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 第25页

活 第25页

  • 活跃在综合医院的中医科

    活跃在综合医院的中医科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不仅保留了传统中医疗法,更将中医理念融于其他科室。中医文化根深蒂固,中西医深入合作、互相配合,不仅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中医特色诊疗优势也更加突出。 中医科是综合医院的活跃者 在十堰市朝阳中路,33年前只是一个门诊的基础上命名的市中医院,后来才改为综合医院,但中医传统却保留了下来。 在门诊大厅,刚就诊完的赵女士拿着熬好的中药,准备回襄阳市。她在该院做完子宫肌瘤手术后,医生要求中医调理。2个月来,她每次看病都要赶2个小时的路,但依然坚持每周往返两地。原因很简单,...

  • 老爸的快乐生活

    老爸的快乐生活

    在我们这个地势偏远的小城,老爸在本地是文艺圈里妇孺皆知的人物,他的书画恣意汪洋,豪放大气,以其特有的穿透力和冲击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看过他书画的人都说,刘老的书法醇厚、国画质朴,一如他坦荡洒脱的人生。 多年前,老爸从市工会文秘岗位退下来后,在艺术的道路上纵情驰骋,痴迷书画使他焕发了艺术青春,给他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亮丽。书画传情,瀚墨香里透着快乐,这就是一个艺术上追求尽善尽荚的老爸。 ——题记 退休后的老爸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活作息一如退休前,每天做完了晨练,吃过早点,就是雷打不动...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生活
  • 乐活老人的“减法”生活

    乐活老人的“减法”生活

      “乐活”是一种感觉,它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是人的精神、物质反映。我认为“乐活”是自己寻来的,做乐活老人,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做减法”。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学会做减法”的日记,阅后有所感悟。是啊,人生的旅途就是一条抛物线。有起点、顶点和终点,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让上升快一点,让顶点高一点,让下滑的速度慢一点。   五十五岁,是我退休的年龄,在离开工作岗位的那一刻,人生的减法开始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争...

  • 让中医药非遗项目“活起来”

    让中医药非遗项目“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璀璨的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这些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价值和意识,体现着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些年来,我国非常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并为非遗保护工作建章立制,极大地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 活跃传达文明自傲理念

    活跃传达文明自傲理念

    本年9月,我有幸作为上海市非遗传承人代表,参与由文明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明遗产司主办,上海市文明播送影视办理局人才训练沟通中心承办的“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训练班”。在几天紧张而充分的学习调查中,咱们先后学习了文明和旅游部党项兆伦副部长教育的《我国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的知道与实践》、我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解读的《维护非物质文明遗产条约》、陈华文教师教育的《非遗视界下的我国文明生态维护区建造与实践》等课程。此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明方针与办理研究中心副主...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两大发展理念”激活“五大能力提升”

    “两大发展理念”激活“五大能力提升”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坚持将中医药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将中医药事业融入卫生计生工作大局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医疗、产业、科研、教育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为“十二五”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进入“十二五”时期,吉林省经济增速趋缓,新一轮医改持续推进,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认识到,必须坚持将中医药工作融入“全局”和“大局”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地域优势,才能充分释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湖北中医药大学举办第六届风筝节活动

    湖北中医药大学举办第六届风筝节活动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昨日,湖北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该校黄家湖校区信息楼前草坪主办了“纸鸢伴春传心意”第六届风筝节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师生参与其中。 活动分为诗情画意区、风筝制作区、风筝涂鸦区、作品评定区4个板块。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风筝,从木棍的长度、风筝的纵横比到纸张的剪裁,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细细斟酌。大家学习造型、捆扎、拴线等技巧,一缠一绕之间,考验同伴默契程度与协作能力。 让许多人驻足的是,活动还融入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在诗情画意区,挂满...

