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姜 第9页

姜 第9页

  • 风寒咳嗽生姜巧治

    风寒咳嗽生姜巧治

    我有一个小妙方,对治疗风寒咳嗽有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为:生姜洗干净,先切去一小块,使生姜有个平面的切口,再切l~2毫米厚的薄片,然后将1—2片姜含在嘴里腮帮的侧边。刚开始,嘴里会有麻辣感,不过很快就会适应。一旦嗓子发痒想咳嗽,就用牙齿轻轻咬一下生姜,姜汁马上就和唾液混在一起,慢慢咽下,就能发挥止咳作用。 生姜性味辛辣,能散发寒气。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咽喉发炎、咽喉过敏以及发痒咳嗽的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广东肇庆 张华...

  • 治疗肺痿《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治疗肺痿《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在《金匮要略》中治疗肺痿,只是方中所用干姜需“炮”(炮姜)。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5条:“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上虚”、“肺中冷”,当为肺中虚寒。对一名医生而言,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面对一位吐涎沫、不渴、遗尿等临床表现的患者...

  • 萝卜葱白姜汤治风寒咳嗽

    萝卜葱白姜汤治风寒咳嗽

      萝卜葱白姜汤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至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可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红糖姜枣汤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可祛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蜂蜜生姜治疗咳嗽

    蜂蜜生姜治疗咳嗽

      ●蜂蜜150克,老姜150克,大雪梨5个,黑豆600克。将梨、老姜捣碎取汁,黑豆研末加蜂蜜调匀,然后七蒸七晒,随时服用,可治久咳不愈。   ●蜂蜜50克,生姜25克,贝母10克,白糖40克。把贝母研末与白糖和匀,加蜂蜜、姜汁(把生姜榨成汁)调服,治久咳不愈。   ●蜂蜜180克,姜汁大半碗,猪肺子1个,杏仁50粒。在猪肺内放入姜汁、蜂蜜、杏仁炖熟,去杏仁,分次服汤食猪肺,可治老年咳嗽。   ●蜂蜜25克,鲜生姜汁60克,绿茶6克,鲜葡萄汁适量。把绿茶倒入沸水中泡成浓茶水,再加入蜂蜜、姜汁、葡萄汁调匀每日服1剂。...

  • 杨桃姜糖水能治支气管炎吗

    杨桃姜糖水能治支气管炎吗

      手机号码为156★★★★3825的读者:我听说将杨桃、姜、糖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待温度适宜时服用,可治疗支气管炎,不知是否科学?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郭旭光解答:   该偏方缺乏科学依据。方中的姜、糖(必须是冰糖)可能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杨桃治疗支气管炎尚未见文献报道。建议将杨桃换成核桃,常可获显效。   具体方法是:取核桃仁30克,杏仁15克,生姜9~12克,冰糖适量。将前三味捣烂,加入冰糖,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熟。每天1次,15~20天为1个疗程。具有散寒化淤、补肾纳气的功效,可治疗寒证型慢...

  • 苏叶姜内服 苍桂粉敷脐治慢支

    苏叶姜内服 苍桂粉敷脐治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长期咳嗽、咯痰、喘息为主症。本病多属内伤久咳、咳喘等证。其病因主要由肺脏虚弱,或他脏有病(如脾虚、肝火、肾虚)累及于肺所致。治宜扶正补虚、祛邪止咳。患者若采用以下中药内服配合外敷验方进行调治,可获得满意疗效。   1、苏叶干姜汤内服   取紫苏叶30克,干姜3克,水煎去渣取汁,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天。此方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有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轻微副反应,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2、生姜桑...

  • 姜片贴腕(内关穴)防晕车

    姜片贴腕(内关穴)防晕车

    当大家在享受旅途中美好风景的同时厂部分人却在忍受晕车之苦让原本快乐的旅游变成—桩苦差事。治疗晕车有很多方法,这里介绍一种姜疗法既简单又有效,就是有晕车毛病的朋友,旅行时随身携带一块具有温中止呕功效的鲜姜,将生姜切成0.5厘米厚的片,临上车前贴覆于两手腕内关穴 (手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用胶布固定即阿。 (黄宇)...

