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姜 第7页

姜 第7页

  • 肩关节周围炎“片姜黄”

    肩关节周围炎“片姜黄”

      姜黄在中药教科书上列为“理血药”类,因为加工过程要“切片备用”,处方可名“片姜黄”。味苦、性辛温,归肺、肝经。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适用于瘀血阻滞、胸腹疼痛、月经不通、风痹臂痛等证。   现代药理分析,姜黄有降压、降脂、抗炎、利胆等功效,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抗心绞痛等作用。笔者用片姜黄伍以益气和营、疏风祛湿的其他中药(如黄芪、当归、赤芍、羌活、防风等),治疗颈、肩、臂、肘麻痹疼痛,其效如神。   病例:刘某,女,48岁,因左肩关节疼痛...

  • 百岁老人腰背直 “洋葱姜酒"有奇功

    百岁老人腰背直 “洋葱姜酒"有奇功

    湖南株洲市荷塘区夏时仙庾岭张家村,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时间迈过一个多世纪,百岁老人黄瞒章从未离开过这里。他除了耳朵半聋外,腰不弯,腿不跛,血压、血脂、血糖正常。 饮食:最爱红烧肉,晚餐却不沾肉 一日三餐,每餐两碗,米饭为主,间或喝点自制豆浆。百岁老人黄瞒章最爱红烧肉,但在晚餐上,他不沾一点肉食,清一色蔬菜。每餐吃完后,百岁老人黄瞒章会一边摩腹一边散步半小时,他深信“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百岁老人黄瞒章推荐了一款他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养生方“葱姜酒”,具体做法是...

  • 姜醋威灵仙治疗足跟痛症

    姜醋威灵仙治疗足跟痛症

    治疗方法:姜、醋适量,威灵仙50克。将威灵仙及鲜姜捣碎,研成细末,以少量醋调成糊状。外敷于足跟痛处,用纱布或胶布包扎固定(注意要包紧,以使药糊充分接触患处),每日换药1次,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点评:足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病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痛。病因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常见病因有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跟骨高压症等。且此类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西药多有禁忌。本方有宣通经络、祛风散寒的功效,且用法简单,效果显著。...

  • 痹证 姜胶膏 蠲痹定痛丸

    痹证 姜胶膏 蠲痹定痛丸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素问·痹论》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姜胶膏 行痹、痛痹、着痹或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皆可选用姜胶膏贴之。 方药:牛皮胶150克,姜汁300毫升,花椒油100毫升,乳香、没药、独活、...

  • 冬瓜瓤治便秘 山姜籽治腹泻

    冬瓜瓤治便秘 山姜籽治腹泻

    冬瓜瓤治便秘 冬瓜瓤500克,水煎汁300毫升,一日内分数次服下,润肠通便。 山姜籽治腹泻 取山姜籽(药店有售)4至6粒,研碎,用米汤或开水一碗调匀,连渣一起服下,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即见效。...

  • 参核姜枣饮治气虚便秘

    参核姜枣饮治气虚便秘

    我今年52岁,但患便秘已经20年了,虽然每天早晨都会饮用一杯蜂蜜水,在一日三餐中还食用大量的青菜来补充膳食纤维,但便秘仍未能、缓解。此外,我还经常咳嗽、气喘。 后来一位老中医说我这是肺气虚弱型便秘,于是让我服用参核姜枣饮进行治疗。在连续使用此药一个星期后,我的大便就软化了很多,而且每天都可排便1 次。此后,便秘再也没有复发过。 参核姜枣饮做法是: 取党参20克,核桃仁50克,生姜15克,大枣 10枚。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 1剂,分2次服完。 老中医说,肺气虚弱型便秘在老年便秘患者中是很常见的,而使用...

  • 隔姜灸治疗老人尿潴留

    隔姜灸治疗老人尿潴留

    许多老年男性,冬季由于前列腺疾病的加重,容易导致尿潴留,非常痛苦。用艾炷隔姜灸肚脐可以有效缓解此类尿潴留。 取新鲜生姜切成约3 毫米的薄片,用针刺出多个细孔,用艾绒(药店有售)揉成直径为3厘米,高约3厘米的艾炷。姜片放在神阙穴 (肚脐)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以皮肤潮红为度、也可上下提拉姜片防止烫伤。灸至有尿意即止。 尿潴留相当于中医的 “癃闭”,由吁:老年男性肾气不足,阳气无以化阴,膀胱气化无权而发生癃闭,或因平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膀胱气化无权,开阖无力则少腹坠胀,...

