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睡 第8页

睡 第8页

  •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 调理辨证施治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 调理辨证施治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人体免疫调节能力,还会增加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病的患病风险。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看起来睡得很沉,但醒来疲惫不堪,好像没睡一样;有时睡得很浅,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睡眠时间短,很早就醒了,醒了之后再难入睡;因为没睡好,影响到白天的工作,精力很难集中,甚至感到焦虑、烦躁,如果正被以上问题困扰,中医称为“不寐”。江西省中医院综合门诊副主任中医师梅丽俊介绍,中医认为,造成失眠的原因往往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气血亏虚等引...

  • 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病名的认识

    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病名的认识

    裘昌林以脾虚论治发作性睡病经验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期发作睡 眠, 伴猝倒、 睡眠瘫痪、 入睡前幻觉为主要症状, 部 分患者伴有夜间睡眠紊乱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 是神经系统的疑难病。 儿童至老年均可发病, 10-25 岁起病者居多 [1-2] 。 其病因不明, 多认为有遗传易感 倾向, 此外, 感染、 情绪、 压力、 疲劳、 过饱等也是其 诱发因素。 目前, 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 以药物治疗 为主, 辅以精神心理治疗的综合疗法; 药物治疗通常 采用中枢神经兴奋剂以减轻患者的嗜睡, 采用抗抑 郁药治疗...

  • 头晕头痛睡眠不宁 处方竹茹

    头晕头痛睡眠不宁 处方竹茹

    病案   池某,男,75岁,头晕、失眠20余年,经检查诊断为:①原发性高血压病Ⅰ期。②颈、腰椎骨质增生。③老年性肺气肿。④慢性咽炎、声带息肉。诊见:头晕头痛,睡眠不宁,一直服用舒乐安定方能入睡,停药则无法入睡,伴四肢麻木,咽喉不利,大便秘结,舌淡黯、舌体胖大、苔白,脉左紧右弦滑。   辨证:邓铁涛综合其四诊资料,辨为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同时病情复杂,虚实夹杂。   治则:中药内服健脾益气,理气化痰;以中药外洗,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处方:①竹茹10克,...

  • 脑梗塞,高热昏睡28天,医案

    脑梗塞,高热昏睡28天,医案

    医案 脑梗塞,高热昏睡28天 郑某,女,58岁,城市居民。1月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送往某医院诊断为脑梗塞,住院治疗28天,处于昏睡状态,半身偏瘫,家属要求病人出院,出院时病历写上:脑梗塞,高热昏睡28天,家属主动要求出院。患者转抬到中医院病房后,卢老立即组织中西医内科医师会诊。患者神昏,大声呼叫其姓名,眼皮能动一下,面部、唇舌红赤,舌尖也有瘀点、瘀斑、苔黄燥、口臭等。肌肤灼热,体温39.1℃,口眼向左歪斜,口角流涎,左侧上下肢瘫痪,大便10天未排,小便失禁,施行导尿,脉弦数。诊毕,卢教授指出患...

  • 失眠了洗个澡 安神助睡眠的良方

    失眠了洗个澡 安神助睡眠的良方

    睡前洗个澡,睡觉更香甜 医学专家表示,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而且还具有协调神经活动、消除疲劳的作用。尤其是洗热水澡,全身受热反正,可以很好地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刺激汗腺分泌,使兴奋与抑制趋向一个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促进睡眠、保护生理节奏等神奇效果。所以,在睡觉之前洗个热水澡,可以让你睡得更加香甜。 睡前一个半小时洗澡,洗完澡后可以躺在床上看一会杂志,喝上一杯牛奶,或者和家人聊聊天,这样等到睡觉时,体温刚好降到适宜睡眠的温度,睡意自然而来。如果睡得太晚,又想在睡前洗个澡,那么建议适...

