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93页

用 第93页

  • “倒行经”经期发生鼻衄 几个常用方剂

    “倒行经”经期发生鼻衄 几个常用方剂

    经行鼻衄 本病多见于少女,俗称“倒行经”。因以其血不下行,反上逆而出,且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之故也。但应与一般经期偶然发生之鼻衄(吐衄),或有五官之实质病变者相区别。 气者为阳而主动,血者为阴而主静。今血反妄动上行,升降之机失制。究其病机,皆因热盛,热伤冲任,热入营血,热入肝经,以致气受热而升动过度,血受热而离经妄行,热随气上,血随气升而为衄血或吐血。 本病之热,又有燥热、郁热之别。燥热者,多与肺有关,郁热者多责之肝。 总之,营热为本病之因,气逆为本病之变,...

  • 防过敏用玉屏风散

    防过敏用玉屏风散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张涛   阳春三月,树木发芽,万物复苏,正是郊外踏青的好季节,但是,很多对花粉等过敏的人,应该怎么办?服用一些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过敏。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过敏时出现的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症状。尽管病位是鼻窍、皮毛的毛病,但从病根上说属于肺气不宣或者说是肺气不利,因为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及咽喉,若肺气虚弱,则皮毛、鼻窍失去防御作用,邪气内袭,容易出现过敏表现。所以,通过采用中药...

  • 用被头香袋治鼻炎

    用被头香袋治鼻炎

    在中药店买辛夷、白芷各 20克,丁香、肉桂各10克。将上药共研碎,然后再加入冰片 5克混匀。用约50厘米×12厘米的棉布_块,缝制成长条形布袋(不可用化纤布料或纱布替代),装入药末’缝好布袋口,将其摊铺成扁平状,用粗针缝在被套顶头中间段;针脚不用太密,便于拆洗更换。每晚睡觉患者可以嗅闻药味,并且药性比较持续,治疗效果 好。 本法可用于急慢性鼻炎、肥大性鼻炎、副鼻窦炎等鼻病,可缓解经常出现的鼻塞、流涕、头痛誊喷,嚏、嗅觉减退。咽喉干痒等症状,还可增强免疫力,防御四时感冒。香袋中均系辛温...

  • 老鼻炎 中医香油外用有效否?

    老鼻炎 中医香油外用有效否?

      北京王女士提供:我的鼻炎是老毛病了,去年朋友推荐给我一个偏方,具体方法是:首先用棉签蘸淡盐水清洗鼻孔1~2次,再换一个棉签蘸食用香油(芝麻油)涂抹鼻孔,早晚各一次,据说一般1~3天就有效果。我想方法简单,又没啥风险,就试着用了,坚持了一阵,感觉确实有效果,现在推荐给大家。   专家点评:中医认为香油外用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等功效,所以对于干燥性鼻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鼻炎则未必有效。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鼻黏膜调节功能差,防御功能低下,病毒便会乘虚入侵...

  • 小儿鼻塞流清鼻涕方用小青龙汤化裁

    小儿鼻塞流清鼻涕方用小青龙汤化裁

    熊某,男,3岁,于2015年3月24日初诊。其母代述:小儿鼻塞、流清鼻涕2周。现小儿鼻音重,鼻塞,流清鼻涕,无发热,睡中打鼾,大便不调,苔白厚腻,脉略紧。上周因发热惊厥曾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经输液治疗后烧退出院,但一直鼻塞、流清鼻涕至今未愈,故而来诊。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儿现虽没有恶寒等症,但是结合病史考虑是外寒内饮证,当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化裁。 处方:细辛3克,法半夏5克,炙甘草3克,生姜片3克,桂枝尖5克,白芍3克,五味子3克,炙麻黄3...

  • 鼻窦炎不能使用抗生素的结论

    鼻窦炎不能使用抗生素的结论

    笔者从事耳鼻喉科工作10余年,渐渐地得出了鼻窦炎不能使用抗生素的结论,其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2008年全国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专题学术会议在南昌对治疗鼻窦炎给出的金标准是:1.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喷雾;2.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建议使用12周);3.应用促脓液排出 剂。2012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中虽然新加了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但以上3条未变。 诚然,这个标准曾经帮助笔者治愈大量的鼻窦炎患者。但是从2009年之后,鼻窦炎患者的特征发生了显著...

