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第10页
-
升举元气、活血祛瘀治糖尿病
陈宝贵,1949年生,号碧湖,天津市武清区人。1965年开始学医,担任乡村医生。于1971年跟随张锡纯弟子天津名医柳学洙先生学习,1975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1983年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学习,系统研读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及研究生全部理论课程。 陈宝贵先后被遴选为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获得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中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ldqu...
-
丁元庆教授详细阐述了营卫与血压
血压是正常生命现象与生命体征,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丁元庆教授详细阐述了营卫与血压以及营卫失调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理论问题。认为血压在脉,营卫与心、血、脉密切相关,进而提出脉是中医认识与研究血压的最佳切入点。 4 营卫是影响血压的可变因素 营卫变化与血压相关。营卫生成消长,不断变化,出入血脉,化生气血,支持脏腑功能,故可影响血压。 4.1 血压以脉为本 脉是测量和观察血压的客体。营卫是与脉相关的诸因素中变化、变数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4.2 脉有三要 即胃、神、根,三者皆以营...
-
心律失常加引经药引导元气
元气看病不用重视局部,不必计较于心率是快仍是慢,归一饮启动了修正元气的成长之机,剩余的就交给人体的元气,这就是元气神机法的看病原理。 典型医案 宋某,女,74岁,于2017年7月1日就诊。患者阵发心悸半年余加剧一周。患者2017年6月因心悸就诊于某三级医院,查12导同步动态心动图(2017-06-29)成果:窦性心率,24小时均匀心率71次/小时,最快心率136次/小时,最慢心率37次/小时,房性早搏10094次/24小时,房性心动过速1阵,共3次;R-R间期>2.0秒:19次,最长2.6秒。阵...
-
朱文元加减治疗 胃脘痛案 梅核气案 痛经案
朱文元主任医师从医近五十年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情志郁结而致气机紊乱之各种证,疗效显著,谨举验案三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胃脘痛案 仇某,女,44岁,1999年6月17日诊。胃脘胀痛2年余,时轻时重。10余天来因情志刺激,胃脘胀痛加剧,两胁及背部亦胀痛,伴恶心,嗳气频作,矢气腹胀。形体消瘦,痛苦面容,腹部稍隆起,剑下及右上腹均有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细。此乃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处方: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2g,香附 12g,郁金12g,陈皮10g,延胡索12g...
-
放射性直肠炎 培养和保护元气
放射性直肠炎是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统计资料显示,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在5%~17%,放射发出的能量,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化改变,可导致细胞受损和死亡,而迅速增殖的细胞(如肠黏膜)对照射最敏感,遭受损伤的危险性最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便,重者排脓血便。目前对本病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西医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疗法,包括有高压氧治疗、手术等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 放疗损伤机体元气 在临床表现上,反射性直肠炎属中医学“泄泻”...
-
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胃肠病举案
朱文元为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 陈平汤即二陈汤与平胃散之合方,由苍术、厚朴、陈皮、半夏、云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水煎二汁,作汤剂内服。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下气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降逆;云苓健脾燥湿,利水化痰;甘草、大枣、生姜补脾合中止呕,适用于脾胃不和,痰湿内阻、不思饮食,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肢体倦怠,恶心呕吐,嗳气泄泻,舌淡红,苔白腻而厚,脉缓或沉滑等症。朱文元以之加减治疗胃肠疾患,每获捷效。今将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疗胃肠病经验简要整理,供同道临证参考。...
-
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 反流性胃炎要大补元气
国医大师李玉奇近50年来,专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在辨证治疗慢性胃病方面积累了独特的经验。现将随师临诊期间所学总结报告如下。 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难愈,病程较长。临床上治疗萎缩性胃炎多以胃脘痛辨证施治,常不能获得满意疗效。 李玉奇提出萎缩性胃炎应以痈论治,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成因是由郁变瘀,由瘀变腐,由腐而成痈。在治疗上主张以痈论治,采用扶正补脾、去腐生新之法。常用方剂:黄芪20g,党参20g,薏苡仁20...