  • 老人睡眠三注意

    老人睡眠三注意

    合理睡眠是老年人长寿之秘要,须注意三点:睡足、睡安、睡暖。   1、少寐是老年人之大忌,故首先要睡足。老年人睡眠时间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难以用一个数字来问答。但总以醒来全身舒适、疲劳消除、精力恢复为准,并根据季节进行有规律的调节:春夏迟睡早起,秋时早睡早起,冬日早睡迟起,并以坐卧假寐、午睡、闭目养神等弥补有效睡眠时间的不足。   2、老年人难寐,易惊醒,因此,需采取措施做到睡安。比如,睡前温水洗脚,思想入静等。   3、老年人睡眠宜注意保暖,可以用棉布兜肚护脐,内装一些温性药物如干姜、肉桂、麝香,即使夏日睡时...

  • 助睡眠拍打治疗手法

    助睡眠拍打治疗手法

    睡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充足的睡眠,身体和精神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当睡眠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极大地影响健康、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失眠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常见病,但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陈女士,刚刚30岁,但是从3年前就开始出现失眠的症状。睡不着,即使勉强入睡,睡眠质量也非常差,睡不到2~3个小时就醒,睡完也不解乏,总是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白天工作也打不起精神,还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总觉得头发沉,还睁不开眼,精神无法集中,工作做不好,反而带来更大的压力,3年来用了各种办法也没有...

  •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叶某,女,49岁,200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少寐半年,自述近半年来不明原因入睡异常困难,经常凌晨2点也不能入睡,每晚必口服安定片,方可入睡5个小时,否则彻夜不眠。曾服用天王补心丹,不效。诊时,每日入睡仍极难,下午及晚上双下肢沉重无力,饮食正常。时有腰背酸痛,月经推迟10~20天,量少,经前双乳房胀痛,平时白带、黄带多,外阴部痒,二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沉。 病机:湿热下注,清阳不升,心神失养。 治则:清化湿热,回升清阳,安神镇静。 处方:山药20g,莲子肉20g,苍术12g,黄柏12g...

  • 多寐多眠嗜睡 中药验方

    多寐多眠嗜睡 中药验方

    事例一:李某某,男,28岁,汉族。患者主诉两年余来不时昏昏欲睡,近半年来自觉症状显着加剧,整日嗜睡,甚者可连睡一昼夜。兼伴有耳鸣、头昏、气短懒言,疲乏无力,饮食无味,呵欠连作,精力萎靡不振,健忘,大便时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弱。确诊:多寐(中气缺乏,清阳不升)。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苍术、厚朴、石菖蒲。水煎,每日1剂内服,连服7剂。 二诊:前诉症状缓解,面光润,纳食好转,脉缓有力。不更方,连服14剂。 三诊:诸症已解,体重添加。 事例二:李某,女,34...

  • 失眠症 壮医称“年闹诺”“夜不睡”穴位贴敷疗法

    失眠症 壮医称“年闹诺”“夜不睡”穴位贴敷疗法

    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失眠症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以及工作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进一步还可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可见, 睡眠问题已是人类迫待解决的全球性社会性问题。壮医认为, 失眠 (壮医称“年闹诺”“夜不睡”“嫩卟叻”) 之为病, 是人体天、人、地三部之气失调, 谷道、水道、气道三道功能失常, 龙路、火路两路通行不畅, 若身体虚弱, 或思虑过多、情志不舒, 或心虚胆怯, 或饮食不节, 进而使...

  • 从肝浅探抽动障碍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病机及证

    从肝浅探抽动障碍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病机及证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 TD) 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的、简短的、反复的、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等症状, 运动抽动初期主要以头面部的强迫动作为主, 如点头、挤眉弄眼、皱鼻、噘嘴、弄舌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渐至四肢及躯干, 可有耸肩、挥臂、手指蠕动、踢腿或吸腹等症状。发声抽动可有清嗓、口中怪声、秽语等症状。抽动的形式变化无穷, 运动抽动可转变成声音抽动, 也可增加原抽动的新动作。近年研究显示TD患儿有强迫性障碍、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等...

