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 第75页

一 第75页

  • 快乐在于享受生命的每一个过程

    快乐在于享受生命的每一个过程

    人生路上风景如画,人生的快乐在于享受生命的每一个过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就告诉了我们学习实践的快乐、人生得一知己的快乐,即使不被理解仍保持从容淡定、快乐依然发自内心。   王羲之兰亭序写道:“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道为什么,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稍纵即逝,相逢亦是别离,只有快乐,可以长驻心中。   宋代的洪迈称人生有四乐:“久旱逢甘...

  • 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常平?常平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常平?常平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平常不是平庸。   平常之人关键是有一颗平常心。   黄永玉《平常的沈从文》写道:“沈从文非常非常平常。”正是“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即使在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沈从文也能茹苦若饴,陶醉于双溪的万顷荷花,沉醉于服装史的写作。他眼里的荷花“灿烂极了”,他笔下的文字同样精妙绝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学术著作,同时也是文学作品。   还有张谷才,同样是以可贵的平常心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他是我的母校...

  • 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

    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

    赵纪生,江西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届国医名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50年,学验倶丰,善于治疗肾病、脾胃病和心系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观察其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以飨读者。 病案:余某,女,82岁。3年前因老伴患胃癌术后转移,出现性情抑郁,情绪低落,失眠,盗汗,曾辗转多家医院医治,服用中西药均无明显效果,故前来就诊。患者忧郁焦虑,精神疲惫,面容憔悴,形体消瘦,夜寐不安,失眠多梦,每夜睡眠不超过2小时,有时...

  • 高建忠治疗一眩晕医案有感

    高建忠治疗一眩晕医案有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卓青 马晶鑫 贾丹   跟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建忠出诊时,遇高建忠治疗一眩晕医案有感,遂记录如下。   李某,女,54岁。2017年8月3日初诊。诉间断眩晕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专科诊断为梅尼埃病。10余年来眩晕间断发作,发作时自觉心下不适、呕吐。间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近半年余眩晕发作频次增多,发作时呕吐加重。就诊于神经内科,诊断为脑血管痉挛,服用西药治疗(具体不详),服药后间断出现头痛、头麻木,见风见阳光后明显,约1周发作...

  • 四味健步汤加味治下肢静脉血栓一则

    四味健步汤加味治下肢静脉血栓一则

    毛某,男,51岁。2004年11月底因左腿肿痛确诊为左下肢静脉血栓,血栓长度20cm,曾在当地住院治疗。医生欲手术去栓,患者畏惧手术,但用静脉抗栓治疗无效。希望服用中药试试。 2005年5月21日开始服用如下汤方:桂枝10g,肉桂5g,茯苓15g,桃仁12g,丹皮10g,赤芍15g,白芍15g,怀牛膝30g,丹参12g,石斛20g,红花10g。服用两月,复查B超下肢静脉血栓已消失。 静脉血栓绝大多部分发生在下肢,而且多为左下肢,患肢肿胀、增粗、疼痛,发病迅速。其并发症肺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美...

  • 柴胡在抑郁症治疗中辨证应用做一论述

    柴胡在抑郁症治疗中辨证应用做一论述

    论柴胡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柴胡疏肝解郁, 为中医治疗情志类疾病的常用 药, 现代医家岳美中认为, 柴胡是解郁疏肝的主药, 但若肝阴不足, 主张不可滥投柴胡。 那么在抑郁症 的治疗中到底应不应该用柴胡呢, 本文就柴胡在抑 郁症治疗中辨证应用做一论述。 明确郁病不等于抑郁症 1. 郁病 郁病在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 医内科学》中定义为: 由气机郁滞, 脏腑功能失调而 致的心情抑郁, 情绪不宁, 胸部满闷, 胁肋胀痛, 或 易怒欲哭, 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

  • 夏季养心 饮食调养“四低一高”贴敷按摩“养心护心”

    夏季养心 饮食调养“四低一高”贴敷按摩“养心护心”

