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90页

用 第90页

  • 防暑用药

    防暑用药

    时下,各大药店的防暑类药品销量骤增,不过专业人士提醒,去热防暑还要分清个人体质,不要盲目用药。 记者在长沙多家大型药店看到,各种防暑药品均放在显眼位置。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还有生地、金银花、菊花这些中药近段时间特别畅销,它们对祛暑、解毒、化湿、治疗热伤风等效果显著,价格较便宜,大众也很熟悉。除了普通市民购买,还有许多工厂、单位前来团购防暑药品。 该药店的药剂师表示,炎炎夏日适当准备些防暑药品很有必要,但同时也提醒,中医注重针对体质下药,同样是为了祛暑...

  • 几款方便实用的消暑汤

    几款方便实用的消暑汤

      炎夏已至,以下介绍几款方便实用的消暑汤,原料易寻且价格低廉。   芦根麦冬汤:鲜芦根100克(干品30克),麦冬20克煎汤代茶饮,具有消暑生津止渴、止呕除烦的作用,对咽喉炎、声带疲劳及口腔炎、牙周炎都有良好的疗效。对高温人体大量出汗,所造成头晕、烦闷等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消暑消食汤:山楂、甘草、麦芽、薄荷叶各50克。将前3种原料洗净放入砂锅,清水适量,煮沸10分钟后放入薄荷叶,然后加盖离火,5分钟后即可去渣饮用。每日当茶饮,能消暑解渴、健脾消食,对暑天的风热感冒有防治作用。   清暑养阴汤:枸杞子、五味子...

  • 醋外用治病疗疾

    醋外用治病疗疾

    醋别名苦酒,米醋,淳酢。 本品是以米、麦、高粱或酒、酒 糟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酸、苦、温,无毒。归肝、胃二 经。具有攻瘀止血,解毒杀虫 的功效。因此,醋不仅是调味 品,而且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功 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米醋 能消除疲劳,平衡血液酸碱 值,还能帮助消化,预防衰老, 扩张血管,增强肾脏肝脏功 能,提高肠胃杀菌力,并且还 有预防肥胖,降低血脂,抗癌 的作用。传统上常用于治疗产 后血晕、牙齿疼痛、吐血、瘀 血、大便下血;黄疸、阴部瘙 痒、解鱼肉菜毒、治蛔虫病、结 核病等。临床上使用醋外用治 疗一些常见病,...

  • 小暑大暑 常用防暑药

    小暑大暑 常用防暑药

    小暑大暑接踵而至,如何合理用药来防治暑热导致的疾病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记者近日专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药师张志国,他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常用防暑药的相关知识。 健胃祛暑类适用于轻中度中暑 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症。 【注意事项】口服,一次2-5毫升。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孕妇忌服。不便吞服十滴水软胶...

  • 伤湿止痛膏的许多新用途

    伤湿止痛膏的许多新用途

    伤湿止痛膏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祛湿通络之功效。人们在临床实践中又逐渐发现了伤湿止痛膏的许多新用途。 头痛:将伤湿止痛膏剪成2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贴于两侧太阳穴、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或者疼痛处,5~10分钟后疼痛可缓解。 感冒:取伤湿止痛膏1张,贴于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24小时换1次,直至病愈。 胃痛:取风油精数滴,滴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也可将伤湿止痛膏贴于腹部压痛处,或者中脘穴(肚脐上方四横指处),约15分钟后,胃痛便会减轻或消失。...

  • 外用酒疗有效祛病

    外用酒疗有效祛病

    传统的酒疗治病,历史悠久,我国 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记载 的14个方剂中,有5个就是以酒为主 要成分的。将酒外用具有消毒去腐、散 热止痒、舒筋活血的功效。用酒泡制药 物可增加药物的疗效,堪称“百药之 长”。酒疗法不仅简单易学、使用方便, 而且疗效好、副作用少,一直在民间广 为流传,现将常见几种疾病的酒疗法 介绍如下。 风寒感冒取白酒10毫升,葱 白、生姜各20克,食盐6克。先将3种 食材共同捣成糊状,再加入白酒调匀, 然后用布包好,涂擦前胸、后背、手心、 脚心、腋窝及肘窝等处,每...