  • 甘草干姜治尿频

    甘草干姜治尿频

    尿频是一种常见的排尿障碍性疾病。笔者有一简方可治。方子为:甘草40克,干姜20克,煎汤频饮,每天1剂。该方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中有记载“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小便数,”也就是说当患者尿频时不单纯是脾肾虚而可能病症在肺部,以甘草干姜汤饮可对脾肾肺三脏器同治,达到治疗尿频作用。 湖南主治医师 段翠蓉献方 ·治疗尿频验方 ·治疗尿频-穴道刺激疗法 ·搓腰眼可以治疗尿频 ·老人尿频食疗方 &middo...

  • 红枣生姜水能治尿频

    红枣生姜水能治尿频

      老辈人传下来一个“红枣姜汤”的方子,可以治疗尿频。具体做法为:首先,把150克生姜去皮洗净,再取100克红枣放入锅中。然后,加入500毫升清水,煎煮10~15分钟后,取汁(每剂可煎3次)。最后,加入适量白糖,当茶饮,一日内服完。连服半个月为1疗程,一般2个疗程症状可明显改善或消失。   专家点评:   红枣生姜汤的确能起到滋阳补气的作用,对气阳两虚引起的尿频具有一定疗效。干红枣可以益气补脾,煮汤饮前,先将其浸泡一会儿,再切成两半,能更好地发挥其滋补作用。生姜具有温中解表的功效,入汤前最好...

  • 烫伤老生姜疗法

    烫伤老生姜疗法

    烫伤在生活中最为常见。根据烫伤部位、损伤程度分为1-3度,1度以表皮红肿热痛为主;2度以真皮层侵害为主,表现为剧痛、有水疱、基底呈红色或苍白色;3度则损伤皮肤全层至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对于1—2度小面积而浅表的烫伤可外用老生姜治疗。 将老生姜洗涤,剁成碎渣,连汁带渣一起轻轻外搽或外敷烫伤部位<在未起水疱时),干后反复搽数次,不沾水,连续用几天以后愈合,蜕皮后色素、疤痕浅。 用此法治1--2度小面积烫伤后疼痛感觉很快消除,抑制起水疱,疗效好。生姜有治百病之说,姜汁治烫伤是民间方。姜含辣味成分姜辣素...

  • 吹风受寒腰肩酸痛在家做做隔姜灸

    吹风受寒腰肩酸痛在家做做隔姜灸

      腰肩酸痛,对于一些习惯了长时间久坐的中老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个甩不掉的伙伴,有些人腰肩部在吹风受寒的时候更会感觉特别不舒服,有时时间久了感觉还会出现一点僵硬的感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附属骨伤科医院)脊柱科主任原超表示,有腰肩痛的人如果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寒,再受到外界的寒邪的侵袭或者受寒,更容易出现腰肩部僵硬、疼痛的感觉,这个时候如果空闲下来就可以在家做做隔姜灸,可以作为一种改善疼痛的方法。   本期专家   原 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附属骨伤科医院)脊柱科主任、主任中...

  • 每天10克生姜治好关节炎

    每天10克生姜治好关节炎

    【简介】生姜性味 辛、微温,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制法】把生姜洗净,千万不要去皮(因为不去皮属于凉性,去掉皮就变成热性了,吃了有火气),切成片放点醋当菜吃 【用法】每天吃10克左右。 【治法】患者久服生姜或干姜,可以改善关节疼痛的症状,疗效确定。需要指出的是,本品适合因风寒湿痹而引起的关节冷痛,不适合因风热湿痹而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 【出处】中医培训网...

  • 中医便秘的根本病变 姜汤治方

    中医便秘的根本病变 姜汤治方

    崔某,女,49岁。2010年4月12日初诊。诉便秘25年余,曾用大黄、肠清茶等,效果欠安。大便3~4日1行,便质不干,时需灌肠可便,胃腹胀满。7天前受凉后感两胁微胀,咯白痰,口苦不渴,时头痛、头晕,汗出,心烦不欲食,右手有肿胀感,双下肢痛,纳可,眠多梦,四肢逆冷,前次月经继续17~18天(此刻非经期);小便晦气,腹胀便不爽,舌昏暗,苔白根腻,脉沉细。辨六经为少阳、太阴合病兼血瘀。辨方证属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法疏利肝胆,温脾通便。 一诊: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姜半夏10g,炙甘草10g,桂枝6g,干姜...

  • 甘草干姜汤治顽固性尿频

    甘草干姜汤治顽固性尿频

    辛文华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 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颇为痛苦,四处求医,曾在二甲、三甲医院就诊,每次查尿常规均为阴性,膀胱镜、B超等亦未见异常,曾服金匮肾气丸、缩泉丸、滋肾通关丸、八正散,五苓散等中药及偏方外敷神阙,涌泉穴等效果不显,服西药抗胆碱及植物神经调节药、维生素、谷维素及康复锻炼亦均无效。刻诊:小便频数,点滴而出,不能自控,出汗、易感,手和背怕冷,面色苍白,乏力、时气短,食欲欠佳,舌淡,苔白,脉微弱。 辨证:肺脾...

