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睡 第6页

睡 第6页

  • 睡眠障碍中医称之为“不寐”合理治疗

    睡眠障碍中医称之为“不寐”合理治疗

      “每天早晨懒得起床,经常感觉浑身酸痛,白天精力不足,做事发愁,记忆力不好,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很多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病人常常向尹艳主任这么叙述。这些窘况长期困扰着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被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再仔细追问病史,多数病人常年伴有“入睡困难、睡不实、梦多、易醒、早醒”的症状,而这些情况就是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也是导致慢性疲劳...

  • 睡不着时喝点醋

    睡不着时喝点醋

    有过失眠体验的人都应该知道,失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想睡睡不着,这时,吃点酸味食品,睡眠还是很有保证的。 长期工作繁忙紧张,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一旦出现乳酸蓄积,就会刺激大脑神经,很容易导致疲劳及睡眠障碍。 醋酸不仅能有效地抑制乳酸生成,还可以加速乳酸的氧化,减少它在机体内的蓄积程度,从而消除或减轻疲劳感,使人轻松入眠。 此外,中医认为酸甘化阴,即食入酸甜的食物可以转化为阴气,从而有效促进睡眠。醋正好为酸味物质,多摄入食醋可稳定情绪,改善睡眠 当然,喝醋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每天一匙即可,最好用温水稀释后再喝,以...

    精品偏方 2024-03-08 7 0
  • 不寐失眠 难以入睡 采用经方论治

    不寐失眠 难以入睡 采用经方论治

    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就寝后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得寐。五脏六腑之病,皆令人不寐。虽有多种原因可致不寐,总而言之,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是指形体违和,致营卫不调而不寐的,如“胃不和则卧不安”;虚证是指精神因素及气血亏耗方面的病变,如思虑伤脾,恚怒伤肝,致血不养心或阴虚阳亢。实证多见于食滞、痰浊、责于中焦胃腑;虚证病在心、脾、肝、肾。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四诊所获得的体征及医技检查的有关资料,结合症状之间的连带关系,进行推理归纳,确定病因病机,病性病位,明确诊断,采用经...

  • 常难以入睡做做“促眠操”

    常难以入睡做做“促眠操”

    晚上失眠,难以入睡,可以移开枕头做一次下列的体操动作。可以让过度紧缩的骨盆稍稍松弛,帮助睡眠。直接在床上做就可以,做完直接入睡。 1.先躺平,双脚弯曲,脚掌贴脚掌。 2.大口呼气,同时双膝向下用力压,臀部往上抬。请注意一定要边呼气边做,如果边吸气边做,反而会紧缩骨盆。 3.气吐完后,停止用力,将臀部放下,直接人睡。 王昭平...

  • 五款药枕助睡眠

    五款药枕助睡眠

    1.藤麻枕钩藤500克、罗布麻叶1000克,晒干,粉碎成粗末,与晒干的决明子l000 克混匀。用纱布包裹缝好,装入枕中,制成药枕。具有平肝泻火的功效,适用于肝郁化火型的失眠患者,主要症状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痛、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尿黄。 2.金石枕 将郁金100 克、石菖蒲100克、白芥子 IOOCl克、皂角100克、陈皮200 克晒干,研成粗末,装入枕内,制成药枕。具有化痰降浊、定眩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胸闷、心烦,伴有头重、目眩。 3.芎芷枕将...

  • 养生健康 自言自语益睡眠

    养生健康 自言自语益睡眠

    老伴过世八年多了,一个人过起了单身生活。虽有四个子女,但有的远走高飞,长期居住南京照应姑娘;有的虽在东台,可各有家庭,自家的家务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照应我;有的还在工作,脱不开身。他们只能常回家看看。我也体谅他们,不一定强求他们来陪伴我。 今年我已85岁,身体还算健壮,没有 “三高”,生活能自理,烧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活计,全包下了,倒也忙得开心。可是一闲下来,苦恼也跟着来了,主要是没人与我说话,有时心里闷得发慌,独坐家中,如痴如呆,心情很紧张、忧郁。当然我也自找其乐,看电视、看书报,爬...

