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235页

药 第235页

  • 帝师陆润庠为《宏济堂药目》作序前后

    帝师陆润庠为《宏济堂药目》作序前后

    《宏济堂药目》于民国11年(1923年)剞劂,繁体竖排无标点,线装,重点介绍了当时多种流行疾病症状及治疗配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河下游一带颇为知名的中药药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与社会研究价值。 药目正文前共有五篇序言,分别由杨士骧(时任山东巡抚)、乐镜宇(同仁堂少东家、宏济堂创始人)、陆润庠(两朝帝师、同治状元)、杨晟(曾任山东都督府内部司司长)、李葆良(乐镜宇姻亲侄子)撰写,重点介绍了宏济堂成立前后经过及初期发展情况。这五位均非等闲之辈,特别是陆润庠曾系前清状元,先后为光绪、宣统两朝帝师,实授过&ldquo...

  • 腹胀用药膳

    腹胀用药膳

      话说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一天晨起正赶往村外出诊,半路上碰见一群抬着滑竿的人,滑竿的竹椅上躺在一位痛苦呻吟的中年汉子。抬竿中的一人认得董奉,急切地说:“董老,真巧,我家大哥肚子胀痛难忍,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宿未睡,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我们几个正抬他去找您诊治,快给看看吧!”   董奉忙为病人察舌诊脉,见其舌苔赤黄,肺脉滞涩。又问知病人大便两日不通等情况,想了想,手指前方说:“此前二里有家酒店,你们按我说的菜谱点菜给病人吃:清炒山药、薤白炒鸡蛋、烧鸭肫,另加二两杏仁酒。吃后稍事...

  • 煎药该放多少水

    煎药该放多少水

    一般来说,煎药时将药物平铺在锅底,水面淹没药材高出2~3厘米即可,大约为食指的一个半指节。而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些,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的药物,水刚淹没药物即可。 煎药前可先浸泡20~30分钟,不仅有利于挥发水中的氯,而且水分能缓慢渗入药材,使之疏松膨胀,既不容易糊底又能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谢长荣/荐)...

  • 中医药学到中国医学 望闻问切能守本创新

    中医药学到中国医学 望闻问切能守本创新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同学们,面对即将开始的蜕变,你们准备好了吗?作为一名关爱你们的师长,在此我为你们开张处方,期望有助大家将来能对社会“望闻问切”,配伍好自己的人生。也就是: 望闻问切闯世界, 配伍人生绣华章! 望闻问切世界 望闻问切,明时代趋势。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你们赶上了追梦的好时代,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是年轻人无所不能的时代。你们的青春梦想与中医梦、中国梦紧紧相连!你们无...

  • 加大基层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加大基层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常听说一些老年人误信保健品包治百病,白花了很多钱,收效甚微,还耽误了病情,伤害了身体。 这种现象其实普遍存在。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简便廉验的中医药,因其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几千年来形成的健康养生理念,深受百姓欢迎。也是很多老年人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首选。 然而,基层民众很难通过正规、便捷的渠道获取正确科学的中医药知识,据不久前发布的“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显示,每百人仅9人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况且,大部分基层中医医生忙...

  • 低血压食疗药膳

    低血压食疗药膳

      莲子蒸红参莲子15枚,红参片6克,冰糖30克。将莲子洗净,用清水泡发后,放碗中,加入红参片和冰糖,加适量水,上笼蒸1个小时即可。此款的功效是补气壮阳,温中散寒,益肺养心,适用于血压偏低、久病气虚、年老体衰、头晕眼花、动则气喘、心悸失眠等。   莲子炖猪肚莲子50粒,猪肚1个。莲子去心,猪肚洗净,将莲子装入猪肚,缝合后置锅中,加水清炖,熟后放冷。食时切成肚丝,同莲子放入盘中,加芝麻油、精盐、蒜、姜丝、味精等调料即可。此款的功效是滋阴补肾,健脾和胃,适用于血压偏低、头晕目眩、病后体虚等症。   葡萄酒浸...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三纲既分始有天地   道经中关于“三”、“九”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阐释人的生理功能。《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提出了“三”与“九”的问题,作为“三部九候”脉诊的理论依据。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

  • 煎煮中药

    煎煮中药

      中医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正确煎煮中药也是发挥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清代医学家徐灵脂讲过“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为了使中药的应用能够更合理,疗效更可靠,在煎煮中药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盖盖   许多人认为在煎煮中药时都应盖着盖子,其实,不同药材敞着、盖着煮出来效果真的不一样。如有些中药成分含有一定的挥发成分,如薄荷、苏叶、藿香、...

