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99页

用 第99页

  • 哮喘常用的偏方、验方

    哮喘常用的偏方、验方

    哮喘 本病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系疾患。此病以春秋二季的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每因气候骤变而诱发,以夜间和清晨居多,往往迁延难愈。病程越长,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则越大。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1日分3次饮用。 本方清热,去痰火,止咳喘。 [方二] 川贝母、生名膏、橘红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50克,白矾适量。先将石膏...

  •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杨光福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从医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医药理论造诣颇深,秉承易水学派专家任琢珊学术思想之精华,“师古不泥古,尊师重发挥,立论基临证,探究寻真谛”。对临床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诊疗经验,笔者侍诊于侧,现录验案二则如下,供同道参考。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患者张某,男,43岁。2014年12月8日初诊:诉泻下水样便1天。现患者缘于1天前因饮食不洁及受凉出现泻下水样便,日十数次,伴见发热(T38.5℃)、腹痛、不欲食、恶心,无呕吐,无脓血便及...

  • 姚乃礼应用“络病”理论治消化系统疾病

    姚乃礼应用“络病”理论治消化系统疾病

    络病理论是中医疾病学的重要内容。 《黄帝内 经》谓: “五脏之道, 皆出于经隧, 以行血气, 血气不 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 所谓络脉亦属于经隧, 各种 病变多由经隧血气不和而致。 清代叶天士提出 “久病 入络” 的观点, 对络病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论述, 并广 泛应用于临床, 对络病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疾病、 糖 尿病、 肾病、 风湿性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中都有所 发展。 姚乃礼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 究, 并...

  • 反流性食管炎运用橘皮竹茹汤

    反流性食管炎运用橘皮竹茹汤

    运用橘皮竹茹汤护胃清热降逆止呕 橘皮竹茹汤方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 由橘 皮、 竹茹、 大枣、 人参、 生姜、 甘草组成, 不但能护胃 清热, 使热清津生, 而且能降逆和胃止呕。 凡是由于 胃虚有热、 气逆不降引起的病变, 无论肠胃病或妇科 病, 或男或女, 或年老体衰, 或病情复杂多变, 只要 病机吻合, 均可使用。 笔者谨守热病伤津, 津亏不能 润泽于胃, 胃气不和, 气机上逆动膈而为病的机制, 结合胃虚有热, 气逆上冲, 心烦, 呃逆, 或呕哕, 神疲 乏力, 口干舌燥等症的病理变化规律, 以及其辨证...

  • 苏娟萍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痞经验浅析

    苏娟萍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痞经验浅析

    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运用法之代表方剂,也是调和胃肠之代表方剂,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疗效肯定。苏娟萍,教授,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优秀专家,从事中医科研及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经验丰富,针对胃痞有独到的辨治经验特色,临床疗效颇佳。现将苏娟萍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痞的经验分析如下。 1 中医病因病机 胃痞即心下痞、痞满,以心下胃脘部位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无胀大之形为典型特征。“痞”的原意出自《易经》中的“否&r...

  • 脾虚腹胀用良方

    脾虚腹胀用良方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为汉代张仲景所创制。《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由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五味药组成。是一首温运脾阳,消除胀满,标本同治,补泻兼施之剂。笔者在临床应用治脾阳素弱,复感寒邪,治不如法而致之腹胀疾患,疗效满意。兹举典型病例如下. 郭某,女,54岁,2019年11月11日初诊。诉素体脾胃虚弱,半年前女儿出国,忧思过度,食不下,复感寒饮冷,现进食后腹胀满,腹胀以上午症缓,食后或晚间尤甚,按之濡,喜温喜按,大便溏泻。曾口服...

  • 泄泻病 肠鸣泄泻用 渗湿止泻方

    泄泻病 肠鸣泄泻用 渗湿止泻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王道坤,男,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30克...

  • 肚子硬,浊气浊水宿便,用用推腹法

    肚子硬,浊气浊水宿便,用用推腹法

    肚子为什么会硬?又怎样让它软下来? 这里说的“肚子”主要是指肚脐周围。在肚脐周围,有任脉、胃经、肾经、肝经、脾经等重要经络,还有冲脉、带脉等从这里经过。肚脐周围,相当于人体交通枢纽非常重要!上至咽喉,下至外生殖器,都离不开这个中心。 肚子发硬经络不通,势必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如四肢冰凉,嗓子不适,脾胃功能虚弱、女性妇科类疾病,严重者导致宫寒,不孕,男性则是不育。以及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等。 中医里有一句话“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

  • 中药元胡对胃的保护作用

    中药元胡对胃的保护作用

    元胡始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品,尤以止痛之功效最显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临床上可以通过元胡来辅助治疗一些相关疾病,女性的痛经、闭经,还有女性生产之后出现的瘀阻、腹痛,这些都可以进行治疗。元胡对于外伤、外科方面的疾病效果也很好,像跌打损伤,还有疝气的疼痛以及血瘀所出现的症状,都可以通过该药进行辅助治疗...

