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126页
-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因病机
“虚气留滞”指元气亏虚,气血失和,气血津液等流动物质运化失常,郁滞于体内的一种病理变化,也称虚气流滞[1]。虚气留滞是由王永炎院士依据文献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而形成的中医病机理论,强调以虚为本、以滞为标的病理特点,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环节。慢性扁桃体炎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由扁桃体急性炎症反复刺激或因隐窝口引流不畅而致,其内病毒、细菌大量聚集,进而逐渐发展为慢性炎症病变。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该病可归属于中医&l...
-
调脏运气汤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林平自拟“调脏运气汤”治疗顽固性胃脘疼痛临床效果显著,笔者作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跟师学习,并将经验运用到临床中,收效较佳。现分享验案一则。 夏某,男,56岁,2023年7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反复灼热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灼热疼痛不适,口苦反酸,大便难解。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曾服泮托拉唑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此后反复发作,1个月前加重,自...
-
从浊毒论治慢性腹泻伴便血
患者,男,78岁,2012年10月26日初诊。主述:大便溏泻,便血时作6年。6年前,患者始有下腹部不适感,大便溏泻,偶有便血,自以为得了“肠炎”,便自行购买庆大霉素、复方黄连素等药治疗,症状时缓时发。4年前,病情始终未得到控制后,便前往县级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慢性结肠炎,住院治疗稍有好转,但症状不能彻底消失。半年前,患者消瘦明显,下腹部有块状异物感,便溏伴便血次数增多,前往市级三甲医院就诊,通过肠镜、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被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疑似直肠癌。患者年事已高,病情较重,医生建议放弃手...
-
中医从肝论治慢性结膜炎收效甚佳
结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西医认为该病主要由周围环境中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或非感染性因素(外伤、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刺激结膜导致,也可由结膜自身或外界的抗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常见眼睛发红、干涩、眼痒、疼痛、异物感、怕光、分泌物多、流泪等症状,未波及角膜者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西医治疗以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过敏为主。急性结膜炎不难治疗,抗菌消炎治疗后多能痊愈,但是临床常见一些患者病情反复,熬夜或饮食不慎即会发作,逐渐发展为慢性结膜炎。此类慢性结膜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治...
-
慢性咽喉炎痛应当从营血论治
杨某,男,26岁,建筑工人,1997年7月29日初诊。述3年前,因咽喉部红肿,打点滴加上口服消炎药3个多月未愈,后经县级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咽喉炎,屡经中西医治疗,然效果不佳,反反复复,近期病情加重。刻诊:咽喉红肿,自觉内热,夜间更甚,久治不愈。大便干燥,小便黄赤。中医辨证:肺肾阴虚。治以养阴清热利咽。自拟养阴清热利咽汤予以治疗。 处方:天花粉15g,玄参12g,牡丹皮10g,瓜蒌皮10g,麦冬10g,赤芍10g,木蝴蝶5g,生甘草5g,知母5g,桔梗5g,射干5g,蝉蜕5g。水煎服,每日1剂。...
-
过敏性鼻炎,鼻鼽,鼻渊,通调任督治疗
通调任督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患者,男,26岁,2018年7月10日就诊。 主诉:打喷嚏、鼻流清涕10年。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常用冷水洗头,后于晨起或受凉后出现打喷嚏、鼻流清涕等症状,冬夏皆发,冬重于夏,迁延不愈,间断发作。近5年来,患者曾多次服用中药治疗,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真武汤、附子理中丸等温阳散寒之品,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御寒汤等健脾益气之品,桂枝汤等调和营卫之品,以及甘草泻心汤、葛根芩连汤等调和寒热之方,虽治疗时有效,但均未能治愈。刻下症:晨起受风、平时受凉、闻到刺激...
-
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方药应用 验案一则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病因病机 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张恩树认为该病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而引起,其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风温邪毒从口鼻肌表而入,...