  • 预防干燥性鼻炎用眼膏

    预防干燥性鼻炎用眼膏

    冬天气候干燥,很多人感觉鼻孔干燥、发痒,常不由自主地挖鼻孔,结果很容易引发鼻出血。这种现象就是干燥性鼻炎。 预防干燥性鼻炎宜采取以下方法: 1.每天应清洗鼻腔,将结痂浸软后取出。 2.每天做鼻部摩擦或按摩鼻穴。用拇指沿鼻梁上下摩擦鼻翼数次,用食指旋转按摩迎香穴数次,加强鼻部血液流通;气候干燥时,可滴用复方薄荷油等。 3.平时多补充一些维生素A、B2、C,有助于鼻黏膜上皮的恢复。因为维生素B2能增强细胞功能,促进鼻黏膜纤毛的运动。维生素C对毛细血管壁有保护作用。 4.戒除烟酒,少食辛辣、燥热之物,多吃些蔬菜...

  • 巧用食疗辅治近视

    巧用食疗辅治近视

    中医认为,近视眼多由肝肾不 足、气血亏损所致。故对于近视,除 应注意用眼卫生,克服偏食习惯 外,还可通过饮食来调理,以补益 肝肾气血而加以防治。 1.枸杞子10克,山茱萸10 克,桂圆肉15克,白菊花15克。 加冷开水300毫升,隔水蒸60 分钟后饮汤食渣。每日1剂,连 服5剂。 2.菠菜500克,羊肝90克,谷 精草15克。加水煎服,食肝饮汤。 每日1剂,连服3~4剂。 3.甜橙1~2只,去皮去核,捣 烂如泥,加入开水和蜂蜜适量调匀 食用。每日1剂,连服数剂。 4.赤小豆200克,鲤鱼250 克。将鱼去内...

  • 中药治咽喉病两两配对用

    中药治咽喉病两两配对用

    天气越来越热,咽喉疾病也跟着来捣乱,有咽喉肿痛、嗓子干痒、吞咽有异物感等不适症状的人不在少数。治疗咽喉病,中药效果不错,两两配对不仅可针对病因,还能针对不同的症状辨证用药。 1.苏子与枇杷叶:苏子辛温气香,善于下气消痰,借其降气之功,能宽胸利膈;枇杷叶清肃肺气,化痰止咳,和胃降逆止呕。两药伍用,清肃肺气,降胃气止呃逆。治疗咽喉病常用于咽喉梗梗不利,晨起恶心,气逆呕少,心烦者。可取苏子、枇杷叶各3克,水煎5分钟后,代茶饮。 2.瓜萎仁与冬瓜仁:瓜蒌仁与冬瓜仁两药性寒质滑,入肺、胃、大肠经,均有清肺化痰、润肠通便、...

  • 咽痛发作方用半夏散及汤

    咽痛发作方用半夏散及汤

    宋某,女,30岁,职工。2007年4 月9日因咽痛发作而就治。 自述平素喜食冷饮,一年四季因经常“感冒”屡用大量消炎与清热散火之药而引起咽痛,两医诊为慢性咽炎,服中西成药罔效。近日复因感受风寒咽部疼痛加重,喉痒而咳嗽,痰多,身有恶寒,吞咽困难,咽部无红肿,舌淡苔白,脉浮。辨证为阴寒外束,致阴邪郁聚不得伸达,郁而化火。 方用半夏散及汤:法半夏10 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3剂。水煎服,缓缓咽之,药后诸症皆消。 按:阳气化行则阴邪即灭,炙甘草与半夏、桂枝合用可化周身之阳气。该患者素喜...