  • 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清. 柯琴《古今名医方论》,具有 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之功。 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 证,证见呕吐痞闷.不思饮 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 气虚肿满。笔者整理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以飨读者。 1.胃脘痛 陈某,男.42 岁。务农。患者上腹部隐痛 1个月,泛冷酸,暖气纳呆。 饭后胃脘部有胀满感.大便 溏,面色黄无华.舌质淡,苔 白微腻,脉细无力。投香砂 六君子方加减:党参、炒白 术、茯苓、浙贝母、法半夏、 乌贼骨各15克,术香、砂 仁、陈皮、炙甘草、瓦楞子各 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治慢性胃病应把握好砂仁用量

    治慢性胃病应把握好砂仁用量

    慢性胃病,主要包括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等。患者或表现为不欲饮食、胃脘胀满或有隐痛,或伴有嘈杂吐酸等;或表现为在某些危重病或慢性病中出现不欲饮食、胃胀或胃痛等。从中医角度分析,多数是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胃主降、喜湿恶燥的特性受到挫伤所致,从而形成了肝气犯胃、脾胃气虚、脾胃虚寒、湿热中阻、胃阴亏虚、瘀血内阻、肝胃郁热等证型。 临证治疗各种慢性胃肠病,如辨证不清即贸然应用砂仁,或砂仁用量大、配伍不当等,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甚则效得其反。当患者出现慢性胃炎时,其消化道黏膜肌层萎缩,胃酸及消...

  • 辨治慢性胃炎的思路及经验 运用祛邪或扶正祛邪等治则

    辨治慢性胃炎的思路及经验 运用祛邪或扶正祛邪等治则

    国医大师张学文从医六十余载,德艺双馨,治疗各种疑难病、难治病疗效颇佳,笔者有幸侍诊左右,颇受启发,获益良多,现将其辨治慢性胃炎的思路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多数患者尚无显著症状,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不良、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严重者可见贫血、消瘦、腹泻等。中医根据主要症状的不同,可分属“胃脘痛”“纳呆”“胃痞”“嘈杂”&...

  • 温运中土法临床应用初探

    温运中土法临床应用初探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具有运化水谷的功能,而 肾中命火是脾胃运化的动力源泉,我们临床运用温 运中土法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兹将相关临床应用心 得介绍如下。 1 理论依据 1. 1 中土的生理特点 1. 1. 1 土要温 脾胃运化水谷,须依赖阳气的温 运、温化才可完成。肾中命火是脾胃运化的动力源 泉,脾胃阳气根于肾。肾气亏虚,命火不足,则脾 胃腐熟水谷无力 。 《普济本事方》 [1 ] 云 : “肾气怯 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 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 化?&rdqu...

  • 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胃肠病举案

    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胃肠病举案

    朱文元为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 陈平汤即二陈汤与平胃散之合方,由苍术、厚朴、陈皮、半夏、云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水煎二汁,作汤剂内服。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下气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降逆;云苓健脾燥湿,利水化痰;甘草、大枣、生姜补脾合中止呕,适用于脾胃不和,痰湿内阻、不思饮食,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肢体倦怠,恶心呕吐,嗳气泄泻,舌淡红,苔白腻而厚,脉缓或沉滑等症。朱文元以之加减治疗胃肠疾患,每获捷效。今将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疗胃肠病经验简要整理,供同道临证参考。...

  • 治胃痛遣方用药四心法 肝胃同调三法

    治胃痛遣方用药四心法 肝胃同调三法

    全国名中医凌湘力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于内、外、妇、儿科及恶性肿瘤等疑难病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凌湘力临床擅用和法,注重顾护脾胃,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凌湘力从肝论治胃痛的经验总结探析如下。 肝胃同调三法 疏肝理气和胃法适用于木郁乘土、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之胃痛。其证候特点为胃脘胀痛,痛连两肋,遇忧思恼怒则加重,伴暖气,胸闷,喜叹息,舌苔多薄白,脉弦。凌湘力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香附、郁金、白芍、川芎疏肝解郁,活血止痛;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理...