  • 失眠少寐入睡困难 治处方中医临证医案

    失眠少寐入睡困难 治处方中医临证医案

    专家简介:王玉生,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1990年被授予“德州地区名中医师”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26篇、出版医学专著8部。临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强调理法方药贯通。 中医临证中可见到以“少寐”为主的病证,很多时候“少寐”还会挟杂在内、外、妇科多种疾病之中。凡是遇少寐,医者多配伍酸枣仁,以图养心安神,促其入寐。如果应用恰当会起到好的效果,如果辨证不清,误用酸枣仁,还会效得其反。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有养心肝...

  • 中医助眠法 饮食与睡眠

    中医助眠法 饮食与睡眠

    睡眠,古人称为“眠食”。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面临来自生活、工作以及心理压力日趋加大,饱受失眠之苦的人普遍增加。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重者可彻夜不能入寐,常与头痛、健忘、眩晕、心悸等症状同时出现,日久则更易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失眠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灵枢·大惑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rd...

  • 夏季在饮食调养“心无忧”入睡方

    夏季在饮食调养“心无忧”入睡方

    进入小满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意渐浓。家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黄明敏(化名)总是出现“睡不好”的症状,天还没亮就醒,有时半夜醒来的次数超过两三回,导致整天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我国自古就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中医养生名著《养生三要》中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前贤有言:“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者,能长生。”意思是说,人体通过睡眠能够消除机体疲劳,养蓄精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那么进入夏季睡眠不好怎么办...

  • 睡眠与抑郁症的关系探讨 对抑郁症的干预和相关性

    睡眠与抑郁症的关系探讨 对抑郁症的干预和相关性

    睡眠及睡眠剥夺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探讨 睡眠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 但是随着社会的迅 速发展、 环境的变化以及压力的增大, 越来越多的人们出现睡 眠障碍, 尤其是失眠,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抑郁症在我 国乃至世界是高发性的精神疾病, 而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最常见 的伴随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 睡眠呼吸暂停、 早醒以 及总睡眠时间减少等。 目前, 临床和理论研究都集中于睡眠紊 乱与抑郁症的关系, 因为两者共存的高发率。 流行病学表示, 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有50%~90%被诊断患有抑郁症, 此外, 普...

  • 完美的睡眠

    完美的睡眠

    幽雅静谧的卧室、柔软舒适的床铺,这些外部的条件已经近乎完美了,是不是就一定会有同样完美的睡眠呢?不一定,这还与睡眠的方位和卧姿有关系。 曾经遇到一位先生,睡觉的时候一直是头朝北方,脚朝南方,身体很好,有一次,他把床的位置换了,变成了东西方向,此后就睡不好了,甚至到了失眠的地步,还觉得身体越来越差,服药也不见效,后来他又把床换回来,结果失眠好了,其他不适症状也消失了。这就是方位对睡眠的影响。关于寝卧的方位,古代养生家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要根据四季的变换来改变方位,如《千金要方》中说:“凡人卧,春...

  • 心令人失眠 中医睡眠医学有系统的理论

    心令人失眠 中医睡眠医学有系统的理论

    高荣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委会首任会长、荣誉会长。 失眠是现代流行病和难治病,我们继承路志正、董德懋老师的临床经验,从脏腑论治失眠,提出新理念:五脏六腑皆令人失眠,非独心也。 中医睡眠医学有系统的理论,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提出中医睡眠学说,包括阴阳睡眠学说、营卫睡眠学说和心主睡眠学说。失眠和五脏六腑功能活...

  • 情绪不能自主控制案 嗜睡病案

    情绪不能自主控制案 嗜睡病案

    情绪不能自主控制案 病翁,怪症年久,启齿即老泪纵横,无法控制,屡屡检查亦不知所以然。吾诊脉望舌,未逮其邪。刻见翁以绢拭泪,好生可怜。试问家庭,诉家境优越,老伴健在,故可排除空巢忧寡。再询,得知其大便稍结燥,前列腺肥大,小便常有滴沥,嗜寐。参考经典“阳明病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太阳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柴胡加龙骨牡蛎方主之”。六经审辨从二阳切入,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方合小承气汤,5剂。二诊,患者面部表情...

