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102页

用 第102页

  • 巧用中药治流行性感冒

    巧用中药治流行性感冒

    近段时间天气骤变,有不少人患上感冒。笔者曾用以下几例验方治疗感冒,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提供如下:      1、鱼腥草、板兰根各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治疗149例。结果:单纯型、胃肠型全部治愈;肺类型治愈21例,有效19例(加用青毒素、环丙沙星静滴治愈),总有效率91.4%。      2、六神丸口服,每日3次,1次10粒。治疗249例,全部治愈。用药3次症状明显改善,体温降至正常。      3、穿心连15克(或穿心连3-5片,每日3次,口服),水煎服,每日2次。治疗94例,全部冶愈。      4、大青...

  • 感冒适宜用喝姜汤捂汗来治疗

    感冒适宜用喝姜汤捂汗来治疗

      人们常说,感冒了,趁热喝碗姜汤,加衣盖被出一身汗,转天病就好了。其实,并不是所有感冒患者都适宜用喝姜汤捂汗来治疗。   中医根据病人感受的病邪性质不同,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类型。对风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来治疗,服药的同时喝些热汤或热粥,使身体出汗,有助于驱散风寒,扶正祛邪。生姜是一种日常调料,又可以入药。它药性辛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缓和,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如受了风寒,喝一碗热姜汤,或配红糖熬成姜糖水,令患者微微出汗,确有治疗感冒之疗效。但是,如果得的是风热感冒,就不能用...

  • 风热咳嗽治药用桑菊饮加减

    风热咳嗽治药用桑菊饮加减

    时间:2022-08-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许超强 胡柳 邵岩飞 朱龙 全国名中医李灿东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精于中医内科诊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下面介绍李灿东治疗咳嗽验案2则,以资同道借鉴、参考。 外感风热 堂某,男,12岁,2015年11月24日初诊。咳嗽3天,加重1天。3天前因中午放学后于学校操场打球,产生咳嗽、鼻塞、流涕,自服“三九感冒灵颗粒”而不能缓解。刻下:咳嗽,痰白、黏,鼻塞流涕,微恶风寒,舌淡红、苔薄,脉浮滑数。 诊断:风...

  • 用黄芪煎汤治经期感冒

    用黄芪煎汤治经期感冒

    许多妇女都有这样的体验,经期特别容易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发热等感冒症状。妇科专家表示,女性在经期特别脆弱,此时只要用一味黄芪煎汤,就能解除经期感冒的烦恼。 方法:取生黄芪10~30克(刚开始服用时从10克,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 30克),用200毫升清水浸泡30分钟后,先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持续煎煮1 个小时,煎取药汁50毫升,每日1次,于清晨空腹温服效果较好,经期前5~7 天服用至月经来潮。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能助经期妇女抵御外邪。不过,因黄芪性温,补益力较强,适应症是“虚...

  • 恶寒 流清鼻涕 选用柴胡白虎汤加味

    恶寒 流清鼻涕 选用柴胡白虎汤加味

    陈某,男,71岁,2014年2月12日初诊。 患者主诉发热1周。患者曾有恶寒、头痛、身痛、流清鼻涕,因发热曾服用过解热镇痛药及中药荆防达表汤、银翘散之类,发热未已来诊,刻下患者发热,体温39.7℃,以午后及夜6~7点为甚,发热前稍有恶寒,口渴明显,口苦,口黏,呛咳,咳吐白黏痰,舌苔黄腻而燥,舌质暗红,脉浮滑数。 结合运气特点,从少阳合并阳明论治,选用柴胡白虎汤加味,因有舌苔黄腻、呛咳、咯吐白黏痰等,故复入清化湿热、清宣肺气之品。 处方:柴胡35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30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

  • 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运用加味过敏煎治疗

    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运用加味过敏煎治疗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杨广源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科疑难、危重病症。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在非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指导专家,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有独到经验,现将其运用加味过敏煎治疗哮喘经验总结如下。 对过敏性哮喘的认识 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 喉源性咳嗽 疏风通络善用虫药

    喉源性咳嗽 疏风通络善用虫药

    喉源性咳嗽是小儿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干痒,咳嗽,无痰或少痰,咽喉有异物感,咳嗽多为阵发性,昼轻夜重,病久可发展为持续性咳嗽。虽为小恙,却颇难治愈。现介绍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 辨病辨证相得益彰 喉源性咳嗽是国医大师、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基于“喉为肺系”的理论提出的病名。喉源性咳嗽病位在喉,实为外感或其他诱因引发的一种咽喉部疾病,应区别于普通咳嗽。孙浩指出,咽喉为气息出入之门户,今喉核肿大,气行不畅,刺激会厌故咳,此名“喉...