  • 相继开展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相继开展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河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建设,日前,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在石家庄举办全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能力提升班。全省国家级和第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第二批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候选专家等90余人参加了培训。(中国中医药报7月8日) 各地相继开展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提升了健康素养水平,使中医药服务更加惠及百姓,造福人民。 但目前有些地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还留于形式,巡讲活动不能常态化,形式不能多样化,巡讲专家不正规,...

  • 揭秘中药活性成分有新招

    揭秘中药活性成分有新招

    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是阐明中药治疗疾病的科学内涵、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分离是研究中的一大难关,工作量大、针对性差、重复率高等问题,使得活性成分分离效率难以提高。 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带领的团队,经过20年的努力,创建了系列色谱和波谱技术自动连接的制备分离和结构识别一体化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新技术,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和结构新颖化合物。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与开发的步伐,推动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老年生活的十条建议

    老年生活的十条建议

    1.讲究饮食卫生。少食多餐,切忌暴食暴饮,并且科学地选择食物。 2.坚持适量运动。从简单的散步到各项体育运动都可参加,但不要带有竞争的心理,也不要过度疲劳。 3.避免离群索居。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经常联系,倾谈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4.不要停止工作。要寻找新的活动和喜爱的工作,克服年老无用的心理。 5.倾听他人呼声。年轻人需要你的经验和教益,常与’他们在一起能保持心态年轻。 6.提倡叶落归根。最好回到你熟悉的天地里去生活,重温往日的生活情趣。 7.切忌闭门不出。老俩口不要整日待在一起,闲得无聊...

  • 常干农活让人有精神

    常干农活让人有精神

    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有个农家小院,院中有个生机勃勃的菜园子。你瞧,绿绿的青椒、长长的紫茄子、红红的番茄长得多欢实。菜园中有个老人正在锄草,听到有人来访,立即走出菜园,热情地接待客人。这位老人就是远近闻名的百岁寿星王玉芳。 王老太于1910年6月出生于巢湖市居巢区炯炀镇朝阳村,18岁嫁到邻村涂家。那时家中既种田又开糖坊,老伴做糖手艺好,会做各种糖果。小两口农忙种田,农闲开糖坊,生活有滋有味。相依相伴的老伴在55岁时因病去世了,家中老老小小的生活重担落在王老太身上,她坚强乐观地挺了过来。现在儿女们早已各自或家立业,健在...

  • 活到103岁没住过院

    活到103岁没住过院

    一般人到了60岁左右眼睛就会有点老花,可有这么一位“奇人”,一百多岁了还能穿针引线,她就是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武潭镇青山村的李桂香老人。她虽已103岁高龄,但眼不花,背不弯,思维依然清晰,气色很好,看上去只有90开外。 李桂香老太共生了3个子女,都健在。老伴原是名老中医,30年前先她而走了。大儿子易锡龙是名老党员、老村干部,今年81岁,身板还很硬朗,李老随他居住。等3个儿女都成家立业后,李老太又先后帮忙带孙辈。如今最小的曾孙都11岁了。 “我母亲一辈子勤俭持家,舍不得吃...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勤劳节俭自在生活

    勤劳节俭自在生活

    在武汉市汉南区,有一位身体健康、思维清晰的85岁老人,她就是曾三姑。现在曾老太独自住在小楼房的三层,楼下是小女儿一家。她身子骨十分硬朗,腿脚灵活,上下楼自如。见我来采访她,曾老太很热情,不仅端茶倒水,还拿来小点心。曾老太耳不聋眼不花,头脑反应敏捷,对我的问话对答如流,儿孙们的情况她也知道得很清楚。 曾老太1925年出生在武汉市,没有上过学堂,因不识字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头。她很早就结婚了,20岁生了第一个孩子,一生有9个子女。如今她最大的曾孙子都大学毕业了,整个家共有五六十口人,在全国各地发展。看到儿孙们都有出息,曾老...