  • 治慢性扁桃体炎 用啄治法

    治慢性扁桃体炎 用啄治法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为主要患病群体。据调查,慢性扁桃体炎的患病率为2.90%,而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患病率分别为4.17%和4.29%。该病易反复发作,可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如肾小球肾炎、心肌炎、风湿病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同时儿童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梗阻及睡眠不安的常见原因,并能造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慢性扁桃体炎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需要切除扁桃体。腭扁桃体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咽喉肿痛用射干

    咽喉肿痛用射干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性味苦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可用于热毒或肺热而兼见痰浊阻滞所致之咽喉肿痛。射干治疗咽喉肿痛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本草纲目》指出:“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现代药理学证实,射干含射干定、鸢尾苷、鸢尾黄酮苷、鸢尾黄酮、射干酮、紫檀素、草夹竹桃苷及多种二琉三萜及其衍生物和苯酚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较强的抑...

  • 咽喉炎用蜂蜜绿茶(一杯见效)

    咽喉炎用蜂蜜绿茶(一杯见效)

    【简介】急性咽炎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 【组成】绿茶20克 金银花10克 【制法】取上好绿茶20克加金银花10克,放入茶壶中,用300克的沸水泡之,加盖30分钟后倒出约200克浓汁,待其冷却之后再加入50克的优质蜂蜜,搅匀后待用。 【用法】每隔30分钟用此茶50克漱喉咙2分钟后徐徐咽下,一般此茶饮完之后就能见效。 【注意】蜂蜜性较凉,有润便清肠作用,用量不宜过大。对于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肠滑泄泻者,应慎用。由于未加工的蜂蜜中含有一些杂质,最好选用经过炼制的瓶装蜂蜜。 【...

  • 冬季咽痛可用金银花

    冬季咽痛可用金银花

    许多人在干燥的冬季都会出现咽喉肿痛、鼻腔干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用金银花治疗效果不错。 方法为:取金银花6~10克,先以水冲净,再加沸水浸泡15~30分钟后饮用。 但因其性寒不宜久饮,并且胃寒之人须慎用。 (高宗达)...

  • 行气豁痰 用于治疗梅核气 名医方

    行气豁痰 用于治疗梅核气 名医方

    河南名医治梅核气(气郁痰阻)方 处方:香附、白芥子、厚朴、生姜各10克,茯苓15 克,法半夏、柴胡、郁金各12克,桔梗、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化痰。用于治疗梅核气(患者喉中如有梅核,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辨证属气郁痰阻型。患者每见精神抑郁或不安,多疑善虑,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时有呕恶,无热象,舌苔白腻,脉弦滑。 创方者:朱崇华 河南名医治梅核气(气逆痰阻)方 处方:旋覆花、白术各10克,党参、代赭石、茯苓、陈皮各15克,法半夏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 枚。...

  • 秋用麦冬利口咽

    秋用麦冬利口咽

    秋季为燥邪主气,燥邪损伤津液容易导致肺阴不足,出现口干咽燥、咽喉干痒疼痛、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等表现。此时,可以自制一些养阴生津的药膳,来缓解口干咽燥的症状。麦冬性味甘、寒,具有清热祛燥、养阴生津的功效,可以缓解由于津液不足所致的口舌干燥、咽干咳嗽等症状。用麦冬可以,自制成以下一些药膳。 麦冬石斛茶: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5克,将以上药物置于茶杯中,用开水冲泡,上盖闷5分钟后即可饮用。具有清热生津、养阴利咽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秋季燥邪所致的口咽干燥。 银花麦冬汤:金银花10克,麦冬10克,将两药浸泡十分钟后加水...

  • 四种利咽中药功用有异同

    四种利咽中药功用有异同

    以下四种中药均有利咽开音的作用,但各有不同点,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分: 诃子:为使君子科落叶乔木诃子的成熟果实,又名诃黎勒。其性味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生用有敛肺下气而利咽喉之功,适用于肺虚喘咳、久嗽失音等症;煨用则有涩肠止泻之功,适用于久泻、久痢不止,邪气正衰而正气不足的滑泄之证。 藏青果:即用诃子未成熟的果实入药。其性偏凉,功同诃子而力胜,可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细菌性痢疾。 青果:是用橄榄科常绿乔木橄榄的果实入药,处方名亦称橄榄。其性味1t、酸,平。它的开音作用不如诃子、藏青果,也无止泻作用,但长...

