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 第22页

特 第22页

  • 有感于特鲁多医生的铭文

    有感于特鲁多医生的铭文

    在美国撒拉纳克湖畔安息着一位名叫特鲁多的医生,医生的墓碑上这样写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段“铭文”向人们清楚地表明作为一名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生,在面对众多患者纷繁复杂的病情时,所应当秉持的心态和姿态。这句“铭文”讲的道理与临床实际十分相符,很值得为医者细细品味。 首先,作为一名医生要清楚地知道,任何治疗措施都是有局限性的。再高明的医生也不是万能的,世上根本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也...

  • 结合《洄溪医案》探讨徐灵胎的诊疗特色

    结合《洄溪医案》探讨徐灵胎的诊疗特色

    徐灵胎为清代著名医家,精研医典,学验俱 丰,为时人所重,袁枚评价 “ 其用药也,神施鬼 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 1 ] ,可见 疗效之卓著。徐氏一生著述颇丰,计有 《 神农百 草经百种录》《 兰台轨范》等1 0余种,对后世产生 深远影响。《 洄溪医案》为徐氏生平唯一医案类专 著,虽篇幅短小,仅收录5 6种病证、 9 2则医案, 却可从中窥见徐氏诊疗疾病的风格特点 [ 2 ] 。今结合 《 洄溪医案》 ,对徐灵胎的诊疗特色作简要概括。 1  寒热虚实,辨证精准 徐氏长于辨...

  •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

    •治伤寒,用经方,妙用药,精临证。经典是中医的灵魂,临床为中医的根本。 •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具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 •善用经方,不弃时方,古今接轨,经时结合,创制新方,临床擅于治疗肝胆病、脾胃病、肾病等。 •致力于燕京医学的发掘整理与传承发扬,教学、科研、临床齐头并进。 •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自觉弘扬中华文化精髓。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是以研究张仲景《...

  • 方霖魁提纲掣领辨病机“双辨证”特色显著

    方霖魁提纲掣领辨病机“双辨证”特色显著

    方霖魁(1890-1963),字迪卿,古徽州休宁县流口区鹤城乡枧源村人,徽州休宁县名医。他十三岁始在休宁聚和堂药店当学徒,经当时当地名医邵虎臣、叶月如等的指点和帮助成为一名坐堂医。抗战期间,徽州一带患疮疡疖肿、无名肿毒者日益增多,他投身中医外科诊治,自主研制外用药物,自制手术器械,疗效甚佳,活人无数,被世人尊称为“寿康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与同道一起组织了安徽省屯溪市第一联合诊所,担任外科医生。1959年随诊所并入屯溪市中医院。1963年5月因病去世,享年74岁。 方霖魁从医60余...

  • 顾植山:坚守龙砂特色 弘扬运气学说

    顾植山:坚守龙砂特色 弘扬运气学说

    顾植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二、三、四批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授课专家、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 刚入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的郭小林,以前长期被咳嗽困扰,久治不愈,每到夜间便咳嗽加剧,几乎没怎么睡过好觉。“咳嗽对我的学习影响很大,经过顾老师治疗后,咳嗽发作次数逐渐减少,成绩也上来了,这不仅增加了我对中医的热爱,也坚定了我学习中医的...

  • 李时珍《濒湖医案》特点探佚

    李时珍《濒湖医案》特点探佚

    •在临证诊疗过程中李时珍始终尊崇奉行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本草纲目》中引录的许多条濒湖病案都体现了易水学派辨证、遣方用药的特点。 •李时珍精于辨证,灵活用方,在临证论治时一本灵素,善用仲景及千金等古方化裁,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认为“古人方皆有至理,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 李时珍不仅是博古通今的药物学家,亦是技艺精湛的医学家,他尝将其平生诊疗经验,整理为《濒湖医案》一书,但该书世无传本,今已亡佚。《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

  • 国医大师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析要

    国医大师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析要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为中医学徒出身, 青少年时期练就了扎实的中医经典“童子功”, 先在乡村基层行医21年, 后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执教业医40余载, 理验俱丰。从中医学徒到国医大师, 熊继柏教授成才之路不同寻常, 极具传奇性;其学术特色兼备“学徒派”和“学院派”特点, 对当下中医人才培养很具启发性;“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中医人要“熟读经典, 立足临床, 用经典指导临床”, 熊老知行合一的中医治学观...