  • 百岁老人霍礼明 生活仍自理

    百岁老人霍礼明 生活仍自理

    河北武安市有一位清末出生的114岁老人,牛活仍能自理。 百岁老人名叫霍礼明,老家在武安市伯延 镇罗义村,现在居住在城里儿子家。老人虽满头 银发,脸上布满皱纹,但皮肤却细腻光滑。与人 交谈,她口齿清楚、思维清晰,说话底气十足,声 音特别洪亮。 据老人的儿子介绍,母亲除耳朵有点背、眼 睛看不太清之外,其他一切正常。生活基本可以 自理,自己吃饭、洗漱,晚上自己一个人睡。夏天 时,还自己动手洗衣服。 霍礼明说,她生活很简单,不挑食、味偏轻, 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也还是吃家常便饭。最喜欢 吃的是粉条菜、稀饭、红薯、青菜。...

  • 老人闲暇活动更健康

    老人闲暇活动更健康

    很多老年人害怕懒出毛病来,就不停地找事做。其实,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生理状态已经不适宜繁忙的工作,而相对轻松的闲暇活动,却是非常有益于老年人健康的活动。 适合老年人经常从事的闲暇活动并不复杂,有人将老年人的闲暇活动分为放松性活动、消遣性活动、发展性活动、体育健身性活动及创造性活动等类型,主要有:散步、上街购物、阅读书报杂志、看电视、做饭、外出游览,及做有报酬或无报酬的比较轻松的社会工作等。不论什么性质的闲暇活动,只要经常做,那么他们身体就相对比较健康,其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即使是患慢性...

  • 百岁老人长寿原因、生活方式

    百岁老人长寿原因、生活方式

      近日,在南京由江苏省政协举行的《欢度百岁——江苏长寿老人风采》出版座谈会上,“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探究了百岁老人长寿原因、生活方式,但调查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寿星们不常吃水果、经常吃腌菜、不常锻炼……难道我们一直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错了吗?且听听专家怎么说。   不常锻炼体也康活动筋骨仍提倡   调查报告显示,江苏的百岁老人,大多数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锻炼。   不常运动反而更长寿?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老人生活中的最佳高度

    老人生活中的最佳高度

    桌子:应在身体直立,两手掌平扶在桌面而不必弯腰或屈肘的地方,一般75—80厘米。 坐椅:椅子面距地面的高度应低于小腿长度1厘米左右,这样脚掌可完全着地,能够减轻腰部的疲劳。 枕头:侧睡时应与一侧肩宽相等,这样可使头略向前弯曲,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呼吸保持通畅。仰睡时,枕头高度约与自己的一拳高度相等,这样可以托起颈部,也不会因为枕头太高或太低造成颈部肌肉痉挛或颈椎小关节紊乱。 鞋跟:中年人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4厘米,老年人最好在2厘米左右,鞋跟太低或太高都会造成骨关节的损伤。 手杖:其长度为使用者直立两手下垂...

  • 勤动手爱琢磨规律生活

    勤动手爱琢磨规律生活

    家住西安古城的郭景坤老人生于1925年,今年已经85岁了,不过老人家的身体依然十分健康,去年单位组织体检,他的各项指标均正常。郭老年轻时念过私塾,见多识广,现在他仍喜欢与人交谈,说话语速中等,思维很清晰。听说我要采访他,郭老很高兴。 郭老的健康得益于他年轻时在部队的磨炼。1946年,21岁的他参加了游击队,回想起那时的生活,郭老印象深刻,他说:“游击队员经常需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每个人都必须坚持!”那样的运动强度使他锻炼出了较好的身体素质,平日很少生病。郭老很自豪地告诉我,他在部队里还立过两次...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生活
  • 激情生活寿而康

    激情生活寿而康

    激情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满腔热情地激励生活,善待生命。倘若自己有喜爱的事业,你就更可以投入激情,投入时间,投入坚韧与意志,长期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创造、去追求,直至达到成功的彼岸。 邻居张老伯退休前长年累月在深山里伐木,结识了一些根雕艺人,时有参与根雕工艺的实践,并渐渐爱上了它。退休后,他回到老家,购买收集了因建厂、修楼被推土机推出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树根疙瘩;办起了一家“根雕佳屋”。生意从小到大,之后辐射省内外。外国朋友见到各种奇特根雕成品也喜上眉梢,纷纷订货。他对采访的记者说:&l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生活
  • 激活人体排毒系统