  • 鲜叶治病有妙用

    鲜叶治病有妙用

    采用鲜叶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药源易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等特点,故深受人们欢迎, 今推介常用的验方,供参考。 治褥疮取鲜桃树叶100克,加 水1500~2000毫升,浸泡15~20分 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熏洗患处, 每天2~3次,4天为1个疗程。 治足跟痛取新鲜苍耳叶适量, 洗净后捣烂,以塑料薄膜垫敷患处, 干后换药。如有水泡发生,可按烫伤 处理,伤好后再敷药,连敷10~15天。 治扁平疣取鲜丹参叶1片,洗 净后用力摩擦皮损处,直至扁平疣与 周围皮肤明显发红,感到灼痛难忍。 擦完后勿用水...

  •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 对证选用中成药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 对证选用中成药

    中暑,是指发生在夏季烈日暴晒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按照轻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有以下主要症状:身热、头昏、头胀、乏力、心悸、胸闷、口渴、大汗、恶心、吐泻、小便短赤等;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尚有下列各种表现:体温高于38.5℃;或出现早期循环衰竭症状;或在暑天高温下劳作,由于饮水不足而出现暑热烦渴、暑热伤津的症状;或是由于过食生冷、饮食不洁出现吐泻、恶心等。重度中暑,包括中暑衰竭、中暑高热、中暑痉挛、日射(热射病)四种类型,发病的老年人和体弱者多见。重度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 几种食疗方糖尿病人均可食用

    几种食疗方糖尿病人均可食用

      张太太患糖尿病四年多,常到医院诊治坚持服药,病情还算稳定。前一阵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气功师,能发放外气治愈糖尿病,且不用服任何药物。张太太将药物停服后,迫不急待求助气功师发放外气治病,不到一周病情恶化,经医院施救好不容易脱离危险。   临床常可见到这样的糖尿病人,因长期患病,往往产生急切求医心理,容易被一些假药和不科学的东西所迷惑。还有一些病人听信偏方或祖传秘方,结果延误治疗,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坚持科学治疗,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患了糖尿病,降糖兼防治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

  • 石榴实用便方

    石榴实用便方

    口臭、口腔炎 石榴1个,剥皮取子,捣烂加水煎汁,含后咽下,日数次。 中耳炎 石榴花,烘干,加冰片少许,研细末,吹耳内。 久泻 陈石榴皮,烘干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米汤送服,1日2次。 肾结石 石榴根皮、金钱草各30克,水煎服。 烫火伤 石榴皮适量,研细末,与芝麻油调均,涂患处。 外伤出血 干石榴花、白菜等份,晒干研末,敷伤口,外用敷料压迫即可。 崩漏带下 石榴花3~5克水煎,加黄酒少许服。 痢疾、脱肛 白石榴花12~18克,水煎,分3次饭前服。...

  • 糖尿病用中药黄芪治疗

    糖尿病用中药黄芪治疗

    中医认为,久病多虚。由于糖尿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在阴虚的同时大多伴有气虚,所以益气是糖尿病患者进补的重要原则之一,而黄芪就是不错的选择。 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甘,具有益气、扶正、固表等功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此外,黄芪还有提高免疫力、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蛋白尿等作用,这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尤为适宜。 使用黄芪进补时,可取6-9克生黄芪加水煎服;或者服用黄芪山药粥。山药属于药性平和的滋补食物,同样具有健脾、养阴、补气的作用,而且...

  • 糖尿病从治说到防 从理说到用

    糖尿病从治说到防 从理说到用

    糖尿病发病率日趋增高和提前,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应时而生的以糖尿病为题材的书籍铺天盖地,难以尽数,由庞国明教授等专家主编的《中国中西医专科专病临床大系·糖尿病诊疗全书》,算是热度较高的一部。陈可冀院士评价说,本书“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需要,融古通今,中西互参,合璧互补,既尊重传统,又与时俱进,吸收新进展或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是切合临床实际教学、医疗及科学研究的一套很好的参考书”(《糖尿病诊疗全书·陈序》)。   对糖尿病的认知,最早的是中国人。数千年前,...