-
过敏性鼻炎病机证型分析 选经配穴方法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该病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疗效确切,但存在禁忌证和不同程度的嗜睡、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易反复发作,且治疗价格昂贵。笔者近年在经络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数十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本文从辨经、辨病与辨证角度综合分析过敏性鼻炎的经络联系、基本病机、证型、主要病经等,并举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病机证型分析 手阳明大肠经、...
-
过敏性鼻炎 芥子外用贴敷疗法
芥子外用与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探讨 过敏性鼻炎指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该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2018年数据统计显示[1],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从11.1%升高至17.6%。现代医学治疗过敏性鼻炎多采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疗法或手术疗法,虽起效快,短期效果明显,但容易复发,远期效果不理想。中医认为,该病属于“鼻鼽”范畴,涉及肺、脾、肾三脏,多由内伏痰饮、外感风寒...
-
以运气思路辨治难治性胃痞一例
笔者有幸拜于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顾植山教授门下,潜心研习五运六气理论,获益匪浅。现将验案一则分享如下。 余某,男,2023年9月21日初诊。主述:上腹反复胀闷10余年,餐后明显。经多次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曾接受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磷酸铝凝胶、替普瑞酮、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等西药治疗,时可缓解,但仍反复。亦服用疏肝健脾、理气和胃的中药处方,然效甚微,故来求诊。既往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刻下:患者诉近期上腹胀闷再作,餐后约2小时胀痛明显,伴反酸、呃逆...
-
慢性咳嗽辨证论治 自拟健脾消痰饮
基于扶正祛邪法辨治慢性咳嗽临床探析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8周以上,以咳嗽为主症,胸片无明显异常的一种病证[1]。慢性咳嗽多与感染无关,治疗时应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随着空气污染、环境变化、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但病因常复杂不明,加之患者对疾病不重视,长期失治误治,易发展为难治性慢性咳嗽。西医多采用抗菌、镇咳、祛痰等治疗方法,虽能缓解病情,但停药后常复发,长期服用毒副作用明显。因此,难治性慢性咳嗽与少见病因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
-
从脾论治秋季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当机体暴露于致敏原环境中,在免疫球蛋白E(IgE)的作用下,鼻黏膜产生的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1]。该病以发作性鼻塞、流清水样涕、喷嚏、鼻痒为主要症状,可伴咽痒、眼痒、耳蜗痒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迁延难愈的特点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从脾论治秋季肺气虚型AR可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流行病学研究 AR发病率较高,影响着全球10%~40%...
-
急慢性扁桃体炎 黄芷甘草汤
梁万发,男,汉族,1945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成都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临证擅治肺胃系疾病,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 处方:生黄柏10~20g,白芷10~20g,炮山甲5~10g,皂角刺10~15g,生甘草5~10g。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副鼻窦炎、额窦炎,急性泪囊炎,中耳炎,牙龈炎、牙周脓肿,急、慢性阑尾炎,睾丸...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在中医中属于“撞击伤目”“青盲”
专家简介 王影,博士,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神经眼科兼针灸科主任。 当人头部受到创伤后,除了肉眼可见的损伤外,非常容易忽略的就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详细了解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西医认识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常见的一类眼外伤,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严重者可致盲。通常继发于眼眶、眼、头或外伤性面部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其中以摩托车和自行车事故为多,其次是高处坠下、暴力击伤等。本病对视力的影响较大,常常出现视力下降,...
-
李素荷穴位埋线分期论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过敏性鼻炎是由变应原介导的一系列复杂的黏膜 炎症过程, 包括炎性细胞之间的恶性循环, 多种炎性调 节因子参与, 如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 导致感觉神经活 化, 细胞浆流出, 静脉窦堵塞 [1 ] 。中医学中称之为鼻 鼽、 鼽嚏, 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 鼻塞、 打喷嚏、 流清涕 等症状突然和反复发作 [2 ] 。流行病学显示该病近年来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 23% , 中 国 中 心 城 市 的 自 报 患 病 率 为 8. 7% ~ 24. 1% [3 ] 。过敏性鼻炎在有遗传史的家族发病率...