    激活人体排毒系统

    人体自身有非常完善的排毒系统,大便、小便、出汗等都是人体排毒的外在表现,人体正常的排毒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代谢功能强盛,生命力必然旺盛。 人体排毒的顺畅,其身体的阴阳必然是平衡的,经络没有阻滞点,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很多老年人都有便秘、小便无力的病变前兆,除了年龄关系以外,与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吃的方面太个性化,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过于单一,营养搭配失衡。在运动方面过于懒惰,而现在很多产品设计趋于自动化,出汗排毒的方法变的很金贵,不运动肯定不会出汗,那么身体里的毒素就会聚集在身体里,久而久之疾病就会...

  • 生姜身上那种不事张扬的生活态度

    生姜身上那种不事张扬的生活态度

      生姜身上那种鲜明的“个性”、不事张扬的生活态度,甚至特立独行面对尘世的“勇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大家如能在为人处世,行走于际遇之间时效仿之,或可活得更洒脱、更健康。   因父亲年年种生姜,笔者对其习性、种植都有所了解。生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芳香和辛辣味。嫩者称紫姜、子姜,老者称老姜、老生姜,一般所说的生姜多指后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是治疗恶心、呕吐的良药,有“呕家圣药”的美誉。特别是夏天,几乎人人吃凉拌菜都少不了生姜。...

  • 简简单单活到百岁

    简简单单活到百岁

    浙江省武义县王宅村的百岁寿星汤秀娥生于1910年,现在和小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儿媳、孙辈都很孝顺,对她照料得很好。亲情浓浓,生活舒适,百岁老人天天生活在快乐幸福中。 当我们问起老人长寿秘诀时,小儿、媳孙们都说:生活简单、心态平衡就是长寿之道。 老人心地善良,什么都想得开,什么都往好处想,毕生行善积德,为人乐观。生活中很少有愁眉苦脸的时候,成天总是乐呵呵的。她经常说:阎王爷面前无老小,一天未收我,就要好好活着,不给晚辈添麻烦。 老人从姑娘时起,就爱喝自己做的米酒,一日两餐,每次半斤,常年不变。到老来时,饭吃少了,蔬菜...

  • 生活俭朴乐于奉献享长寿

    生活俭朴乐于奉献享长寿

    在安徽省巢湖市太和村,有一位生活俭朴、乐于奉献的老人,他就是年近百岁的老教师徐少龙。徐老1911年出生于巢湖市居巢区炯炀镇太和村,现年99岁,新中国成立前曾做过农村私塾教师,1949年后担任乡村小学校长和村干部。 说起徐老,村里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村里的太和小学就是徐老一手创办的。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笔者在炯炀镇太和小学见到徐老时,老人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徐老的记忆力很好,滔滔不绝地介绍太和小学的来历。1952年以前,原巢县普济乡私塾学校特别多,几乎每个村都有。徐老看到这种情况,就把普济...

  • 102岁的虞华可老人 耳聪目明头脑灵活

    102岁的虞华可老人 耳聪目明头脑灵活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但凡每天早起的人都会发现,只要天上没有刮风下雨,在镇政府广场上,总能准时看到虞华可老人练拳的身影。虽然老人的身手不能给人以疾风暴雨般的快感,但缓慢中不失沉稳,犹如一棵百年老树蕴藏着底气。 102岁的虞华可老人,至今耳聪目明,头脑灵活,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明星”,可谓是妇孺皆知。在这里,只要问到老寿星,人人都知道是虞华可。在社区人眼里,虞华可老人就像一道独特的风景,总是让人感慨生命的顽强,感慨生命不可预知的魅力。 虞华可老人的知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年纪,还...