  • 小儿反复感冒 辨证用中药

    小儿反复感冒 辨证用中药

      孩子养育得好,感冒就会少。有的孩子抵抗力差,总是反复感冒,家长只能不断抱着宝宝跑医院。感冒虽常见,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根本办法,东汉时张仲景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研究感冒该怎么防治,感冒怎么演变成其他毛病的。   感冒尽可能用中药   小儿感冒一般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大部分孩子是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喉咙发干,流鼻涕,咳嗽等,一般没并发症,四五天就好了。也有比较厉害的,称之谓流感。高热、寒战、浑身酸痛,传染性很强。国外一般主张感冒不吃药,就是休息喝水。国内有种说法,感冒应尽快治疗,早日康复。...

  • 夏季感冒用香薷

    夏季感冒用香薷

      夏季感冒大多因受暑受湿、贪凉喜冷太过所致,中医称之为“暑湿感冒”。需要通过散寒清暑、解表化湿法治疗,香薷正是对症良药。   香薷又称香戎、蜜蜂草,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其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兼有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症。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   香薷...

  • 流感伤寒采用解表清里之剂 内外并调

    流感伤寒采用解表清里之剂 内外并调

      流感、伤寒等时感高热疾患恒多卫气同病之候,若能打破先表后里之成规,及时采用解表清里之剂,内外并调,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治外感高热,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先发制病;攻病宜早,达邪为先,集中兵力,挫其锐势,阻断传变。这与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教授倡导之“截断、扭转”之说甚合。   在朱良春学术思想基础上,笔者应用其理论治疗包括传染病在内的感染性疾病的“脓毒症”,意在“早期截断,防治传变”;经临床证明,对&ld...

  • 韩明向用温阳化湿法治肺心病思路

    韩明向用温阳化湿法治肺心病思路

    肺心病虽以咳喘等标实发作为主,但本质属虚、寒,西医多采用解痉平喘、利尿药治疗,虽短期效捷,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患者心肺阳气亏虚,病情易反复发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肺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名中医韩明向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韩明向认为,肺心病多属阴寒、寒湿类之慢性咳喘疾患,阳虚痰饮内伏,外寒引动内饮为其病机特点,临床强调以温立法,辨证论治。治疗时应注意顾护阳气,即使湿邪化热,用清凉药也应慎重,以免寒凉过度,重伤阳气,造成阳气衰亡之险。临证时要紧扣其“冷、淡、青、稀、白&rdqu...

  • 张恩树用三子养亲汤治间质性肺炎

    张恩树用三子养亲汤治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使间质组织呈坏死性病变和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等,病理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低氧血症等,呈进行性加重,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间质性肺炎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故其病因复杂多样,且部分疾病病因至今仍不明确,目前常见的病因有感染、环境、药物、结缔组织疾病等,好发于冬春季节。可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程长短,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高分辨率的胸部CT、气血分析、肺功能检查和肺活检等进行确诊。...

  • 通鼻消涕药的运用 中西医药理互参治咳嗽

    通鼻消涕药的运用 中西医药理互参治咳嗽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引起顽固难治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为其发病隐匿,容易误诊为肺和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咳嗽,造成大量镇咳药物和激素药物的滥用。全国名中医罗铨是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他认为本病要重视改善鼻窍内环境,立足以通鼻消涕药为基础,根据四时气候感邪的不同和患者个人体质的差异,分为风寒、风热、表虚、风燥不同证型;主要治法是在通鼻消涕基础上采取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清热疏风,化痰止咳;固表止咳;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等治法。 通鼻消涕药的运用 《黄帝内经》认为,“肺主鼻,鼻为肺之窍&rdqu...

  • 感冒能否服补药 如何服用

    感冒能否服补药 如何服用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 陈阿姨因感冒已经吃了一周药,但仍不见好转,就去医院就诊。医生仔细询问发现,陈姨近来每天都用西洋参片泡水喝。她觉得自己体质偏热,而西洋参可以清热、增强免疫力,所以感冒这几天也没有间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说,常见的西洋参、红参、黄芪、沙参等补药,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它们是纯天然补品,于是长期服用。殊不知,这些补药有时候也会“帮倒忙”。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可用于气虚阴亏...

  • 梁宏正运用止嗽散经验

    梁宏正运用止嗽散经验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梁宏正擅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各种肺系疾病,笔者跟师侍诊,今就学习所得总结如下。 运用心得 止嗽散是治疗外感咳嗽的经典方,首见于清代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止嗽散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者。组成及用法为:炒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各1kg,炒甘草375g,陈皮500g。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9g,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 春季用养生茶 疏风解表防感冒

    春季用养生茶 疏风解表防感冒

    喝茶是养生的好办法,春季选茶大有讲究。专家建议,此时宜喝花茶,因为春季人体阳气的生发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茶都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此外,巧用养生茶还能疏风解表,预防感冒。 1、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 15克,大枣 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2、玫瑰茉莉花茶 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上述用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3...

