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97页

用 第97页

  •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据报道,我国已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 1. 73 亿 人,其中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高达 430 万人 [1 ] 。同 时,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各系统疾病与抑郁障 碍、焦虑障碍共病的报道日益增多 [2 -4 ] 。传统的情 志致病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复杂多变的精神 疾病。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全面系统地认识精神活 动、精神疾病及其与躯体疾病共病,至今未见报 道。我们通过对 《黄帝内经》营卫理论的研究发 现,营卫分布广泛、功能多样,与饮食、睡眠、二 便、精神、运动、感觉、免疫等诸多功能皆相 关 [5 -6 ] ,认为营卫不应囿于...

  •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2002 年全球 10 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 示 45.5% 的中国人在过去 1 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 度的失眠 [1] 。失眠又称 “不寐” “不得眠” “目不瞑” 等,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 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 学习和 生活 [2] 。 导致失眠产生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一 定关系 [3] , 赵志付教授指出失眠的病位在肝, 旁及心、 脾两脏 [4] , 临床失眠人群...

  • 综合运用中医疗法来治疗带疱后遗神经痛

    综合运用中医疗法来治疗带疱后遗神经痛

    本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两年多了,疱疹痊愈处一直疼痛,苦不堪言,曾试过放血、挑治、针灸等中医方法治疗,又试过末梢神经阻断皮下注射等西医方法治疗,均不能奏效,仅靠服用奥斯康定、吗啡等强力镇痛药方可临时缓解。请问林国华主任,我这毛病还有治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一直是尚未攻克的难题,常规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有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配合使用物理因子治疗、封闭、神经阻滞及其他镇痛手段,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以控制疼痛症状为主,即使最有效的方法,也仅能使疼痛减轻50%左右。...

  • 治眩晕 几个应用广泛的方子

    治眩晕 几个应用广泛的方子

    读者张忠友.自 述现年85岁.患糖尿病 25年病史.现伴有头晕、 打颤、流口水等而求医 治。 笔者建议选用民间 中草药对症治疗,宜清热 排毒、消渴清养、醒脑明 目、凉血通络为主。生地 10克,生白芍12克,麦 冬10克,白蒺藜12克, 银花10克,生决明12 克,连翘12克,生龙骨 12兜,幺参12兜,生牡 蛎12克,当归9克,丹参 10克,川芎5克,杭菊花 9克,竹叶心12克,首乌 藤12克,白芷5克,炙甘 草6克,白术10克,青皮 6克,半夏6克,丁香粉3 克(冲服),广木香6克 (后下)。水煎服,每日1 剂...

  • 失眠用血府逐瘀汤 屡用屡验

    失眠用血府逐瘀汤 屡用屡验

    病案:黄某,男,49岁。2011年5月23日初诊。 主诉:失眠五年余。 病史:入睡尚可,但睡2~3小时即醒,再难入睡,不服安眠药,靠服克感敏助眠,睡觉时打呼噜。 平时左耳耳鸣,目糊,胸闷,头颈板滞,头晕,但无视物旋转,无头痛,无乏力,胃纳与大便、脾气均可,有时腰酸。 有高血压病史,常服波依定。面色晦暗,唇暗,舌质淡紫,有瘀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 处方:柴胡9克,赤芍9克,枳壳9克,甘草3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12克,牛膝9克,桔梗6克,川芎9克,...

  • 马融运用“诱因辨证”论治小儿癫痫经验

    马融运用“诱因辨证”论治小儿癫痫经验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病疾病, 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 发作性和短暂性 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马融教授从事小 儿癫痫研究3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深刻 认识到癫痫反复发作与诱发因素密切相关, 并提出了 “诱因辨证” 的诊疗思想,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马融教授的经验报道如下 , 以飨同仁。 诱发因素 每个人出生后都有不同惊厥发作阈值。 对于惊 厥发作阈值偏低的癫痫患儿, 诱发因素刺激脑神经 元达到或超过发作阈值即发作。 小儿癫痫发作诱因 [1...