    很多人都认为,心血管疾病在冬季最危险,到了夏天血压会有所下降,可以松口气。其实不然,夏季心血管疾病同样高发。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心血管病医师朱志扬介绍,夏季出汗多、室内外温差大、盲目停药等原因导致夏季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明显增加。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心、护心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要牢记以下几点。 起居有常,保证睡眠 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平稳,应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定时进餐。夏季人体活动较为活跃,动则升阳,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

  • 温化痰浊 治内耳眩晕案例一则

    温化痰浊 治内耳眩晕案例一则

    □ 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姚家村卫生所 黄某,女,56岁。患者述3天前,因长途旅行,外感风寒,头晕欲倒,视物旋转,目不敢睁,不敢翻身或转动头部,睁眼视物天翻地覆,恶心呕吐,并伴耳鸣如蝉。搀扶入室,面色苍白,神疲气短,表情痛苦,懒言少动,舌苔厚腻,有齿痕,脉弦滑。 诊断:眩晕(痰浊内蕴,蒙蔽清阳)。 治则:温化痰浊,升清降浊,芳香开窍。 处方:茯苓、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各15克,白术10克,泽泻、天麻、清半夏、石菖蒲、葛根各7克,陈皮、桂枝各5克。 加减:体虚乏...

  • 小茴香能做一个安眠小方子

    小茴香能做一个安眠小方子

    小茴香是一味小小的调料,它不如油盐酱油那样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其实它是藏在厨房里的中药高手,拔出病根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很多人都有失眠的困扰,用小茴香就能做一个安眠小方子。 材料:小茴香、食盐、香囊 步骤:抓一把小茴香放入香囊,然后再倒入小茴香一半量的食盐,封好口之后摇摇匀就可以了。晚上睡觉时把香囊放在枕头边上,能够助睡眠。 原理 茴香虽然是一种刺激的调味料,但如果你仔细闻它的味道,会发现是一种比较舒缓的香味。这是因为茴香中含有茴香醇、茴香醚等等一类挥发油的物质,...

  • 心静意定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大藏经》中的这几句话,说的都是心在人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心理平衡与药物治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心理疗法的独特功能。在这有限的几句话中,竟用了“无邪”“宽”“和”“平”“静”“定”等一连串的词来突出对心境的要求,足见作者心目中“心”及心理疗法的地位之高了。 关于心境在人的生理中的重...

  • 经方医治一例重症晕厥

    经方医治一例重症晕厥

    经方以简洁验著称,组方药味少,可是只需用之对症,却能收到一剂知的作用。笔者近来医治一例重症晕厥患者,很好地表现了经方的作用。 患者男性,68岁,某单位退休人员。一天早晨起床时突发晕厥吐逆,不能动弹。家人即送往县级医院,医院给予脑磁共振等相关查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和脑供血不足、高血压(160/100mmHg),给予口服降压药、扩张脑血管药物和医治晕厥药物。服药一天效不明显,患者由家族送往我门诊医治。来时依然无法站立,需求两个人搀扶。患者自述脑筋一阵阵晕厥,晕则吐逆。接诊后笔者按照医院确诊给予舒血宁、川芎嗪和...

  •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常常不能取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临床证型颇多,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好。”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是不寐的常见证型。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上扰心神,即“精不凝思,而龙雷震动”变生诸症。是病肝肾之虚为本,虚火扰神为标。据病组方,遵从叶氏“滋下清上”治法,立乌菟汤一方,效果显着。 方药:蒸何首乌15g,菟丝子15g,桑葚子15g,桑叶10g,菊花10g...

  • 躯体形式障碍一例治验

    躯体形式障碍一例治验

    躯体方式妨碍是一种以耐久地担心或信任各种躯体不适或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缓慢精神疾病,其主诉的躯体不适或症状,往往经各种医学查看证实无器质性损害或清晰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惯例的辨治方法,针对轻症或许有用,但面临重症,往往被患者复杂多变而又情绪化的表述带入纷乱错杂、辨无可辨的为难地步。面临这一类患者,笔者临证常于血府逐瘀汤(癫狂梦醒汤)、八味除烦汤、升降散、荡痰汤中酌量选用,往往能切中枢机。下面介绍一例此类病患者,供我们学习。 彭某,男,56岁。2018年6月16日初诊:患者周身痛苦2年,痛无定处,广泛全身...

