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129页
-
治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处方:川芎、丹参、当归各12克,红花8克,鸡血藤15克,赤芍20克,益母草30克。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脾胃虚弱者酌加白术15克,茯苓、山楂、陈皮各10克,谷芽20克;肾阳虚者加巴戟、菟丝子各15克;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有感染者酌加蒲公英、千里光各20克,板蓝根、贯众各15克,黄连8克;出血倾向严重者或值女性月经期暂停本方3-5天,或减少活血化瘀中药剂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治疗31例,有效28例(90.32%),无效3例。...
-
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
湖北中医药大学张正浩教授自1968年从本校中医本科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善治临床各科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对张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感触良多,获益匪浅,现特择录吾师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一则,与同道共赏。 郑某某,男,65岁,2012年9月11日初诊。患者于2011年6月出现散在皮下紫癜,2012年8月又因出现严重双眼充血,患者自述双眼色深如“猪肝”色,伴口腔黏膜出现血疱和出血,前胸和四肢散在出现较多大小不等的瘀斑,紧急入院,经相应检查后确诊为...
-
治急性胰腺炎《金匮要略》有名经方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有名的经方之一,是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笔者用其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效果甚好。《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说:“(大柴胡汤)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热结。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和剂也。” 方药组成:柴胡、黄芩、枳实、制半夏、白芍各15克,大黄10克,甘草5克,生姜...
-
自拟经验方治疗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血尿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异常导致的小血管炎。中医认为该病乃因热毒炽盛、阴虚火旺或气虚不摄以至血络受伤,血渗于肌肤之间,导致皮肤表现点状或片状青紫斑块。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经验方三草消斑汤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药物组成紫草15克,旱莲草10克,仙鹤草15克,三七10克,金银花20克,丹皮10克。热毒炽盛者加水牛角、生石膏或冲服紫雪丹,阴虚火旺者加茜草根、阿胶、玄参,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 典型病例余某,女,7岁,学生,因发热、咽痛、咳嗽,...
-
中医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会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黄帝内经》上讲: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男性在32岁时,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处于最壮实阶段,以后逐步进入衰退阶段,尤其到了“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rd...
-
变态反应性亚败血症中药验方
杨某,女,41岁,农民。2004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高热不退40余天。患者发病前,因过于劳累加受凉,发病急剧,高热不退,体温39°C以上,恶寒发热,不出汗,关节疼痛,以大关节为主,多呈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发热重时,疼痛加剧;发热低时,疼痛减轻。口干咽痛,恶心欲吐,小便黄少,四肢乏力。 在某县级医院住院治疗5∽6天,诊断为胰腺炎,输液治疗未见效;后转聊城市某医院,化验检查,怀疑败血症,但血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仍血象高,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血沉快,输液治疗10余天,仍未退热...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调治
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可伴有低热、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疼痛及心悸失眠等,体检无慢性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但可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血虚肝旺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烦失眠,耳鸣腰酸,口干咽燥,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养血柔肝。可选用中成药归芍地黄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补心丹,每次1丸,1日2次。 2.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心慌,体倦乏力,手足麻木,不思饮食,大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治宜补益心脾,可选用归脾丸,每次1丸,1日2次,温...
-
仙鹤草良方“三仙汤”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
病例:李某,女,记者。因反复出现刷牙牙龈出血、稍碰则皮下瘀斑2个月就诊。诉疲倦困乏,四肢无力,动甚则气短,月经期长,量偏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血常规,血小板43×10-个/升,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血证,气不摄血。 予归脾汤加减:仙鹤草 50克,黄芪30克,仙灵脾、党参、当归、白芍、补骨脂、制首乌、阿胶(烊化)、炙甘草各10克,仙茅6克,大枣 12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5 剂后复查血常规:血小板106×10个/升,达到正常值,疲乏、出血等症状...
-
河南名医治特发性水肿方
河南名医治特发性水(肝气郁结)方: 处方:茯苓20克,泽泻15克,柴胡、赤芍、枳壳、川芎、制香附、陈皮、白术、猪苓、桂枝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行气利水。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症见肢体浮肿,情绪抑郁易激动,胸胁胀满疼痛,喜太息,舌淡苔白,脉弦。 河南名医治特发性水(脾胃虚弱)方: 处方:茯苓20克,党参、炒扁豆、桔梗、炒白术各10克,薏苡仁、山药各30克,砂仁(后下)、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