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第8页
-
三元物质与肿瘤的关系 土家医三元学说
三元学说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土家族作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拥有独特 悠久的民族医药文化。这种医药文化的历史源于八百 年前的巴子国, 是土家族先民与汉族先民共同创造共 同发展的医药瑰宝。而三元学说作为土家族医学的基 础理论, 是土家族先民根据其独特的思维习惯并结合 中医古典医籍所创立的, 对土家医认识人体生理构造 以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土家医三元学说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传统中医的“三焦” 类似, 中医 藏象学认为人体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 包含胸 腔和腹腔, 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都位于其中...
-
大补元气 灵芝人参酒 延年益寿
炙黄精、灵芝、党参、当归、枸杞子、熟地、何首乌各100克,茯苓、人参各50克,大枣100克,糯米、红高梁各1000克,酒曲适量。 诸味药共水煎弃渣,取药汁;糯米、高粱去杂淘洗干净,蒸熟,洒入药汁降温,降至手触糯米饭感到温手时,即可均匀地撒上酒曲,然后装入容器中,密封,保温(春夏1~2天,秋冬2~5天),闻有酒香即可饮用。每日两次,每次50~150毫升,温服。 该药酒可大补元气、健脾益肺,保护肝肾,抗衰老。适用于身体虚弱、产后血虚、贫血、须发早白、阳痿、早泄、性机能减退的人服用。中老年人服用可延缓衰老、延...
-
张元素《医学启源》的脾胃观探讨
张元素, 金代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人, 易水学派创 始人。易水学派是以研究脏腑虚损病机及治疗为中心 内容的一支医学流派, 尤其是对脾胃内伤的病机认识 更深刻, 创立了脾胃学说 [1 ] 。张元素作为易水学派之 鼻祖, 对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集中 体现在其撰著的《医学启源》 中。本文拟对《医学启 源》 中张元素有关脾胃的论述, 从脾胃的生理特点、 脾 胃病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挖掘探究、 系统地归纳和 总结, 以期使张元素的脾胃学术思想得到更好地传承 和创新, 服务于临床。 1 脾土为万物之母, 胃为...
-
滋补良方 三元汤的制作
三元汤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滋补良方。它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病祛疾,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经常食用大有裨益。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来说,也非常有利。 三元汤的组成比较简单,仅大枣、莲子、桂圆三味而已。 中医学认为,大枣味甘、性平,归脾、胃两经,可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因其补脾作用良好,故被誉为“脾之果”。大枣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在各种干鲜果品中首屈一指。常食大枣可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因此,大枣...
-
山萸肉补肾益精固元气
山萸肉为落叶乔木山茱萸的果实,处方常写山萸肉,其性味甘酸、微温,入肝、肾二经。主要功效为补肝肾、强筋骨、益阴精、固元气。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以及遗尿、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男子不育、妇女月经不调等。因为它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所以不论阴虚或阳虚,均可使用。 山萸肉药理研究 山萸肉含有维生素A、山萸肉苷、鞣酸等。本品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升高白细胞;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而能调节血压;明...
-
调补元气少生病
中医学认为,年过半百之后,人体的各个脏腑功能就开始逐渐衰退。“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脏腑经脉空虚”。维持脏腑功能的正常,少不了充盛的体内元气。调元疗法,就是补充脏腑元气,延缓脏腑虚衰发生。调肝气 调肝可从补肝阴和疏肝气人手。选择菊花、制首乌、桑葚、陈皮各10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代茶饮用。菊花清肝明日,制首乌、桑葚补益肝阴,陈皮疏肝理气。调心气 心血不足容易导致健忘、失眠等不适;心气不足则出现气短、疲乏等表现。可以用五味子...
-
补血养颜延衰老:固元膏
但是如果您认为中医的膏方(内服的“膏”)仅仅是以坊间小吃的身份就流传了千年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像“龟苓膏”这样的内服膏,在中医里被叫做“膏方”,也叫“膏滋”,而贴在皮肤上外用的膏,则被称作“膏药”,比如“虎骨麝香膏”。外用膏药,可以治疗跌打损伤,作用相对单一;而内服的膏方,除了急性发作的疾病之外,几乎都可以治疗,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身体虚弱体质差的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都适用膏方。 汗出不止,头痛欲裂,畏寒怕冷,失眠,黄褐斑,痛经,腰腿疼痛,频繁感冒,身体亏虚,千年膏方都可纠偏祛病,补益加调理,...
-
补肾奇效功,还阳卧和混元卧
有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睡不好觉, 还有呢,就是醒了再也睡不着。这样的人很多吧?是不是有?有的就举手。只有一个,不好意思是吧?就是睡着,醒了再也睡不着,或者是入睡比较困难,这样的人,总的来说,像这种,有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你们看一下,网上有一篇文章叫还阳卧。 我是怎么做的?我就我做的体会告诉大家,你就按照我的方法做不会错。我就保证……你们从今天晚上开始,你做两晚上,你有什么反应?年轻人啊,岁数小的,20来岁的你不让他做就身体不行了,你做这个。晚上睡不着觉,反正睡不着,做这个又不让你运动,多简单啊,对吧? ...
