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162页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1 背景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 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的最常见表现。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程 度、频率、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明显变化。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学 “胸痹” “心痛” 范畴,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经验,但 目前缺乏必要的规范。为提高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稳 定型心绞痛的水平,规范中医药在冠心病稳定型心 绞痛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组织 相关专家,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本点,结合循...
-
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张某,男,24岁。2014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胸闷伴心悸5年余;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6年余。刻下:心悸怔忡,胸闷憋气,气短,劳则尤甚,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烦躁失眠,舌质干苔白腻,脉细数。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律不齐,交界性早搏。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中医诊断:心悸。 辨证:心阴不足,痰气扰心。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方药:炙甘草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6克, 陈皮10克,姜半夏9克,丹参15克,苦参10克,太子参10克,远志6克,郁金10克...
-
冠心病 补肾化瘀行气法通络法豁痰法
1.补肾化瘀行气法 余某,男,40岁。因心前区阵 发性剧烈绞痛经某市级医院检 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西医 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近期出 现胸部刺痛,两胁胀痛,心烦易 怒,前来就诊。刻诊:舌边紫瘀斑 点明显,吞酸嗜杂,下肢亦有紫黑 瘀斑,两尺脉沉细,左关脉弦细 涩,舌红无苔。治宜补肾化瘀行 气。方用:丹参30克,补骨脂20 克,琥珀l克(吞服),川芎、红花、 熟地、枸杞各10克,降香12克, 白檀香5克,川楝子6克,川连、 沉香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6 剂后,胸胁痛除,吞酸嘈杂亦大 减,紫斑稍有消退,精神转佳...
-
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调气、调神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冠心病和脑 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 血压患病率为 29. 6%,约有 3. 25 亿高血压患 者 [1 ] 。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转归及并发症, 可归于中医学 “眩晕 ”“头痛”等范畴。长期以来 高血压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其方法简便、易于接 受,但长期用药、联合用药,极易产生耐药性和 不良反应。面对有些难治性高血压,联合用药等 措施仍难以控制,且长期药物治疗价格昂贵,给 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非药物 疗法...
-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 ( 1917—) ,男,教授,国医大师,第五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70 年,擅长 应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和其他内科的疑 难危重疾病。发表学术专著 5 部,学术论文 34 篇,科普文 章 65 篇;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二等奖 3 次、三等奖 5 次; 研制中药制剂 8 种、上市品种 1 种。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l...
-
刘莉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病经验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的常见病, 可引起心脑肾器官损害, 影响心血管疾病 预后,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更年期妇女患病几率明显 高于同年龄段男性 [1] 。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是指高血 压病伴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种复杂疾病, 除血压增 高表现外, 还伴有焦虑抑郁、 失眠多梦等植物神经功 能紊乱症状, 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 关 [2] , 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莉教授治疗本病有其独 到见解, 笔者伴师左右两年载, 常叹吾师用药之精当, 深窥其辨...
-
中西医结合治冠心病的循证实践与思考
近五十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团队遵循循证医学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心血管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被评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但也应该看到,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循证医学研究 上世纪70年代,陈可冀院士带领活血化瘀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精制冠心片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双盲、双模拟、交叉设计、分阶段对照的临床试验,被循证医学专家认为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第一篇RCT多中心的临床...
-
冠心病治方 用大剂量西洋参为君药
方某,女,75岁。患者近八年曾有二次心肌梗塞,一次脑梗塞。今晨起床后头晕、气急、短气、胸部闷痛,深呼吸才较舒服,心悸,全身乏力。患者面色苍白,唇红燥,气短,气急,声音微弱,断续,慢慢诉心脏又不好,闷痛,似有大石压着,喘不过气来,要深呼吸才舒服,头痛,全身乏力,四肢麻痹,口干。全身微汗,手足心热,舌红无苔,舌边有许多瘀斑,脉细数、代。血压85/50毫米汞柱。 治疗方案:1.立即输氧。2.西洋参100克立即煎服。3.黄芪5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20克,生地10克,大枣8枚,浮小麦30克,丹...
-
中风病从痰论治尤重痰热 顾护脾胃选药有方
丹溪学派中风病诊治规律文献研究 朱震亨 ( 1281—1358) ,字彦修,号丹溪,金 元四大家之一,尊其为宗师的医家学者众多,分布 广泛,后世称以朱丹溪为代表的医家为丹溪学派 ( 滋阴派、养阴派) ,其历经三百余年的传承与发 展,学术成就显著且学术影响深远 [1 ] 。丹溪学派 理论体系中,对中风病的防治突破陈规,主张治痰 以治风,中风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 血,其从痰论治的观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2 ] 。 本研究通过梳理古籍文献中丹溪学派代表医家的代 表性著作,检索关于中风病的医话、...
-
冠心病临床验方加减
冠心病 温某,男,80岁,离休干部。2010年1月5日诊。病者患冠心病5年。现面色晦暗,左胸痛,放射至左肩背也痛,心悸,头晕,体倦乏力,上楼梯常气急、气喘、汗出,失眠,夜睡2小时,纳差,四肢常麻痹,口干,舌尖密布瘀点,舌中央有裂纹,少苔,脉细、结。血压135/80毫米汞柱。彩色B超检查:冠心病。 处方:①西洋参(另炖)10克,田七12克,麦冬12克,赤芍10克,五味子(打碎)15克,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百合15克,郁金10克,瓜蒌仁15克,生地10克,浮小麦20克,日煎服1剂,煎得...
