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125页
-
外感发热(病毒性伤风)营卫不好阵发性发热汗出
•营卫不好阵发性发热汗出 李某,女,53岁。诉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生2~3次。前医按阴虚发热医治服药10余剂罔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辨为营卫不好,卫不护营之证。当和谐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办法,为疏桂枝汤:桂枝9g,白芍9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12枚。二剂。服药后,啜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瘳。 夫营卫者,人体之阴阳也,宜相将而不宜相离也。营卫和谐,则阴阳和谐,卫为之固,营为之守。若营阴济于卫阳、热则不发;卫阳外护营阴,汗则不出。今营卫不好...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止血以治标辨证以治本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以及脾切除手术,这些方法虽然能有效提升血小板数量,但或因毒副作用明显,或因价格昂贵,且对于某些患者而言长期疗效欠佳、药物依赖性大,导致最终治疗效果不佳。 中医学中无此病名,据其症状,可归属于“血...
-
炙黄芪淫羊藿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经验方:炙黄芪25克,淫羊藿、仙茅、肉苁蓉、鹿角胶(烊化)、当归各12克。 加减:鼻出血者,加白茅根、侧柏叶各15克;咯血者,加仙鹤草、白及各12克,血余炭 6克;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各10克;尿血者,加旱莲草15 克,大蓟、小蓟各10克;月经过多者,加蒲黄炭、艾叶炭、棕榈炭各8克;脾弱血虚者,加党参、匀术各10克,龙眼肉、红枣各15克;血热者,加生地12 克,赤芍、紫草、丹皮各10克;阴虚者,加服大补阴丸。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疗效:本方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57例,有效 (血小板计数...
-
自拟百合鸣宁方治神经性耳鸣验案
神经性耳鸣主要表现为患者主观感觉到一侧或双侧耳内不同程度的蝉鸣音、轰鸣声等异常声音,多伴有患侧听力的逐渐衰退。笔者受《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启发,根据中医学圆运动的气机升降模式,结合清代医家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自拟百合鸣宁方(黄芪20g、茯苓30g、白术10g、山萸肉15g、醋郁金10g、醋北柴胡10g、葛根30g、川芎12g、法半夏10g、磁石20g、石菖蒲20g、当归10g、百合15g、炙甘草5g)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举一则医案如下。 患者女,31岁,...
-
苍术治胃下垂 皂荚治过敏性鼻炎
单味中药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用法简单,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接受,现简易接受几味中药,供患者选用。 苍术治胃下垂 苍术味辛、苦,性温而燥,能除湿健脾、升发胃中阳气、逐痰饮水气而消胀满,对属于脾虚气陷的胃下垂疗效甚好。取苍术15g,水煎2次,取2次煎液混合均匀,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1个月。 火麻仁治慢性咽喉炎 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以火麻仁通腑润肺,除肺脏虚火。取火麻仁50g。加水330ml,浸泡1小时,小火煎取药液150ml,...
-
分型辨治药物性角膜炎
药物性角膜炎指全身及眼局部用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角膜组织病理性改变,局部用药种类繁杂和频次较多是主要原因。其症状可见畏光、疼痛、流泪、眼干、眼痒、刺激感、视物模糊,体征有角膜表面弥漫性点状染色、睑裂部密集性条形点状染色、旋涡样点状染色(聚星障)、浅层溃疡样改变(花翳白陷)等。若继发感染,可变生感染性角膜溃疡甚前房积脓(凝脂翳)。该病诊断另有以下要点:①眼液使用周期长或(和)频次多②多种眼液先后或同时联合使用③角膜损害出现后,减少眼液种类或滴眼频次后病情好转。 药物性角膜炎的中医认识 中医称角膜...
-
过敏性鼻炎中医干预方法多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又称变异性鼻炎,发病率高,且还在逐年增加。以阵发性、连续性喷嚏、鼻痒、流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三大临床表现,可伴有鼻塞、嗓子痒、眼睛痒、流泪、眼睛发红等兼症。鼻腔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 过敏性鼻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症状轻者偶尔发作尚能耐受。症状重者常不分场合,突发连续性喷嚏,并流涕不止。鼻塞还会影响睡眠、学习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治疗不当的话,还可诱发鼻窦炎、咽喉炎、中耳炎、结膜炎等多种合并症,严重者可还...