-
养肾强肾养元操 养肾灸 中药补肾
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每年超过百万人死于与慢性肾脏病相关的疾病。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 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肾脏病发病率高,约占正常人群的6.1~10%,而且早期可无症状。据悉,我国现有约1亿多慢性肾病患者,实际知晓自己患病及进行治疗者很少,直到发展严重时才发现,这时治疗已非常困难。肾脏病的最终结果是肾功能衰竭,肾衰竭的治疗代价非常巨大,在发展中国家,多数肾衰竭患者因治疗费用昂贵而无力治疗。 据介绍,眼下肾脏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向,不少患者才...
-
吞“唾沫”补“元气"
如果小孩子经常喜欢吐Ll水,很多老年人会一边拍打他们,一边说:“你老是吐口水,会伤元气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元气,就是人体一切气的根本,也是源自于父母的气,又被称为元阳。 我们用舌尖顶住上颚,舌头下面就会有很多唾沫,不是口水,是肾精元气的化身。慢慢地把它们吞下去,可以养元气。每天这样做可以补肾养元,建议大家经常练习。 肖 萧...
-
补肾固元的长寿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 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 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 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 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 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 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 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 身四肢各处。 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 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 精力充沛、性功能接盛、腰 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 长江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 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所 以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太溪穴 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 气的长江.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 之一.认为它具有...
-
扶元温肾方 妙治肥胖症
以扶元温肾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54例,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4例中,男性13例,女性41例; 年龄19~36岁,平均27岁;病程2~15 年,平均5.5年;已婚者48例,未婚 者6例;体重72~113公斤,轻度肥胖 者(超重20%~40%)16例,中度肥胖 者(超重41%~100%)37例,严重肥 胖者(超重大于100%)1例。 t临床表现:形体肥胖,气短心悸, 懒言少动,畏寒肢困,性欲低下,女 性多有经量减少甚或闭经。舌淡,苔 白腻,脉沉。 中医辨证:元气亏虚,痰浊蕴结。 二、治疗方法 处方...
-
养颜润燥 元肉丹参茶 煲笋壳鱼
又到了秋高气爽、水果飘香的季节,除了使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广东人也很喜欢用水果作为汤料,其中苹果银耳瘦肉汤就是一款清润可口的养生靓汤,很适宜在秋燥季节饮用。 苹果银耳瘦肉汤 做法 苹果4个削皮去心切块,瘦肉400克切厚片,蜜枣6枚,银耳2~3朵去蒂浸泡约半小时,胡萝卜1~2根切厚片,生姜3片。把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为3~4人用。 功效 苹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性平,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
-
防治脱发四元素
铁质 经常脱发的人体内常缺铁。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有黄豆、黑豆、蛋类、带鱼、虾、花生、菠菜、鲤鱼、香蕉、胡萝卜、马铃薯等。 植物蛋白 头发干枯,发梢开裂,可以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物。 碘质 头发的光泽与甲状腺的作用有关,补碘能增强甲状腺的分泌功能,有利于头发健美。可多吃海带、紫菜、牡蛎等食物。 维E 维生素E可抵抗毛发衰老,促进细胞分裂,使毛发生长。可多吃鲜莴苣、卷心菜、黑芝麻等。 (王凤鸣) 针刺治疗脱发的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用梅花针叩刺脱发区及针刺足三里、风池、头维、百会。治疗后,头发中的微量...
-
会阴下坠调中益气汤由保元汤加减
会阴下坠 郝某,男,38岁。自诉前后阴之间(即会阴部)下坠已数年,抽搐酸胀,如有物嵌顿其中,似欲大便而不能,胀塞极苦,久立则更甚,小便不利。脉软,按之无力,舌苔白滑而腻。此脾虚而清阳下陷,湿气下流,结于会阴,升降不能,所以重着难拔。治当补脾运湿,升阳举陷。 黄芪12克,党参12克,苍术9克,白术9克,黄连3克,黄柏3克,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3克,葛根3克,姜枣为引。 此方化裁进退,约服三十剂而愈。 【解说】调中益气汤由保元汤加升麻、柴胡、苍术、陈皮、黄柏而组成。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均治内伤脾胃,但...
-
主治早泄 孙自学教授培元锁精汤
孙自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河南省名中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生殖医学、男科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具有独特的诊疗思路,临床疗效显著。 组成:熟地黄25克,菟丝子20克,锁阳15克,制巴戟天15克,炒山药20克,芡实15克,桂枝9克,白芍9克,盐杜仲...
-
双补气血而固胎元治习惯性流产
方某,女,36岁。2008年2月16日就诊。自述以前曾两次怀孕,每次都在2~4个月时出现胚胎萎缩不长,虽然经过保胎治疗,但均流产。此次又怀孕2个多月,表现为脉象细弱,舌胖淡苔少,面色无华,乏力,饮食一般。治以补益气血,固肾安胎。处方:熟地15克,红参、当归、炙黄芪、白术(炒)、白芍(炒)、续断、黄芩各9克,炙甘草、砂仁各2克,糯米5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用。 服药10剂后,再每月分服3~5剂,临产前一个月停服。后足月顺产一婴儿。 本方经八珍汤化裁而来。加黄芪补气、砂仁理气...
-
崩漏证属脾虚元气下陷型 治则健脾止血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举一案,以供赏析。 患者陆某,女,42岁,某医院普外科护士长,于2015年10月3日初诊。自述:近两个月来工作过度劳累,出现月经潮后不止。本次已40天未干净,时而点滴漏下,时而量多而崩,反复使用止血西药及激素干预月余,并在该医院中医科治疗多次,效果不显著。诊见:疲乏纳差,面色萎黄,伴腰酸双下肢沉重,多梦。时见心悸,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