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168页

病 第168页

  • 情绪不能自主控制案 嗜睡病案

    情绪不能自主控制案 嗜睡病案

    情绪不能自主控制案 病翁,怪症年久,启齿即老泪纵横,无法控制,屡屡检查亦不知所以然。吾诊脉望舌,未逮其邪。刻见翁以绢拭泪,好生可怜。试问家庭,诉家境优越,老伴健在,故可排除空巢忧寡。再询,得知其大便稍结燥,前列腺肥大,小便常有滴沥,嗜寐。参考经典“阳明病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太阳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柴胡加龙骨牡蛎方主之”。六经审辨从二阳切入,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方合小承气汤,5剂。二诊,患者面部表情...

  • 吐酸的病机与论治

    吐酸的病机与论治

    吐酸,是指以泛吐酸水为主症的病证。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则称吐酸。吐酸作为脾胃病的一个症状,常与嘈杂、嗳气、胃痛、痞满等病证同时出现。吐酸病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其谓:“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谓:“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指出胃经有热,或肝火内郁犯胃,便会蕴酿成酸,此乃关于吐酸病因病机的最早理论。在历代医家关于吐酸的病机认识上,《内经》与刘完素主热;李东垣、张景岳主寒;巢元...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吐酸
  • 癫痫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述评

    癫痫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述评

    癫痫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 发病与脑部皮质神经元异常放电密切相关。主要以突发意识障碍, 手足抽搐、口吐白沫, 甚或口中怪叫、角弓反张, 醒后如常人等为典型症状表现[1]。据统计, 2003年WHO数据显示癫痫患者在全球约有5千万[2], 2009年Ngugi A K等最新统计方法显示数据为6.5千万[3]。我国每年发病率约为28.8/10万[4], 国内活动性癫痫患者数量已超过600万[5]。癫痫反复发作, 不易控制, 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均带来沉重负担。因此, 研究和明确癫痫发病机制具有...

  • 抑郁症 病机是阳虚致郁 辨治经验遣方用药

    抑郁症 病机是阳虚致郁 辨治经验遣方用药

    赵杰从阳虚与郁辨治抑郁症的经验总结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由遗传、内分泌、代谢、神经生物学和环境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行为异常、对事物的关注度不高、意志力脆弱、快感缺失等症状[1]。目前抑郁症患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3.5亿人,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高达4.2%[2]。面对居高不下的临床发病率,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解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刻不容缓。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百合病”“脏躁&rdquo...

  • 晕动病病名及病状 祝由法和外治法

    晕动病病名及病状 祝由法和外治法

    晕动病的中医病证考略 晕动病 (motion sickness, MS) , 或称运动病, 是因机体暴露于被动运动环境中, 受到不适宜的运动环境刺激而引起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的症候群[1]。该病名出现很晚, 1881年由Irwin提出, 并于二战期间由加拿大生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普及[2], 但古代中医文献早有相关记载, 现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眩晕病”范畴, 治疗亦多从风、痰、虚入手。但事实上它不同于一般的眩晕...

  • 失眠是“心病” 试试“响豆”治失眠

    失眠是“心病” 试试“响豆”治失眠

    跟着《延禧攻略》的热播,剧中的中医药知识也遭到广大观众注重。剧中女主角璎珞因为失眠来到太医院寻求良方,御医给她开了曼陀罗叶治失眠。受热播剧的影响,有饱尝失眠之苦的观众看了这部 剧竟真的到医院找专家要开这味中药治疗失眠。中医专家提示,这种药千万不能随便吃。 曼陀罗叶有毒 不用于治疗失眠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失眠门诊中医博士杨晓辉介绍说,用曼陀罗的叶子给患者治疗失眠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中药毒性比较大。《中华本草》中记载曼陀罗有毒,药用首要关于镇咳平 喘、止痛拔脓比较适合,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

  • 头痛在六经辨证基础上将病性与遣方用药治疗

    头痛在六经辨证基础上将病性与遣方用药治疗

    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有自己独到而丰富的经验,提倡“以经解经,以老解老”,用仲景自己的条文解释条文,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处无出处”,用仲景伤寒的法度解析条文,避免了一家之言的弊病,并对每一个方证的层次进行深入的剖析,将看似散乱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以理法贯穿,使得方证之间的层次分明,让医者有法可依、有理可寻。笔者将刘茂才治疗头痛经验按病机划分,分析总结临证方药,在六经辨证基础上,将病性与遣方用药结合,阐述治头痛的六经辨证...

