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 第61页

五 第61页

  • 《内经》“五节刺”的临床应用

    《内经》“五节刺”的临床应用

      “五节刺法”出自《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本篇内容广泛,包括论述真气、正气、邪气的概念,又论述“五节刺法”、“五邪刺法”临床病证及其针法,是一篇重要的临床之作。今仅论述“五节刺”的临床及针法。   所谓五节刺,岐伯所述,“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应用比喻手法,令人更能深刻理解其针法作用。   振埃法   是指针刺效果之快捷,如同振掉身上的尘埃。病证为...

  • 佛教养生“调五事”

    佛教养生“调五事”

    佛教养生的要义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许多佛修者,将毕生心血花费在修身上,以求有一个健康的肉体和自在的灵魂,其修习的关键就是禅定。禅定不但是修身良法,而且还是养性妙方,在佛门受到极度的重视。禅定术作为佛门的养生之术,有修心、修身、居食医药三个方面的内容。修禅之初最重要的是调“五事”——调饮食、调睡眠、调息、调心、调身。“调五事”不仅有利于修禅者很快进入禅定状态,对于平常人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五行脏腑经络之气充沛 其病乃愈

    五行脏腑经络之气充沛 其病乃愈

    《伤寒论》第7条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对于“发于阳”“发于阴”,历代注家大体有3种认识。其一,认为“阳”指阳经,即太阳、阳明、少阳;“阴”指阴经,即太阴、少阴、厥阴;如钱天来、尤在泾等,皆持此说。其二,认为“阳”指太阳,“阴”指少阴,如张志聪。...

  • 传统五色疗法

    传统五色疗法

    祖围医学对于色彩的认识及医疗保健应用源远流长。旱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著名的五色理论,把不同的颜色与脏腑功能联系起来,认为五色人五脏,即白色入肺,赤色人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黑色入肾,并将它们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康复,即我们现代所说的“色彩疗法”。通过让病人眼观目睹各种有关颜色,从而产生刺激.以促进疾病和身心的康复,起到治疗的作用。 青色入肝,属木,有调节肝脏生理功能的作用。青色包括:绿、浅绿、黄绿色。现代医学实验也证明,绿色对肝脏和胆囊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肝脏能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

  • 中和康贝儿童五种体质调理

    中和康贝儿童五种体质调理

    中和康贝少儿亚健康儿童平和质推拿调理技术 调理原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调理效果:益气固表,调和阴阳,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调理步骤: 第一步:施术者端坐,根据选穴不同,受术者分别采用坐位、仰卧位和俯卧位。 第二步:清补脾经3分钟,揉板门3分钟(中和康贝黄猫调理油),清肝经2分钟(中和康贝博士猫调理油),补肾经3分钟(中和康贝水猫调理油),顺运内八卦2分钟(中和康贝博士猫调理油),清天河水3分钟(中和康贝博士猫调理油),揉中脘2分钟,分推腹阴阳16遍、按揉足三里3分钟(均为中和康贝黄猫调理油...

  • 刮痧常选五部位

    刮痧常选五部位

    刮痧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它历史悠久,早在元、明时期,就有较多的刮痧疗法记载。由于本疗法无需药物,操作简便,见效也快,故现今仍深受老百姓欢迎。常用刮痧的部位主要有以下五处。 背部: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从第7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5腰椎,然后从第1胸椎旁开沿肋间向外侧斜刮。此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头部:取眉心、太阳穴。 颈部:颈部两侧,双肩内侧上下方向(胸锁乳突肌走向),或喉结两侧。 胸部:取第2、3、4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禁刮乳房。 四肢:臂弯(在肘的屈侧面)、腿弯(胭窝)...

  • 人体五指指端各有经穴

    人体五指指端各有经穴

      中医的经络学说告诉我们,人的五指指端各有经穴,各穴位又分别对应人体内不同的内脏器官。   人们可以通过揉捏手指上的穴位,检查自身内脏器官的健康状况。检查的方法是: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只手的手指指甲两侧,然后反复地进行按压。如果感到特别疼痛,就表示与此穴位相关的内脏器官出了问题。   那么,人们在揉捏五指的指甲角旁时,如果产生疼痛意味着什么呢?   拇指的指甲角旁疼痛:拇指的指甲角外侧有一个穴位叫少商穴。少商穴在人体的手太阴肺经上。人们在揉捏拇指此处时若感觉疼痛,就提示其呼吸系统可能出了问...

