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112页
-
治口腔溃疡中医薰灸方法
薰灸方法:用艾绒或加入其他药物(如丁香、吴茱萸、附子、细辛等以加强作用)做成的艾条,点燃对准脐部进行熏烤(悬灸),直到病人感觉温热舒适,即将艾条燃端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一般距离2厘米左右),连续灸烤5~10分钟至局部发红为主,也可配合雀啄灸,每日1次,重者加灸1次。 治疗时注意防止烧伤,孕妇勿灸。 中医认为,本病与心脾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由于口腔与咽喉肺胃相连,为诸经循行会聚之处,故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在口腔粘膜出现病变,外邪以风、火、燥为多见,体质异常、素体阴虚、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阴液耗伤,虚...
-
复发性口疮 中医妙治“裤口疮"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 种,其发病率高达20%,而女性经期复发性口 疮更为常见。中医认为经期复发陛口疮的发生 与各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均有关系。复 发性口疮的治疗以消除致病因素、减轻症状、 促进口疮愈合、减少复发为原则。近年来,采用 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 选择门诊确诊为经期复发性口疮患者 38例,年龄15~43岁,以23~40岁年龄段最 为常见。患者均自觉患处烧灼样疼痛,进食、 说话时疼痛加重,呈周期样发作。 一、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阴虚火旺型 和胃热熏蒸型。 阴...
-
舌头发涩舌麻“舌痹”中医方医案
朱某,女,27岁,2014年7月2日初诊。 主诉:舌头发涩数天。刻下:前几天因上火,服用西药后感觉舌头发涩,稍疲倦,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地图舌,脉沉。辨证属中气不足之证,用补中益气汤原方: 黄芪15克,红参片8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生姜10克,柴胡10克,大枣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2014年7月17日):前药后舌头发涩已愈,舌苔第二天即已消退,但近几日舌苔又开始变厚,夜寐不佳,晨起口干口苦,疲倦乏力,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底浮黄,舌尖红...
-
采用中医学理论中药治疗 胃火牙痛
作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牙痛一症的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较甚以 及牙齿的剧烈疼痛,严重时可以看见流 血出脓,脉象洪数,舌苔黄厚,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口气臭秽、口渴喜冷饮,头痛 以及肿连腮颊。在临床上可以分为阴虚 火旺、胃火炽盛以及外感风邪三种类型,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胃火牙痛。随着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许多人每日摄取过量的肥甘 厚味,这是导致胃火牙痛的主要原因之 一。以中医学理论为根据采用中药治疗, 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胃火牙痛患者12例,年龄 20一25岁。患...
-
舌体出血 中医治宜清热益气方
雷某,男,65岁,退休教 师。患者初诊自述舌体出血, 血色鲜红,日出2~3次,每次 从口中吐出数口至十余口 血,时出时止,已12天。舌体 出血前7天,曾发热不寒,口 渴饮冷稍多,汗出心烦,头晕 闷胀,咽干微痛,即就医诊 治,前医予银翘散或桑菊饮 加减,服3剂之后,上证虽 解,但却又出现舌体出血,前 医改用黄连导赤散、丹栀逍 遥散、归脾汤化裁治之,其效 不彰。今诊,舌体出血已半 月,证见神疲乏力,短气汗 出,口干饮少,心中时烦,欲 吐不吐,大便微结,舌质嫩 红,无苔,舌上少津,脉细弱 而稍数。症脉参合,诊断为舌 衄,...
-
口疮 中医治用党参鲜石榴茶叶偏方
口疮 【病因与症状】 口疮即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所以常称为复发性口疮。历代医家将口疮的病因、病机概括分 为虚、实两类。实症的表现是:发病迅速,病程短,一般7~10天逐步愈合, 愈后不留斑痕;溃疡好发于口腔前半部,多见于唇、舌、颊、口底等部,龈、 腭少见;初起的红赤稍隆起,中央出现溃点,逐渐扩大凹陷,呈绿豆粒大或 黄豆粒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多覆有黄白色膜,周围绕有红晕。虚症的 表现是:发病稍缓,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间歇期时间长短不等,终年不断, 此起彼伏;溃疡多...
-
国医大师朱良春难治性面瘫案
朱良春认为周围型面瘫病程在1个月以内仍未缓解者,为痰瘀互阻经脉;久病入络,非虫蚁搜剔不能直达病巢,常用防风、赤白芍、僵蚕各10克,制白附子8克,煎汤送服善于祛风通络的蜈蚣粉2克,每日2次,收效甚速。 若医者贪功,使用激素、电热理疗、火针、电针劫伤阴液,则需顾护阴液,重用白芍、石斛以养阴柔肝熄风。若迁延失治,病程长达半年以上,疗效欠佳,朱良春自拟“平肝祛风汤”(全蝎、僵蚕、菊花、荆芥、钩藤、石决明)内服,配合外治法,即以马钱子、白附子按2:1比例研为细粉,用伤湿止痛膏贴于地仓穴...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心得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以口腔反复出现黏膜破损、充血水肿和疼痛的一种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一般是一处或多处溃疡分布在口腔内各个部位,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淋巴肿大等表现。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神经内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西医缺乏有效的对因治疗药物.传统常用的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补充维生素等以及中医清热解毒、清心泻火等方法疗效欠佳。笔者借鉴伏气温病理论、运用温病方药辨治本症.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典型病例 患者,女,护士,1月22 日初诊,主诉反复口腔溃疡2 月余,每...
-
名医戚清权治口腔扁平苔藓方
上海名医治口腔扁平苔藓(气虚血瘀)方 处方:黄芪30克,丹参、党参、赤芍各15克,当归、川芎、桃仁、莪术、水蛭、泽兰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临床症见患者口腔黏膜病损呈珠光白色条纹,隐隐作痛,或见红斑充血伴有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舌质淡红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 专家点评: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如疲劳、焦虑、紧...
-
治疗口腔溃疡的妙招 复发性中医辨治
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心火亢盛)方 处方:生地、麦冬、蒲公英、连翘各15克,通草、竹叶、板蓝根各6克,炒山栀9克,知母、丹皮、甘草各10克,大黄4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心利尿,解毒敛疮。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心火亢盛型。症见心烦不寐,口子或渴,小便短赤,面赤便干,口腔内溃疡以舌尖周围多,呈点片状或起芒刺,灼痛,舌尖边赤,苔薄黄,脉数或滑数。 创方者:孔祥海 治复发性口腔溃疡(肝胆湿热)方 处方:龙胆草8克,生地、柴胡各9克,炒栀子、...
-
中医有效小秘方助你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很多人都曾出现过的一种情况,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疼痛却让很多人感到十分的烦恼,吃饭也吃不好,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可能会去药店买口含治疗的药物,那么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吧,今天中医有效小秘方帮助你治疗口腔溃疡,一起了解一下吧。 1、吴茱萸粉末12克,用醋或茶水调成糊状,睡前敷足心(涌泉穴)处,次晨取下。每晚一次,连敷三天。 2、石榴片烧成煅炭后研成粉末,加青黛共为细末外涂。 3、按摩合谷穴。在古代的中医书籍上有按摩合谷穴位预防治疗口腔疾病的记载。中医针灸有“面口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