-
从三阳论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1]。本病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占70%~80%,少数是细菌。临床上根据鼻咽部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诊断。本病发病率较高,可明显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学习,甚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2]。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以退热等对症治疗为主,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
-
原发性高血压化痰祛湿法 补益肝肾法 镇肝熄风法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严重损伤心、脑、肾、眼睛、血管等脏器的结构和功能,给生命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威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降压,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预后是防治高血压的重点及难点。 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冼绍祥师从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欧明教授,临床长期运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多年,学研俱丰。结合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病理演变及预后转归,冼绍祥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大法主要...
-
临床亦有外邪里饮证 马家驹案例治过敏性鼻炎
笔者跟随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老师、北京中医医院马家驹老师学习经方后,认识到经方的本质就是三个病位上的阴证、阳证。正如《医宗金鉴》所言“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表证分阴阳,发热恶寒者,因正邪交争有力,正气相对不虚,因此属于阳证,直接发汗解表即可。而无热恶寒因正气不足无力与邪相争,因此属阴证范畴,需要强壮温阳解表。表阳证为太阳病,代表方剂为麻黄汤、桂枝汤;表阴证为少阴病,代表方剂为麻黄附子...
-
风热咽炎,急性单纯性咽炎,兹举二例中医病案
咽炎是指表里邪毒结聚经脉不通而致的咽喉部红胀痛苦,或有异物感,或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喉部疾病。本病在人群中分布较广,男女老幼均可患病,好发于冬春与秋冬之交。依据咽炎的病因病机及咽部形状不同,又有风热咽炎、风寒咽炎、阴虚咽炎、阳虚咽炎炎等不同。 由风热邪毒而致的咽炎,称风热咽炎(急性单纯性咽炎),以咽部红胀痛为其主要症状。又有风热喉、红喉之称。因为咽喉疾病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经脉痹阻的病理改变,又多呈现咽喉红胀痛苦、堵塞等现象,故又称喉痹。风热咽炎,常因气候急剧改变,起居不慎,肺卫失固,而...
-
逆转萎缩治则方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灶性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或消失,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特征的胃部疾病,且具有癌变的风险。一项多中心的全国性研究发现,受访人群中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患病率分别是25.8%、23.6%、7.3%,因此阻断或逆转CAG的发生、发展对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CAG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可以控制、截断胃黏膜萎缩的进展,甚至可以逆转萎缩。 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是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河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的研究,并在CAG的诊疗中形...
-
育阴清热法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浅析
商荣义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首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自毕业近60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笔者曾有幸侍诊于商荣义,现就跟诊记录中商荣义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整理如下。 张某,女,34岁,2018年9月23日初诊。诉舌痛数年。现舌尖刺痛,口干,时有发热。伴有咽炎,遇情志不畅加重。排便困难,大便呈羊粪状。2018年1月行人流手术。舌红无苔,有裂痕,脉沉细。 处方:板蓝根30g,僵蚕3g,桑叶3g,菊花3g,竹茹3g,桑白皮30g,麦冬30g,玄参30g,石斛15g,当归15...
-
姚希贤诊治慢性胃病特色
慢性胃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往往缠绵难愈,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医大师姚希贤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在消化系疾病诊治,尤其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其在慢性胃病方面的临床经验作一总结。 注重综合辨证 姚希贤对于慢性胃病非常重视辨证,认为中医治疗必须以辨证为基础,只有准确辨证,才能真正抓住疾病的本质,才有可能确定正确的治则、治法及有效的方剂。目前中成药的应用,也已趋向于系列药物的辨证应用,也...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霸道”清热治其标 “王道”补虚治其本
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时,既应重视西医指标及借鉴当代相关药理研究成果,又不可囿于西医的“三联”“四联”杀菌、消炎等治疗思路及用药疗程。应从中医思维出发,注重清热驱邪,并以“王道”缓图,最终达到邪去正安、邪不可干的治疗目标。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为40%~70%。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细菌,是引起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