  • 健身五字养心八法

    健身五字养心八法

    瑞安有位人见人敬的离休干部,名叫郑志生。老人家生于1924年,1949年参军,1950年随军进入西藏,在雪域高原度过了21个春秋,先后参加过平息叛乱,中印反击战、开荒筑路,为解放西藏、建设西藏、保卫边疆奉献了美好青春。1976年,他转业后先后担任瑞安市卫生防疫站站长、卫生局副局长,1984年离休。今年86岁的郑老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手脚灵敏、耳聪目明,而且对养生有两套自己的理论,就是健身五字经和养心八法。 郑老是个“活动家”。他爱好广泛,琴棋书画、花鸟虫鱼、摄影收藏样样喜爱。他还喜欢参加各种...

  • 五劳七伤向后瞧

    五劳七伤向后瞧

    五劳七伤向后瞧 【预备姿势】 直立,两臂自然伸直下垂,手掌向腿旁贴紧,挺胸收腹。 【动作】 1、双臂后伸于臀部,手掌向后,躯干不动,头慢慢向左旋转,眼向左后方看,同时深吸气,稍停片刻,头旋转原位,眼平视前方,并呼气。 2、头再慢慢向右旋转,眼向右后方看,同时深吸气,稍停片刻,头旋转原位,眼平视前方,并呼气。 如此反复16-20次,最后还原成预备姿势且收势。 【动作要点】头部用力旋转。 【作用】 头部反复用力向左、向右转动,眼珠尽量往后看,增强颈部深浅肌群的收缩能力,加强胸骨和第一...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瑶医五指牛奶

    瑶医五指牛奶

    五指牛奶为桑科植物粗叶榕或掌裂榕的根,瑶语称巴腩红挪、红挪亮,也叫五爪风、五指毛桃。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慢性肝炎 方法一:五指牛奶15克,姜黄5克,山栀根、柑子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法二:五指牛奶8 克,绣花针6克,田基黄10克,鸡骨草6克,兰花柴胡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肺结核 方法一:五指牛奶、金骨风、火柴木各20 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法二:五指牛奶10克,矮地茶 10)克,穿破石40克,百部40 克,白芨40克,制成浓缩水丸,每次1.6克,每日3次。 病后体虚 五指...

  • 五月初五浴兰汤

    五月初五浴兰汤

    端午节就要到了,许多地方都有五月初五洗浴兰汤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浴兰节”。由于进入农历五月之后,天气湿热,细菌容易孳生,特别是南方的山林间常常弥漫着有毒的山岚瘴气,加上毒蛇、蜘蛛、蜈蚣等有毒动物特别多,很容易使人中毒,因此农历五月,自古就有恶月、毒月、死月之称。人们常在端午节这天用沐浴兰汤的方法来解暑、避秽、驱除邪气,预防皮肤病。 这里的兰不是指现在的兰花,而是指菊科的佩兰。其气味芳香,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作用,可以用来预防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及暑湿感冒等。取佩兰30...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五禽戏,培补内气,健旺五脏,调适心境

    五禽戏,培补内气,健旺五脏,调适心境

    五禽戏门户很多,精彩纷呈。华佗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闻名医学家华佗依据中医原理,以仿照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扶引术。2011年,华佗五禽戏经国务院同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动作美丽,原地习练,简便易学,深受广大爱好者青睐。 华佗五禽戏是最早用于防病看病的扶引功法,如华佗所说“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扶引。”五禽戏是华佗遵从道法天然,总结前人及本身仿生扶引经历,将扶引所仿照的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特征与人体五脏功用特色相配属,一致仿生扶...

  • 《五脏风寒篇》之五脏阴阳证解析

    《五脏风寒篇》之五脏阴阳证解析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之探析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 (以下简称《五脏风寒篇》) 中的五脏风寒部分残缺较多, 如明显脱简的有“脾中寒”“肾中风”“肾中寒”等。本篇素有《金匮要略》最为难解篇章之说, 是疑难病症中的疑难, 亦说类似伤寒六经病中的“千古疑案”厥阴病。目前学界有3种观点:一则认为五脏风寒为五脏中风及中寒;二则从证治方面认为未出方药论治;三则...

  • 脏腑五味治法 调和肝胃法 奇经治法

    脏腑五味治法 调和肝胃法 奇经治法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清代康熙乾隆间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学术门户,丰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中医临床经历。虽撒播叶天士“业经十七师”,但经考证,叶天士应首要师承其父叶阳生、师兄朱某(师从叶阳生)、周扬俊、王子接四人。汪绍达《叶天士祖传诀窍·序》曾言“自受学于王子接始能贯穿各科”,可见王子接之学对叶天士助益颇大。叶天士曾在王子接处侍诊学习,后代师出诊,还曾以王子接门人的身份整理《绛雪园古方选注》。经过比照叶天士医案及王子接所著《绛雪园古方选注》和...