  • 头痛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对头痛的治疗

    头痛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对头痛的治疗

    头痛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因为发病频率高,患头痛病的人范围广,很多人都有患头痛经历,上医院检查,大多无占位性病变。笔者年轻时就经常头痛,经常服药无效,母亲有时买维磷补汁给我吃。后来考上学后,没吃药头痛就自然消失了,大概是“焦虑性头痛”吧。 对头痛的治疗,西医大多采用对症治疗,给病人服用止痛药,而止痛药大多有伤胃的副作用。中医治头痛有独特优势,不但辨证治疗,还有不少有效单方验方可用。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类。常采用辨证疗法治疗头痛,副作用小,效果好。中医也有一些单方验方,方...

  • 青献春教授一贯煎列举5则具体病案例证

    青献春教授一贯煎列举5则具体病案例证

    对于具有肝肾阴虚证,兼有情绪激动等肝郁的症状者,青献春教授灵活运用一贯煎,疗效显著,并列举5则具体病案例证,对临床实践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人物简介 青献春,教授,主任医师,业医家庭出身,13岁随父学习中医,先后师从山西省名老中医梁剑秋、邢子亨、蒋天佑临床学习,行医40余载,擅长内、妇、儿各科的疑难杂症治疗,尤其对治疗消化道疾病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灵活运用一贯煎加味调治各种疾病,疗效颇著。 “一贯煎”方,出自《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心胃痛》[1]中,...

  • 讲讲呃逆的一些简单治疗方法

    讲讲呃逆的一些简单治疗方法

    在剧中,喜来乐被召见进宫,于太后面前,为宫里人治病。这时候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见到太后便长跪不起,不敢言语,被太后赐予平身旨意后得知,原来这大臣不知因何原因,打嗝不止,连话都说不连贯。太后宣喜来乐来看病本来就是图一个乐呵,也想看看这民间中医手上有何本事。 喜来乐跟太后说,这个病,我写个方子,得您来读才有效。太后有些许迟疑,但还是照做了。居高临下宣读了这“喜来乐之旨”:某某某,你可知罪? 这位某某某大臣一听便吓得扑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大声喊道,臣有罪,还请太后原谅!...

  • 失眠胸闷一例治验

    失眠胸闷一例治验

    某女,29岁。2018年3月2日来诊。诉胸闷、叹气(长出气)、失眠数月等。常感胸闷,叹长气后减轻。半夜失眠、梦多、易惊醒、先睡不实、说梦话、后失眠等。刻下:胸闷、全身乏力、腰痛、月经量偏少、色可、淋漓不净、舌淡苔薄白、脉沉弱等。 辨证:肝郁血虚,肾气不足。 治则:养血疏肝,补气健肾。 处方:杜仲30g,川断15g,鸡血藤30g,当归15g,丹参15g,地榆15g,仙鹤草30g,黄芪20g,知母10g,柴胡6g,白芍15g,青皮5g,桔叶6g,夜交藤30g,合欢皮15g。5剂,水煎服,日...

  • 分析吕英治愈失眠验案一则

    分析吕英治愈失眠验案一则

    南方医院吕英师承李可老中医,笔者师从吕英。吕英认为失眠一病,不可简单治疗,当仔细分析患者“三阴三阳”所应“六气”之逆乱情况,精准用药,分析药后矛盾主次变化,调整药味及药量。本文详细分析吕英治愈失眠验案一则,以示其临证思路。 早在秦汉时期,《灵枢·营卫生会》对日夜阴阳消长,常人夜寐与昼瞑的机理已做详细论述。《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

