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76页
-
急性肠炎一味中药
急性肠炎可出现恶心、呕吐、频 繁腹泻等,并伴有肚子绞痛、发热、 全身酸痛等症状,出现严重的急性 肠炎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 情。以下推荐一个小方,辅助治疗。 具体方法:取鲜车前草500克, 洗净切细,捣汁约150毫升,分4次 饮服。一般连续服用1~3天。 急性肠炎多由饮食不洁,伤及 脾胃和肠腑,致使胃肠脏腑功能失 常,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鲜车前 草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的功效,主 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 疸、水肿、热痢、皮肤溃疡等,具有一 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本草汇言》中就曾记载,车前 子&l...
-
木防己汤治疗胃痛一例
患者李某某,女,47岁。2017年7月31日来诊。诉胃脘痛1天。胃痛不喜按,伴气短乏力、纳差、口干喜饮、烦热不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沉弦,诊断为支饮。 方药:防己12克,桂枝10克,生石膏45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3剂。服后症已。 胃脘痛,首当分寒热虚实,然后辨清兼挟病邪,方可药到病除。此案患者胃脘痛而不喜按,但又伴气短乏力、纳差,为虚实夹杂之症,口干、烦热属阳明,舌苔白腻并气短为内有停饮,纳差为胃虚表现,胃痛却不喜按当属水停心下伴气上冲所致。辨六经当属少阳阳明太阴合病。《金匮要略》痰饮咳...
-
国医大师梅国强:临床抗疫柴胡类方(一)
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系疾病、脾胃病,对疑难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用药习惯和学术思想。笔者有幸伺诊左右,屡见梅老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疑难杂症,常于平淡之中顿起顽疾,兹将梅师运用柴胡陷胸汤、柴胡温胆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四物汤的经验总结如下。 柴胡陷胸汤 陶节庵《伤寒六书》云:“若按之心胸虽满闷不痛,尚为在表,未入乎腑,乃邪气填乎胸中,小柴胡加枳桔以治其闷,如未效,本方对小陷胸一服如神”,梅...
-
针刺肺经孔最穴治疗小儿久咳一例
给小儿针灸,考验的是家长的决心和医生的水平。小儿支原体感染也属于儿科多发病,迁延难愈。现就针刺肺经孔最穴治疗小儿久咳一例说明。 王某某,女,5岁,辽宁沈阳人。2016年4月4日初诊。 患儿半个月前出现感冒症状,鼻流清涕,咳嗽少痰,咳声剧烈,晨起和夜晚入睡前加重,睡后平稳。查患儿咽部轻度充血,上腭色淡,体温36.8℃,腹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脉浮。家长描述既往多次咳嗽病史,曾查为支原体感染,反复应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希舒美)治疗,也曾用中成药如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小儿咳喘灵治疗,效果一般,近...
-
膏滋方临床应用 分享顾植山的一则典型案例
随着膏滋方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应用,膏滋方治疗慢性病、调治亚健康的功效已经逐步被认同。然而,作为治未病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膏滋方冬藏精思想以及治未病内涵如何在处方思路中得到体现,在普遍意义上尚处于不被熟知和了解的阶段。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以及跟师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临证,对运气理论与治未病思想指导膏滋方临床应用略有感悟。近日,因追访服用膏滋方患者疗效,发现有位患者已近五年未复发。随着斗转星移,运气更迭,当年看不懂的方子,今天回顾品味起来忍不住赞叹天人合一力量之神奇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之高超。在此分享顾植山的一则典...
-
咳嗽的一般症状与治疗
镇咳药常识及用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异物)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咳嗽一般是一种有益的动作,有时亦见于健康人体。在一般情况下,对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缓解,无须应用镇咳药。但是,对那些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甚至促进病症的发展,产生其他并发症,此时弊大于利。所以,应该适当地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
温差大容易感冒 介绍一款食疗方
进入元月,气温开始变得跟过山车一样。白天阳光明媚,到了入夜就冷风嗖嗖。温差大容易感冒,特别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下面介绍一款食疗,助你肠胃好,抵抗力足。 小茴香牛肉块 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恢复体力、增强肌体抵抗力、健胃润肺有很好的功效。 做法:牛肉(瘦)400克、白芝麻200克、奶油50克、茴香籽(小茴香籽)15克、酱油15克、白砂糖3克。芝麻先炒,后轧成粉,能碾出油来最好。把切好的牛...