  • 全身保健  常按五大要穴

    全身保健 常按五大要穴

    《四总穴歌》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浅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与主治:后世又加上内关穴,这五大要穴对全身起到了重要的保健作用。 1.足三里: 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时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

  • “五色”食物巧补五脏

    “五色”食物巧补五脏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五色青、赤(红)、黄、白、黑相对应。特定颜色的食物,可以补益相应的脏器,甚至辅助治疗该脏器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兼吃“五色”,使五脏都得到充足的滋养;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适合自己脏器的“颜色”来吃。 1.绿色食物补肝。绿色食物人肝经,如各种新鲜蔬菜、绿豆和绿色水果等。绿色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铁、硒、钼等微量营养素,能直接调节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如视觉能力、免疫力等,并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 五季五脏养生歌

    五季五脏养生歌

    春季到来万物生,肝气疏泄百事顺, 健康绿道绕芳甸,桃红垂柳飘笛声。 乍暖还寒易伤身,捂春保温古有闻, 适应天经常添衣,勤晒被褥病不生。 夏日到来万物长,心脉通调精神爽, 炎夏暑热忌烦躁,心平气和体健康。 盛夏养阳不能忘,生姜代饮温中阳, 避暑解渴多饮水,常服薏米绿豆汤。 长夏时节湿气重,健脾化湿首当冲, 清淡饮食利脾胃,能食能动如苍龙。 暑热熏蒸氤氲浓,贪凉饮甜要适中, 头胀肢软胃纳差,藿香佩兰代饮用。...

  • 我的“五不”养生经

    我的“五不”养生经

    读了一些养生保健方面的文章后,我颇有同感,在此亦将自己在养生方面的体会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不要卧太长 我是“夜猫子”型,早上难起,但是,每天睡眠的时间并不长。对我来说,睡好五六小时的觉就是“满分”,不过中午得稍微休息一下,加在一起,一天能睡7个小时,这与中医专家介绍的养生保健要求相吻合。 不要坐太久 长寿者多数为经常活动的人。除了开会必坐外,我在办公室时常站着看文件等。如有人进来商谈工作,我也站着与其交谈。这样,我就避免“久坐伤血&r...

  • 科学饮食 多食五谷杂粮

    科学饮食 多食五谷杂粮

    爱食五谷杂粮的我 □ 黄雄飞 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谈起养生,我有一段故事要说。20多年前,我经常感到头昏,甚至眼前还会出现短暂漆黑。后经检查才知,自己得了高血脂症,医生为我开了降脂片、复方丹参片等药进行治疗,同时让配合科学的五谷杂粮饮食,一段时间后复查发现,我的血常规等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从此,我走上了爱食五谷杂粮的道路,强调科学饮食,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习惯,由此我受益匪浅,至今身体良好。 要说科学饮食,我的体会就是多食五谷杂粮。古语云:“五谷为养”。古...

  • 家庭拔罐五注意

    家庭拔罐五注意

    在家里拔火罐时,应注意玻璃火罐的罐口是否光滑无破损,新罐在使用前要先检查一下,防止把皮肤割伤。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拔火罐之前,最好先上医院查明病因。如果没弄清病因,就擅自在家里拔罐,不仅容易贻误病情,还可能带来意外伤害。 2.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 3.留罐时间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疱。若是起疱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

  • 养生格言(五)

    养生格言(五)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宋·《养生要录》 释义:保养性命的方法是,不要一时行走太久,不要久坐、睡卧太久,不要注视太久、凝听太久:不要强行食饮、过多喝酒沉醉;不要太忧愁、太哀怨和思念。总之,事要有个度,不要太过分。...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养生
  • 四气五味与人体圆运动相合

    四气五味与人体圆运动相合

    药性者,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四气者,寒凉温热。寒凉者,本性寒也,言寒者程度之不同。温热者,本性热也,言热者程度之不同。此四气若合四季,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五味者,酸、苦、甘、辛、咸。酸者,能收能涩,即收敛固涩之意。苦者,能泻,能燥,能坚,即清泄炽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之意。甘者,能补,能和,能缓,即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谐和诸药之意。辛者,能散能行,即发散、行气、行血之意。咸者,能下,能软,即泻下通便,软坚散结之意。升降浮沉,运动之方向也。 人身之气运动如大气圆运动 夏气属...

