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74页
-
治过敏性鼻炎一法
验方,用柠檬汁治过敏性鼻炎,便试用了这个偏方:柠檬500克,洗干净后全都切成半圆形的薄片,放到一个大盒子里,然后兑人上好的蜂蜜500克浸泡,放进冰箱冷藏。次日取出四五片柠檬和两勺柠檬蜂蜜汁,兑人约5倍的水服下(柠檬连皮吃),连服了3天,每天2次。第1天服完后效果很好,3天后,症状基本缓解了。 后来,柠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可改善上呼吸道血液循环,强化鼻腔、咽喉黏膜,故有此疗效。过敏性鼻炎患者平时应多吃高维生素C食物,有助于疾病康复。除柠檬外,柚子、橙子、柑橘、苹果、草莓、猕猴桃、西...
-
咽喉炎用蜂蜜绿茶(一杯见效)
【简介】急性咽炎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 【组成】绿茶20克 金银花10克 【制法】取上好绿茶20克加金银花10克,放入茶壶中,用300克的沸水泡之,加盖30分钟后倒出约200克浓汁,待其冷却之后再加入50克的优质蜂蜜,搅匀后待用。 【用法】每隔30分钟用此茶50克漱喉咙2分钟后徐徐咽下,一般此茶饮完之后就能见效。 【注意】蜂蜜性较凉,有润便清肠作用,用量不宜过大。对于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肠滑泄泻者,应慎用。由于未加工的蜂蜜中含有一些杂质,最好选用经过炼制的瓶装蜂蜜。 【...
-
慢性咽炎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非器质性病变,也无碍进食,但却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医者常用清热利咽除痰之法治疗难获疗效,笔者近年来从滋补肝肾立法,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基本方药 组方:生地30克,沙参30克,麦冬2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黄柏15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桔梗10克,川楝子6克,生甘草6克。 如异物感甚加半夏、厚朴各10克;灼热甚或便秘加玄参20克,瓜蒌仁10克;烦渴加生石膏、竹叶各15克;痰多去枸杞,加川...
-
一位慢性咽炎患者的自疗心得
我是个慢性咽炎患者,烦人的毛病缠了我7年多。发作时,一阵阵干咳,咽部就像有蚂蚁爬,干痒干痒的。 两年前,我去了大医院,开了些药,基本上把病给稳了下来。可那年秋天,家里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就在那几天,我的病复发了。后来,我发现,只要哪段时间心情不好,病情就会加重,咳嗽次数会增多,吃药也没有用。我再去看医生,医生听了我的汇报,立马说: “您心态不放轻松,这病就会反反复复。”医生给我开了一些清热宁神的中药茶,有金银花、野菊花、莲子心、薄荷叶,让我泡茶喝。 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定了原则:少生气。我...
-
治慢性咽炎每天一杯淡盐水
今年的冬天来得又早又急,且比往年要冷。一年四季,我最怕冬天,因为每到冬天,我的慢性咽炎较其他季节发作得更厉害。但让我欣喜的是,今年这么冷的天,我的慢性咽炎并没有发作。这都要感谢每天早上的一杯淡盐水。 我是两年前发现自己嗓子有问题的。每天早起和晚上临睡各有半个小时,嗓子里总像被一个极细极小的东西卡住了似的,干干的,又发痒,想咳却咳不出来,恨不得伸手进去把嗓子里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异物掏出来。每天早晚,家里就传出我一声接一声的咳嗽声,控制不住,直到舒服为至。尤其是秋冬季节,冷风一吹,干咳得更厉害,真是备受折...
-
一则治疗咽喉炎的偏方
我是一名教师,患咽喉炎多年。为了治疗此病,我服用过很多药物,但效果均不理想。不久前,朋友告诉我一则治疗咽喉炎的偏方。 此方的做法是:取适量的绿茶,将其装入纱布袋内,然后将其放在茶杯里用开水冲泡。待茶水凉了以后,将一汤匙蜂蜜加入其中,搅匀后即可服用。咽喉炎患者可用此茶水在口中含漱2~3分钟后吐掉,每半个小时含漱一次。我用此方治疗一段时间后,咽喉炎的症状果然得到了缓解。 蜂蜜具有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等功效。绿茶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因此,将二者...
-
野菊花叶加蛋清脸上一贴治痄腮
痄腮,也就是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小儿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中医上讲,痄腮是由于外感风邪、内有胃热,导致身体络脉失和、气血凝滞不通所致。 野菊花叶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还可以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被誉为治痈必备良药;红小豆性甘平,能够解毒排脓,利水消肿;再加上有抗炎、黏附作用的鸡蛋清调和诸药,作用迅速,疗效确切。 方法:先用常规消毒法处理患部,取鲜野菊花叶一把(约50克),洗净捣烂如泥,加入红小豆粉30克,用适量蛋清调和上述药泥,涂在纱布上并贴于患处,加以固定。一般每日一换药,重者换两次...
-
上火出现口腔溃疡 只要吃一只皮蛋
每逢上火出现口腔溃疡,我只要吃一只皮蛋,溃疡处就会很快愈合。我觉得吃皮蛋安全有效,所以推荐给《老人报》读者。(苏州殷女士) 专家点评:皮蛋味辛涩,性质偏寒,能泻肺热、清肠火,对于实热证所引起的口腔溃疡有一定的疗效。而读者来信中所述情况,应该就是属于实热证所引起的口腔溃疡,所以能够奏效。 但商家在制作皮蛋时,普遍加入了氧化铅,老人长期食用皮蛋容易造成铅中毒,会对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专家并不建议读者经常食用皮蛋。 另外,口腔溃疡除了包含由内脏积热所引起的实证类型,还有...