  • 温病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感冒用药

    温病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感冒用药

    冬季是感冒频发季节,不少人都觉得感冒是小事,在药店随便买点药就对付过去了,殊不知,感冒用药是非常有讲究的…… 感冒是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此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而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进展与恶化有关。所以,有感冒症状的人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莫自己乱用药。 感冒初期切忌随意“抗病毒” 中医药对普通感冒...

  • 感冒流清涕用白醋 寒冬防“三低”

    感冒流清涕用白醋 寒冬防“三低”

    白醋不仅是常用的调味品之一,还可以用来防治一些小病。如感冒初期,或流清涕时,用医用纱布蘸些白醋塞住一侧鼻孔,3-5分钟后换另一侧,每天2-3次,可防感冒加重。另外,患有香港脚(足癣)的人用纱布蘸白醋涂擦患足,每天1-2次,对脚气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既可杀菌又可止痒。 在严寒的冬季,老年人不仅要防“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更需要预防“三低”,即低血糖、低血压和低体温综合征。 低血糖——晚餐热量高,土豆、红薯不要少 冬春...

  • 潘树和运用焦膜理论治咳嗽经验

    潘树和运用焦膜理论治咳嗽经验

    潘树和是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业医五十余载,平生坚持“学不可以已”,拜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伤寒名家姚梅龄为师,姚梅龄认为要明辨手太阴肺之表里病因,才能辨清手太阴肺表里之病。通过对六经表证、焦膜病的深入系统的学习,从焦膜理论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显著。笔者跟师学习3年余,对潘树和治疗手太阴肺上焦焦膜表里咳嗽经验,对其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肺之表证 风主症:鼻鸣,鼻痒则易嚏,流清涕,喉痒则微咳喘,以上四症遇风则明显,甚则发热、恶风、自汗,脉多为寸浮、甚则整体脉...

  • 春季巧用萝卜水防治感冒

    春季巧用萝卜水防治感冒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特别是到了傍晚,气温明显降低,体质虚弱之人,此时容易感受寒邪而引发感冒。再加上过节期间肠胃负担重,多少有些积滞,也是容易诱发感冒发热的原因。 巧用萝卜煲水当茶喝,可防治感冒。取新鲜多汁的白萝卜250 克,无需去皮,洗净后切成薄片,加三碗水,煮成两碗,趁热先服一碗(可视个人口味适量加糖); 1小时后将第二碗加温后服下。照此法连服2~ 3天,可有效预防感冒。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萝卜性寒,脾胃虚寒或阴盛偏寒体质者不宜多食。此外,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则忌食萝卜。而鉴于萝卜有行气...

  • 体虚感冒用参苏丸

    体虚感冒用参苏丸

    参苏丸系“扶正解表”的代表方。主要有益气解表,祛风散寒,理气化痰功效。由党参、紫苏叶、葛根、前胡、茯苓、半夏、陈皮、枳壳、桔梗、木香、甘草 Il味药组成。方中党参益气扶正,紫苏叶发散表寒,共为主药。葛根、前胡解肌发表、宣肺止咳,为辅药。茯苓、半夏、陈皮、桔梗开胸利气,化痰止咳;枳壳、木香宽胸除满,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配,既能扶正以助祛邪(寒邪),又可祛邪不伤正(正气)。最终达到元气恢复,风寒尽散,诸症得愈之目的。适用于平素体弱者外感风寒而致的表证,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鼻...

  • 新生儿感冒鼻塞 可用葱白煮水喝

    新生儿感冒鼻塞 可用葱白煮水喝

    中医学中常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别,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俞景茂教授指出,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法不同,葱白水主要对风寒感冒有用,而现在的天气,得暑湿感冒的孩子最多。 孩子得了感冒,怎么判断是哪一种类型?俞教授说,最可靠的还是请医生判断,不过,也有一些症状表现可以帮助家长区分。 风寒感冒:多因为感受风寒引起,比如洗澡、游泳后受凉等,症状常见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发热但温度不高,怕冷,出汗不多或不出汗,舌苔白,喉咙不红或微红等。风寒感冒的孩子可以喝点葱豉汤(葱白+豆豉)辛温解表。...