-
施杞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
颈椎病是指始于单个或多个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 其继发性椎间结构退变, 刺激或压迫脊髓、 神经、 血管 等, 而表现出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我国 颈椎病的平均患病率约为 7. 3% ~13. 7% [1 ] 。50 岁以 上人群颈椎病的发病率为 25%, 60 ~70 岁时发病率升 高至 50%, 而 70 岁以上的发病率几乎升至 100% [2 ] 。 施杞教授认为 , “动力失衡为先, 静力失衡为主” 是 颈椎病发病的力学基础, 倡导 “从痹论治 ” &ldq...
-
论《黄帝内经》“心主血脉”理论对冠心病诊治的启发
《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 《内经》 )是中医学理论 的渊薮, 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都基于《内经》 所建立 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所用的 理论依据也未曾超越其语言框架。 冠心病是现代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 现 代中医学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也形成了 一定的系统性认识, 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论以 提高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本文尝试从 《内经》 理论出发, 结合现代医学和现代名老中医经验, 对 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法作进一步的概括和阐 发, 以期对现代中医治疗冠心...
-
冠心病的饮食调理 食谱推荐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甚至胸痛彻背,严重者可因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此病多发于老年人,但现在年轻人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的范畴,并认为其形成机制在于寒邪上逆胸中,导致寒凝痰阻血瘀,从而引起胸部疼痛。(责任编辑 / 冯欣宇) 冠心病的饮食调理 由于冠心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多继发于高脂血之后,因此,同高血压一样,所有导致血脂升高的饮食均应进行控制。除...
-
瘀是中风的主要病因 气虚痿案湿热痿案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出生于中医世家,20世纪60年代,卢永兵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卢老专心研究老年医学40载,指出老年多瘀,久病多瘀,瘀是中风的主要病因,所以活血化瘀贯穿治疗中风的始终,结合大剂量补气药黄芪,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气虚痿案】 王某,男,73岁。2003年3月5日首诊。病者患胃溃疡五年,近五个月来反复便血,一个月前施手术治疗,术后纳少,食则腹胀,神疲乏力,多汗,头晕心悸,下肢麻软,大便溏。一周前下肢痿软,不能站立。现面色白光白,懒言声低,下肢无力着地,肤色正常,口淡,舌淡,舌尖...
-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韦伟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早期的病理临床表现之一,是指确有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方药:全瓜蒌、太子参、丹参各15克,炙黄芪50克,川芎10克,薤白、当归、炙黄精各12克,炒白术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方中全瓜蒌性寒,味甘,微苦,含有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等成分,具有宽胸散结、润肺祛痰、滑肠通便的作用。瓜蒌能增加冠状动脉的...
-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气化的概念
基于气化论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瘀结证治 在中医学中, 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 精、 气、 血、 津液等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 即 生命的运动与变化, 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 精 微物质之间、 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代 谢产物的形成与排泄等都属于气化 [1 ] 。气化失常, 引 起升降出入失调、 聚合离散紊乱、 开合枢无序, 都可导 致津液停聚形成痰饮, 闭塞于脉道聚而成瘀血。冠心 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 与肝、 肺、 脾、 肾相关。病机总体 为本虚标实, 急性期以标实为主, 其病...
-
高血压脑病 方用温胆汤加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时祥 徐某,男,52岁。2009年10月11日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就诊前突发眩晕,伴见肢体麻木、头疼呕吐、口眼歪斜、语言不清等症状。血压165/105毫米汞柱,舌质红、舌苔厚腻,脉滑数。辨证其属高血压(痰蒙清窍)。治以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佐以开窍。 方用温胆汤加味。处方:石决明20克,生山楂15克,茯苓12克,天麻10克,钩藤10克,夏枯草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山栀子10克,郁金10克,川芎10克,生甘...
-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化思路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是引发心脑血 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当今, 随着社会的发 展, 人们生活工作节律的改变, 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 来, 高血压病正在呈蔓延及攀升之势。 由于西药药 物依赖性及长期应用对脾胃、 肝肾的不良反应等特 点, 使得人们越来越依从于中医药的防护与治疗。 事 实证明, 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具有独到的优势和可 靠的临床效果。 对高血压病进行证候规范化整理研 究, 是中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 中医学灵活...
-
血友病的中医辨治心得
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 传性的先天凝血障碍性出血疾 病。血友病的主要症状是出血, 常表现为肌肉、关节外伤后出血 不止或无诱因的自发性出血.如 果治疗不及时.患者会出现疼 痛、关节损伤而致残,还可能会 出现内脏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死 亡。笔者在50多年的临床实践 中。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特别 是在儿童期治疗.多可取得满意 功效。 中医认为.本症属于中医的 血证范畴.据其出血部位的不 同,主要包括肌衄(紫斑)、鼻衄、 齿衄等。笔者认为,血友病往往 出血日久。体质虚弱。所以虚症 较多。其病机多为气虚不能摄 血、血热火盛...
-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相关数据挖掘文献的数据挖掘
随着当今医学统计学的发展, 各种数据挖掘技术 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医药的研究之中, 对于继承和发 展中医先贤以及当代中医大家的学术思想起到了巨大 的促进作用, 也是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 [1 -3 ] 。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最常 见心血管病类型之一, 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 可引发心 力衰竭、 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是人类死亡主要病因 之一 [4 ]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高达 0. 5% ~ 1. 5% , 冠心 病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5 -6 ] , 成为我国居民主要疾病 负担来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