  • 胃肠病用药特点举要 辨证用药不拘成方

    胃肠病用药特点举要 辨证用药不拘成方

    国医大师吕景山曾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及祝谌予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忝列门墙,鉴于吕景山对于胃肠病的治疗见解颇多,尤擅长对药的临床应用,随师学习,深受启发,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简介如下。 胃肠病具有发病易、收效速、根除难的特点。脾胃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若实,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饮食不节与不洁则胃病,胃病则精神少而生大热,元气虚而阴火乘,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亦从而病。形体劳役、思虑过度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

  • 痢疾都用黄连合适吗

    痢疾都用黄连合适吗

    痢疾都用黄连合适吗 痢疾 痢疾在古代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把它称为“肠癖”;在《难经》又叫做“大痕泄”;医圣张仲景还把它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到了隋代,由政府主持修订的病因病候学著作《诸病源候论》把痢疾详细地分成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久痢、休息痢等等,以后历代都有新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和医药学家不断地丰富治疗痢疾的方法,总结出了大量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 黄连素 近代以来,随着...

  • 幽门螺杆菌 李慧臻应用验方加减治疗

    幽门螺杆菌 李慧臻应用验方加减治疗

    李慧臻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经验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重要病因。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中国Hp感染相关性胃炎发病率占慢性胃炎发病率的50%~75%[1]。目前14d含铋剂四联疗法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治疗方式[2]。研究证实,采用四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Hp感染,不仅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还有助于缓解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抗生素疗程[4,5]。 李慧臻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第3批...

  • 呃逆难以自制 采用体针结合脐针治疗

    呃逆难以自制 采用体针结合脐针治疗

    患者,女,63岁,2018年10月28日初诊。主诉:呃逆,22点后加重(频率约1次/h),夜不能寐伴喉咙隐痛2年余。病史:每逢入冬即出现规律性打嗝症状且咽痛口干,严重时不定处出现针扎样剧烈疼痛、瘙痒,长期便秘,便色发绿,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生化检验结果示:三酰甘油2.43mmol/L↑,血糖6.13mmol/L↑。刻下症:呃逆,寐差,便秘,皮肤瘙痒,面色苍白,两颧淡红,眼睑下垂,上下两唇颜色不均,局部散见紫黯斑点,舌尖淡红,苔薄白,舌根处略黄,舌下脉络明显,偏青色,脉弦细数。西...

  • 张恩树运用痛泻要方治经行泄泻

    张恩树运用痛泻要方治经行泄泻

    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大便溏薄或大便次数增多,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本病一般无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为烦躁易怒、颜面水肿等。 痛泻要方源自《丹溪心法》,又名白术芍药散,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痛泻要方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脾虚肝旺之痛泻,是治疗脾虚肝郁所致肠鸣腹痛、大便泄泻的经典名方。 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指出:在五行关系中,肝属木,脾属土,肝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脾土得肝木之疏泄则运化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因此,肝之疏泄功...

  • 名医张简斋善用羌活治疗胃病及其他诸疾

    名医张简斋善用羌活治疗胃病及其他诸疾

    王某,男,62岁,2020年10月30日初诊。诉胃痛30余年,患者30年来胃痛反复发作,多次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来,胃痛加重,每天发作,饭后及夜间明显,喜欢热食,凉食后疼痛明显,痛时喜按,按则痛减,伴有反酸,胃胀,活动后乏力,大便偏烂,夜间小便多,舌质淡,苔薄,脉沉。此前在当地医院就诊,服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方药:党参10g,炒白术12g,姜半夏9g,茯苓12g,干姜4g,陈皮10g,苍术9g,延胡索10g,炒白芍15g,制香附15g,厚朴10g,炒薏苡仁15g,羌活6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空腹...

  • 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奔豚汤联合曲美布汀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奔豚汤联合曲美布汀治疗

    奔豚汤联合曲美布汀对伴有焦虑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疾病, 以腹部不适伴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临床表现, 在我国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D) 最常见[1]。目前, IBS-D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 但社会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主要采用止泻、解痉等对症治疗IBS-D, 但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能令人满意。本病属于中医“泄泻”“腹痛&rd...

  • 肠易激综合征 代温灸膏用于长蛇灸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代温灸膏用于长蛇灸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以排便性状改变、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中以腹泻型IBS占据比例最大。IBS 发病率调查显示,全球发病率为 2%~15%,欧美国家为 9%~20%, 我国为 7%~12%,可见各地发病率基本相仿。腹泻型IBS病机复杂,目前认为常由多因素致病,与菌群失调、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相关。IBS治疗难度大,病情常反复发作,西医治疗效果有限。本病隶属于中医“泄泻”范畴,疾病日久不愈,加之失治误治,患者常表现为脾胃虚寒证。长蛇灸有温阳散寒、扶正通络功效,是中医常用外治法。...