  • 燕赵五大名医的共同特点

    燕赵五大名医的共同特点

    继承创新 魏晋以来,很多医家墨守张仲景《伤寒论》用药陈规,偏重于经方的应用,忽视医学理论的创新研究,形成了比较保守、僵化的医学风气。宋代官方编撰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后,有些医生将其奉为圭臬,不辨寒热虚实滥用《局方》,辨证与用药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形成了“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持之以为立命,世人习之以为俗”的不良局面。刘完素针对当时误用《伤寒论》辛温发汗和滥用《局方》温燥方药所导致的火热疾病,在继承“病机十九条”的基...

  • 独具特色的蒙医药

    独具特色的蒙医药

    蒙医治疗器具灸炷模 特色蒙药材肉苁蓉...

  • 中医与旅游 突出本国医疗资源特色优势

    中医与旅游 突出本国医疗资源特色优势

    6月29日,由海南省政府主办、世界医疗旅游协会协办的“2016世界医疗旅游与全球健康大会”在琼海市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大会通过对国际医疗服务和健康养生旅游产业的经验介绍和资源合作,积极推动中国国际医疗旅游、中医药国际化、国际医疗保险、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金融、医院与医疗服务国际投资等领域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医疗健康产业中都进行探索,在中国随着“健康中国”不断推进,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中国的医疗旅游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来...

  • 黄永玉独特而有效的养生经

    黄永玉独特而有效的养生经

    我国土家族著名画家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湘西凤凰古城。由于他兄弟众多,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便外出当学徒,自己谋生。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艰苦读书,习文作画。他先攻版画,后攻国画,勇于创新,独具一格,驰名中外。他不仅对美术卓有成就,而且对文学也造诣高深。他的诗文笔调深沉,语言诙谐,寓意深远,使读者爱不释手。由于他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受到国家重视,于1953年就被安排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后来又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现在,黄永玉已83岁,成为耄耋老人了,但他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 侗医特色疗法:民族奇术

    侗医特色疗法:民族奇术

    退热法 一是搜风退火法,包括滚蛋法和热刮法两种。滚蛋疗法是用艾叶煎水煮蛋,取鸡蛋在以胸腹部为主的全身各个部位来回滚动。热刮法则是将煮好的鸡蛋打破,取蛋白揉烂,放入银币或银扣后用布包好,趁热在身体各个部位来回滚动,反复多次。二是药水擦洗法,用寒凉味苦的药物,例如银花、黄芩等,煎水后擦洗身体各处,以达到退热目,的。 除寒法 一是敷脐法。把桐油加热后浸泡草纸,然后将草纸敷在肚脐周围。适用于治疗受寒而导致的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二是热熨法。将石片或布鞋底擦上桐油,置于火上加热后,用布包好贴在腹部热熨,凉后重新加热又熨。有...

  • 中医特色专科带领医院走出低谷

    中医特色专科带领医院走出低谷

    地处浙江省丽水市所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缙云县中医院,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经受两面夹攻:一方面,中医院医疗用房仅6000余平方米,场地狭小又简陋,与县综合性医院相比办医条件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缙云县以中医专科为主的社会办医力度很大,民办的中医伤科、骨科医院已初具规模,其医疗用房和设备设施等明显优于县中医院,此外,县域内还开设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所20余家。 公立综合医院和民办中医机构夹缝中的缙云县中医院,因缺乏综合竞争实力,医疗业务长期处于低谷,一度连年亏损。 转折发生在2012年以后,新上任的缙云...

  • 傣医用药有特色

    傣医用药有特色

    睡药 取川乌、细辛、穿山龙等辛温除湿药物,切碎之后加水煎煮,或炒热、蒸热,取出药渣与酒或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铺上竹席或者布单。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盖上被子,用药物熏蒸身体以达到治疗目的。本法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等病症的治疗。 熏药 取黄芪、桂枝、当归等药物切碎,置于锅内加水煎煮,患者坐于锅或盆的上方,借药物蒸气熏蒸身体以达到治疗目的。本法用于因体内风、水失调而导致的肌肉、关节风湿疼痛,产后虚弱,不思饮食等症。 磨药 取白鲜皮、花椒等药物,在碗内盛适量冷开水或米汤,取药物蘸水或米汤在小石磨上研磨成药汁,内...