  • 失眠难以入睡 温阳经验方

    失眠难以入睡 温阳经验方

      当今社会,失眠是一种常见病症,病家往往表现为难以入睡,或睡后易醒且醒后难以再入睡,导致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影响工作和生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李恩宽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病人,包括亚健康患者,多属于阳虚致病,其原因有多方面,一则因当今社会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人们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加上饮酒、生冷饮食等,过度消耗人体的阳气,且夜晚加班,甚则通宵达旦,中医认为“昼属阳,夜属阴”,白天过度消耗阳气,夜晚又没有充分休息,使阴难以养阳,如此则循环往...

  • 把觉睡好 助睡眠方

    把觉睡好 助睡眠方

    现代人的通病就是熬夜,明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还是为之,有的是因为工作关系不得已,有的则是认为自己身体强壮无所谓,还有的就是失眠睡不着觉。 其实,一个人真正的睡眠时间并不多,3-5小时之间,其余都是在做梦。中午,只要真正睡熟10分钟等于睡了1个小时,但最好在12点-13点为宜。夜晚,则要在23点钟到-1点钟睡熟,睡1个小时相当于3小时。因此,此时,就算你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把觉睡好,第二天绝对要比你想象的精神。 那么,到底该怎么睡才能达到睡眠的最佳状态呢?以下为几种助睡眠方法,不易睡着和失眠者可以试试。...

  • 干泥鳅治睡觉流口水

    干泥鳅治睡觉流口水

    许多老年人睡觉流口水,有的还伴有口中黏腻、大便清稀、食欲不振等症状,这是脾虚湿盛的表现。中医把口水称为涎,认为是人体水液的一部分,由脾所统摄控制。水湿过盛使口中涎液过多,脾虚控摄无力,就会使其流到口外。我国民间常用泥鳅治疗此症,泥鳅味甘、性平,具有调中益气、健脾祛湿等功能,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睡觉流口水效果明显。 将泥鳅(夏末初秋时入药效果最好)除去内脏,烤干,研末,每次5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主治医师 罗旭)...

  • 睡觉磨牙、咬牙民间方

    睡觉磨牙、咬牙民间方

    睡觉磨牙 方法:黄芩、黄檗、栀子、金银花各10克,川莲 15克,每日煎服一剂,连服三四剂见效。 提供人:段文琪、段文珏 [方一]磨牙、流口水 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橘皮,连吃两三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方二] 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2钱,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提供人:徐金耀 睡觉咬牙 方法:睡觉前10分钟,口含橘皮一块,然后入睡。橘皮最好不要吐出,感到不适时,也可吐出。 提供人:叶子...

  • 中药泡脚方 睡得香

    中药泡脚方 睡得香

    睡前泡脚养生又健康 一年四季用热水洗脚都很受益,春天洗脚,升阳固脱9 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清代有位总督晚,年有一养生秘诀: “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汤。”晨起三百步,是晨起去户外散步;睡前一盆汤,就是临睡前用热水洗脚。这位总督健康地活到92岁时才仙逝。 用热水洗脚,不但可以防治感冒、气管炎、耳鸣耳聋、消化不良、便秘、脚静脉曲张等,还有消除疲劳、加深睡眠等功效,同时对于除脚臭,预防霉菌、细菌感染以及皮肤皲裂都有较好的作用。 中药泡脚方治失眠:以磁石30...