  • 吴耀持运用导气针法结合隔物灸治疗痛证经验

    吴耀持运用导气针法结合隔物灸治疗痛证经验

    吴耀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海派 “陆氏针灸流派” 第四代入室弟子。吴教授在三十 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善于针灸与中药结合, 针灸与推拿结 合, 内外合治, 融会贯通, 精于古法而又不拘泥。在实践 中,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汲取精髓、 推陈出新。治疗病患 常点到即可, 中病则止, 不喜冗长拖沓, 过犹不及, 临证治 疗各种疑难病证力专而效宏。其平时所用导气针法, 既 是授于先贤经典, 又在点滴实践中得以传承发挥...

  • 临床采用中药治糖尿病腹泻

    临床采用中药治糖尿病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是指糖尿病人 因自主神经病变致的胃肠功能失 调,临床采用中药治糖尿病腹泻取 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治疗28例,粥16 例,女12例;年龄35~75岁,病程 5~20年;其中1型糖尿病3例,2 型糖尿病25例。临床表现大便溏 薄,水样或糊状,晨起即泻,食后泻, 脂肪泻等,伴有腹胀怕冷,腹痛肠 呜,食少等。 诊断标准:糖尿病性腹泻诊断 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 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腹泻症 状超过3周,大便常规、肠镜检查 排除感染及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腹 泻,抗生素...

  • 王富春运用合募配穴法治疗功能性腹泻经验

    王富春运用合募配穴法治疗功能性腹泻经验

    功能性腹泻属于功能性肠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至少25%以上排便为松散便或水样便,且不伴有明显的腹痛或腹胀不适,诊断前以上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1]。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目前仍在探索中,与其相关的独立性研究也相对缺乏。相关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内脏敏感性、自主神经功能与其发病相关[2]。西医多用调节肠道菌群药及止泻药治疗该病,但有停药后易复发的缺点。功能性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疗效显著。 王富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

  • 李明山喜用对药治胃病

    李明山喜用对药治胃病

    李明山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工作50余载,医术精湛,用方精简,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喜用对药。 对药是贯穿于药物与方剂之间的桥梁,是中药复方的基础,临床应用时,应把握病机,熟知药性,才可得心应手。笔者有幸跟师,现将李明山治疗胃病常用药对举例如下。 合欢皮、夜交藤 合欢皮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有解郁安神、安和五脏之功。夜交藤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有养心安神之效。二药配伍可使心志欢愉,五脏安和,补阴血而安神志,故治疗肝气犯胃型脾胃病,效果更为明显。...

  • 王新陆运用奔豚汤治慢性腹泻

    王新陆运用奔豚汤治慢性腹泻

    王新陆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笔者侍诊左右,现举老师运用奔豚汤治疗慢性腹泻经验,以飨同道。 奔豚汤出自《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具有清热利湿,养血行血,和胃降逆之效,现代常用来治疗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多种证属上述病机的疾病。...

  • 四维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四维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几率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目前西医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药物,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 国医大师李佃贵临床多从浊毒内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和胃络瘀血五个方面辨证治疗。而浊毒内蕴是他首倡的一个证型,在本证表现中,畏寒肢冷一症引人注意,尤其是胃脘部,每每以热水袋热敷,遍用姜桂附子而不能缓解者,观其舌象,舌质多红,舌苔多黄腻,脉象多弦滑。李佃贵认为这是浊毒蕴于中焦,阳气不能覆布所致,所以用芳香苦寒之药,化浊燥...

  • 食用火锅后腹泻 验方治下利案

    食用火锅后腹泻 验方治下利案

    下利案   靳某,男,29岁,2017年2月25日就诊。患者腹泻伴肠鸣4天。发病前2天腹胀,饭后加重,曾自行催吐,腹胀缓解不明显;食用火锅后腹泻,每日7~8次,水样便,偶有腹痛,不甚,无赤白脓血,无里急后重感。自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黄连素片、蒙脱石散等药,大便次数略有减少。2天前他医就诊,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服用1剂后腹泻加重,自觉背部恶寒,鼻流清涕,双足瘙痒,遂自行停药。舌暗淡,有齿痕,苔薄黄,脉数,左关弱。血常规:白细胞 11.8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均正常;大便常规与潜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