-
曹颖甫治张大元久患痰饮案 刘渡舟治疗周某咳喘多年案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载:“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本方组成: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临床症见咳而上气、痰多清稀色白、咽喉痰鸣似水鸡声而连连、舌质淡、苔白滑腻、脉浮紧或沉弦而滑,属寒饮郁肺,浊气上逆之象。浊气搏结于咽,则喉间生痰,痰碍其气,气触其痰,故作此症,后世寒饮咳喘多用本方。 曹颖甫治张大元久患痰饮案中,患者开始夜咯痰甚多,后来咯痰渐少,常觉出气短促,夜卧时喉中如水鸡声,彻夜不得安,径投射干麻黄汤,...
-
朱文元治疗消渴验案四则
朱文元先后就读于原山东医学院中医系、原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为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主任医师,是峄城区十大名中医、峄城区十佳医生、枣庄市十大名中医、枣庄市十大名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善于诊治肝胆病、糖尿病等疾病。从事中医近50年,对中医消渴病的诊治亦是造诣精深,有独到之处。现将朱文元主任医师治疗消渴病案例4则,作简要整理,供同仁参考。 肺胃燥热,阴津亏损案 王某,男,43岁。初诊时间2017年10月12日。主诉为烦渴、多饮、多尿3月...
-
基于黄元御“中气枢轴”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作为临床常见病,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以胃灼热和食物反流为主症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并指出亚洲国家以非糜烂性反流病为主[1]。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抑酸剂治疗GERD,但停药后易导致患者病情反复,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食管功能,病情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生活质量下降[2,3]。GERD归属中医“噎膈&rdquo...
-
元代以前中医脑病医案研究浅论
医案是医师临床思维活动与医疗实践活动的记录。从古至今,岐黄之术传承不息,医案与其他形式的医著共同呈现了中医发展的轨迹,承载了中医仁术的精神。医案生动地反映了民生需要、临床疗效、辨证思维,向来为医林所重视,医案中往往理法方药具备,示人以圆机活法。研读医案如同与医家共诊切磋,对于后之学者开拓临证思路、提高辨治能力颇有裨益。笔者在前期中医脑病医案研究的过程中,对元代以前的中医脑病医案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1 元代以前中医脑病医案的筛选 医案之作由来已久,殷墟甲骨文中载有某疾愈或不愈,《周礼&m...
-
阿胶百合莲子固元膏 阿胶枸杞固元膏
阿胶百合莲子固元膏 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养阴清热的作用。原料:阿胶120克,莲子100克,百合60克,蔗糖80克,蜂蜜8克,龟苓粉40克。做法:(1)将阿胶(阿胶原粉)、蔗糖、蜂蜜加水400毫升,倒入不锈钢锅中,置电磁炉上用中火(200℃)加热并不断搅拌,使阿胶和蔗糖完全溶化。(2)龟苓粉加水400毫升调成糊状,倒入不锈钢锅中,先用大火(280℃)加热至沸,改用中火(200℃)加热3~5分钟,加入莲子、百合,调小火(120℃)保持微沸2分钟,倒入微波炉盒中,放凉。每日服用两次,每次60克,用干净勺子挖取,剩余置...
-
疲倦乏力容易疲劳 治当益气补中引火归元
赵某,女,29岁,2015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疲倦乏力三个月。现容易疲劳,常四肢乏力,浑身困倦,肩部酸痛,口腔溃疡,舌淡苔白,脉弱。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者疲乏乃因气血不足、虚火上炎所致,治当益气补中、引火归元,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潜阳封髓丹化裁。 处方:生黄芪30克,生白术15克,陈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5克,生甘草10克,当归15克,熟附子10克,炒龟板15克,黄柏10克,砂仁15克,山茱萸3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
增元气的蹲墙功法
太极养生功法博采众长,其中的蹲墙功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我已整整练了6 年,受益匪浅。当年,我有肾虚的毛病,腰酸腿软、夜尿多。后来朋友推荐了蹲墙功,刚开始时,只能半蹲,到半年头上才能勉强完全蹲下去。这样坚持到一年的时候,明显感觉身体状况好多了,腰不酸了,腿不软了。以前一到换季,伤风、感冒跟着来,现在我很少感冒。蹲墙功还治好了我的慢性鼻炎,以前鼻子不通气,就连睡觉都得张着嘴出气,非常苦恼,练习蹲墙功以后,慢性鼻炎也不治而愈了。 蹲墙功的功法原理是通过身体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