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116页
-
中医外治慢性失眠疗效好
慢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病,它的 治疗难度较大。失眠时间长会导致 心理压力大,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 困难及维持睡眠困难,日间疲倦感, 夜晚越想尽快入睡则越难以人睡, 加重心理冲突,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不稳、过度担心,自觉痛苦更导致失 眠,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得不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久而久之不但影响患 者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会诱发其他 疾病。中医外治失眠疗效显著、方 便、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现介绍 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38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 女性24例;年龄42~83岁。 二、治疗方法 1.王不留行籽贴耳穴...
-
从阳论治抑郁症的中医康复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统计,当今全球综合医 院就诊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已高达 10. 4%。我 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 3% ~ 5%,患者人数已超过 2600 万 [ 1 ] 。伴随着抑郁症的高发病率,有学者研究 发现,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有 10% ~15%的人最 终有可能死于自杀,并且由于抑郁症的低识别率, 只有不到 10% 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1 ] ,因 此,加强对抑郁症的正确认识和积极防护势在必行。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 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 心境...
-
狂症为现代医学精神病 中医治少女狂症方
中医古籍《内经》癫狂篇等早有论述,症见狂乱自大,弃衣毁物,不避亲疏,少卧不饥,甚至越墙上屋,忽笑忽歌,骂人打人,或自寻短见等。狂症为现代医学精神病一种。 【例一】 王某,女,17岁。1988年8月12日诊。病情由患者母亲代述。患者半个月前开始性情焦躁,随意生气,饮食减少,无心学习,失眠。3天前晚上,突然忽哭、忽笑、忽歌,弃衣毁物,骂人,甚至几次寻刀要自杀,当夜彻夜不眠。肌肉注射氯丙嗪注射液,睡了2个钟头,后又吵闹不停。次日早上家人带她来中医院求治。刻诊见患者头发散乱,大声骂人,不配合检查...
-
眩晕 中医有“无虚不作眩”“血虚生风”之论
无虚不作眩 刘某,女,27岁,2016年5月初诊。 主诉眩晕发作已一年余,本次发作1周,患者自觉晃摇欲倒,头颈转动不利,平卧可稍有缓解,头始有震颤,不时耳鸣,时有恶心呕吐,脉沉细无力,舌苔淡薄,体质虚弱。诊后思,此患者体质虚弱,证当属气血亏损,肝阳失潜,治以益气养血,平肝息风,方药如下:党参15克,焦白术18克,当归15克,陈皮6克,生白芍12克,天麻10克,沙苑子10克,菊花10克,枸杞子12克,钩藤12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 二诊可见诸症好转,前方已见效,继服5剂...
-
脊髓小脑萎缩症,小脑萎缩症,中医疗法探究
小脑萎缩症的中医治疗策略浅析 小脑萎缩症, 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spinocere- bellar ataxia,SCA), 是一种主要累及脊髓、 小脑及脑 干的慢性、 进行性脑部疾患,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 在神经系统遗传病中发病率位居第 3 位。临床 上多以步态失稳为首发症状, 而后逐渐累积上肢, 可 伴有眩晕、 眼颤、 记忆力减退及构音障碍等表现。初 期生活尚能自理, 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可出现二 便失禁、 吞咽困难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 [1- 2 ] 。这些症状经久难愈, 不仅给患者带...
-
神经衰弱 益气养阴的中医方法
神经衰弱及慢性疲劳综合征 属气血亏虚者,症见失眠健忘,或 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头晕,易出虚 汗,舌淡苔薄,脉虚弱。本方能补益 心气兼养血,对缓解上述症状有一 定效果。 方法:酸枣仁15克,浮小麦 25克,炙甘草、大枣各10克。水煎 二次,于每日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两周为1个疗程。 陈西 服蝉蜕粉巧治鼻炎 中医认为蝉蜕有散风除热、利 咽、透疹、退翳、解痉等功效,可用 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 透、风疹瘙痒、过敏性鼻炎、目赤翳 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等疾病的治 疗。现代研究发现,蝉蜕具有抗过 敏以及提高人体抵抗力...