  • 巧用萝卜水可防治感冒

    巧用萝卜水可防治感冒

    春季乍暖还寒,特别是到了傍晚,气温明显降低,体质虚弱之人,此时容易感受寒邪而引发感冒。再加上冬季吃得多,肠胃负担重,到了春季多少有些积滞,也是容易诱发感冒发热的原因。其实巧用萝卜、煲水、当茶喝,也可防治感冒。取新鲜多汁的白萝卜250克,无需去心,沈净后切成薄片,加三碗水,煮成两碗,趁热先服一碗(可视个人口味适量加糖);1小时后将第二碗加温后服下。照此法连服2~3 天,可有效预防感冒。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萝卜性寒,脾胃虚寒或阴盛偏寒体质者不宜多食。此外,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则忌食萝卜。而鉴于萝...

  • 清肺排毒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机制

    清肺排毒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机制

    2019年12月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中医药深度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防控疫情发生发展过程中,清肺排毒汤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结合中医治疗的优势。本文基于清肺排毒汤中多个经方的组合,探讨该方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机制。 1 医史可鉴 纵观历史长河,疫情总是间断发生的,而在每一次疫病的治疗与预防中,中医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汉·张仲景在《伤...

  •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的人可以参考治疗。   1、寒证   王三才:人参败毒散,治感冒非时,伤寒头疼,身热拘急,憎寒壮热。   人参3克羌活4.5克独活3克柴胡3.6克前胡3克葛根3克甘草1.5克桔梗枳壳茯苓各2.4克川芎苍术各3克   《医便》卷二   蒲辅周:加味香苏饮,伤风感冒常用方。   苏叶3克陈皮2.4克香附3克甘草0.9克防风3克葛根...

  • 胃肠型感冒外用中药热熨

    胃肠型感冒外用中药热熨

      夏末秋初,人常贪凉露宿,或空调温度过低,外感寒邪,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或内伤生冷,或睡觉时腹部不盖衣被,腹部感寒可见胸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腹痛隐隐,或泄泻,或下利完谷不化,这就是典型的胃肠型感冒。笔者临床常用以下方法治疗,取消效良好。   外用中药热熨取小茴香150克,食盐250克,炒热(温度约60~70摄氏度,不要过热,避免烫伤局部皮肤)后用布包好,热熨腹部,可反复使用,每天3~5次,视病情而定。小茴香能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食盐炒热能增强暖腹之功,中药热熨治胃肠感冒最为合拍。   内服自...

  • 容易感冒 饮用连翘茶

    容易感冒 饮用连翘茶

    夏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 季节.尤其是中老年人免疫力较 低.容易患流行性感冒,饮用连翘茶有很好的预防流感作用。 中医认为.春季阳气升发,,火热之气最易上炎.使得腠理疏松、毛孔开张.感受外界风邪便会引发 春温(相当于流行性感冒)。 因 此.治疗上需要既清内热.又散 外风。《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 “连翘,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 血……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 又为治风热要药。” 取连翘(一般 中药店有售)10克.以沸水300 毫升冲泡.代茶饮用,每目...

  • 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

    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

    治疗感冒,人们常会去药店自购中成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大家要特别注意其适应症是有区别的。 银翘解毒丸是治疗温病初起、发热恶寒、口渴头痛、咳嗽咽痛等风热表证的丸剂中成药。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头面发热,咳吐黄痰。 维C银翘片是由上面所说的银翘解毒丸加上维生素C、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3种化药成分所成的中成药。由于加入了西药成分,使得该药见效更快。 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是由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玄参、地黄等药组成。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

  • 经方巧用人参治外感病

    经方巧用人参治外感病

    •温病无问卫气营血俱属热证,人参亦可随机而施,则知外感热病中邪实不是人参的禁忌症。而正虚主要是气虚或气阴亏虚,或阴津亏虚,或邪气深入而正气不支,也可是人参的适应症。 •人参为补虚要药,用于外感病需辨证用药,选准适应症,组方有度。其一,有正虚基础,或气虚(阳虚),或阴虚,或气阴两虚。其二,形体舌脉虚象明显。其三,配伍得当,补疏相宜。 外感病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外感病治疗当否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寿命。在外感病的不同阶段恰当配伍人参,可以起到扶正祛邪、预防传变、调复元气、固脱安神之功...

  • 感冒的症状病机 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

    感冒的症状病机 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

    在中医看来,感冒的症状、病机、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面对多如牛毛的中成药,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简而言之,先达标,再精进。 1.用中成药的“达标线”:分清寒与热的大方向避免雪上加霜或火上浇油 治疗感冒首先要分清寒与热这个大的方向,否则风寒感冒用凉药就会雪上加霜,风热感冒用温药则会火上浇油。过去说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风热感冒多见于夏季(教科书至今还是如此描述,停留在农耕社会!),而实际情况是现在不同了,原因很简单——生活方式改变了—&md...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