  • 夜间难眠症的一则中医案

    夜间难眠症的一则中医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张士舜擅长治疗各系统良恶性肿瘤及各种疑难杂症。笔者跟师多年,获益匪浅,现将其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一则医案总结整理如下。 宋某某,女,53岁,2022年3月21日初诊。主诉:夜间难眠1月余,伴有烦躁,乏力,纳可,二便调,曾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效不显。月经周期正常,量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弦微涩。辨证为肝郁血虚,治以疏肝为主,兼重镇安神。处方:首乌藤60g,预知子30g,合欢花30g,合欢皮30g,酸枣仁10g,珍珠母20g,淡竹叶5g,灯心草...

  • 慢性胃炎天气一转冷就胃痛胃胀

    慢性胃炎天气一转冷就胃痛胃胀

    最近天气转凉,不少胃病患者的老毛病又犯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说,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是胃病复发的原因之一,而饮食不当、焦虑、紧张等情绪也容易导致胃病患者旧病“重演”。 有的患者是胃局部炎症、浅表糜烂性胃炎出现溃疡,有的是胃动力的问题,吃了食物后,胃蠕动得慢。而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慢性胃炎患者,天气一转冷就胃痛、胃胀。 为什么天气一转凉,遇到冷空气刺激,胃就“罢工”呢? 刘凤斌解释,天气冷,身体的自然反应就是血...

  • 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充足的睡眠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愉悦,能够更专心、高效地学习和工作;相反,缺乏睡眠则使人魂不守舍、无精打采、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那么人是如何患上失眠症的呢?如果脏腑不和,那么人是不可能健康的,更不可能安然入睡。中医认为,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医看来,心属火、属阳,而肾属水、属阴。人体各项生理代谢功能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与肾的阴阳平衡。 肾之阴要上达到心,滋养心阴,使得心火不要太高亢;而心之阳也要下到肾,资助肾...

  • 赤白痢 治方一则

    赤白痢 治方一则

    【辨证】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 【治法】若病邪伤及气血,肠中气滞,肠络损伤,下痢赤白相兼,脓血相杂,腹中绞痛,排便次数频多,谓赤白痢。若热重者,则发热重,粪色赤多白少,肛灼,口渴思饮,尿短赤。若湿重者,则发热轻,粪色白多赤少,口黏不渴。赤白痢治当清热化湿,理气导滞。 【方名】苍蝇草治赤白痢 【组成】用苍蝇草治之。苍蝇草分两种,即青茎苍蝇草、红茎苍蝇草。 【制法】每次用量100~150g,以水煎服。 【药效】民间多以青茎治白痢,红茎治赤痢。如赤白痢混合则用青红二草同煎服,不分细菌感染或阿米巴痢...

  • 哪一种食物更养胃呢

    哪一种食物更养胃呢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很多小伙伴生活方式都不太规律,年纪轻轻就胃不好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很多人养胃喜欢喝粥或者吃面条,具体哪一种食物更养胃呢?养胃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1 粥和面条,哪个更养胃? 说到养胃,大家都会想到粥,认为粥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它非常容易消化。而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注重喝粥对身体保健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50多种粥,他认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

  • 胃下垂痛苦不适试一试体育疗法

    胃下垂痛苦不适试一试体育疗法

    患有胃下垂的人自感中下腹胀痛苦不适,尤其是在饱餐后愈加显着。现在尚没有特效药物医治胃下垂,一般仅仅对症医治,作用欠佳。因而,医治胃下垂的关键是增强体质,改进营养,加强对腹部肌肉的训练。以训练腹肌和腰背肌肉为主,并合作腹部的按摩活动,作用比较显著。选用运动疗法,不可急于求成,需从小运动量做起。以下十种体育运动疗法不妨一试: 仰卧起坐 仰卧在床上,双手不能凭借其他物体,只凭腰腹部肌肉缩短拉起上体,双腿仍坚持原位,上体前倾,双手尽量能摸足尖,稍中止,然后再躺下。每天迟早各做20~30次。 仰卧挺胸 仰...