  • 入睡困难练卧功

    入睡困难练卧功

    入睡困难,睡眠较浅,容易苏醒,醒后较难再睡,甚至通宵失眠,是老年人一个通病,不仅让人烦恼,还会导致头晕脑涨、精神不振、记忆减退、心烦意乱等症状。通过以下练习,可补肾平肝、养心安神,有助于改善入睡困难。 第一步:首先要调整好身体的姿势。端正坐在板凳前面约1/2处,体质差的人可背部靠坐在板凳上,头身正直,口眼微闭,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沉肩垂肘,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面轻放在两大腿上,指尖朝前(睡眠时可采取自由卧式)。采用自然呼吸,鼻吸鼻呼。脑子尽量排除各种杂念,意念守在肚脐下面1.5寸(丹田) 约1~2分钟。...

  • 护心菜 降脂小菜 睡眠与脑功能

    护心菜 降脂小菜 睡眠与脑功能

      季节更替,心脑血管病高发,按时合理用药的同时,饮食也要格外注意。推荐下面四类护心菜,可常吃。   第一类,海藻类。   紫菜、海带、海白菜等,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益。海藻类食物中含有的海藻氨酸,具有降压作用,含有的可溶性海藻纤维具有降脂功效。褐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则能防止脂类过氧化,在血管中沉积。建议摄入量为每天50~100克。   第二类,木耳、香菇。   黑木耳中含大量维生素K,能够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香菇含纤维素、钾和维生素C以及硒。其中钾有助于维持血压,降低高血压风险,...

  • 合欢花粥助睡眠

    合欢花粥助睡眠

    夏季许多老人会出现睡眠障碍,不是睡不着,就是睡后易醒,这是心火上扰,心肾不交导致的。这样的老人不妨喝些合欢花粥来改善此症。合欢花,又名夜合花,其味甘性平,入心、肝经,可活血、消痈肿,适用于愤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症。 方法:将合欢花(干品)30克(鲜品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清水1000毫升,用文火烧至粥稠即可,于每晚睡前1小时空腹温服。...

  • 玩手指助睡眠

    玩手指助睡眠

    入睡前仰卧在床上,双手十指尽量伸展,全身放松约1分钟。接着双肘轻轻弯曲,双手十指在腹前搭成一个半球形,进行平稳的自然呼吸约1分钟。然后双膝弯曲轻轻向外侧倒,脚掌相合。脚掌不能相合的,也可以脚掌微微分开,但应尽量靠拢。保持这个姿势,大拇指点击食指尖1次,无名指2次;小指3 次,中指4次,然后接小指 3次,无名指2次,食指1 次,这样算1遍,都是点指尖,一共操作16遍。最后双手放在体侧,双足伸直,就可安静入睡了。 (周依)...

  • 半夏高粱米汤助睡眠

    半夏高粱米汤助睡眠

    很多中老年人夏季睡眠质量差,表现为难以入睡、多梦或易早醒,常喝半夏高梁米汤可安神助眠。半夏(一般中药店有售),采收于夏秋,得夏气之半而名,能引人体之阳气进入阴分而安睡眠;高梁米(不黏者为佳),收于金秋,得阴气之盛以滋养人身而不腻胃。 中老年人失眠多因阴气虚少或胃中痰湿积滞所致,半夏高梁米汤对此有良好疗效。 取制半夏15克、高梁米50克,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炖一小时即可,熬粥时注意搅拌以防粘锅。临睡前喝约50毫升。...

  • 助眠操 步行功 睡前呼吸诱导

    助眠操 步行功 睡前呼吸诱导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一项最新调查,中国成年人仅失眠的发生率就高达38.2%,而广州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各种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高达47%。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建议,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失眠患者,或者是非失眠患者想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坚持练习“步行功”和“安眠操”。 步行功 日常走路时就可练习。走路步伐慢,但要关注呼吸,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只脚的涌泉穴上。这样可以有助于减少思虑,并能引火下行。...