  • 心绞痛冠心病处方加减用法

    心绞痛冠心病处方加减用法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缺乏,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导致心肌供养和需氧之间不平衡,而引起的胸痹、心痛、气血瘀滞、心脉痹阻等。选用中药煎汤服,气血双补,活血通络,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处方:黄芪20g,丹参、党参各15g,川芎、郁金、瓜蒌、桃仁、赤芍、薤白、当归、地龙各10g,柴胡、红花、益母草各8g,制半夏7g。 加减:心悸加桂枝6g,酸枣仁、柏子仁各10g;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10g。 用法:水煎,滤取药液,分3次服,每日1剂,接连服用15剂为1个阶段,接连治疗2个阶段...

  • 中药抗癫痫的实验研究 草本植物提取物抗癫痫作用

    中药抗癫痫的实验研究 草本植物提取物抗癫痫作用

    总结近5年草本植物药用成分提取物抗癫痫的作用,指出石菖蒲提取物α、β-细辛醚及钩藤提取物钩藤碱、天麻提取物对羟基苯甲醇、黄芩提取物黄芩苷、银杏叶、光果甘草、锁阳醇提物,国外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植物:粉色西番莲、Searsia dentata、林生杧果、多舌莲瓣、家黑种草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反复自发性放电为其主要特征。癫痫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大脑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失衡、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

  • 头痛目胀头目昏眩 中医方解加减运用

    头痛目胀头目昏眩 中医方解加减运用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法...

  • 赖新生运用“通元法”治疗癫痫的临证经验

    赖新生运用“通元法”治疗癫痫的临证经验

    赖氏“通元法”从“元神”论治癫痫临证探微 赖新生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 广州中医 药大学二级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教授, 全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 程” 百类人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临床工作 40 余载, 德艺双馨, 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疾病( 哮 喘、 荨麻疹、 鼻炎等) 、 脑病( 脑梗塞、 帕金森氏病、 癫 痫、 脑外伤后遗症等) 、 男女不孕不育症及其他疑难杂 病。 癫痫是一种脑部...

  • 战胜焦虑 中医药可以发挥作用

    战胜焦虑 中医药可以发挥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身边的人们抱怨事情太多,心情烦躁,似乎“焦虑”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通病,那究竟怎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焦虑症,怎样才能战胜焦虑,中医药又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呢? 焦虑有时也有益处 其实焦虑是人的一种本能情绪,每一个人都会存在焦虑情绪,当我们处于心理有压力的状态,又受到刺激时,我们都会出现焦虑情绪。 正常的焦虑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发事件,但是长期的焦虑情绪却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比如,运动员在大赛前期适当的焦虑情绪可能激发他的潜力,使他取得超越平时的好成绩,但是...

  • 赵鸣芳运用小柴胡汤治低热案

    赵鸣芳运用小柴胡汤治低热案

    赵鸣芳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六代中医世家传 人, 从事 《伤寒论》 教学与临床 30 余载, 师从著名伤寒 学家陈亦人教授, 学验俱丰, 对《伤寒论》 有较深入的 研究。现选取其小柴胡汤验案四则, 以飨同道。 低热案 魏某, 男, 60 岁, 2013 年 11 月 26 日初诊: 患者近 半月低热, 每天凌晨 4、 5 点出现胸部烧灼及闷窒感, 气 短。自述有低热一证十数年, 1998 年至今每年发作一 次。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饮食正常, 二便尚调, 眠 差, 舌体胖大, 质红, 苔薄白腻, 脉细弱。药用:...

  • 唐蜀华运用“瘀热”理论辨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验

    唐蜀华运用“瘀热”理论辨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验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血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ACS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瘀、热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瘀包括血瘀和瘀血,前者指血液运行迟缓,血流不畅及局部不通,是一种病理状态,而瘀血是一种病理产物,二者可互为因果。血瘀之甚可在局部造成瘀血,一旦瘀血形成,阻滞...