  • 姜泉教授擅长从湿热瘀阻论治风湿性疾病

    姜泉教授擅长从湿热瘀阻论治风湿性疾病

    姜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姜泉教授从事风湿病临床多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疑难病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从湿热瘀阻论治风湿性疾病,特访谈如下。 成长与治学 问:在您从医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哪些? 答:《黄帝内经》...

  • 生姜蒜头治手足麻木

    生姜蒜头治手足麻木

    【疾病】手足麻木 【组成】生姜20克,大蒜头20 克 【制法】二者切碎捣烂再加陈醋100毫升,清水1碗 【用法】煎开熏洗患处,10天为1个疗程,一般2-3疗程病愈。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生姜片治疗关节炎

    生姜片治疗关节炎

     方法非常简单:把生姜洗净,千万不要去皮(因为不去皮属于凉性,去掉皮就变成热性了,吃了有火气),切成片就点醋当菜吃,每天吃10克左右。坚持食用,关节炎就会慢慢好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本品适合因风寒湿痹而引起的关节冷痛,不适合因风热湿痹而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

  • 落枕 醋姜汁热敷 热韭菜涂改

    落枕 醋姜汁热敷 热韭菜涂改

    醋姜汁热敷:醋能活血化瘀,而把姜捣碎发生的姜汁,能消肿止痛。两者合用,对颈部进行局部热敷,可缓解落枕。预备一块纯棉毛巾,再取醋300~500g和姜汁100g,加热至欢腾后,将毛巾浸入其间,浸泡一瞬间,不棘手时拿出,拧成半干,敷在疼把柄20~30分钟。 热韭菜涂改:将韭菜切碎,用纱布包裹后将其汁液挤到碗中,然后加热(不烧开),将温热的韭菜汁均匀涂改于颈部疼把柄,每天7次,一般坚持3天就会收效。和其他外用药比较,韭菜汁无副作用,可放心使用。(聂勇)...

  • 夏日降压:姜块蘸酒刮肩颈

    夏日降压:姜块蘸酒刮肩颈

    刮痧有调心气、活心血、降血压的作用。夏季通于心,人心气较盛,加之此时人“卫气外浮”,所以血压较高的患者夏季可以通过刮痧降压。 刮痧除了用刮痧板、刮痧油外,还可在家就地取材。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来考虑,姜块蘸酒刮痧最好,用蘸上白酒(40度左右)、切得比较方正的姜块刮肩部和颈部,即风池穴(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到肩井穴(肩部最高处)之间的区域,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此外,还可以刮两个肘窝和膝盖后侧的腘窝。 刮痧后,皮肤出现颜色潮红、紫红以及略微渗血,都是所谓的出痧,此时可用姜块按压红点。如果皮...

  • 饮老姜茶防脑中风

    饮老姜茶防脑中风

    民问偏方“老姜茶”有一定的预防脑中风作用。特别是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只要平时比较怕冷,不易上火;体质偏于虚寒者,皆可酌情饮用。 做法:每日清晨取生姜片3~5片f3~6 克),用200毫升的开水冲泡,20分钟后趁温热饮用。 马庆春...

  • 冬喝姜汤防心梗

    冬喝姜汤防心梗

    寒冷的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期。此时不妨试试喝碗热姜汤,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而味辛,能通血脉、降血脂。生姜中含有姜油以及姜草油等芳香成分,还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铁、镁等矿物质。而姜草油与血管扩张剂有相同的作用,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生姜还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血管畅通;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死,均有特殊作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血脂过高常吃姜黄

    血脂过高常吃姜黄

    冬季是高脂血症的发病高峰期,食用姜黄海带粥可以降血脂。姜黄是一味中药,含有的姜黄素有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可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海带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将二者煮粥食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方法:将姜黄3 克(中药店有售)加适量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与海带10克,粳米50克煮粥,加少量盐食用,每周2次。 曹玲玲...

  • 降血压用姜块来刮痧

    降血压用姜块来刮痧

    高血压患者用蘸上白酒(40度左右)、切得比较方正的姜块来刮痧可以降血压。刮痧的部位可以选择肩部和颈部,即风池穴(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到肩井穴(肩部最高处)之间的区域。此外,人们还可以刮自己的两个肘窝和膝盖后侧的腘窝处。 刮痧到皮肤颜色紫红就可以了。如果皮肤颜色潮红时就已经出痧,则不必继续深入了。出痧后应该用姜块按压红点。除了用器具刮以外,用手指揪皮肤、拍打皮肤以及挤压皮肤都是刮痧方法,即扯痧、拍痧和挤痧。高血压患者在秋天不断拍打肩部、颈部也有降压作用。 温馨提示:刮痧不能在风下进行;刮痧后不妨喝点温开水...

