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67页
-
中医学对衰弱的认识
老年衰弱的中医评估与干预 衰弱( Frailty) 是降低老年人工作和生活质量及 加速疾病进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加重社会和 家庭负担的重要因素。衰弱与疾病发生、失能和 死亡的关系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65 岁 以上老年人约有 10% 患有衰弱,85 岁以上老年人 25% ~50% 患有衰弱。研究 [1 ] 表明衰弱老年人仅 有一半接受了有效的医疗干预。现代医学有关衰 弱评估的方法甚多,内容繁杂,临床操作有一定 难度,衰弱的防治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中医学 相关文献报道甚少,观点和见解的依据尚不充分,...
-
“补阴”中医补阴有三法
冬秋季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 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古时人们 在经历过高温湿热、食欲不振的“苦夏” 之后,多在立秋之时“以肉贴膘”,为秋收 农忙打下身体基础。而现代人早已过了 普遍温饱不足、农耕体力消耗大的时代, 主食、肉蛋及油脂的摄人量早已超出日 常需求。此时再以“贴秋膘”为由敞开肚 皮大吃大喝,轻则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重则诱 发心脑血管疾病。 “补阴”才是重点 《黄帝内经》中早有“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的说法。秋天最大的特点是“燥”, 燥最伤肺阴,清补肺阴可减轻口唇干裂...
-
黄酒 中医药用价值高
黄酒是尽人皆知的一种饮品。其实,在中医处方中,黄酒既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黄酒酒精度只有15度左右,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日,黄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祛病养生作用。特别是一些因寒湿困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 黄酒长期饮用,具有舒筋活血、补肾益阳、强身壮骨、延年益寿之功效。 黄酒凉饮,有消食化积、镇静作用。温...
-
中药止咳应先辨证后用药
冬季天气寒冷,咳嗽不停的孩子越来越多,断断续续的咳嗽声虽然不妨碍孩子们到处玩耍,但家长们听了却是越来越揪心。咳嗽不是病,它只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而如何止咳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轻微咳嗽先观察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咳嗽,就希望马上用药将咳嗽止住,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不利,有的时候反而是有害的。因为咳嗽本身是机体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呼吸道里的病理性分泌物以及从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排出体外,所以孩子一天偶尔咳嗽几声或者轻度咳嗽,家长不...
-
中医药酒治病详解
传统上,我国药酒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的药酒,如大家所熟悉的五加皮酒、木瓜酒、国公酒等。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滋补健身的,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等。 治风疹风癣酒:蜂蜜120克,糯米120克,干曲150克,冷开水1500毫升。主治:和血疏风润肺。适用于风疹、风癣等。 祛风湿酒:生地15克,藏红花3克,制川乌5克,桑寄生12克,全当归10克,蕲蛇干15克,乌梢蛇干15克,白酒2斤。 腰腿痛酒:熟地250克,红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穿山甲片20克,田三...
-
中医养阳与壮阳,温阳,扶阳,通阳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因此说,阳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养生要养阳,治病也要养阳。只有明白了阳气的意义,我们才不会无谓地耗损自己的阳气。 养阳与温阳、扶阳、通阳虽然用词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温阳重在祛寒,扶阳意在补虚,通阳则以化浊为主,归根到底,三法皆是养阳。 我们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治病或养生总需在阳气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复,是因为邪退而阳气得安;身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邪不能客。因此说,阳气是本,病邪是标。治病时往往需要标本兼顾,但切记勿失其本。不管任何医疗手段都不...
-
溺毒 补脾益肾法 滋补气阴法 化浊安中法
溺毒作为一个病症名的概念,首见于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一书。其谓:“溺毒……头痛而晕,视力模糊,耳鸣耳聋,厌恶吐逆,呼吸带有溺臭,间或猝发癫痫状,舌苔起腐,间有黑点。”何氏此溺毒之描绘,与西医学的缓慢肾功用不全、尿毒症所体现的症状极为类似,其间溺臭尤类缓慢肾衰竭、尿毒症时呈现的呼吸带有氨味的描绘。其根本病机为脾肾衰落,二便失司,湿浊毒邪不得由尿液排出,停留于体内而发生的一种病症。笔者认为溺毒之辨治,虽为同一病症,但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症状的呈现,因此,其医治规律亦不尽相同,兹依据文献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概括为十...
-
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法
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法 笔者读《黄帝内 经》,如《素问:生气通 天论》提及扶阳三法, 颇有所体会: 第一法是灼艾, 用艾条熏小腹关元 穴,因为关元穴是男 性藏精、女性藏血之 处。点燃艾条熏关元 穴15分钟,至皮肤表 层映现红晕即可,每 日1次。这是温阳、暖 宫、除湿、通筋活血的 最佳窍门,也是道家 的养命心法之一。 第二法是用丹药, 以硫磺为主,这点《扁 鹊心书》亦有记载,可 用硫磺回阳祛湿。民国 初年的名医张锡纯对 西医药有一定的认识, 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 两录》大力推荐服用生 硫磺来回阳,他说:“生 硫磺的回阳效...
-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止嗽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外束之风寒型咳嗽。症见咳嗽声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痒、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重、发热轻等。与之功效相类似的还有伤风咳嗽冲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半夏露等。 桑菊感冒片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用于风热犯肺之风热型咳嗽。症见咳嗽痰黏或黄稠、咯痰不爽、咽痛、鼻流黄涕、恶寒轻、发热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与此类...
-
强肾中之阳气 握固保护阳气
现代人,熬夜成习,又处于一个压力很大的社会中,导致很多人的身体越发虚弱,身体之本在于肾,才有了越来越多的补肾保健品应运而生,这些东西能不能真正的补肾,就见仁见智了,我们不去讨论这个,我们只是要把一个重量级的补肾方法教给你…… 它简单易学,它直接有效,它让你上楼不费劲...它就是“握固”,什么叫握固呢?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一岁以下的婴儿,他们的小手总是会把大拇指包在掌中,经常保持这样的一个握拳方式,这是什么原因?而且所有的婴儿都是这样的,不信你去观察观察…… 我们现在要教你的就是这种,婴儿的握...
-
止咳中成药要先分寒热
洪女士:我女儿今年三岁半,从两个月前开始咳嗽,至今断断续续一直没好。有时夜里睡得正香就会突然咳醒,可以听见她喉咙明显有痰咳不出来。但因为她没有发烧,所以听家里老人的建议,我们自己在药店给她买了点急支糖浆,夜里一咳就喂她喝一点,有时似乎有点效,但有时喝完过后还是照样咳。 听说咳嗽有寒热之分,买止咳的中成药要先弄清寒热症状。请问寒热应该怎么分?平时常用的止咳中成药哪些可以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教授胡小英解答: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咳嗽一证确有寒热之分,寒证主要证见咳嗽声重、咽痒、流清...
-
中医“秋冬进补”秋冬进补膏方
近年来,随着国人养生热潮,秋冬进补的传统逐渐回归,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秋冬时节进补不仅能固本培元,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身体正气恢复。 然而,许多消费者在秋冬进补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甚至因错误的进补方式而损害了身体健康。如一些消费者没有了解自身体质,虚实不分,盲目进补,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一些消费者则认为东西越贵越好,进补“多多益善”,反而加重了脾胃、肝脏负担…… 为了避免消费者在秋冬进补时步入误区,让更多人了解科学进补的知识,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