  • 咽炎患者用药须知

    咽炎患者用药须知

    秋季是咽喉炎的高发季节,主要表现为嗓子发干、发痒、有异物感、声音嘶哑等。咽喉炎患者在用药时需注意以下四点: 1.咽喉炎用药可能会引起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尤其是碘制剂类,含用时若发生咽部肿痛、面部肿胀、气急、皮肤发痒等,应立即停用并请医生处理。另外,西地碘含片长期含服还可导致舌苔染色(停药后可消退)。特别提示,对碘过敏者禁用。 2.氯己定含漱剂切勿与碳酸氢钠(小苏打)、碘化钾同时使用。 3.溶菌酶片偶见过敏反应,有皮疹等表现。 4.应用口含片含服时宜把药片置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每隔2小时1次或每日4&mda...

  • 治慢性咽炎用伤湿止痛膏

    治慢性咽炎用伤湿止痛膏

    取伤湿止痛膏1张,外贴于天突穴处(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每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最短者2个疗程,最长者5个疗程,平均为3.5个疗程。经临床验证,治愈率(咽部检查正常,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为79.7%;显效者(咽颊部稍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减轻,症状消失)占14.8%;有效者(症状明显减轻,咽部检查无改善)占3.9%;总有效率可达96.7%。 伤湿止痛膏含有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丁香、肉桂、荆芥、防风、老鹳草、香加皮、积雪草、骨碎补、白芷、山柰、干姜。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舒筋活络...

  • 慢性咽炎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

    慢性咽炎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非器质性病变,也无碍进食,但却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医者常用清热利咽除痰之法治疗难获疗效,笔者近年来从滋补肝肾立法,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基本方药   组方:生地30克,沙参30克,麦冬2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黄柏15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桔梗10克,川楝子6克,生甘草6克。   如异物感甚加半夏、厚朴各10克;灼热甚或便秘加玄参20克,瓜蒌仁10克;烦渴加生石膏、竹叶各15克;痰多去枸杞,加川...

  • 咽喉炎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咽喉炎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荸荠汁治慢性咽炎 取新鲜荸荠适量。将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后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不定量冷饮,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治疗慢性咽炎。 蛋清冰糖茶治噪子沙哑 取鸡蛋1个,红茶、冰糖各适量。将鸡蛋打破取出蛋清,用筷子搅拌均匀,放入红茶和冰糖,用开水冲沏,趁热饮用可有效治疗嗓子沙哑。 风油精治咽喉痛 口服风油精2~4滴,慢慢咽下,不可喝水。一般咽喉疼痛,试服5次,当天即可见效,较重者需多服几天。 米醋金银花治咽喉炎 取米醋15克,加水30克,煮沸后加入金银花5克、桔梗2克,共煮3~4分钟,滤出药液;另取生鸡蛋1个,...

  • 梅核气 方剂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梅核气 方剂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秋天又到了,各种情志导致的疾病也找上了一些人群。 梅核气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发病较多,约占3/4,这与肝为女子先天有关。本病多因不良精神因素刺激而致,可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痰气交阻,结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同时伴有胸闷、太息等临床表现。梅核气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病人的思想容易有较重的负担,担心有癌变。 患者往往在心情舒畅时,症状就减轻,甚至完全消失;精神紧张、思虑过多,就会气机郁结而症状加重。因而,梅核气患者是越想越怕,越怕越重。 诊断梅核气的主要依据是咽喉部位有异物感,...

  • 慢性咽炎吃什么药 中西医合用

    慢性咽炎吃什么药 中西医合用

    病案举例 患者,女,50岁,工人,因“咽异物感,干痒,经常刺激性咳嗽反复2 年”就诊。曾多次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思想负担重,常疑心得了不治之症,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检查见: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有少许粘痰附着,双侧扁桃体不大,喉镜,胸部透视,食道钡透及血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常感手足心热,胸闷不适,舌红少津,有瘀斑瘀点,苔白,脉细滑。诊断为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 范畴,辨证为阴虚风盛,痰凝血瘀证。阴虚津少,虚火上炎,故咽中不适,干燥,异物感...

