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167页
-
陆长清治癫痫病验案三则
全国名中医陆长清是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对癫痫有独到的认识。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特征是发作时精神恍惚,其突然仆倒,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做猪羊叫声,移时苏醒。西医考虑由于脑异常放电部位、传播方式及范围不同,致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多种分类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脑电图检查及头颅CT检查可协作诊断。笔者跟师陆长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危重症癫痫发作,取得很好效果,为癫痫持续症状的患者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医案一...
-
癫痫的诊治经验 中医病案举例
郑绍周运用芳香开窍药物治疗癫痫经验 癫痫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分为大、小发作两类。小发以短暂性的愣神、两目呆滞、四肢乏力为主要表现;大发作以短暂性的肢体感觉障碍、抽搐、行为障碍、意识丧失、牙关紧闭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可单独出现或几种症状相兼发作,发作后患者出现昏睡,醒后常觉全身乏力、困倦,余同正常人,但易反复发作。癫痫发病原因较多,与基因遗传、颅脑外伤、产伤、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 郑绍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3、4批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
血管性痴呆选方用药 中医病案举隅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临证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的器质性病变,治疗效果较差,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约占我国老年人痴呆的60%左右。凃晋文主任医师系湖北省中医大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对脑病疑难病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特别在治疗老年性痴呆方面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其辨治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学术经验介绍于下。 选方用药 中医古籍文献中,关于本病的治疗方药有不少记载。如《备急千金要方...
-
阿尔茨海默病 髓海不足脑失所养 瘀阻脑络灵机不利
李浩,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病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研究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先后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获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医学《实用老年疾病诊断与治疗》《实用内科病证结合诊断治疗学》《实用老年疾病诊断与治疗》等专著8部,主编医学科普著作...
-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当用风药畅气化湿
张允岭,1963年生,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脑病带头人,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获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北京市突贡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973)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中医药公益性行业专项3项,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专项1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一...
-
眩晕的病因病机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 中醫论治方
眩晕系指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颜正华认为,眩晕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肾、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三者中又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五行属木,木性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气机,调畅情志,在经属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内居相火,一经诱发则易于升腾;肝体阴而用阳,全赖阴血涵润,而阴血易耗,故肝风易动。若肝...
-
从肝浅探抽动障碍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病机及证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 TD) 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的、简短的、反复的、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等症状, 运动抽动初期主要以头面部的强迫动作为主, 如点头、挤眉弄眼、皱鼻、噘嘴、弄舌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渐至四肢及躯干, 可有耸肩、挥臂、手指蠕动、踢腿或吸腹等症状。发声抽动可有清嗓、口中怪声、秽语等症状。抽动的形式变化无穷, 运动抽动可转变成声音抽动, 也可增加原抽动的新动作。近年研究显示TD患儿有强迫性障碍、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等...
-
帕金森病伏邪理论概说 伏邪理论对帕金森病治疗影响
国医大师任继学从伏邪理论论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特征[1],其神经病理学改变主要是路易体包涵体的分布和多巴胺神经元的脱失,路易体包涵体主要成分为α突出核蛋白[2]。针对我国1983年至2009年的帕金森病人群流行病学的一项Meta分析[3]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PD患病率为190/10万,男性高于女...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常见舌象特征探析
不寐是指脏腑机能紊乱, 气血不足, 阴阳失调, 致使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1] 。 心脾两虚型不寐病是不寐 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一般 指心血不足, 脾气虚衰, 以心悸失眠、 食少便溏、 神疲 健忘等为主要表现 [2] 的一类病证。 笔者查阅、 分析了 大量的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相关资料, 结合自身临床 体会, 十分赞同庄欣等 [3] 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的相关 论述, 认为心脾两虚型不寐病应包括心脾气血两虚 型、 心脾气虚型、 心脾阳虚型和心脾气阴两虚型, 并 对上属各型舌象特征进行探讨。 正...
-
目眩头晕 眩晕的病因病机与情志因素的关系
浅析情志因素与眩晕的相关性 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目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1]。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涵盖了西医近20种病名[2],1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3%,其中约20%患者的发病与精神因素相关,器质性眩晕患者中有40%~60%伴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障碍[3,4]。由此可见,情志因素贯穿眩晕病因病机及治疗的始终,现将情志因素与眩晕的相关性浅析如下。 1 情志因素与眩晕发病的相关性 1.1 眩晕的病因病机与情志因素的关系 (1)古代医学对眩晕病因病机...
-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erebral small vessel cognitive impairment,CSVCI)是由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造成解剖终末端动静脉、微小动静脉循环障碍,继而神经影像学表现异常,脑白质或灰质显现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结合临床证候最终被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临床被诊断为脑小血管病的病患中,45%的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即有近一半的患者可能存在痴呆风险[2]。目前,临床对于脑小血管病尚无系统的诊疗方案,存在认识不足、诊断滞后、治疗不规范、药物毒...
-
眩晕型颈椎病按丁锷喜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炒枳壳
全国名中医丁锷学验俱丰,擅治骨伤科疑难病症,尤对颈椎病的辨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丁锷认为眩晕型颈椎病的发生属虚者居多,或虚实夹杂,但总以虚为本。临床上,丁锷将眩晕型颈椎病辨证为两型:中气不足型和痰湿中阻型。中气不足型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痰湿中阻型以燥湿化痰治其本。今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中气不足型 李某,男,38岁。因头晕,颈痛3年余,于2001年10月8日就诊。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查颈椎生理活动度尚可,C4、5棘突处压痛,侧方压顶试验阳性,颈椎正、侧、左、...
-
郁证性脾病 归脾汤医治郁证性脾病
郁证性脾病是指思虑伤脾所引起的病证,及在此基础上影响脾脏其他生理功用而出现相应病理变化的病证,包含单纯郁证与病郁同存两种形状。临床上有关思虑伤脾所造成的的郁证性病证常被忽视,故笔者略述一二以示留意。 脾为后天之本取决于脾藏意智 脾的生理功用首要有化气愤血、运化水湿、升清举阳、统血、藏意智、在志为思。其间,思虑伤脾可影响脾脏的其他生理功用,然后发生脾胃类、情志类、虚劳类、出血类、杂病类五种病证。脾主化气愤血为后天之本。思虑伤脾不仅暗耗气血,并且影响气血化生,进而变生诸证。诚如清代冯楚瞻《冯氏锦囊秘...
-
基于治未病思想浅析轻度认知障碍从痰防治策
轻度认知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是指有记忆障碍和 (或) 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 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 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1]。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为痴呆病症中最常见的类型, 研究显示, 健康老人中每年有1%~3%发展为AD, MCI患者每年有10%~20%发展为AD[2], MCI患者痴呆发病率约是健康老人的近10倍[3]。由于痴呆治疗效果欠佳, 痴呆对患者的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