  • 失眠的病因病机 脏腑失和心神失养

    失眠的病因病机 脏腑失和心神失养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睡眠时间不足,严重者甚至彻夜难眠为特征的病症。由于长期得不到正常的休息,患者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烦躁、多梦等症状。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将有7亿多失眠患者。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已经有27%的人受到睡眠病症的困扰。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压力的增加,失眠患者的数量也正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全球较为关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苏肇家是上海市名老中医,陆氏针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入室弟子,擅于用针灸...

  • 从督脉论治帕金森病

    从督脉论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自从1817年开始被关注后,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研究不断深入,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左旋多巴制剂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仍是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但长期服用易出现出现难以控制的异动症等症状。中医在帕金森病早、中、晚期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本文从中医角度,探析督脉在帕金森病中的生理病理联系,通督治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运用,为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提供借鉴。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中医虽无帕金森病具体病名,但对其症状记载历史...

  • 从“百病生于气”论柴平汤治疗胃脘痛

    从“百病生于气”论柴平汤治疗胃脘痛

    《素问·举痛论》 云“百病生于气也” , 明确指出了 气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由于气 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的特性, 外感六淫、 七情内伤、 饮食 劳倦等多种致病因素都可导致气机失调, 引发疾病, 因 此 《内经》 认为气机失调是诸病产生的根源, 如《素 问·六微旨大论》 所说 :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 气立孤危。 ” 张景岳也在《类经·摄生类》 中也论述道: “人之有生, 全赖此气。 &r...

  • 止晕定眩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方

    止晕定眩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方

    梁宏正,1948年出生,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临床擅治内科杂病及妇科、儿科常见病,尤其在肾脏病、男科病、肿瘤、风湿病、癫痫等疑难杂病的辨治上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组成:黄芪60~120g,怀牛膝、代赭石(先煎)、石决明(先煎)、葛根各30g,升麻10g,生地黄、山药各20g,白芍、丹参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止晕定眩,益气濡脑,潜镇息风。 主治:原发性中、重度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

  • 郁证以情志内伤为致病 中医辨治原则 分型施治

    郁证以情志内伤为致病 中医辨治原则 分型施治

    郁证是中医病名,病机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郁证的临床表现及其以情志内伤为致病原因的特点,可参照西医学所称的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异常等病。 辨治原则 笔者提出三元平衡学说:“人之三元(元阴、元阳、元),衡调则健,失衡则危,失调则乱”,认为“三元失衡,百病由生;三元渐衰,百病滋生”。郁证调治当以三元为要,理气解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 治帕金森病愈后复发中医方药

    治帕金森病愈后复发中医方药

    安肾丸源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腰痛》。安肾丸由葫芦巴、补骨脂、川楝子、川续断、桃仁、杏仁、小茴香、茯苓、山药等组成,盐汤为引。刘渡舟先生习惯在安肾丸中取独活寄生汤法加桑寄生,取青娥丸法加杜仲,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曾治愈一陶姓患者,女,70岁。该患于1991年被北京某大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经刘渡舟治疗,后痊愈。1998年9月2日,患者发现帕金森病可能会复发,见手颤,背强,下肢无力,站立、活动困难,多汗,舌黯红,苔白厚,诊为由帕金森病愈后引起的后遗症。药用安肾丸加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方药:...

  •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为神经退行性病变, 其发病进展相对缓慢,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动、运动缓慢、步态不稳和肌强直等[1]。PD的病理核心是人体大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了变性和坏死, 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 进而引发的脑部疾病, 其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与遗传、环境、年龄、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2]。中医认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在PD发病过程中极为关键, 其病位在筋脉, 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在治疗上, 西药可以短时间...

  • 克罗恩病 培补中气促进吸收是治疗的关键

    克罗恩病 培补中气促进吸收是治疗的关键

    克罗恩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常长期不愈。但结合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病情,长期维持稳定状态。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多诊为腹痛、泄泻等病,其病机复杂多样,但临床上多见内热,或兼痰湿,或热毒伤阴,或热瘀互结,罕见脾肾阳虚。治疗的关键是无论何种辨证分型,均应立足于培补中气、促进吸收。在预防上,要注意饮食宜忌、起居有常。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常见腹痛、腹泻等,且常伴有发热、营养障碍和关节炎等肠外表现。本病反复...