  • 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的中医辨证治疗

    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的中医辨证治疗

    老年失眠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 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主要 临床症状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早醒或 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 困倦等,常伴有头痛、眩晕、心悸、多梦。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失眠症40例,取 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所有病例来源于老干部服务中心的 失眠患者,总共40例,男18例,女22 例;年龄60一86岁;病程2.3~11年。 诊断标准:(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 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2)常伴 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多梦;(3)经各 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 摆脱睡眠障碍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摆脱睡眠障碍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白领一族若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状态,或许偶尔的一次失眠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时间一久,这种情况出现的多了,就是大问题。医学专家指出,持续的睡眠障碍可以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 那么白领一族如何摆脱睡眠障碍的困扰呢?从发病原因看,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作息时间不固定、精神状态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定等是导致他们睡眠障碍的直接因素。往往是一有大任务临头,就睡不着觉了。开始只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醒的情况,到晚间虽然躺在床上半天了,但脑海中还在不停地思考着各种工作问题,无法安然入...

  • 改善睡眠质量 煮一锅粟米大枣茯苓粥

    改善睡眠质量 煮一锅粟米大枣茯苓粥

      我的丈夫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压力很大,导致经常失眠。就算是睡着了,他也很容易因造梦而惊醒,醒后就更加难以入眠,没有良好的睡眠质量,白天都没有精神工作,而且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每天都会为他煮一锅粟米大枣茯苓粥。   取大枣5枚,粟米50克,茯苓10克。先将所有药材稍稍冲洗,然后加适量清水煎煮茯苓,滤取汁液。再用茯苓汁与大枣、粟米同煮为粥,每日食用2次,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1个月后,他失眠多梦的情况已大大改善,白天也精神了不少。   (广州叶女士)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

  • 导引锻炼助睡眠

    导引锻炼助睡眠

    人的活动在自然的影响下呈现一定的节律性,其中最明显的节律是每日的觉醒与睡眠,就像日升与日落周而复始的交替,这种周期是自发并且必要的。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即睡眠是阴阳潜藏出入的结果,所以张景岳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睡眠同空气、水、营养物一样,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人最重要的休息方式,其要点在于“神安”,也就是神志安宁不受扰动。然而,不论邪气侵袭,或是情志失常,都可能扰动人之“...

  • 拥有健康睡眠“治鼾”小心呼吸暂停

    拥有健康睡眠“治鼾”小心呼吸暂停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若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是一件很“折腾”的事。可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无处不在,连睡个安稳觉都变得越来越奢侈。根据2013年一份中国睡眠指数调查显示,有56.9%的居民因生活压力太大而睡不好。   那么,怎样才算是睡不好呢?很多人往往把“睡不好”简单理解成“睡不着”,这其实是个误区。睡眠质量的高低其实并非取决于你是否入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你晚上睡觉习惯性打鼾,说明你已经属于&ldqu...

  • 治嗜睡验案

    治嗜睡验案

    病例:患者,男, 42岁。主诉:嗜睡, 四肢无力,腰酸膝软 20日余,起因由于近 来工作繁忙,劳累过 度,渐觉精神疲倦,四 肢无力,食欲不振,少 气懒言。后出现腰酸膝 软,嗜睡。西医治疗 10日未见明显疗效而 求诊。症见神疲倦怠, 面色苍白,少气懒言。 治宜:补中益气, 温肾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用: 黄芪30克,党参、熟地、菟丝子各15 克,炒白术、仙灵脾各12克,当归10 克,炙甘草9克,升麻8克,陈皮、柴 胡、熟附子各6克,麻黄3克。 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5剂后症状、体征 明显改善。去熟附子...

  • 春季如何拥有优质的睡眠质量

    春季如何拥有优质的睡眠质量

    今年3月21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也是“世界睡眠日”。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专家指出,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不少人出现白天“春困”,夜里睡不香的现象。如何在春季拥有优质的睡眠质量呢?让我们跟五位国医大师学学吧! 李玉奇:睡好“心”才能睡好觉 国医大师李玉奇被誉为“北国杏林泰斗,辽沈中医柱石”。李玉奇常说:“想睡觉,先睡心。”《素问...