  • 多吃山药 滋阴润燥 补肺肾

    多吃山药 滋阴润燥 补肺肾

    秋天的大闸蟹是最肥美的,很多人都等着在此时大饱口福,不过,海鲜大都性凉,营养专家指出,螃蟹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尽量少吃;尤其本身患有痛风、糖尿病等病的患者更要敬而远之。中医认为海产品多为大寒之品,易伤脾胃,白露时节温度又较低,不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 多吃山药 滋阴润燥 补肺肾 民间有谚语“白露莫露身,早晚要叮咛。”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的凉意让人渐渐感觉到了点点秋寒,纷纷换上了长裤长衫。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

  • 临证用药失误琐议

    临证用药失误琐议

    中药的临床应用,关键在于辨证准确。用之得当,可使沉疴顿起;用之不慎,如辨证不准、用量不当等,则可出现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兹举本人临床失误,祈较于同道。 胆南星 患者魏某,男,62岁,干部,于1989年10月21日初诊。患慢性气管炎15年,咳喘、吐痰、气促,于每年冬季加重,诸药不效,求治于余,余以导痰汤2剂服之,咳嗽吐痰明显减轻,即使气候寒冷,亦能室外活动。次年冬季咳嗽稍作,又来求治,便将原方胆南星改为10克,当日服后,至夜间10时患者出现心悸、失眠、咳嗽不止,咳吐稀痰似水样,量达600毫升,患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用药
  • 煎糊的中药千万别喝

    煎糊的中药千万别喝

      煎中药时,往往因为加水过少、火力过猛或忘了煎煮时间,使药汁煎干,甚至药物煎糊。于是有人二煎时多加些水,以为可以把头煎的药量熬出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对于煎干尚未煎糊的药物,重新加水适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是煎糊的药物成分遭到了破坏,疗效也因此降低。   而有些药物煎糊以后,产生了其他功效,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糊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效能;还有如蒲黄用于活血,而煎糊后蒲黄炭则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因此,煎药应当注意水量、火候、时间,以免煎干甚至煎糊。一旦煎糊的中药,千万...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中药
  • 适合早晨空腹吃中药

    适合早晨空腹吃中药

    中药汤剂服用时间会影响药物的疗效,选择合适的时间服药是非常重要的。空腹时因为胃及十二指肠内没有食物,药物可以避免与食物混合,迅速进入肠中,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空腹服用的药物要求在饭前至少一小时服用,并且尽量在早上空腹时服用。这部分药物包括以下三类: 补益类药物如四物汤、四君子汤、生脉饮等,空腹时服用,可以使药物充分吸收,更好地发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的作用。 治疗肠道疾病类药物如泻下剂等,空腹服用可以使药物不被食物所阻,迅速发挥药物疗效。 驱虫药物如理中安蛔汤、乌梅丸等,空腹服用可以使肠中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 桔梗 药食两用用途广泛

    桔梗 药食两用用途广泛

      桔梗,又名白桔梗、苦桔梗、秋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其味苦、辛、平,归肺经。有宣肺祛痰、排脓消痈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或咯痰不爽、胸膈满闷、咽痛嘶哑及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等。桔梗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牛黄解毒片、复方川贝精片、祛痰灵、痰咳净、健民咽喉片、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神奇枇杷露等中成药,药物组成中均含有桔梗,并且是其中的主要药物。桔梗以作用于肺经为主,...

  • 传统医药“非遗”中西医合璧的康复医疗

    传统医药“非遗”中西医合璧的康复医疗

    近日,在“湖湘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如何更好发挥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作用,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提出了以下观点。 第一,让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讲堂。可围绕非遗的精神、文化,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学生实地调研等途径展开,如以“九芝堂仁心仁术的精神”为题举办讲座。 第二,让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材。把传统医药非遗项目融入教材,纳入选修课,用责任和义务把珍贵的非遗文化保存下来。 第三,让传统医药非物质...