  • 13种特色成膏服务民众

    13种特色成膏服务民众

    冬至对于广东人来讲,不仅是“汤圆节”,现在还新增了“吃膏方、贴天灸”等养生必修课。12月22日,“岭南膏方节暨国医论坛”在广东省中医院养生广场开幕,同期启动了膏方大讲坛及义诊活动。 现场人头攒动,从四处赶来的群众在这里不仅可以贴天灸、免费试吃膏方,还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量体裁衣”订制膏方。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表示,冬至正是养生的好日子,中医膏方文化是中医“治未病”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

    •针刺手法为临床起效关键因素之一,因各时期针具的差异及针灸理论的不同认识,针刺手法呈现不同特点,因此,梳理各时期针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针法萌芽阶段为石器、青铜时期,产生和理论形成于春秋秦汉,成熟期于金元,全盛于明清。针法的发展与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古代冶金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石器时期、青铜时期 历史背景 在石器时代,砭石针为主要的针灸工具,如《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其中金代...

  • 回医特色验方

    回医特色验方

    回族人善于烹调,喜欢将食物精加工。回医在治疗疾病时,寓药于食,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精心烹制成相应的食疗药膳来治疗疾病。回医用药食治病的例子主要有以下几种。 失眠 取新鲜羊心1个,朱砂1克。将朱砂研成细粉,由羊心的血管孔中塞入,然后用棉线缝好口。将羊心蒸熟或炖熟,切成片调味食用即可。此方有养血、镇静作用。 腹泻 取砖茶15克,山楂 15克,红糖20克。将前两种药物放入锅中炒焦,倒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后,加入红糖调味饮用。此方有止痢、暖胃作用,适用于治疗受寒而导致的腹痛、腹泻、胃痛等病症。 贫血 取桂圆肉30克,大枣...

  • 让中医特色健康养老中心遍地开花

    让中医特色健康养老中心遍地开花

    吉林省今年把建设6个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近日,该省印发了《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建设项目工作方案》,遴选德惠市中医院等6家中医院,由省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给予每家机构150万元补助。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宝贵资源,在健康养老中具有全方位价值,优势明显,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更强。 在膳食方面,中医提倡老年人因人因体质和缓进补,饮食宜多样清淡、温热熟软、细嚼慢咽,与现代营养学理论高度相符。在手段方面,针灸、刮痧等中医保健养生技术非常适合老年慢性病的调养。在运动方面,以八段锦...

  • 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应被充分挖掘

    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应被充分挖掘

    国务院今年连续下发了两个有关中医药的文件前所未有: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由此可见,国家和社会对中医寄予厚望,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健康服务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 随着医学重心的前移,治疗向预防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代医学引起的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增多,传统上以医...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民间
  • 艾灸是中医学的特色传统疗法 赵百孝

    艾灸是中医学的特色传统疗法 赵百孝

    赵百孝,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ISO/TC249 注册专家。获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等奖项。 艾灸是中医学的特色传统疗法,在慢性病、疑难病治疗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是传统艾灸存在着操作麻烦,烟雾大,易造成烫伤等缺陷,严重制约艾灸疗法在现代社会推广应用。如何开发既能保持传统艾...

  • 萨满医疗文化特点

    萨满医疗文化特点

    “萨满”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世界性原始宗教,萨满文化是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古老文化,是现存的“活化石”。我国是一个萨满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研究萨满中最具代表性的萨满医疗文化,对于了解黑龙江传统医药文化形成与演变的历史和发展脉络,丰富传统医药内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萨满文化内涵与特征 “萨满”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称谓,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称为“萨满”,雅库特人称为“奥...

  • 平衡针灸创新技术的显著特征

    平衡针灸创新技术的显著特征

    全军平衡针灸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半个多世纪,10多万部队训练伤的防治,60万门诊患者临床探索,全国4000多家医院的临床验证,军内外3万余人的推广,全国千万病患者的义诊活动,成功创立国家级平衡针灸创新学科。从我国两千多年的经络体系,直接进入现代生命科学的神经体系,融合传统中医精华和现代医学成果,造福了军地患者,取得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 平衡针灸创新技术的显著特征 军人用智勇赢得胜利,医生用技能赢得生命。军人的使命是打仗,医生的使命是治病。军人的最高荣誉是打胜仗,但必须具备打胜仗的...

  • 中成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治疗药物

    中成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治疗药物

    中成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治疗药物,长期以来,在中、西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医疗环境中,中成药与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各尽其长,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功勋卓著。然而,在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成药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中成药的临床价值未得到重视,缺乏系统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支持,中成药在多个省已被列入辅助用药的名单,限量限额使用;此外,我国中成药70%由西医医师处方使用,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突出,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015年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将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作为基本药物遴选的重要依据,按目前政...