  • 幽门螺杆菌胃病论治根除 谢晶日从“湿热”经验拾萃

    幽门螺杆菌胃病论治根除 谢晶日从“湿热”经验拾萃

    谢晶日, 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名老中医 师带徒继承指导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 科带头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 主任。谢师业医 40 余载, 医术精湛, 屡起沉疴, 深谙经 典, 每以脏腑辨证为核心, 辨证准确, 遣方精妙, 提倡从 肝脾论治, 注重整体调护,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 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是一种可定 植于人体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 具有抵抗胃 清除作...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专方治疗与中医认识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专方治疗与中医认识

    胃 食 管 反 流 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或食物反流症状, 最终可导致食管糜烂、溃疡、出血和狭窄,并可伴有临 近组织(咽、喉、气道)的慢性损害。西医采用质子泵 抑制剂(PPI)、H 2 受体拮抗剂、黏膜保护剂及促动剂 等药物治疗,但存在在治疗过程中敏感性下降、疗程 长及易复发等诸多问题 [1] 。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理想, 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大降低复发率 [2] 。我们回顾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治疗的最新进展,以为临床工作 服务。...

  • 郁厥的病因分类 郁厥的病机及临床特征

    郁厥的病因分类 郁厥的病机及临床特征

    •郁厥的诊断应排除心脑血管器质性病变或代谢性疾病,还需排除与情志因素无关的神经反射性晕厥,疑为假性晕厥时可行心理评估进一步判断。 •治疗郁厥最为重要的环节在于厥仆发生前的预防,其次是厥仆发生后的调理。 厥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气机逆乱,升降失调,气血阴阳不相接续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可发生于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厥证分类有寒厥、热厥、暑厥、酒厥、色厥、食厥、气厥、血厥、痰厥、煎厥、尸厥、痛厥、郁厥,所涵盖的疾病谱...

  • 论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核心及其演变

    论心身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核心及其演变

    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1],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转变,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在所谓疑难杂症患者中,有1/3可能就是心身疾病[3]。然而临床上心身疾病的识别率却较低,对其机制和诊断认识不清,使心身疾病的治疗也受到限制。 “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中医学对心身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早期多从情志不遂、七情致病等立论,故有情志病之说,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目前中医...

  • 高血压病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高血压病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中国是卒中高发地区,近年来中国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在24%~27%之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心梗发病比例为5:1,因此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卒中。那么,民间有什么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呢?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了几个单验方,可供高血压病患者选用。 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芹菜根200克。将芹菜根洗净榨汁,每次100毫升左右,每日服2~3次。 评 芹菜,甘苦,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之功,...

  • 失眠病因病机新解 独创“三才”配穴针法

    失眠病因病机新解 独创“三才”配穴针法

    王富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王富春教授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郄会配穴治疗急症”等特定穴配伍理论,并在针灸治疗神志病、胃肠病和经络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将其“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新解 正常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如此卫阳能入于阴,人...

  • 头晕病服药后得气痊愈验案

    头晕病服药后得气痊愈验案

    得气,又称针感,指医者行针时患者自觉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常用于针灸获得理想疗效的描述。笔者在跟随赖宇老师临证学习时,偶见1例头晕病患者服中药后得气感明显验案,现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患者,女,45岁,已婚,2017年6月20日就诊。患者受凉后出现头晕项强、腹胀、小便短赤、右寸关滑紧、尺脉沉紧、略细等症状。处方:茵陈50g,栀子8g,生大黄15g,苍术40g,独活30g。水煎服,每2日1剂。患者自述服1剂后感觉后脑发热,并迅速往项部发散,有轻微针刺感,随后项强症状消失。服用2剂后痊愈,后随访患...

  • 肝郁与阿尔茨海默病 肾虚与阿尔茨海默病

    肝郁与阿尔茨海默病 肾虚与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身体衰老的同时,要面对退休、养老、丧偶等诸多问题,多伴有情志失调,继之出现健忘、失眠、少言、孤僻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检出及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前期及老年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俗称“老年性痴呆”。本病属于中医学“痴呆”“健忘”“呆病”范畴,究其病机虚实夹杂,总归与患者年老体衰、脏...