  •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病防病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病防病

      如何利用两年时间,把一个劳动纪律涣散、医患纠纷高发、几度濒临瘫痪的医院建设发展成为“三峡库区最好”的二甲中医医院?重庆市开县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谭邦华说:“将中医药特色发挥好,走‘小综合、多专科、强特色’之路,用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病防病   医院积极协调县医保部门落实了中医药(含配方颗粒)及其诊疗服务项目提高10%报销比例政策,保障患者报账最大化,鼓励患者就诊中医药,积极发挥中医药简、便...

  • 中西药配伍合用禁忌

    中西药配伍合用禁忌

    目前.中西药配伍用于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配伍台理,则可取长补短,产生仂同、增效的作用,也可减少药物用量及毒副作用等。但若不合理用药,则有可能降低药效或加重药品本身的毒副作用,加剧病情恶化。以下常见中西药配伍合用禁忌应引起注意。 1.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优降糖等降血糖药物期间,忌服用甘草、人参、鹿茸等中药。因为这些中药所含有效成分能促使糖原异生,减少人体组织对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 2.降压药不要与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露、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等合用。因为麻黄碱可使血管收缩,有...

  • 茶道与中医药

    茶道与中医药

    茶道源于中国,它意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体悟大道。 中医药是传统医学的精粹,它以独特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在大自然奥妙背景下,散发着奇异光彩。综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茶与中医药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收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人类利用茶叶,可能便是从药用开始的。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亦有 “茶药&...

  • 中医药在哪些疑难病治疗上有优势

    中医药在哪些疑难病治疗上有优势

    中医药在哪些疑难病治疗上有优势,研究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很有必要。 “疑”是指诊断不清、难以确诊的疾病,故又称疑似病。“难”是指病虽已确诊,但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疑”病与“难”病都是不好治的病,故常并称为疑难病。 研究中医药治疗疑难病,是为了扬长避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凡是急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的各种难以治疗的疾病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都属于难治病的范畴,据统计有200多种,...

  • 伏羲 八卦阴阳 百草初尝肇药史
  •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何时服用中药有讲究

    大家都有过服用中药的经历.但有没有仔细研究过,应该什么时候服用呢?何时服用.应根据中药的药性及功效而定的. 空腹服多用于积滞、瘀血、水湿等实证疾病。从部位上看.它适宜于治疗人体心腹以下的疾病(如胃、肝、肾等)。另外.补益方剂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驱虫剂也宜空腹服用。 饭后服适用于人体胸膈以上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对肠胃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以减轻胃肠部的不适。 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通常指病情较急者.如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应采用顿服法。 睡时服服...

  • 煎煮中药五问

    煎煮中药五问

    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汤剂最能适应中医辨证的需要,并且迅速发挥药效。但是在煎煮过程中,究竟是盖着好还是敞着好?中药到底要不要先泡一会?用自来水好还是用冷开水好?这些问题还很有讲究。 一问:煎煮中药敞着好还是盖着好? 有些中药含有一定的挥发成分,如西洋参、薄荷、紫苏叶、藿香、佩兰,这些药物在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容易挥发,所以必须盖着盖子熬,否则药效会降低;相反,像夏枯草、金钱草、丝瓜络等,由于材料比较轻,占的体积又很大,这时如果盖上盖子煮,药液很容易溢出来,所以最好敞开盖煎煮,但前提是必须...

  • 茶水送药有忌有宜

    茶水送药有忌有宜

      茶在中国历史悠久,很多人都喜欢饮茶。饮茶可以助消化、解油腻、利尿、治便秘,长期饮茶可以预防龋齿、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等病症,但是茶叶中含有多种结构复杂的化学成分,如茶碱、鞣酸、咖啡因、可可碱等,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理化反应,对抗或干扰药物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发生不良反应。特别是以下几类药应忌用茶水送服。   生物碱类药物茶叶中的茶多酚约占干重的20%~25%,茶多酚与小檗碱、麻黄碱、莨菪碱等生物碱类药物会反应生成难溶的有机碱沉淀,从而影响这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常见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中医药也在走出国门 向世界传播

    中医药也在走出国门 向世界传播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医药也在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但是,笔者认为,中医药走出国门,还面临三大阻力。 首先,文化、人种、民族差异,例如欧美白人基因不同,有人吃花生都会过敏休克死亡。有些国内行之有效的方药,国外就不一定有效。另外,有的国家法律禁用动物药。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适应当地的人文环境,掌握当地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中医药人出国行医,应有责任、敢担当、胆大心细。 其次,阻力来自日、韩、印、巴等国。中国虽是中医药大国,但日韩在中医药方面的实力不可小...