  • 古代巴蜀地区针灸学术特点研究

    古代巴蜀地区针灸学术特点研究

    巴蜀山川秀丽, 人杰地灵, 名医辈出, 素有“中 医之乡” 的美誉。而针灸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巴蜀针灸置身于针灸医学的发展中占有先机, 且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颇具地方特色。现探寻巴蜀 针灸学术发展的源头, 总结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学 术特点。 1 巴蜀针灸学术起源及发展 巴蜀地区是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形成以三 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 后不断发展为独特的 巴蜀文化。西汉四川经济发达, 繁华程度超过关中 地区而被誉为 “天府之国” 。明清之际, 湖广等...

  • 中医独特的情志疗法 激怒疗法怡悦疗法

    中医独特的情志疗法 激怒疗法怡悦疗法

    中医对一些疑难怪病有独特的情志疗法,神奇的疗效蕴藏着丰富的道理。情志疗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许多诊疗奇闻佳话,大有“喜怒哀乐”皆是药之感。 激怒疗法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

  • 毛南医学特色的内服外用治疗方

    毛南医学特色的内服外用治疗方

    毛南医常用治疗方法 一、内服药物疗法 毛南医学经历了漫长 的发展阶段,从巫医之后, 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利用草 药治疗一些简单伤病,随 着毛南医学接触吸收了中 医药的理论精髓后,在其 传统的草医草药治疗中融 合了循症辨证的中医治 法,正如谭云锦在《中医验 方摘要》中介绍的那样,治 病治本,标本兼治,分清急 缓,寒热虚实,虚补实泻, 随症而治,治贵权变,正治 反治,急而治标,缓而治 本,阴阳平衡,辨证论治。 毛南医学形成了有自己特 色的内服药物治疗方法, 其中隐约可见中医理论的 影子,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解表发汗法、...

  • 老官山汉墓漆人经脉循行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老官山汉墓漆人经脉循行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太阳经脉循行浅析 2012 年 7 月四川省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 出土了一尊木胎髹漆人像, 该人像体表阴刻有 29 条白 色细线和一百余个圆点, 与中医针灸学中经脉循行和 腧穴分布极为类似, 经考证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我国 发现的最早、 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 [1 ] 。老官山汉墓 经穴髹漆人像(以下简称“漆人” )上刻画的经络线条 与 《灵枢》 、 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所记载的经脉循经等相 比较, 在经脉分布、 交汇、 转折等方面颇具特色。...

  • 医理独特的哈萨克族医药

    医理独特的哈萨克族医药

    哈萨克民族简称“哈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哈萨克族医药是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践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预防、诊断、治疗、研究各种疾病的经验医学科学,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而宝贵的遗产,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00年至1240年间,哈萨克民族创造了六项新的医学研究。分别是: “人体之基础”是腺体 被哈萨克医学家称之为“人体之基础”的“腺体”在公元前1...

  • 澄江学派传人陈应龙先生临床取穴特色

    澄江学派传人陈应龙先生临床取穴特色

    陈应龙先生 (1902年-1993年) , 闽南近现代著 名针灸学家, 师从中国近代著名针灸大家、 澄江针灸 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先生 [1] 。 在闽南行医数十载, 陈老 孜孜不倦, 培育了海内外众多针灸学子, 为澄江学派 在闽南及海内外传播与推广做出重大贡献 [2] 。 他曾 云: “学医者, 德为先, 术为后, 愿将人病犹己病, 救 得他生是我生” [3]144 , 诚然 “大医精诚” 也。 在长期临床针灸实践中, 陈老认为穴位的选取 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其常用穴位...

  • 灯火灸:我国民间古老而又独特的医疗方法

    灯火灸:我国民间古老而又独特的医疗方法

    灯火灸疗法是流传于 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而又 独特的医疗方法,始载于 《本草纲目·灯火》,属于中 医学的“灸疗学”范畴,又名 灯芯灸、灯火蘸、烧灯火或 爆灯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 灯芯火对皮肤的温热刺激, 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对疾 病起到防治的作用。千百年 来,临床实践证明,灯火灸 施术方法简单,副作用少, 安全可靠,疗效较好。 施灸材料 灯芯草数根(药店有 售)、植物油(胡麻油、苏子 油、香油、豆油均可、、火柴 (或打火机)、普通消炎药 膏、紫药水。 施灸方法 一、明灯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