-
中医治疗牙齿动摇一般分为三型
牙齿动摇,又称牙齿浮动。中医认为,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寄龈以为养,所以齿动与手足阳明之脉和肾密切相关。牙齿动摇,与口腔卫生也有着密切关系,若素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正确,食物残渣存于齿缝,附于齿龈,腐蚀牙根,则齿动摇。中医治疗此症一般分为三型。 阳明热盛 牙齿摇动,伴有牙龈红肿,或牙龈宣露,口臭便秘,舌质红,苔黄腻偏干,脉滑数。 治宜清胃固齿。药用:黄连10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升麻6克,丹皮12克,石斛12克,熟地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
给大家推荐一些腮腺炎食疗方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饮食对于急性腮腺炎颇为重要,如果饮食安排不当,往往使病程延长,腮腺消肿迟缓。该怎样注意呢? 患病急性期间要多饮水,饮食宜用清淡的流质,例如米汤、牛奶、豆浆、藕粉、蛋花汤等。也可用果汁,但应选用甜味的。凡是味酸、辛辣、有腥味、很鲜、过甜,或质地较硬的食品都不宜吃,这些刺激性食品可使腮腺局部疼痛加重。要等腮腺肿胀消退,症状好转后,可以吃半流质饮食或少渣软饭,直到痊愈。流行性腮腺炎忌食辛辣、海鲜发物及坚硬之物。室内忌吸烟,避免闻及...
-
止牙疼偏方 一小片芦荟
河南刘先生提供:前几天,我牙疼得厉害,在网上看到一个偏方,据说可以止牙疼。具体方法是:割一小片芦荟,剥除外皮,把内含黏性液体的果肉含在疼痛处,我口含两小时左右后,疼痛果然缓解了。 专家点评:临床上容易引起牙疼的疾病有很多种,譬如说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等。此外,上火也可以引起牙疼。芦荟具有一定的消炎降火作用,针对上火引起的牙痛,口含芦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患者可以尝试。但是,对于根尖炎症、牙髓炎症引起的牙痛,这一方法作用就很小了。所以,患者如果症状严重,最好还是先到口腔科查明病因。 要提醒...
-
中风一般存在气血内虚 巨刺针法治疗
中风, 西医称之脑卒中。中医学认为, 中风一般 都是存在气血内虚, 后受劳累疲倦, 情绪波动, 饮食 不节等因素诱导。人体在这些不良因素刺激下, 能使 脏腑阴阳失调, 脉内气血逆乱, 上犯于脑, 而致脑脉 的痹阻或血溢。临床症状主要有突然昏倒、 半身运动 不能、 口舌歪斜、 言语不利等。中风者风邪之善行而 数变, 发病急, 病情变化快。该病于中老年人多见, 随 着生活习惯的改变, 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根据本病特 点, 可分为两大类: 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综诸 家之说, 可归纳为六端, 即风、 火、 痰、 瘀、 气...
-
麻木一症 方用神效黄芪汤加减
麻木一症,古训有言:气病则麻,血病则痛。气病者,非是气虚则为气郁,故治疗上多用行气补气药。又因有些麻木为疼痛发展而来,或与疼痛并见,所以可加羌活、防风等祛风除湿药及天麻、木瓜等。《内经》又有言:“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固亦可用桂枝汤重加补气药,然纵然如此治疗,临床效果仍不理想。后笔者得阅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书中有治疗麻木一方,验于临床,大效,只是此方花费甚巨,笔者遂思之,若在其方中加入虫类等血肉有情之品,其通络作用势必更强,遂加入乌梢蛇15克,成本约3元...
-
老年性震颤治案一则
韩某,女,今年65 岁。去年7月,前无明显其 他因素出现双上肢震颤, 近1年多以来,四处求医, 医生诊断为特发性震颤, 药虽然吃了不少,但病情 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还经常伴有头晕、腰酸、 耳鸣、记忆力减退等不适 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患者及家人都非常着急, 经朋友推荐遂前来求助于 中医治疗。 诊见舌质暗红,苔白 少,脉弦细。证属阴虚兼杂 肝郁、血瘀而风动。治宜滋 阴养血、柔肝熄风为主,兼 以疏肝活血。遂开出处方: 白芍20克,鳖甲、天麻、 钩藤、白蒺藜、玄参、麦 冬、熟地、丹参、赤芍、柴 胡各10克,甘...
-
心慌时作1年余 乌梅丸验案一则浅析
韩某,女,69岁,2016年7月21日初诊。 主诉:心慌时作1年余,再发1周。 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慌、汗出,入某院心血管科住院,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阴性,建议冠脉造影,因惧怕手术作罢,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比索洛尔、稳心颗粒等药。半年前发作尚频繁,生气、爬楼梯后易诱发,多可自行缓解,近半年来病情稳定。1周前心慌再发,多在上午餐后较重,今特来诊。刻下:心慌已发作过去,仍有阵发性自汗,右侧乳腺不适(不胀不痛、莫可名状),口干苦,心烦寐差,项背僵硬,纳可,大...
-
符文彬整合思维“一针二灸三巩固”模式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经验
符文彬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教授, 在近30年的临床、 教学及科研中, 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 擅长各类疑难杂症的针灸治疗。 现将 符教授多年临证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介绍 如下。 顽固性面瘫是指面瘫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 常 见于早期的失治误治, 或因面神经损伤严重的面瘫 患者, 有些患者即使采用了规范化治疗, 仍遗留后遗 症或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其临床主要症状有眼裂扩 大、 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斜、 额纹变浅或消失、 面肌 倒错、 联带运动、 鳄鱼泪综合征、 面肌僵硬感、 耳鸣 等, 治疗常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