  • 健健康康活过一百岁

    健健康康活过一百岁

      健健康康活过一百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个世纪前美国人平均寿命只有54岁。早夭的儿童很多,好在有了疫苗、抗生素、卫生保健和更好的母婴护理,现在的人更有可能活到老年,而不是年纪轻轻就去世,如刚刚去世的邵逸夫老先生就是以107岁的高龄作古的。现在世界人均寿命每年增加3个月,在欧美等发达地区,人均寿命每10年也有两年左右的增长。   但是活过一百岁也面临着如下两个巨大的难题。首先,我们每多活一年,就意味着又给体内的细胞和器官添了一年的损伤,而慢下来的细胞修复系统不大能够处理这些损伤。其次,对于像癌症、心脏病...

  • 生活节奏对健康有何影响

    生活节奏对健康有何影响

      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给每个人上紧了发条:匆匆忙忙上班,风风火火出行,吃饭狼吞虎咽,如厕草草了事,就连休息都得争分夺秒。可你知道吗?如此节奏混乱的生活是养生大忌。   呼吸太快很伤肺   静下心来,对着手表,测一下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为一个周期),看看一分钟有多少次,一个周期用了多少秒?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人用3.3秒呼吸一次。可你知道吗,古人一次呼吸是6.4秒。一般来说,压力大、颈痛、背痛、受到情感打击或手术等都会增加呼吸急促几率。虽然呼吸太快不会导致长期健康问题,但容易引发肺病,或者哮喘和支气管炎。   最佳节...

  • 活性炭颗粒(不等于)活性炭钎维

    活性炭颗粒(不等于)活性炭钎维

    室内装修引发的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来源于油漆、胶合板、刨花板、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中的甲醛、苯等是主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它们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市场上用于去除室内污染物较多的是活性炭颗粒和活性炭纤维,虽然都属于活性炭,但其吸附室内污染物的效果却迥异。 活性炭颗粒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无烟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加工制造而成;活性炭纤维是用天然纤维或人造有机化学纤维经过碳化制成,它与活性炭颗粒相比,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绝大多数为适合气体吸附的0.002微米小孔,因此,活性...

  • 张光斗 长寿得益于在生活中懂得保健

    张光斗 长寿得益于在生活中懂得保健

    中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我国水工结构和水电工程学科的创建人张光斗,生于1912年,2013年以101岁高龄辞世。他的长寿得益于在生活中懂得保健,他把保健纳入日常生活中,并归纳为“一二三四健身术”。 一贯知足,“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对名利、地位、物质享受等淡然待之,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张老的养生之道重在心平气和,他说:“心平气和,是一种祥和的状态。”心平,无非分之念,见可欲而不迷狂,于迁变得失具平常之心。气和,不卑不亢,不...

  • 预防生活习惯病

    预防生活习惯病

    生活习惯病就是当今社会高发、多发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均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近年来,生活习惯病在我国已经开始增加,今后一段时间还有可能继续增加。一些发达国家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即坚持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及心态平和等措施,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使生活习惯病趋于下降。专家指出,生活习惯病因而其治疗就不仅仅是医药治疗,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做起也十分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社会的进步,生产劳动、家务、交通等都变为机械化、电器化、省力化,加上经济发展,信息交流快速,使人们的运动和活动减少了。同时,生态...

  • 每天做做针线活 佳木斯舞

    每天做做针线活 佳木斯舞

    家住河南省洛阳市涧西一拖家属区的陈留老太太今年100岁了,身体相当健康,做针线活不需戴眼镜,和人聊天从不打岔,双手非常灵巧,是远近闻名的巧手老太太。 陈老太住在女儿家,在她的卧室里,一根2米多长的绳子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五颜六色、形态各异。阳台上的作品更精致,是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看那金色的龙,龙头高昂,霸气十足;还有那只小乌龟,瞪着绿豆大的眼睛,憨态可掬。陈老太的外孙女白文说:“这些都是我外婆自己设计、缝制的,全部是用废旧物品做成。” 陈老太是个小脚老太太,很难买到合适...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