-
网瘾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成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其研究逐渐成为医学和心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994年,美国的精神病医师I.Goldberg首先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网络成瘾(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包括行为和心理依赖感、行为自控力丧失、工作和生活秩序紊乱、身心健康损害等特征。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网瘾者的人格、动机、自尊、神经递质等方面,对于其中医情志和体质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网瘾者的中医情志郁结、体质及人格分型入手,调查网络成瘾的...
-
中医高血压病辨证治疗现况
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与高血压病的治疗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通常简称为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指由于某些确切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 (或) 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变,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若控制不佳, 可引起心、脑、肾等多系统并发症。尤其是在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脑梗塞此后记忆力逐步减退 中医处方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多年来用益脑汤(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2克,黄芪15克,太子参20克,僵蚕10克,丹参12克,田七12克,法半夏8克,茯苓12克,远志10克,石菖蒲12克,葛根12克,益智仁10克。)加减治疗老年呆症获得较好疗效。 验案 王某,男,72岁,2015年8月3日诊。患者2年前患脑梗塞,此后记忆力逐步减退,生活自理能力极度减弱,需要有人照顾。近一个月曾有3次夜间遗尿,刻诊见大便5~6天一次,面色白光白,唇舌淡,舌尖边有许多瘀点瘀斑,苔白厚,脉细,血压正常。处...
-
心脏病的蒙医病因 蒙医药六基症理论
国医大师苏荣扎布是著名蒙医大家,尤其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今笔者将苏荣扎布的宝贵经验介绍如下,希望中医同仁能有所借鉴,共同提高。 心脏病的蒙医病因 蒙医药六基症理论为“赫依、希拉、巴达干、楚斯、黄水、黏虫”。蒙医理论将疾病的性质归纳为寒热两种,将发病部位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蒙医理论明确指出,发病本身的内在条件是指三根七素,即内因;致病因素指外界因素,即外因。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三根出现偏盛偏衰等反常状态而失去平衡时,就产生疾病,这是病理活动的基...
-
中医心理危机干预手段
心理危机是由于突然遭遇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尤其是遇到用以往的应付方式和经验都难以克服的困难,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以致使当事人陷入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这种状态一般会维持6-8周[1]。对大多数人来说,危机过后都能回到正常的心理平衡状态。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心理、生理和行为改变。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出现攻击性或精神障碍;对社会而言,不仅增加了有效控制灾害的困难,还在无形之中给自...
-
焦虑症 属中医“郁证”范畴处方治理
焦虑症 林某,女,65岁,2016年2月15日就诊。患者于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闷热感,时有潮热汗出,心情急躁,在当地住院诊断为“焦虑症”,经抗抑郁治疗后症状时有反复。现症见:神志清,精神疲,胸部闷热感,偶有心悸,全身汗出,时有潮热,上腹部闷堵感,偶有嗳气反酸,口渴多饮,眼部干涩感,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痛气促,无腹痛腹泻,胃纳一般,眠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处方:百合30克,生地15克,浮小麦50克,炙甘草15克,麦冬15克,白芍15克,珍珠母30克,...
-
癫痫的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思路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归于中医学痫证范畴,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突然的、短暂的、反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国内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癫痫患者约600万人左右。中医临床治疗癫痫多从肝论治,用镇肝熄风、清热化痰等法治疗。据牛志尊等统计,文献中癫痫病位频次总计2 461次,其中肝病位频次共861次,占34.99%,位居首位。 迟华基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
-
中医医治胸痹 多从心肺论治
郑某,女,49岁,2010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胸闷不适,阵发性心前区隐痛半月余,常感心悸气短。一周前经西医确诊为心肌供血缺乏,心绞痛。经服药医治,诸症不减。现症见:心前区隐痛阵作,日发生3~5次,胸闷心悸、气短。周身乏力,腹部胀满。症状每以下午为甚,食欲不振,精力委顿,头晕,易惊骇。观其面色萎黄,舌昏暗,苔薄白,脉沉细数。辨证认为属气血缺乏,心失所养。治当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金匮》人参汤加减:红参12g,焦术15g,炒山药15g,莲子12g,茯苓12g,麦冬10g,炒枣仁12g,远志6g,枳壳9g,木香5g...