  • 运用乌头附子的经验治闭塞性脉管炎

    运用乌头附子的经验治闭塞性脉管炎

    高某,51岁,患者于1941年严冬,大雪封山,雪深没膝,冻掉手指足趾多个。患者虽幸得肢体完好,但已受严重冻伤。1966年发现双下肢冷痛,多次住院治疗无效,发展至1976年病情恶化。在多家大医院住院治疗7个月。确诊为脑动脉硬化、心肌下壁梗死、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又赴晋中二院接受下肢放血疗法,10余日无效,建议高位截肢。绝望之下,患者于1976年9月7日求治于余(李可)。 诊见:双下肢膝以下冰冷,左侧尤重,足趾青紫,电击样剧痛日夜不休,左上下肢麻木。胸部憋胀刺痛,发作时以硝酸甘油片维持。脉沉细迟微,双足...

  • 受惊吓后失眠 中医内服外洗同用处方

    受惊吓后失眠 中医内服外洗同用处方

    病案   黄某,男,41岁,1999年4月2日初诊。患者于20年前因枪伤受惊吓后失眠,经服中药及针灸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见:形体偏胖,夜间入睡困难,寐而易醒,伴胸闷,头昏,纳差,半身汗出,二便调,舌质黯、苔薄黄,脉沉滑,舌下脉络瘀紫。邓铁涛认为患者失眠因惊而起,惊伤心脾,枪伤致瘀,素体有痰,辨为有瘀有痰有虚,治以补益心脾,化痰祛瘀,方用温胆汤加补气活血药主之。 处方: ①竹茹、半夏各10克,枳壳、橘络、橘红各6克,五爪龙、生牡蛎(先煎)各30克,茯苓15克,丹参18克; ②炙甘草1...

  • 从体用关系探讨肝肾藏象与抑郁症的因机证治

    从体用关系探讨肝肾藏象与抑郁症的因机证治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及认知功能损害 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 奏的不断加快,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抑郁症所 带来的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 视, 如何切实有效的防治抑郁症已成为医学界日益关 注的热点之一。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 临床上亦多从肝进行论治。本文基于中 医体用学说并结合肝肾藏象生理病理理论对抑郁症的 因机证治进行探讨, 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 新的思路。 1 体用学说概述及其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体用, 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中表达...

  • 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失眠

    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失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

  • 马云枝运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失眠症经验

    马云枝运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失眠症经验

    马云枝教授, 主任医师, 国家名老中医, 博士生 导师, 国家二级教授,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 科研和 教学40余年, 据多年临证经验对失眠颇有见解, 思 想独树一帜, 认为失眠总属阴阳失调, 而肝肾密切相 关, 主张从阴虚阳亢论治, 四诊合参, 统筹兼顾, 辨 证施治屡获良效,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 受益匪浅, 经 整理总结, 现将马云枝教授治疗失眠经验进行探析, 介绍如下。 失眠从养阴平肝治疗的立论依据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 通常是以入 睡和(或)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 正常生理需求而影...

  • 柴胡在抑郁症治疗中辨证应用做一论述

    柴胡在抑郁症治疗中辨证应用做一论述

    论柴胡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柴胡疏肝解郁, 为中医治疗情志类疾病的常用 药, 现代医家岳美中认为, 柴胡是解郁疏肝的主药, 但若肝阴不足, 主张不可滥投柴胡。 那么在抑郁症 的治疗中到底应不应该用柴胡呢, 本文就柴胡在抑 郁症治疗中辨证应用做一论述。 明确郁病不等于抑郁症 1. 郁病 郁病在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 医内科学》中定义为: 由气机郁滞, 脏腑功能失调而 致的心情抑郁, 情绪不宁, 胸部满闷, 胁肋胀痛, 或 易怒欲哭, 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

  • 胸痹常见体质的三辨诊疗模式及方药应用

    胸痹常见体质的三辨诊疗模式及方药应用

    胸痹为中医病名, 是指以胸部闷痛、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隐痛、呼吸不畅, 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相当于西医冠心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2], 是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 胸痹一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 其《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记述:“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并将病因病机归为“阳微阴弦”, 即上焦胸阳不振, 下焦阴寒凝结;现代认为, 胸痹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

  • 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失枢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摘要] 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

  • 糖尿病冠心病 灵活运用辛味药

    糖尿病冠心病 灵活运用辛味药

    郭姣运用辛味药治疗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 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糖尿病并发或伴发冠心病。资料显示,46%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合并了冠心病[1],2/3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2],当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猝死率会明显增高,为单独冠心病患者的2~4倍[3]。 糖尿病冠心病是因长期糖、脂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病理改变,属“糖脂代谢病”[4,5]范畴,为全身性...