  • 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 中药减缓方

    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 中药减缓方

    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又睡的病症。病位在心、脾、肾。多属于本虚标实,本虚即心脾肾阳气受到阻碍,标实为湿浊、痰饮、瘀血为患。临床辨证本虚标实的多。病位不同,适度调养治疗。凡本虚为主,须用自拟中药促进血液循环;标实者,用自拟中药减缓外周静脉压力,促进代谢以明君火。 湿盛困脾型多寐 主症:头蒙如裹,昏昏嗜睡,肢体沉重,偶伴浮肿,胸脘痞满,纳少,泛恶,舌苔腻,脉濡。 治法:燥湿健脾,醒神开窍。 方药:平胃散加减。 常用药:太子参、羌活、山药、麦芽、川芎、桂...

  • 没有睡眠 大脑细胞就会在疲惫中死亡

    没有睡眠 大脑细胞就会在疲惫中死亡

    “先卧心,后卧眼”俗语释义为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先安定情绪,思无杂念,然后就自然闭目入睡了。也有用作“先睡心,后睡眼”的。 睡眠很重要,没有睡眠,大脑细胞就会在疲惫中死亡,肌肉、骨骼就会在强直状态下断裂,呼吸、心跳就会在无休止的运动中停止,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掌握正确的睡眠方法对提高睡眠质量十分重要,古人的经验值得今人认真汲取。该睡的时候,要做到按时上床、安静入睡。有研究人员发现,睡前3小时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达到最佳的促眠效果,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这是...

  • “宅”家期间如何睡个好觉

    “宅”家期间如何睡个好觉

    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良好睡眠 健康中国”。拥有优质的睡眠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人不能外出只能“宅”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睡,睡得太多没了精气神,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面对种种睡眠问题,听听专家怎么说。 40岁以后高质量睡眠成难事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失眠专病门诊采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ID医学中心研发的心肺耦合(CPC)睡眠监测技术,对超过300名睡眠障碍相关疾病患者的睡眠监测数据显...

  • 失眠症难以入眠 调神宁心助睡觉三穴为基安心神

    失眠症难以入眠 调神宁心助睡觉三穴为基安心神

    陈全新,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在针灸医治中风、失眠、面瘫及摄生方面经历丰富并独具特色,是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第三代传承人。 失眠症包含难以入眠、睡觉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觉不适、疲乏或白日疲倦。长时刻的失眠不仅可引起显着的精力苦恼,下降作业效率,乃至影响正常日子。陈全新以为医治睡觉妨碍,要身心同调,除了通过针灸改进患者各种失眠症状以外,还要注重调整患者的心思和日子...

  • 睡眠有要义 越睡越累的原因

    睡眠有要义 越睡越累的原因

    有的人明明夜间睡眠时间已经不短,但第二天起床后却仍然觉得很累,像刚刚干完重活一样。这种越睡越疲惫的情况往往预示着身体存在健康隐患。 睡眠之机理 人体摄入饮食以后,变成营卫两种营养物质,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为阴,卫为阳。营行脉中,贯穿五脏六腑,并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卫行脉外,其性刚悍,温煦肌表,防御外邪。《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素...

  • 高热30天昏睡18天未明原因医案

    高热30天昏睡18天未明原因医案

    医案 高热30天,昏睡18天未明原因 黄某,女,56岁,城镇居民。发热5天,在他院(具体医院不详)治疗未退,后在某医院内科住院治疗。医院通过各项检查(检查项目不详),未明确诊断。只记得用过大剂量抗菌消炎药、激素药均无效。第12天转入昏睡。又治疗18天,症状依旧,要求出院。出院时病历写上:高热昏睡,原因未明,患者家属要求出院。后纪某(黄某爱人)找到卢教授。当时病人昏迷,体温39.5℃,肌肤灼热,手足心更甚。家属反映近一个月发热以午后为甚。大便多日未排,小便失禁,用导尿管,患者面色、唇舌红赤,舌绛无...