-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名医罗俊儒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防风10克,荆芥10克,紫苏10克,葛根15克,羌活10克,柴胡15克,生姜1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罗俊儒的经验方。罗氏认为,寒邪于人体影响较之其他邪气普遍,诸多病证,常夹寒邪为害,包括外伤,有伤必有寒,故谓“百病皆有寒作怪,寒束肌表,卫阳不宣则发热恶寒无汗;寒邪内舍于肺则肺失宣降,鼻塞不通,咳嗽气喘;寒邪客于经络则经脉拘急收引,气血运行不畅,凝滞不通;寒邪伤中则运化呆滞,气机升降无力,脘腹疼痛,肠鸣呕吐...
-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秘方
【组成及用法】 防风10克,荆芥10克,紫苏10克,葛根15克,羌活10克,柴胡15克,生姜1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解析】 本方为贵州名医罗俊儒的验方。罗俊儒(1898~1990),贵州安顺人。幼好文学,酷嗜典籍,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少年时有志于医,问业四川名医袁清澄,临证数年,尽得其传,1920年始自行开业。立方遣药,圆通活法,不拘成方,不泥古法。内外妇儿科均擅长,又著《儒林医籍》《胎产心得》《幼儿福音》等书,1929年曾为贵州省代表参加全国...
-
感冒的一些秘方、验方
感冒 本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发热,怕冷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外感性疾病,病在肌表,屑于表证;其发生原因是由于人体腠理不密,抵抗力弱,再遇气候骤起变化,寒暖失常,稍不加注意,就会为外邪所乘,发生感冒。西医认为此病主要是病毒,也可因细菌引起,炎症的主要部位在鼻和咽部。临床常用的一些秘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香菜30克,黄豆10克,食盐少许。将香菜洗净,黄豆洗净。先把黄豆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香菜同煮15分钟,去渣喝汤,1次或分次服完。服时加少量食盐调味,每天1剂,1日...
-
风寒感冒咳嗽民间一偏方
湖北老河口孟国提供:这段时间突然降温,老爷子出门遛弯,不小心受了风寒,感冒咳嗽,第二天就发烧了。退烧后还一直咳,有一点痰,而且越来越严重。用药两周后,咳嗽还没完全好。我以前听说过一个偏方,具体方法为: 取梨1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的核,放入20粒花椒、两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即可。去除花椒后食用,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请问专家,这个偏方是否可行?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力教授点评:偏方中的花椒具散寒功效,梨润肺,对于治疗受寒咳嗽有一定道理,不妨一试。 中医认为,咳嗽分寒咳和热咳,风热...
-
经方治疗顽固性哮喘一例
张某,男,46岁,农民,2021年7月2日就诊。诉经常气喘痰多,严重时不能平卧,已有10多年之久,常因受风寒诱发,服用氨茶碱,复方甘草片等药物,效果不佳。春夏常发,时轻时重。一周前因感受风寒,突然哮喘发作,不能平卧,声粗气喘,鼻有清涕,喉有痰鸣音,咯白色黏痰,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输液七天,效果不佳,求治中医。刻诊:胸满闷塞,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张口抬肩,呕恶,食欲不振,口黏不渴,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濡滑。听诊:两肺哮鸣音满布。 诊断:(痰浊阻肺,肺失肃清型)喘症。...
-
陈五一擅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 验案介绍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主任医生陈五一擅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择取一则验案介绍如下。 方某,男,73岁, 2016年2月15日初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每天下午2时开始发热,到傍晚7时达到高峰,腋温超过40℃,体温越高恶寒越重,全身酸痛。先后在省市两家三甲医院诊治,均未明确诊断,叠用抗生素、激素治疗无效。高热时靠吲哚美辛栓对症处理,用后热退,全身大汗淋漓,第二日则更为乏力困倦,痛苦异常,然高热又至时不得已又用之,如此循环不已。同时出现食欲减退,身体日渐消瘦,精神倦怠,时有意识...
-
反复发热一个月忽高忽低 温阳清热法
彭某,女,27岁,2014年1月24日初诊。 主诉 反复发热一个月,忽高忽低,在当地小诊所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予抗生素、鱼腥草等药物输液治疗,发热不减,反而出现四肢末端发冷、汗多畏风、身热欲近衣被、倦怠无力、口淡乏味、大便溏稀,平素血压偏低,腰膝怕凉,有痛经史,末次月经量少、色暗,二天经尽。观其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依据舌脉症候,结合考虑患者素体阳虚,此次发热正值寒冷季节,又输注大量液体,内寒外寒如雪上加霜,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出现身热反欲近衣被之真寒假热症。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