-
黄斑变性防盲治盲的关键预防措施
专家简介 梁丽娜,医学博士,研究员,国医大师唐由之研究员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亦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一般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以中心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变形,眼前有黑影遮挡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该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全球超过5000万人患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年龄...
-
沈桂祥巧用达原饮治顽固性低热
华某,女,41岁,2022年11月4日初诊。主诉:低热7年余,午后尤甚。患者7年来每于劳累后出现间断低热,起初未介意,无结核病史。2022年7月30日因参与核酸采样工作而周身防护严实,体温达38.3℃,头昏、乏力,不恶寒,遂请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副主任医师沈桂祥诊治。经问诊得知,该患者除多年低热外,胃脘胀痛亦有半年余,嗳气则舒,偶反酸,口干苦,经中药调治有所改善,现纳旺善饥,大便臭,日2次,成形,溲黄。2022年8月25日因巧克力囊肿引发经行腹痛,服地诺孕素片(唯散宁)治疗见效。苔浊厚腻,舌偏红,脉滑小弦数。...
-
周信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国医大师周信有是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学崇《黄帝内经》,济世活人。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深谙《黄帝内经》旨趣,而且兼通诸家之学,以“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为遣方用药原则,对各种内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深感周信有不仅辨证入微,而且立法用药确有特色,受益匪浅。兹将周信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证经验作一浅述。 临证经验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周信有认为本病病机表现错综复杂,其总的病机为脾胃虚弱,且以虚寒为主,兼夹气滞血瘀,因此治疗上应虚实兼顾,通补兼施...
-
鼻窍失温型鼻鼽 过敏性鼻炎方剂
张某,女,46岁。患过敏性鼻炎10余年,迁延难愈。每年立秋后发作,入冬即愈,鼻塞、流涕、眼睛痒、夜晚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痛苦不堪。2017年8月10日初诊,刻下:鼻炎发作、鼻塞、流清涕、鼻音偏重,眼睛发痒,手脚冰凉怕冷,偶有疲惫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薄,脉沉弱等。 辨证:肾阳亏虚,鼻窍失温型鼻鼽。 治疗:补气助阳,温通鼻窍。 方剂:生麻黄6g,熟附片15g(先煎),细辛6g,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辛夷花10g,白芷10g,防风15g,羌活10g,炙甘草10g,川芎10g...
-
顽固性咳嗽处方用华盖散
梁某,男,25岁。2019年12月6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患者自诉4年前感冒后,在操场进行长跑运动,后来导致咳嗽难愈。近几年每年到12月份,咳嗽都会发作1次,屡服中西药,疗效都不佳,需要拖延2~3个月左右咳嗽方能止住。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现症:咳嗽晚间较剧,无痰,无恶寒发热,无咽痒咽干,无口干口渴,纳可,入睡较为困难,二便可,舌淡胖有齿痕、色偏红,脉滑,双尺有根。 处方用华盖散:麻黄5g,杏仁10g,炙甘草3g,陈皮12g,紫苏叶10g,竹茹30g,茯苓30g,瓜蒌皮20g,百部10g,法半夏9g。5剂...
-
慢性咽炎分虚实进行自我调护
慢性咽炎的症状是咽部常有不适感,总觉得干痒,甚至有一些轻微疼痛,咽部时有分泌物,甚至会咳痰。可分虚实进行自我调护。 慢性咽炎之虚证 慢性咽炎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较难彻底治愈。临床辨证中大部分属于虚证范畴,以肺阴虚或肺肾阴虚最为常见。 肺阴虚 比如老师、主持人、播音员等职业,需要长时间连续不断说话,造成了肺阴受损。肺阴不足者可以用百合、银耳、麦冬、炙杷叶,每天泡在一起煮水喝,可滋阴润喉。 肺肾阴虚 慢性咽炎的肺阴虚证往往迁延不愈,时间长了即发展为肺肾阴虚。咽痒的感觉由咽喉逐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