉说:“是风寒攻心,我取点药马上就来。”说罢拿起锄头到屋后挖起一枝绿叶小草,将其根部黄色块状的物体切片加水,煮开后放上红糖,让老婆婆喝下。老婆婆喝下后顿时周身汗出,腹痛消失。老婆婆称赞说:“姜老头,你...

  • 姜丝炒羊肉

    姜丝炒羊肉

    瘦羊肉200克,生姜10克,葱头100克,洗净切丝,素油适量,辣椒适量。用素油将辣椒炸焦后捞出,再放人羊肉丝、姜丝、葱头煸炒,加入调味料,熟透后将汁出锅即成。佐餐食用。凡脂肪肝患者身体虚弱者适用。症见面色黄晦、脘腹胀闷、泛黄欲吐,口淡不渴,身重面肿,舌质胖苔腻、脉濡缓。此方为热性,故阴虚火旺者不宜。...

  • 冰梅子姜焖鸡翅

    冰梅子姜焖鸡翅

    主料:鸡中翅12只,子姜80克,蒜头2粒,红椒1/2只。 配料:腌料:生抽及生粉各1汤匙,麻油1茶匙。芡汁:磨豉酱1/2汤匙,梅子酱4汤匙,水1杯,冰糖、生抽各2汤匙。 做法:1.鸡翅洗净抹干,拌人腌料待10分钟。2.子姜、蒜头切片;红椒切丝。3.烧热3汤匙油,将鸡翅爆至金黄色,取出。4.将锅内的油倒剩2汤匙,爆炒子姜、蒜片及红椒丝,加磨豉酱及梅子酱捞匀,鸡翅回锅同炒。5.加人芡汁,煮滚后改用中火焖至汁浓及人味即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老人吃完水果喝杯姜茶

    老人吃完水果喝杯姜茶

    天气凉了,许多老人吃完水果胃里总是不舒服,常常会出现轻微疼痛、腹胀等不适,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胃寒”,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胃寒”时人在秋冬季就得告别水果。吃完水果后来上一小杯姜茶,就如同在胃部放了一个小热水袋,可以让您安心享受水果的美味,又避免“寒气”的侵袭。 姜茶的做法非常简单,取新鲜生姜5片,加水500毫升,煮沸5分钟后,滤去姜片,加入10克红糖搅匀后饮用。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具有很好的温胃散寒作用,生姜中的姜烯、姜辣素等有明显的健胃、促进...

  • 姜丝大蒜片

    姜丝大蒜片

    有一次,看央视一个健康栏目,里面讲到一位90多岁的老中医,精神矍烁,身体健康,源于他生活中一直不离生姜。看完节目,印象深刻,于是在节目的启发下,我也尝试把生姜融入我家的生活。 我们全家人都不喜欢在外就餐,习惯在家吃饭。于是,我买来馒头,用生姜配做小菜。做法也很简单,将大蒜剥皮后切成片,蒜片放置几分种,使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气中充分结合产生大蒜素,再把生姜洗净切成丝,两者拌在一起,放入少量的盐,轻微地腌一下,使姜丝与大蒜片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撒上小麻油,这样,一个既养胃开胃,又消炎抗菌、可口的小菜就做好了。无论是吃...

  • 自古中医推崇姜糖

    自古中医推崇姜糖

      姜糖可谓是我国很多地方的特产,如湖南、浙江、江苏等地,去那里旅游,总要带几包回来做手信馈赠他人。姜糖食之香甜、略带辛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实,作为一种中药,姜的药用价值自古就很受中医推崇。中医理论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主要作用是发表、散寒、止呕、开痰,能够治疗感冒、恶呕,还可解鱼蟹之毒。而且,民谚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一说,可见人们对姜的喜爱。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医师马英明提醒大家,正因为姜辛温的药性,才更应该弄明白哪些人适合...

  • 胃寒吃豆腐加点姜

    胃寒吃豆腐加点姜

    豆腐是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喜爱的绿色健康食品,它高蛋白,低脂肪,能降血压、降胆固醇。但胃寒的人吃豆腐最好在里面加一些生姜。 这是因为豆腐性凉,能损耗脾胃阳气,因此胃寒的人在吃豆腐时应注意脾胃阳气的保护。生姜辛温,专入胃经,可以作为作料温养脾胃。取鲜生姜片3—5片,剁成末,在豆腐快出锅时撒人即可,若凉拌嫩豆腐,也可以撒些姜末。 另外,还可用现成的生姜粉代替鲜姜末。胃寒者经常伴有胃脘冷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欢喝热饮。...

  • 姜葱蒜椒 天然调味品

    姜葱蒜椒 天然调味品

    姜、葱、蒜、椒是常用的天然调味品,因其烹饪简单易入菜,开胃杀菌效果好,被赞誉为调味“四君子”。 姜:海鲜的最佳“伴侣” 很多人喜欢吃海鲜,但容易 过敏,这是因为海鲜体内 含有大量的组胺。在食用 海鲜时,可多放些姜片或姜末,姜在预防组胺过敏上有一定的作用。 葱:可当蔬菜单独食用 葱是“四君子”中唯一既可以做调味品,又可以当蔬菜食用的。葱的叶子中含有丰富的B一胡萝卜素,如果遇到食欲不振的情况,不妨吃点大葱蘸面酱,能有提神开胃的好处。如觉得大...

  • 吃海鲜配生姜苏叶

    吃海鲜配生姜苏叶

    秋季正是享受海鲜美味的季节。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吃完海鲜后会拉肚子。这是因为,海鲜烹制时为保持其鲜味,没有烹制透,有一些致病菌存在;另外,有些人脾胃不好(脾胃偏寒),而大多数海鲜性味寒凉,又属于高蛋白,不大好消化,容易引起腹泻。所以吃海鲜时,最好配合喝碗生姜苏叶茶,可以有效地预防吃海鲜引起的胃寒、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 苏叶性味辛、温,具有解鱼蟹毒的作用。苏叶中含有紫苏醛等多种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生姜性味辛、微温,具有温中,解鱼蟹毒的作用。既可以缓和鱼蟹的...

  • 砂仁生姜粥

    砂仁生姜粥

    砂仁、生姜各10克,大米50克。先煎砂仁、生姜,取浓缩汁60毫升。然后用水600毫升与大米煮熬至粥稠,再加入药汁稍煮一会即成,候温食用。食用时可加少量糖(以红糖为宜),但不宜过甜,因过甜有碍开胃。 功效:温胃行气,止呕降逆,主治虚寒性胃病。...

  • 甜醋猪蹄姜汤

    甜醋猪蹄姜汤

    猪蹄1只,冰糖1小块,生姜250克,米醋适量。猪蹄洗净斩件,将生姜刮皮、拍裂,连同猪蹄放人瓦煲中,加醋。煮滚后,改用文火煲两个小时,下冰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胃散寒、温经补血。适用于产后血虚、食欲减退,手脚冰冷者。禁忌:产后口苦外感发热、阴虚者不宜饮此汤。...

  • 砂仁生姜竹茹粥:安胎

    砂仁生姜竹茹粥:安胎

    砂仁、生姜各10克,竹茹8克,大米50克。先煎3味中药,取浓缩汁50毫升。然后用水500毫升与大米煮熬至粥稠,再加入药汁稍煮一会即成,候温食用(每日早晚两餐)。 功效:温胃安胎,主治妇女妊娠初期因恶阻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由于恶阻反应呕吐频繁,食药粥时应少量多次食用,即一次食用两勺后休息一会儿再食两勺,如此反复直到食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