  • 长期睡眠不佳 睡眠轻浅多梦心悸 辨治药方

    长期睡眠不佳 睡眠轻浅多梦心悸 辨治药方

    梁某,女,50岁,2023年3月12日初诊。主诉:长期睡眠不佳、心悸。刻下:自诉睡眠轻浅,多梦,心悸,尤其在睡眠不佳时心悸加重,感染新冠后尤觉不适,需每天服用速效救心丸。口苦,自觉有热气上冲咽喉之感。头晕,尤其午休不佳时,一下午头部如戴紧箍咒一般,严重时感觉天旋地转。自汗、盗汗严重,稍一紧张便会浑身突冒凉汗,夜晚身体燥热,脸红得如同喝了酒一样,一般持续出汗3~5分钟,喜叹气。舌面水滑,左手肝脉沉取无力,右手脉三部俱滑。既往史:胆结石、心肌炎。 辨证:水气凌心,肝郁血虚。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湿...

  • 入睡困难眠浅易醒 经方合用治多年失眠

    入睡困难眠浅易醒 经方合用治多年失眠

    冉某,女,40岁,202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失眠3年余。患者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无多梦,早醒,日间疲劳乏力,冬季手足冰凉,情绪急躁易怒,纳可,二便调。月经期伴腰酸、腰痛、痛经。舌淡红,舌两边稍隆起,苔薄白,舌下络脉无瘀曲,脉弦细。既往史:霉菌性阴道炎病史4年余,时有瘙痒及异味。 诊断:不寐(心肝阴虚,湿热下注)。 治疗:1.内服:方用酸枣仁汤合百合地黄汤、栀子豉汤、当归四逆汤加减:知母6g,茯苓6g,川芎6g,炙甘草6g,炒栀子10g,淡豆豉15g,当归12g,桂枝...

  • 老年嗜睡中医有方

    老年嗜睡中医有方

    嗜睡症老年人常见,其特征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又睡,兼有神疲食少,懒言易汗,或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发病原因,多由年老体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于脾,使脾肾阳气俱虚,阴寒偏胜、伤及心阳,形成本症。《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瞑,即闭眼欲睡的意思。 根据老年人阴盛阳虚的病理特点,中医治疗予以温阳益气健脾法。可取制附片5克,干姜、炒白术、石菖蒲、山药、炒扁豆各10克,党参、黄芪各15克,炙甘草8克,红枣10枚。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阳虚而兼阴...

  • 中医治老年嗜睡症

    中医治老年嗜睡症

      嗜睡症老年人常见,其特征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又睡,兼有神疲食少,懒言易汗,或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发病原因,多由年老体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于脾,使脾肾阳气俱虚,阴寒偏胜、伤及心阳,形成本症。《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瞑,即闭眼欲睡的意思。   根据老年人阴盛阳虚的病理特点,中医治疗予以温阳益气健脾法。可取制附片5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石菖蒲10克,山药10克,炒扁豆10克,黄芪15克,炙甘草8克,红枣10枚。...

  • 治老年嗜睡症中医验方

    治老年嗜睡症中医验方

    嗜睡症老年人常见,其特征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又睡,兼有神疲食少,懒言易汗,或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发病原因,多由年老体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于脾,使脾肾阳气俱虚,阴寒偏胜、伤及心阳,形成本症。   根据老年人阴盛阳虚的病理特点,中医治疗予以温阳益气健脾法。   组成:可取制附片5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石菖蒲10克,山药10克,炒扁豆10克,黄芪15克,炙甘草8克,红枣10枚。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阳虚而兼阴血不足者,去附子、干姜,加当归10克、熟地...

  • 困倦嗜睡中医治之

    困倦嗜睡中医治之

    安某,女,41岁,商场工作人员。2010年6月18日求诊。主诉其周身乏力,困倦,嗜睡,不论场合,安静三五分钟即可呼呼入睡,喉中痰鸣,呼噜频频。平时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算账经常出错。曾经医院检查,无异常发现。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腻。   细辨其症,实乃痰湿不化,上蒙心窍而致清阳不升之故。立方二陈汤加减:陈皮9克,半夏10克,云苓12克,生南星6克,附子6克,白芥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药10剂后,嗜睡减少,精神振奋。停药半月后,嗜睡又发,继服药,症状又有改善。后在原方中加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