  • 中耳炎 自制外用滴剂药液

    中耳炎 自制外用滴剂药液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药物组成:冰片1克,枯矾1.5克,苦参、黄柏各3克,芝麻油50克。 配制及用法:先将苦参、黄柏晒干研末过100目筛,冰片、枯矾研细,然后把麻油放入铁锅内烧开,冷却数分钟后,把上药末倒入麻油中搅匀,装瓶内备用。 治疗时先将双氧水把患耳的脓液及分泌物洗净,棉签拭干,用棉签蘸取药液滴入患耳。一次2-3滴,一日二次,一般用药后3-7天...

  • 中医降糖 可起辅助作用

    中医降糖 可起辅助作用

    我国成年人中约有11.6%的人患有2型糖尿病,总人数超过1.1亿。临床治疗糖尿病多是用胰岛素和一些口服降糖药,但也有一些患者试图寻求纯中医治疗方法。这里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依目前临床经验来看,单纯中药降糖的效果并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药在辅助治疗糖尿病上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医虽然没有“血糖”的概念,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记载了有关糖尿病的诊治经验。糖尿病大体相当于中医的“消渴”,且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描述可以归纳为“饮...

  • 中药外用治中耳炎

    中药外用治中耳炎

    笔者用中药治疗中耳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取冰片1.2克,枯矾1.8克,苦参、黄柏各6克。将苦参、黄柏烤焦,研为细末;冰片、枯矾砸碎研细末。麻油(香油)60克,烧开冷却数分钟,把4味药人麻油中调匀,装瓶备用。 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中脓液,擦干滴人药液2—3滴,每日2次。急性中耳炎3天显效,慢性中耳炎 6—7天可痊愈。 江苏南京 刘德民...

  • 糖尿病在中医古籍用膏方

    糖尿病在中医古籍用膏方

    糖尿病在中医古籍中叫消渴。围绕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主症,中医辨证有阴亏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的证型。治疗上对证治疗,清燥热,益气阴,平调阴阳。许多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汤剂、膏方,或配合西药,血糖下降,症情稳定,未再出现并发症。 上海市名中医胡建华治案:某男,消渴症四年余,初起多尿、多饮、多食,空腹血糖曾高达16.46mmol/L,长期服用降糖西药及中药。但见精神困倦,形体消瘦,视力减退,腰酸,阳痿,畏寒,头晕,口干,臀部有散在小疖疼痛,不能平坐。舌质淡尖红,苔薄腻,脉细弱略数。半月前复查空腹血糖9....

  • 不用药就能治好糖尿病?糖尿病食疗的流言

    不用药就能治好糖尿病?糖尿病食疗的流言

    在生活中,有关糖尿病食疗的流言经常出现,不用药就能治好糖尿病,对很多患者来说很有吸引力,总会有人趋之若鹜,然而有的并不靠谱。 秀才吃秋梨: 降糖难持久 曾有一进京赶考的秀才多尿、多饮,被叶天士诊断为“消渴症”,叶天士认为秀才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2月之内即会命毙。可是,秀才又在金山寺遇到一位大师,大师瞩其以秋梨为药,饿也吃梨,渴也吃梨。不久,秀才症状居然缓解。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一天到晚除了梨什么也不吃,等于完全不摄入高热量的脂肪或蛋白质。尽管梨有甜味,但总热量摄...

  • 治糖尿病 方用经验方益气养阴化瘀汤化裁

    治糖尿病 方用经验方益气养阴化瘀汤化裁

      王某某,女,58岁,2012年9月3日初诊。主诉口渴多饮、腿酸乏力3个月。患者三个月前因口渴喝水多,腿酸无力,在当地医院例行健康查体,空腹血糖14.6mmlo/L,尿糖(+++),服用消糖灵、二甲双胍、蜂胶及土单验方治疗,血糖仍波动在10mmol/L左右。   患者现口渴喝水多,夜间有时口干渴醒,晨起因口干而感到舌头发硬,伴有体倦乏力,腿酸懒动,手脚发麻,小便频数而混浊,睡眠不宁易醒,心烦易发火,体重下降7公斤,大便干结排解困难。舌质红,苔白欠润,脉沉细稍数。化验空腹血糖10.6mmlo/L,糖化血红蛋...