  • 中医病案两则皆说明不用酸枣仁皆可治愈失眠少寐

    中医病案两则皆说明不用酸枣仁皆可治愈失眠少寐

    中医临证中可见到的以少寐为主的单独病证,很多还会有夹杂在内、外、妇科多种疾病之中的一症状,凡是遇少寐多以酸枣仁或拾几克,或几拾克,配合在处方中以图养心安神,促其入寐。如果应用恰当正确,会能起到好的效果,如果辨证不清,误用酸枣仁,还会起到相反效果。经辩证是在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证、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或心肾不交的证型中出现的少寐,皆可处方中应用酸枣仁治疗。如遇到舌苔白腻或黄腻,或有外湿盛,或有内湿盛的证型中有少寐者,皆不可应用酸枣仁。以下病案两则皆说明不用酸枣仁皆可治愈少寐。 案例1 王某,男,4...

  • 胃溃疡病多年久病必虚 治验案

    胃溃疡病多年久病必虚 治验案

    病案:刘某,女,52岁。患有 慢性胃溃疡病史5年余,常空 腹嘈杂痞满,腹痛便溏,食后嗳 气多,吐黏白痰,胃脘痛喝开水 缓解,按之痛减,舌苔薄白,脉 沉细。胃镜检查示:慢性胃溃 疡,HP(+),伴多发性糜烂,胃 下垂。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证, 治宜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处 方:茯苓20克,炙黄芪、沉香各 15克,炒党参12克,苍术、诃 子、炒白芍、白及、元胡各8克, 甘松、炙甘草各5克,吴茱萸4 克,乳香3克。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 二诊:服用2个月,复查胃 镜示:慢性胃炎、多发性糜烂消 失。继用3个月,电话随访...

  • 狂病药用防己地黄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味

    狂病药用防己地黄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味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方柏长期致力于疑难病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已诊病人70余万人次,著有《刘方柏重急奇顽证治实》《刘方柏临证百方大解密》《刘方柏疑难证治20法》等学术专著。今特选刘方柏诊治狂病验案1则,以飨读者。 左某,男,24岁。2021年4月12日初诊:患者因“突发狂躁暴打他人半月”就诊。半月前患者乘火车出差,于车上突然冲动无法控制,胡言乱语后,跳起挥拳暴打同车乘客,经乘警控制后移交派出所,后由某特区医院诊断为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经治...

  •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 验方治疗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 验方治疗

    毛德西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毛德西教授临证50余年,擅用经方、验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眩晕属于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但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治疗比较棘手,笔者有幸跟随毛德西教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眩晕的经验简介如下。 风火上扰 证属风火上扰者多因风邪外袭,客于肌表,循经上扰清窍所致。主要症见:眩晕,遇热加重,或伴头部胀痛,面红目赤,发热恶风,鼻流浊涕,口干咽燥,舌苔薄黄,脉浮数。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所谓风气甚...

  • 消化不良病症用中药加米粥对症治疗

    消化不良病症用中药加米粥对症治疗

    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大鱼大肉,难免食积。脾虚胃弱,更容易导致胃动力障碍,所引消化功能疾病,症状表现为胃脘部不适或疼痛、饱胀、嗳气等。米粥容易消化,消化不良病症用中药加米粥对症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几款药粥供参考。 山楂陈皮粥 原料 山楂20克,陈皮6克,神曲1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 做法 将山楂、陈皮、神曲、煎取药汁。将药汁与大米放粥锅内煮粥,粥熟后加入少量砂糖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和胃,消肉食积及诸食积。适用于肉积不消,食积停滞所致的消化不良。 保和粥...

  • 双心疾病 心身同治形神共调

    双心疾病 心身同治形神共调

    “双心疾病”,指的是具有与不良情绪、心境相关的心血管躯体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情况。目前,越来越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这两类疾病相互影响,共同导致疾病的恶化。笔者提出“心身同治”防治心脑血管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心身同治”优化治疗方案,在临床运用近十年,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衷中参西优势互补 笔者在临床上秉承衷中参西、优势互补的原则,着眼实效。“衷中参西”是以中医为中...

  • 胃部经常隐隐作痛 病在胃而治在肝

    胃部经常隐隐作痛 病在胃而治在肝

    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我跟随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临证期间,逐渐发现有一个庞大的中青年女性病患群,她们的主症几乎如出一辙,胃镜检查皆显示为浅表性胃炎伴食道反流,经消化内科治疗久病难愈,病状反复。 刘女士,基层公务员,50岁。主诉:胃部经常隐隐作痛,每日晨起口干口苦,肠鸣音亢进,夜间尤甚;善太息;大便稀溏,日解2~3次;睡眠差;舌质瘀,苔浅黄薄腻,脉弦细。 罗小姐,28岁。主诉:近来因工作压力大,情绪容易失控,右肋胀痛,月经前疼痛加重;胃脘...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