  • 中药方药临床用量变化历史概况

    中药方药临床用量变化历史概况

    □ 傅延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中药用量流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药用量实际情况,客观如实地加以反映,探讨中药用量流域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此才能完整勾绘中药临床用量的历史全貌。 认真研究这方面的历史,以史为鉴,对于中药临床的应用、中药临床用量规定的制定和中医药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药学本身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流域”这个词,在地理学上是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笔者认为,中药的临床用量,如果用历史的眼光,从上...

  • 炒白面糯米 山药蛋黄粥治泻泄

    炒白面糯米 山药蛋黄粥治泻泄

      炒白面糯米    材料白面、糯米、大枣各等分。   制法白面、糯米炒黄,大枣去核焙干,共研细末。每次25~50克,开水调服。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腹泻、五更泻。   山药蛋黄粥    材料山药50克,鸡蛋黄2个。   制法将山药研碎过筛,对水适量煮两三沸,入蛋黄。每日空腹食3次。   主治泄泻日久,肠滑不固。(北科)...

  • 用胶考虑其在膏方中的药效

    用胶考虑其在膏方中的药效

      膏方中会用到胶类药,胶性黏稠,是收膏的上好基质。但是,用胶更多的是考虑其在膏方中的药效,所以不同的胶要根据其功用来选用,要掌握好使用的量。   阿胶是“补血圣药”,补血膏方首选。它善治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并能通过补血起到滋养补益的效果。服用后,会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也可用于调经保胎,增强体质,改善睡眠,健脑益智,延缓衰老。   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功能补肾,益精,补血,温阳益精膏方首选。常用于治疗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 中药不一定要“趁热”喝

    中药不一定要“趁热”喝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对病人说。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可以灵活掌握。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

  • 辨证使用中药止痛

    辨证使用中药止痛

    骨伤、风湿、外感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较为常见。许多中药外用如煎水冼浴、外敷等有镇痛、镇静和麻醉功效。临床观察发现,外用中药止痛时,须辨证选药。定位,方能事半功倍。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如用于活血止痛可选用丹参、泽兰、三七、乳香、没药、三棱.、元胡、红花、桃仁、灵芝、郁金;行气止痛可选用青皮、佛手、木香、乌药、柴胡、陈皮;通络止痛可选用全蝎、蜈蚣、甲珠、地龙、路路通;祛风止痛可选用防风、白芷、荆芥、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细辛、天麻;胜湿止痛可选用苍术、木瓜、羌活、五加皮、苍耳、防已、木通;温经止通可选用川乌、草乌、...

  • 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

    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

      燥主秋令,常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如干咳少痰,胸中隐痛,虚热烦渴,口鼻干痒,胃脘隐痛,嘈杂不适等,当以润肺滋阴、补虚润燥为治,药粥疗法对秋燥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但养阴类药粥多滋腻,平素见有胸闷、食少、便溏、舌苔厚腻者不宜选用。   百合粥   百合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大米淘净,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时,调入捣碎的冰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本品味甘质润,香甜可口,...

  • 何为大方?一是药味少而药量大 二是药味多

    何为大方?一是药味少而药量大 二是药味多

    何为大方?说法有二,一是药味少而药量大,二是药味多。《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治病有缓急,方有大小”。说明立法处方应按病情轻、重、缓、急适当地调整剂量,使之获得良效,此即量效关系,下面举一陈年病案说明之。 患者颜左,88岁。本市离休干部。2001年8月16日初诊。 患者主诉患高血压病20余年,胸闷、心悸、气短已三四年。现病史:两月前因心悸、胸闷、气短、口唇青紫而急入某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且左心扩大如靴状),经西医救治,病情缓解而出院。近因家务小事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