-
新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点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压病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复杂性状疾病,在人类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环境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发病。人类遗传易感性是内因,而环境危险因素是外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邪正消长密切相关,而正气与人体体质、先天禀赋有关,邪气由外感、内伤所生。其中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的产生与地域因素、环境地理、...
-
心烦意乱难以入眠 中医失眠案
失眠案 江某,男,60岁,退休职工,2017年2月7日初诊。患者失眠1年余。患者1年前诊为前列腺癌,加之家庭琐事较多,整日心烦意乱,难以入眠,曾服药(地西泮、阿普唑仑等),效果差。刻见:每晚12时后渐有睡意,但易醒,多于凌晨1~3时醒,醒后无睡意,甚则彻夜难眠,伴焦虑急躁,口干,两胁胀满,易叹气,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纳谷一般,小便可,大便干,日1次,舌暗红,苔白略腻,脉左细弱,右沉。患者主症以失眠伴有胁肋胀满不舒,口干,脉象左脉细弱,具有肝木不及之象,符合今年岁运少角木运不及的运气病机特点,予苁蓉...
-
综合运用中医疗法来治疗带疱后遗神经痛
本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两年多了,疱疹痊愈处一直疼痛,苦不堪言,曾试过放血、挑治、针灸等中医方法治疗,又试过末梢神经阻断皮下注射等西医方法治疗,均不能奏效,仅靠服用奥斯康定、吗啡等强力镇痛药方可临时缓解。请问林国华主任,我这毛病还有治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一直是尚未攻克的难题,常规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有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配合使用物理因子治疗、封闭、神经阻滞及其他镇痛手段,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以控制疼痛症状为主,即使最有效的方法,也仅能使疼痛减轻50%左右。...
-
慢性脑损伤的中医综合防治与康复措施
慢性脑损伤病因病机解析 本文详细探讨了慢性脑损伤的病因病机,认为慢性脑损伤属中医脑病范畴,病因包括先天因素、调摄失宜、久病损伤、外邪侵袭、外伤脑髓等,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结、络痹髓空、神机失常。对今后制定相应的慢性脑损伤综合防治与康复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慢性脑损伤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脑的慢性进行性结构损害为基础的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慢性脑损伤临床常见,是诸多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脑功能障碍的共同转归。此前,我们曾经对慢性脑损伤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做过综述,并对其中医认识进行了初步探讨。目前认为,...
-
胸胁闪痛 中医治则解郁理气方
组成:神曲15克、法夏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苍术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党参20克、肉豆蔻10克(后下)、桂枝12克 功效:除痰理气开郁、通阳导滞逐瘀。 主治:胸痹、郁证、胃痛。 方解:香附、川芎理气解郁;法夏、苍术燥湿除痰;桂枝宣通胸阳;肉豆蔻、神曲行气导滞;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 常用加减:血瘀不显者去蒲黄、五灵脂;兼有脾虚的加茯苓10克、苍术改白术10克;反酸或胃烧灼感者加海螵蛸15克、浙贝10克。可辨证参考用于冠心病、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慢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
-
中医“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的学术观点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 中医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研究可谓百家争鸣, 脏腑、 经络、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指导失眠诊治的 主流理论; 对失眠的治疗方法研究大多采用镇静安 神法、 养血安神法、 清心安神法等。 现代医学对失眠 的治疗多采用苯二氮卓类、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抗 抑郁药和褪黑素等治疗。 如何提高失眠治疗的临床 疗效、 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是当代中医人应当研究 的重要问题。 章太炎说: “中医之胜于西医者, 大抵 伤寒为独甚” 。 笔者认为, 治疗失眠应当从中医经典 《伤寒论》 中汲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