  • 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加减

    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加减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商宪敏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商教授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商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辨证论治 阴阳俱虚型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晦暗,神疲懒言,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量多而清或尿浊,或浮肿尿少。舌体胖,边有齿痕,舌淡暗,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滋肾阴温肾阳、化...

  • 左振素从瘀治糖尿病的常用根本方

    左振素从瘀治糖尿病的常用根本方

    左振素是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作业室专家,山东省名中医。笔者有幸跟师,现将左振素论治糖尿病经历与同路共享。 左振素以为,糖尿病的形成是先天禀赋特质、生活方式和人类天然变老一起效果的成果,病理机制多为真假搀杂。虚首要责之于气虚、阴虚,实首要责之于气滞、痰饮和瘀血。气虚或阴虚是发作本病的重要条件,痰饮、瘀血是疾病的首要病理产物,也是导致疾病继续存在、缓慢进展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是糖尿病的根本病理特征。 瘀血为贯穿糖尿病血管病变病程始终的重要病机。糖...

  • 糖尿病足常渗脓血 处方用虎杖

    糖尿病足常渗脓血 处方用虎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卢灿辉 林汉平 廖丽媛 魏绵伟 蔡某,男,72岁。2009年9月3日诊。患糖尿病8年,高血压病4年。50天前,右小腿内侧及内踝皮肤被摩托车排气筒烫伤,当时即起水泡,6天后化脓。现化脓面积为3厘米×3厘米,常渗脓血,小腿红肿热痛。颧、唇、舌色红,舌边有许多瘀斑,舌中央有细小裂纹,口干微苦。常头晕,少睡梦多,体倦乏力,胸烦闷,胃常有微热感,纳差,大便干结,4、5天1次,小便频浊。脉弦略数,血压155/95毫米汞柱,血糖12毫摩尔/升。 处方一:生地12克,黄连...

  • 五官科实用精选偏方大全

    五官科实用精选偏方大全

    五官科  中耳炎耳底流脓水:五倍子,焙研面,香油调敷。(偏方大全)  中耳炎耳底流脓水:耳内流脓水久不愈:芭焦树汁,吸管吸,滴耳。(偏方大全)  付鼻窦炎:白芷30克,研末,每服30克,另用少许吹鼻腔,曰1-2次(偏方大全)  中耳炎或溃疡:黄连,浸水中,滤液滴耳。(偏方大全)  付鼻窦炎:孩儿茶,研细,香油调羔,滴鼻。(偏方大全)  耳内流水:香附,研末撒之。  眼内侧长胬肉:每晚涂蜂蜜,疗效佳。  眼生胬肉:白矾,研末,点眼角,出恶汁即愈。  见风流泪:经霜桑叶,频洗治愈。  眼睛翳膜:淡水鳝鱼血,滴眼有特效。...

  • 裴瑞霞治消渴病常用对(角)药浅析

    裴瑞霞治消渴病常用对(角)药浅析

    裴瑞霞主任是西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首届名中医、陕西省第三届名中医,师承于全国名中医高上林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辨病、辨证双辨思维辨治消渴病等内科杂病。裴瑞霞主任临床选方用药,灵巧机动,阴阳合和,动静相配,升降互动,寒热相宜,尤其是对药、角药的使用很有特色。 所谓对药,亦称药对、对子,始见于《内经》,成熟于《伤寒杂病论》,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配伍形式。角药属于对药的范畴,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本身的四...

  • 对糖尿病起到治疗作用的药茶

    对糖尿病起到治疗作用的药茶

    病痛的折磨、经济的压力、生活质量的下降……这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要面对的。“有啥别有病,有啥病也别有糖尿病!没啥别没钱,没钱千万别得糖尿病……”从糖尿病患者的调侃语录中,我们感觉到了糖友内心深处的痛苦、无奈还有无助。所以,战胜自我,是每一位“糖友”战胜糖尿病的首要任务。 面对糖尿病 心态要“雄起” 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因此,及...