  • 热姜水 防治各种常见病

    热姜水 防治各种常见病

    药理研究表明,用生姜炮制的“热姜水”是良好的家庭保健药,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常见病症。 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牙周炎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然后用热姜水代茶饮用,每日1—2次,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 咽喉肿痛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倘若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盐少许代茶饮,每日2-3次,一般9次左右便可化解炎症、消除痛痒。 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入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脚踝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

  • 蜂蜜配生姜 疗疾又健康

    蜂蜜配生姜 疗疾又健康

      蜂蜜配生姜,防病治病,常饮对身体很有益处,爱美又想要健康的人,不妨一试。   ●蜂蜜、冰糖各120克,生姜120克,黑芝麻250克。黑芝麻炒后放冷,生姜取汁与芝麻混匀再炒再放冷,加入蜂蜜和冰糖,每次一汤匙,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治哮喘。   ●蜂蜜10克,生姜2片,蝙蝠1只。将蝙蝠去内脏,烘干研末,取0.6~1.5克(按小儿年龄适当增减),加入蜂蜜,把生姜熬成姜汤,用温姜汤水调服蝙蝠末,每日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停药5天,再服第二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治愈小儿气喘。   ●蜂蜜50克,鲜姜30克。将鲜姜切片...

  • 嚼生姜治打嗝儿

    嚼生姜治打嗝儿

    呃逆,俗称“打嗝儿”。中医认为,呃逆的发生有寒,热,虚,实之分,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所引起,只用生姜数片,即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方法是:取生姜(选用新鲜多汁之品)洗净,切1片,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边嚼边咽姜汁:待姜汁嚼尽,则将姜渣吐出,另换一片。一般嚼1-5片呃逆立止,疗效确切。口舌生疮及咽喉炎患者不宜。 ·治顽固性呃逆 ·打嗝 ·止嗝-穴道指压疗法 ·小儿打嗝的治疗绝招 ·治呃逆食疗三款...

  • 老姜巧用可治杂病

    老姜巧用可治杂病

    1.治感冒:老姜100克,艾叶、紫苏、荆芥各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2.治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白芥子、白芷各适量研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具有温肺散寒、调节脏腑、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3.治风寒骨痛:老姜200克切末,威灵仙30克...

  • 多汗喝碗姜枣汤

    多汗喝碗姜枣汤

    有的人动则大汗淋漓,还伴有后背怕冷、手脚发凉等不适。这种情况的多汗症,属于体内阳气不足。在自我调节时,一方面要温补体内的阳气,另一方面则需要补血养阴,以达到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简单易行的姜枣汤,就是一款适合于体弱多汗者的对症药方。 其制作方法是:取生姜3片,大枣4个,桂枝、白芍各6克。以上原料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成小火,再煮15分钟关火。倒出药汁,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饮用。桂枝、生姜有温和的补阳作用,桂枝还有助于疏通经络。 大枣、白芍、红糖补血养阴。此方调补阴阳,使之恢复平衡而使机体达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

  • 晕车的人 肚脐贴片姜

    晕车的人 肚脐贴片姜

    中医专家提醒有晕车史的人,在出门前不妨在肚脐贴片姜。具体方法是:在乘车前20-30分钟,将鲜生姜切成两毫米左右的姜片,面积为5分钱硬币大小,然后覆盖在肚脐上,外用伤湿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固定。若乘车时间超过10小时,中途应更换一次。若将生姜捣成泥后填充在肚脐中,再用上述方法固定,效果更好。   肚脐上贴生姜片之所以能够预防晕车,与生姜的功效及肚脐的特殊位置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有发表健胃、止呕解毒等功效,是临床上治疗恶心、呕吐的常用药物。肚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中医称之为“神阙”...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肚脐
  • 巧用热姜水 赶走小毛病

    巧用热姜水 赶走小毛病

      姜,是我们厨房必备的调料品。不仅如此,将其熬成热姜水,还能治疗很多小毛病。   口腔溃疡:   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牙周炎:   先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   龋齿:   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醉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

  • 旅游带块生姜用途多

    旅游带块生姜用途多

    生姜治牙痛: 当发生牙痛时,可取生姜一片,咬在牙痛处,即能缓解。如有必要,重复使用更好。 生姜治蚊虫咬伤: 旅游时被蚊虫咬伤,可用生姜切片擦虫咬处,可解毒消肿和止痒。 生姜治关节疼痛: 口服适量生姜,或用生姜汁擦患处,均能使关节活动改善,疼痛明显减轻,肿胀与僵硬症状减少,且无任何副作用。 生姜防晕车、晕船、晕机: 避免乘车、乘船、乘飞机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然后再口含一块水果糖。 生姜治风寒感冒: 可把生姜切丝,加入红糖煎汤,趁热服用之后,盖上被子发汗,能很快痊愈。 生姜治外伤出血:...