  • 分段睡眠效果更好

    分段睡眠效果更好

    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生活中的成就感或挫折感对人的睡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成就感的人,心情舒畅,虽然应酬可能会减少他们的睡眠时间,但是他们入睡快,睡眠质量好,因而精力旺盛;相反,有挫折感的人,心事重重,待在床上的时间长,真正睡得很熟的时间短,自然会有疲惫感。 据分析,少眠但深眠出现的比例较高,这种睡眠时间短,但足以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的运转;与之相反,多眠者较多出现浅睡和中途觉醒而形成质量低下的睡眠。...

  • “世界睡眠日”睡出的病

    “世界睡眠日”睡出的病

    据《印度时报》最新报道,3月15日于圣地亚哥召开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4届年度科学会议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睡眠缺失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脏病风险。 新研究中,美国梅奥诊所奈玛·科瓦辛博士及其同事对8名19~36岁体重正常的健康参试者进行了为期16天的实验研究。实验包括3个阶段,前4天为入院适应阶段;之后9天分2组控制睡眠,睡眠缺失组参试者每晚只睡4小时,其余参试者保持正常睡眠,每晚睡9小时;最后3天为恢复期。在研究的每个阶段,参试者接受24次定时血压监测。结果发现,在夜间...

  • 睡不着、早醒 如何调整生活习惯?

    睡不着、早醒 如何调整生活习惯?

      老彭:我今年70岁,睡眠质量很差,容易出现睡不着、早醒,请问该怎么办?如何调整生活习惯?   指导专家   乔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医师   答:老年人如果长期失眠,要注意定期体检是否与疾病有关,减轻疾病所致失眠的发生。有些药物在治疗疾病时也能引起失眠,如老年人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利尿剂、甲状腺药物、类固醇和中枢兴奋药等,在服用期间应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   白日少睡、增加活动:老年人退休后白日活动减少,休息过多,常常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因此,老年人要尽量...

  • 酸枣仁“东方睡果”安神助眠

    酸枣仁“东方睡果”安神助眠

    枣仁,又名酸枣仁,是野酸枣的种子。入中药一般炒用,是治疗老年人失眠、多梦、易醒、健忘的良药,由于具有独特的安神助眠作用,加之取自天然野生,故被一些西方医药学家誉为“东方睡果”。 枣仁入药,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古人视为药中“上品”。 祖国医学认为,枣仁味甘、酸,性平,人心、肝、胆三经,具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之功效。可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健忘、虚汗、神经衰弱、烦渴等症;也可用于心肾不足,体内虚热内扰所引起的虚烦失眠、心悸、健忘等症。中医治疗...

  • 栀子豉汤治疗失眠差不易入睡

    栀子豉汤治疗失眠差不易入睡

    栀子豉汤源于《伤寒论》,有歌诀曰“栀子豉汤治懊憹,虚烦不眠此方好……”,用于火热内郁胸膈所致的虚烦不眠及上焦不畅、胃气失和等热郁证。下面用栀子豉汤治疗的2个病例,临床疗效较好,供读者参考。 案例一 女,45岁,2个月没来来经,心急,时有烘热感,眠差,不易入睡,一夜睡4~5小时,睡时易惊醒,动辄生气,大便不干、肚子响、咽干、眼干、头疼头晕、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涩。因素体阴虚或失血耗液致肾气虚衰、精血不足,兼肝血来源不足、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肝...

  • 国医大师谈春季怎样睡得香

    国医大师谈春季怎样睡得香

    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 沛,阳光明媚,不少人出现白天“春 困”,夜里睡不香的现象。如何在春季 拥有优质的睡眠质量呢?让我们跟五 位国医大师学学吧! 李玉奇:睡好“心”才能睡好觉 国医大师李玉奇被誉为“北国杏 林泰斗,辽沈中医柱石”。李玉奇常说: “想睡觉,先睡心。”中医认为,十二经 脉之血皆主于心,十二经脉之气皆感 而应心,心失所养,则神不守舍。因此, 对失眠的治疗应从补益心气着手。唐 朝名医孙思邈活了102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