  • 辨证治疗小儿泄泻案一则

    辨证治疗小儿泄泻案一则

    男,1岁零6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医院予以常规退热治疗,热退后出现腹泻,后逐渐加重转为水泻,日20余次,医院续予以补液治疗,症状不减,患儿继而出现呕吐,进食减少。 刻见:低热(37.9℃),咳嗽少痰,面色萎黄,精神萎靡,饮水较多,小便量少(1天当中仅于傍晚6点左右小便1次),舌质淡,苔薄白,眼窝较凹陷,心率120次/分。 方药:大回阳饮加半夏、茯苓、人参、怀山药、肉桂各6g(碎),生甘草6g,干姜6g,生附片6g(碎),生半夏6g(碎),茯苓8g,人参须6g,怀山药12g。3剂,浓煎,加适量...

  • 胃胀反酸水 一个中和胃酸的偏方

    胃胀反酸水 一个中和胃酸的偏方

    老伴经常在吃完东西以后,都会觉得胃胀,而且会有一股酸水涌上来,很多时候想吐出来却又吐不出,甚至会自动地咽下去,胃部觉得好像跟针扎似的一样难受。后来,朋友介绍了一个中和胃酸的偏方,老伴依法服用,反酸的症状大有缓解。 方法:取乌贼骨15克、浙贝母15克,各研成细末,过筛,拌匀。每天3次,每次3~6克,饭前服用,坚持一个月。   (佛山 梁姨)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佘世锋表示,海螵蛸又名乌贼骨,性温、味咸涩,归肝、肾两经,能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治各...

  • 经行呕吐治验一则

    经行呕吐治验一则

    孙某,女,26岁,2017年9月12日初诊。主诉:每月经期吐逆不止,接连2~3日,不能饮食,胃部隐痛不适。吐逆多为清稀水浆之物,遇食即吐。面色洁白,手足厥冷,随着月经间断,吐逆逐步缓解。细问病史,患者述其一次在田间劳作,因饮冷水较多,回家遂感胃痛不适,其时正值经期,次日即发作吐逆。尔后,每遇经期即发吐逆,至今已半年有余。每月痛苦不堪,体质日渐虚弱。观其舌淡苔白,脉沉而缓。此乃妇人经期感寒,寒中太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加经期气血盟动之时而引发。治当以温阳健脾,和间断呕。理中汤加减:党参18g,附子10g,炒干姜10...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呕吐
  • 胃痞病 方药一贯煎越鞠丸加减

    胃痞病 方药一贯煎越鞠丸加减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胡斌主任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余年,学验俱丰。笔者因入选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培养人选,有幸师从胡斌。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中医临床有许多方剂疗效显著,至今仍用于临床。其中不仅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即所谓“经方”,也有后世医家所创的有效方剂,即所谓“时方”。中医临床有一部分依赖直觉,临床疗效往往得益于直觉的培养,胡斌在临床带教时很少理论说教,其方证对应也主要建立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上。胡斌临床...

  • 孙一奎治疗鼓胀特色探微

    孙一奎治疗鼓胀特色探微

    鼓胀是以腹胀如鼓、皮色苍黄,甚则脉络暴露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证,又名“鼓”“血鼓”“蛊”等[1]。“鼓胀”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言:“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详细描述肝水、脾水、肾水的异同,三者均有腹胀特征,而肝水“不能自转侧,胁下腹...

  • 健胃消食第一穴——中脘穴

    健胃消食第一穴——中脘穴

    夏季,因暴饮暴食导致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腹胀就是其最早期的症状表现。如果不予以重视,会逐步发展成为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因此,对于夏季饮食,合理控制饮食是基础,同时配合自我推拿,可有效缓解腹胀等不适,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可有效改善腹胀症状的要穴——中脘穴。每天坚持自我推拿,可有效预防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的出现。 食积停滞可腹胀腹痛 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腑会中脘,顾名思义,此穴可治疗腑之疾患。那什么是“腑”呢?胸...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