  • 生姜止呕作用独特

    生姜止呕作用独特

    生姜是助阳之品,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 40年,故不老云”。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驱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曾有一位手术中发现全身淋巴系统已有癌细胞转移,接受化疗的患者,由于发生条件反射性呕肚,每个化疗周期,体重都要减轻2-3 公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经过采用临床营养支持,调理饮食,每天上午接受化疗前不强制病人进食,而让他口含一片薄姜,利用鲜姜止呕和温中散寒。下午 4时,趁化疗...

  • 生姜搞定三种常见病

    生姜搞定三种常见病

    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初秋吃生姜,对于一些多发疾病有特别好的防治作用。 腹痛、呕吐、腹泻。如出现这些胃肠系统疾病,可以适当吃些生姜或喝些姜汤,因为生姜能起到某些抗生素的作用。 伤风感冒。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喝上一碗红糖姜汤,有助于祛寒解表。 腰肩疼痛。在空调房里待久了,肩、腰、腿易受风寒湿的侵袭,尤其是中老年人,易引发肩、腰、腿痛。遇到这种情况,可烧制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痛处,反复数次...

  • 老姜治杂病

    老姜治杂病

    1.治疗感冒:老姜100克、艾叶30克、紫苏30克、荆芥30 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2.治疗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与白芥子、白芷、轻粉各适量研末,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 3-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本方具有温肺散寒、平喘、调节脏腑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四季皆宜。 3.治疗风寒...

  • 湿盛浮肿饮姜皮茶

    湿盛浮肿饮姜皮茶

    许多老人心肾功能正常,但每年一到夏季就莫名其妙地浮肿。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喝生姜皮茶来缓解。中医认为,人体浮肿与湿气有关,湿气侵入人体会影响脾运化水湿功能,导致体内水液滞留于局部引起浮肿。而生姜皮味辛,具有行水消肿功效。 取生姜皮6—9克,用200毫升水冲泡,闷5分钟后饮用,每日2次,轻者3天即可见效。...

  • 牛姜外治三则

    牛姜外治三则

    腹寒痛:用生姜100克,大蒜3瓣共捣碎敷在脐部,事先要用香油在脐以及周围涂一层以保护皮肤,上盖塑料袋加热水袋,约半小时,腹痛可明显好转。此方常用于寒邪内袭以致腑气不通的急性腹痛,表现为腹痛急起不止,呻吟连声,恶寒蜷卧,手足不温。 胃寒呕吐:取生姜、半夏各等份,生姜切碎,半夏研粗末,和匀,放入锅内炒热,布包,热熨胃脘、脐中、脐下1.5寸处等处半小时。为了防止热度不够,可以两份交替使用。适用于突然呕吐,病势较急,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的患者。 蜂蜇:用生姜大约50克,捣碎,用纱布包上直接敷在被蜇部位,止痛...

  • 生姜妙用

    生姜妙用

    1.治疗晕车 取新鲜生姜切片如5分硬币大小,临上车前敷贴在内关穴(男左女右,该穴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上,再用胶布、绷带或手巾包扎。疗效较好,无副作用。 2.治疗灼伤: 鲜生姜去杂质,洗净擦干,捣烂,取汁,用消毒药棉蘸姜汁涂患部或用姜汁纱布湿敷患处。能消炎退肿止痛,结痂脱落痊愈。 3.治疗腰部扭伤: 取生姜汁加入适量大黄粉,调成软膏状平摊外敷扭伤处,覆盖油纸,纱布固定,12—24小时未愈者可再敷,常取得满意效果。 4.治疗眉棱角痛: 鲜生姜30克,制半夏15克,用武火...

  • 生姜治病四偏方

    生姜治病四偏方

    1.治久咳不止:生姜汁200毫升,蜂蜜100毫升,置锅中煮至黏稠如膏时停火,待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10毫升,沸水冲化饮服,每日3次。 2.治胃寒腹泻:鲜生姜10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100克。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煮粥,每日分2次服食。主治脾胃虚寒、泛酸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以及肺寒喘咳。 3.治鱼虾中毒:生姜100克,洗净,切成细丝后榨汁饮用。每日1~2次。 4.治气管炎:生姜15克、白萝卜250克、红糖10克,加水煎煮后取汁,每日分2次饮用。此方可止咳祛痰。...

  • 姜的妙用:醒酒 去头屑 治暗疮

    姜的妙用:醒酒 去头屑 治暗疮

    醒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饮用,让身体直接吸收,以缓解或消除酒醉。姜水制法简单,只要在一杯开水中加入3片姜即可。 治面部暗疮 用鲜姜6—8片放人沸水中,晾凉后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 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去头皮屑 先用生姜轻轻擦头发根,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此外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脱发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华杉)...