  •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2017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木运不及,燥乃大行;终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加临,燥火不降更为明显。我跟随顾植山教授临证学习,近来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很好效果。   蔡某,女,46岁,护士。初诊2017年12月1日,失眠10余年,彻夜不眠,口服舒乐安定从每晚1粒到现在每晚3粒都不能入睡,中药治疗无效,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每晚回到卧室看到枕头就十分恐惧,近半月尤为严重,精神几乎崩溃。刻下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双...

  • 失眠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

    失眠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多为3 周以上)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可见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后再难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等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临床多反复不愈,迁延日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刘景源教授辨治不寐,临证常分营卫不和、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痰浊扰心四型,刘师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临床常获良效。文章归纳总结了刘师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以资临床借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

  • 情绪不畅导致失眠 用验方化裁

    情绪不畅导致失眠 用验方化裁

    沈某,女,67岁,2016年4月22日初诊。主诉:睡眠差两个月。   近期因情绪不畅导致失眠明显故而来诊,现抑郁神情,疲倦貌,睡眠差,不易入睡,常需服用安眠药方可入睡,但夜寐易醒,醒后难于入睡,胸闷,容易惊悸。舌质淡暗苔薄黄,脉滑尺涩。既往有轻度抑郁、焦虑病史。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失眠乃因肝火扰心所致,治当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处方:北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黄芩10克,大红枣15克,潞党参10克,淡干姜6克,炙甘草5克...

  • 近经远腑取穴法在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近经远腑取穴法在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三叉神经痛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 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中医学称其为 “面痛” “面风痛” “齿槽风” “面游风”等。三叉神经痛 是面部疼痛的常见病因,好发于 50 ~ 60 岁,女性 多于男性,多发性硬化病患者该病发生几率大幅增 加 [1 ] 。西医治疗本病多以药物控制疼痛,疗效良 好,但对药物的依赖性较大,不能获得良好的远期 疗效 [2 ] 。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在面部的分布与 手足阳明、手足少阳和手太阳经...

  • 何华运用平肝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浅析

    何华运用平肝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浅析

    眩晕是眩与晕的总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晕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1]。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涉及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和耳石症等[2]。眩晕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特征,是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眩晕已经成为影响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何华教授为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ldq...

  • 面瘫治疗,周围性面瘫,逆向思维执两用中

    面瘫治疗,周围性面瘫,逆向思维执两用中

    崔公让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崔公让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医师学会理事,全国第5、6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崔公让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崔公让教授不仅擅长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在周围性面瘫的诊治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本病以“虚”为本,正气卫外...

  • 失眠处方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失眠处方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感受,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以往多从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和心胆气虚五种证型论治。然诚如《素问·逆调论》所言“夫不得卧者,是水气之客也”,临床上亦有不少因水饮而致不寐的患者。本案从温化水饮入手辨治一不寐案,现整理如下。 患者女,49岁,2022年3月31日初诊,主诉“眠差3年余”。刻下入睡困难,甚至彻夜难眠,每晚需服思诺思1片辅助睡...

  • 运用高明的四诊技巧见微知著

    运用高明的四诊技巧见微知著

    郁证形状多样化,特别隐性郁证之“普衣郁证”以一般的躯体症状为伪装,“花衣郁证”临床体现纷乱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怪衣郁证”症状奇怪奇特。(此郁证分类可见本版6月20日《怎么辨认隐性郁证》)确诊时,需求医师运用高明的四诊技巧见微知著,从纷乱复杂的临床体现中发现蛛丝马迹,掌握郁证的实质。郁证四诊有以下特别之处需加注意。 望诊:调查目光与表情 望诊本盼望神色、形体、姿势,望神首要望神之得失真假。可是关于郁证而言,望诊首要是望目光及面...

    精品偏方 2024-03-08 17 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