  • 姜块刮痧巧降血压

    姜块刮痧巧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用蘸上白酒(40度左右)、切得比较方正的姜块来刮痧可降血压。刮痧的部位可以选择肩部和颈部,即风池穴 (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到肩井穴(肩部最高处)之间的区域。此外,人们还可以刮自己的两个肘窝和膝盖后侧的胴窝处。 刮痧到皮肤颜色紫红就可以了。如皮肤颜色潮红时就已出痧,则不必刮了。出痧后应用姜块适度按压红点。 韦波东...

  • 香姜汤治气滞腹痛

    香姜汤治气滞腹痛

    古人云:“生姜与良姜,半夏甘松香,陈皮香附子,不怕痛得叫爹娘。”故不论腹痛因寒还是因气滞者,均可用“香姜汤”治疗。 取香附子、甘松香、生姜、高良姜、陈皮、半夏各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若无甘松香,可用小茴香代替。...

  • 热姜水泡手缓解头痛

    热姜水泡手缓解头痛

    头疼起来什么事都做不了,经常犯病不仅妨碍生活,还会使人性情变得暴躁。头疼时不妨用热姜水泡手,可以有效缓解头痛的症状。 头疼大多是由于颈内、外动脉及其他脑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充血膨胀,压迫神经而引发的。因此,减轻脑部血管充血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可以取一个脸盆,倒入温水,水温不宜过烫,然后将双手和腕关节完全浸泡在水中半小时左右,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添加热水保证水温,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管血流相应减少,从而使头疼逐渐减轻,尤其适合偏头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热水中加入几片生姜,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如果有顽固的...

  • 老年人饭后泛酸 甘蔗生姜饮

    老年人饭后泛酸 甘蔗生姜饮

    很多老年人饭后泛酸,可用甘蔗生姜饮来治疗。 中医认为,胃部有热,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就会出现饭后泛酸,治宜清热和胃、降逆下气。甘蔗性凉,可清热生津、益胃下气,古人常用来治疗胃热阴亏、胃气上逆引起的泛酸烧心。生姜和胃止呕,与甘蔗配伍,既能防止甘蔗性凉伤胃,又能增强和胃降逆作用。 甘蔗100克削去外皮,切碎,生姜10克,加水500毫升,煎10分钟后取汁饮用。每日1次,连饮2周。 (中医硕士 赵永峰)...

  • 闻干姜缓解头晕乏力

    闻干姜缓解头晕乏力

    中老年人出现头晕脑涨、四肢乏力等症状,多因慢性脑供血不足致缺血缺氧所引起,可通过佩戴干姜药包来缓解。 制作方法:干姜20克,研碎后装入小布袋中,佩戴于胸前,尽量靠近鼻孔,每隔20天更换一次药末。...

  • 头疼时不妨用热姜水泡手

    头疼时不妨用热姜水泡手

    头疼起来什么事都做不了,经常犯病不仅妨碍生活,还会使人性情变得暴躁。头疼时不妨用热姜水泡手,可以有效缓解头痛的症状。 头疼大多是由于颈内、外动脉及其他脑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充血膨胀,压迫神经而引发的。因此,减轻脑部血管充血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可以取一个脸盆,倒入温水,水温不宜过烫,然后将双手和腕关节完全浸泡在水中半小时左右,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添加热水保证水温,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管血流相应减少,从而使头疼逐渐减轻,尤其适合偏头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热水中加入几片生姜,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如果有顽...

  • 胃寒暖胃食卷心菜姜枣桂圆汤

    胃寒暖胃食卷心菜姜枣桂圆汤

    酸辣卷心菜 卷心菜500克,洗净切丝加盐腌半小时备用,泡辣椒30克切细丝,米醋30克,花椒5粒,细盐、白糖各10克。在炒锅内放少许油,先放花椒,油热后倒入卷心菜、辣椒丝,加上调味品等翻炒装盘。溃疡病患者常食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和胃黏膜再生。 姜枣桂圆汤 干姜片10克,红枣30克,桂圆30克,红糖20克,加水500毫升后煎煮15分钟,早晚服用。连续吃一段时间,有温胃调补之功,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五辣暖胃酱 鲜蚕豆酱20克,醋5克,白糖10克,花椒4粒,胡椒4粒,生姜3片,大蒜1~2瓣(切碎)。先在炒锅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