  • 中医肚脐贴片姜防晕车

    中医肚脐贴片姜防晕车

      中医专家提醒有晕车史的人,在出门前不妨在肚脐贴片姜。具体方法是:在乘车前20-30分钟,将鲜生姜切成两毫米左右的姜片,面积为5分钱硬币大小,然后覆盖在肚脐上,外用伤湿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固定。若乘车时间超过10小时,中途应更换一次。若将生姜捣成泥后填充在肚脐中,再用上述方法固定,效果更好。   肚脐上贴生姜片之所以能够预防晕车,与生姜的功效及肚脐的特殊位置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有发表健胃、止呕解毒等功效,是临床上治疗恶心、呕吐的常用药物。肚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中医称之为“神阙&rdq...

  • 生姜外用治多病

    生姜外用治多病

      生姜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除了具有调味作用外,生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除了服食生姜外,用生姜涂擦治疗疾病,同样可以起到奇妙的作用。   狐臭   生姜久服除臭气,生姜涂擦可以治疗狐臭。将鲜姜洗净,捣碎,用纱布绞压取汁液。涂汁于腋下,每次10分钟左右,以局部灼热为宜。一日2次,连续一周。   冻疮   生姜25克,加水煎煮。用温姜汤擦洗原发部位,每日5~6次,连续一周。   感冒   风寒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可用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

  • 老姜治杂病方

    老姜治杂病方

    1.治疗感冒:老姜100克、艾叶30克、紫苏30克、荆芥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2.治疗慢支:老姜100克绞取汁,与白芥子、白芷、轻粉各适量研末,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 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本方具有温肺散寒、平喘、调节脏腑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四季皆宜。...

  • 生姜民间治病七法

    生姜民间治病七法

    1.滴鼻法:治生半夏、生南星、生野芋头轻度中毒,可取生姜适量,捣烂取汁,加少许温开水滴鼻,每次2~5滴,每天2~3次。 2.敷脐法:治尿闭,可用生姜30克,豆豉9克,食盐6克,连须根葱1棵,共捣烂如泥,外敷肚脐处。 3.外擦法:夏治冻疮,用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后,每天3次外搽往年冻疮患处,连续1周。冬天可免受冻疮之苦。 4.研末干撒法:治外伤出血,将生姜烧焦研末,伤口局部消毒后,撒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可止血止痛。 5.嚼服法: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天口嚼服鲜生姜5克,或服生姜粉1&mdas...

  • 巧妙用姜 小病不慌

    巧妙用姜 小病不慌

      在日常生活中,姜除用作调味剂、小食品外,还在养生保健方面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姜丝催我早入眠   作为一名教师,多年来,我的睡眠一直不好。工作或生活中一有点小波澜就令我辗转反侧,直到下半夜仍难以入睡,这使我对“安定”产生了依赖。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对“安定”敏感性越来越差,服用剂量也越来越大,且总觉得次日上午打不起精神。后来,经一位老友介绍,开始改用毫无副作用的姜丝来解决失眠问题,结果疗效显著。   具体方法是:于每晚睡前取一大块鲜姜,洗净后切成细丝,将其放入不加...

  • 热姜水漱口治口腔溃疡

    热姜水漱口治口腔溃疡

    近几年,我的口腔溃疡经常发作,吃饭、说话都很不方便,很是苦恼,医生认为是脾胃虚寒所致,用了很多药物、调整饮食,见效均不大,经常是刚治愈很快又复发了。一天无意中我把姜片含在了口中,没想到,我的口腔溃疡有明显的改善。后来我每天用10克新鲜生姜,捣烂后,加入少许开水冲泡,于三餐饭后漱口,坚持了1个月,口腔溃疡完全治愈,再没有复发。 生姜性温味辛,温中健脾,对于上述因脾胃虚寒导致的口腔溃疡有效。而且生姜中含有姜烯酮等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 (鲁塑)...

  • 用生姜治杂病

    用生姜治杂病

    感冒 取生姜100克、艾叶30克、紫苏10克,加水 1000~1500毫升煎取药液,加陈醋少许,待药温适宜时烫洗双脚,每次15分钟。本方对风寒感冒初期的鼻塞、流清涕、畏寒、打喷嚏等症状有良效。 气管炎 取白胡椒粉6~ 10克,用鲜生姜汁少许调成糊状,混匀后,将药糊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膻中穴(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6~8小时后取下。具有温肺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咯痰清稀、畏风恶寒、背部发冷有良效。 关节炎 取威灵仙15克,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