  • 妙用王氏吹喉散

    妙用王氏吹喉散

      我县老中医王景昌擅治中医喉科疑难杂病,其自制吹喉散治疗口腔炎、牙龈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均获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五倍子(炒黑)50克,玄明粉、青黛、西瓜霜、儿茶、川黄连、川黄柏、川贝母、僵蚕各45克,人中黄、牛黄、雄黄、珍珠母、薄荷霜、冰片各30克,鲜猪胆两枚。   制法:除冰片、薄荷霜、西瓜霜、牛黄、珍珠母外,余药均研成细末,以猪胆汁调成糊状装入猪胆内,用线扎紧口置阴凉处荫干(不可在日光下曝晒)。取出研细,加入他药研细即成。可贮于瓷器中,用时将药粉吹入耳鼻喉或直接敷于患部。如成人...

  • 治疗梅核气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

    治疗梅核气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

    处方:生地、桃仁、川芎、枳壳、桔梗、厚朴、法夏、苏子、贝母各10克;红花、柴胡各6克;赤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服,连服7天为一疗程,用药1~3个疗程。 按:梅核气多认为是痰气郁结所致,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方用半夏厚朴汤。本方从痰瘀互结论治,加以活血化瘀之品,比单纯理气化痰之法效果要好。共治疗16例均有效。...

  • 新慢性咽炎 抗生素不能乱用

    新慢性咽炎 抗生素不能乱用

    “你是不是感觉喉咙老有东西,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嗓子又干又痒,早晨刷牙还恶心干呕?”这则卖慢性咽炎药品的电视广告语,我们很熟悉了,生活中许多人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可谓感同身受。 现实的情况是,随着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的加剧、空气质量的恶化、快节奏生活下的各种压力,以及烟酒刺激等等,慢性咽炎正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紧逼60%~70%的都市人。 原因 不良习惯是“主凶” 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少强教授表示,空气污染、口味重、消化不良、嗓子用得太多等,都可能诱发慢性咽...

  • 外用滴鼻小验方 专治各种鼻炎

    外用滴鼻小验方 专治各种鼻炎

    取新鲜鹅不食草药50克,新鲜五指枫叶、苍耳子鲜果各150克。 用冷开水洗净,捞起滤干水,分别把三药置于石板上捣烂如泥,取汁,鹅不食草汁、五指枫叶汁和苍耳子汁按8:1:1的比例混合均匀,瓶装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备用。 用时取一支眼药水空瓶,吸药液滴鼻,每日2-4次,每次1-2滴。...

  • 过敏性咽炎咽痒干咳用蝉蜕

    过敏性咽炎咽痒干咳用蝉蜕

    春季,冷空气易诱发过敏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受冷空气或异味等刺激后,出现咽痒干咳、红肿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用蝉蜕(中药店有售)煎水漱咽,可以有效地缓解过敏性咽炎。 方法是:取蝉蜕10克,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煮20分钟后,取汁放凉,储存备用。每次含蝉蜕水仰头漱咽,使蝉蜕水在咽喉部停留5秒钟,反复3-5 回,每天可含漱5次。用完后可再煎,连续用2周。 刘玉民...

  • 运用火针烙灸治疗中医乳蛾

    运用火针烙灸治疗中医乳蛾

    患者,男,45岁。左侧扁桃体反复肿大、疼痛10年,每遇感冒或食刺激性食物诱发,多方诊治均未见明显疗效,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笔者试用粗火针烙灸患处治之。方法:选取粗火针烧至通红,迅速烙灸肿大的扁桃体,1次烙灸3~4下,1周2次。经治疗10次,患者扁桃体肿大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慢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乳蛾,运用火针烙灸治疗,见效快,无副作用,一般治疗1次即可明显改善症状,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急性扁桃体炎采用加味银翘散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采用加味银翘散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起因,患者发病突然,发热恶寒、喉痛、头痛,吞咽困难等症。检查两侧扁桃体红肿,并有黄色脓点,颌下淋巴结肿大并压痛。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加味银翘散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基础方:银翘20克,金银花15克,山豆根15克,板蓝根15克,牛蒡子10克,炒黄芩10克,薄荷6克,桔梗10克,仙鹤草15克,白茅根3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发热重者加茯苓3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9克,化脓者加川贝9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只要辨证准确,施药得当一般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