  • 常用首乌丸治肾虚耳鸣

    常用首乌丸治肾虚耳鸣

      肾虚耳鸣,余常用首乌丸治之,效果良好。   方用:制首乌、生地、牛膝、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桑叶、黑芝麻、菟丝子、金樱子、补骨脂、豨莶草、金银花各5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10克重,早中晚各服1丸。   首乌与诸滋补肝肾的药物配合,其功至伟,峻补先天之本,肾气充足,耳窍自聪。本方还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脱发、白发等症。...

  • 美尼尔氏综合征:单用吴茱萸汤加减

    美尼尔氏综合征:单用吴茱萸汤加减

    美尼尔氏病以旋转眩晕,波动性耳鸣和耳聋为主要症状。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并有一定的方向性,也有感到物体绕自身旋转或左右晃动,站立不稳而倒向一侧,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但患者神志清醒,体温、血压均无波动性改变,更无头痛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属眩晕证范畴。 治法:停用一切西药,单用吴茱萸汤加减。处方:吴茱萸5克,党参15克,生姜4片,大枣4枚,桂枝6克。若有呕吐加法半夏8克。上方每剂煎2次,日分2次服下。一般只需3剂诸证明显改善,眩晕、呕吐止,恢复正常活动。 注意事项发作时应静卧休息,少盐或无盐饮食。解除思...

  • 倪青教授应用病证结合的方法治糖尿病

    倪青教授应用病证结合的方法治糖尿病

    倪青教授集 30 年临床实践,总结出应用病证 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并在其中贯穿使用对药 或串药,通过多年临床验证,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就其治学经验及用药特色简介如下。 1 学贯中西,病证结合是关键 病证结合即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其借 助于现代医疗检测手段、现代医学理论、思维方法 对患者作出疾病诊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学思维 进行辨证,确定治法,组方遣药,达到提高疗效的 目的 [ 1 ] 。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中医临 床诊疗和研究的重要模式之一。病证结合的诊疗思 想是中医临床疗效得以提高的关键...

  • 治中耳炎可用滴鼻剂

    治中耳炎可用滴鼻剂

    有的中耳炎患者对医生采用滴鼻剂施治提出疑问,其实这种疗法是安全可靠的。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布在头部的不同部位,从表面上看它们并不相通,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以咽部为中心彼此相通的,咽鼓管又叫耳咽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一端开口于鼓室,另一端开口于鼻咽部的侧壁。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打哈欠时开放,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 感冒时,鼻子发生炎症,分泌物增多,如果鼻腔内压力增加,比如不恰当的擤鼻动作等,可使鼻腔内的分泌物经咽鼓...

  • 糖尿病2型 开郁清热治“脾瘅”阴虚燥热用甘寒

    糖尿病2型 开郁清热治“脾瘅”阴虚燥热用甘寒

    目前 2 型糖尿病处于发病率不断上升的阶段, 2015 年全球糖尿病在 20 ~79 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 9. 09%,而中国作为糖尿病大国,2015 年有 1. 1 亿人患病,2. 67 亿人糖耐量异常,其防治已成为 医学界共同面临的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1 ] 。 《黄帝内经》曰 :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 为消渴。 ”故中医学认为 2 型糖尿病的前期和早期 阶段应属于...

  • 患上雪盲症 用湿毛巾冷敷

    患上雪盲症 用湿毛巾冷敷

    23岁的小赵前几天和同学一起去东北玩雪、赏雪,玩后不久眼睛就出现不适感,当时以为是疲劳的缘故,睡一觉就没事了,可醒来不适感越来越严重。医生检查发现小赵两眼角膜上皮有弥漫性点状混浊,出现典型电光性眼炎改变,结合病史及症状,诊断为雪盲症。 雪盲症是由于眼睛受到了刺激后引起暂时性失明的一种症状,一般休息几天,视力可恢复,若反复雪盲,可引起长期眼疾,甚至永久失明。 对于雪盲症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预防雪盲症,雪天外出或旅游时要戴上黄绿色或茶色太阳镜,一定要到正规眼镜店选择外包装标有“UV400&rdq...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