  • 养生的“五难”与“六害”

    养生的“五难”与“六害”

    清代著名学者程杏轩在所著的《养生论》一书中指出,人们养生保健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断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用现代的话来说,图名贪财,喜怒过度,迷恋女色,失控纵欲,嗜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盐菜肴,饮食不节,嗜烟酗酒,多思多忧,耗精伤神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养生保健的大忌。对于某一个具体人来讲,虽然不一定这“五难”全有,但如有其中的一、二难,也就危害不小了,甚或连宝贵的生命也许就栽倒在这一、二难中...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养生
  • 五音疗法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

    五音疗法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

    听着舒缓的古典音乐,伴随着艾条阵阵熏香,似乎置身于虚无缥缈的梦境。“来这儿医治,一边听音乐,一边艾熏,十分惬意。我本来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夜里醒了就数星星。现在能睡6~7个小时了。”在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病区中医特征医治室,正在承受护理人员艾灸的黄阿姨快乐地说,“咱们十分乐意承受这种中医医治,似乎置身音乐的空气中。” 五音疗法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的传统中医疗法,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医治疾病。将中医心、肝、脾、肺、肾对应相应五音,...

  • 五条强身键体、祛病养生真经

    五条强身键体、祛病养生真经

    我是1935年出生的,现年75岁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目明耳聪身体健,思维敏捷精力充。除了定期出专家门诊外,还坚持写书,在年逾耳顺之后,主编出版的医书有26种,总篇幅已达1600万字。即将主编出版的有两本大书,一本是《中医秘方全书》,即将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总篇幅为200万字。另一本是《中医眼科全书》再版,即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总篇幅为180万字。还有8本纳入出版计划的书要写。平均每年出两本,争取2015年超额完成。我的生活很充实,心里无牵挂,精力集中,无暇他顾,身体内部自然处于和谐之中,精神世界长期保持...

  • 腹有五音疗疾患

    腹有五音疗疾患

    国学即“六艺之学”,主要是指“大六艺”。不过,中国传统文化里除了大六艺(六经)外,还有小“六艺”。“小六艺”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和技能,“大六艺”是培养情怀和精神。小六艺至今仍有很大养生价值,且为老年人较多应用的是“乐”和“书”。 乐的本义:先王作乐崇德 “乐”篆文的字形是上面是一种乐器,下面是木支架。清代大学...

  • 弃五盖——佛教养生要决

    弃五盖——佛教养生要决

    禅定作为佛门养生术,是修身的主要入门阶梯。有的佛修者,将毕生心血花费在修身上,以求有一个健康的肉体和自在的灵魂。修习禅定必须做到“弃五盖”。 弃五盖,即摒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盖,即盖覆之意,为烦恼之别名。佛教认为此五种烦恼能盖覆心神,令人昏暗,而不得开发定慧,故称五盖。五盖者,修禅之障碍也,修禅必须将之弃掉。 贪欲盖 修禅时心中萌生的贪恋食、色、名、利、权位等欲念。贪欲盖产生时,则思念五欲,心生醉惑。 嗔恚盖 修禅时心中萌生的由于别人有负于自己而产;生的愤恨、恼怒、报复等...

  • 《黄帝内经》中精气、阴阳、五行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黄帝内经》中精气、阴阳、五行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任秀玲有关《黄帝内经》中范畴、察观与证验的学术思想探析 任秀玲教授从事中医学元科学领域的研究, 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结构、性质特征、发展规律及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科学技术的联系。在国内中医学界, 提出了“中医学是理论医学”、“中国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等一系列原创理论, 开创了国内“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和“中医理论的概念范畴体系研究&rd...

  • 五官科学是论述五官七窍生理结构及特点

    五官科学是论述五官七窍生理结构及特点

    五官又称七窍,五官科学是论述五官七窍生理结构及特点,介绍其相关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诊疗的一门学科。 五官与七窍 中医学对五官七窍疾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的卜辞中就载有“贞旨自病(自者鼻也)”“贞病耳”“贞病舌”“贞病口”等内容。《左传》载:“耳不听五声为聋”,这是关于耳聋的最早定义。《黄帝内经》一书系统地论述了五官七窍的生理病理,提出“脏窍相关&rdquo...

  • 养护五脏“六字诀”

    养护五脏“六字诀”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法。它通过“嘘、呵、呼、咽、吹、嘻”6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袭,防止衰老。练“六字诀”讲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发音。呼气要缓慢、深长、均匀,以加大肺活量。同时,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双膝微屈,全身放松。每个字念6遍,然后调息一次。 嘘字护肝。读(xu),两手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吸气时,屈臂两手经胸腹前缓缓下落。治食欲不振、两目干涩等...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五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