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慢性 第24页

慢性 第24页

  • 慢性肾炎水肿案 治以补肾利水 疏风解毒

    慢性肾炎水肿案 治以补肾利水 疏风解毒

    吴某,女,32岁,2012年3月14日诊。 主因“双下肢水肿6年余,加重伴咽痛、咳嗽3天”来诊。现症:形体肥胖,咽红充血,左侧扁桃体Ⅰ°肿大,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小便量少,小便时泡沫多,大便干。舌暗红,舌体廋,苔薄白,脉浮,重取尺脉沉细。尿常规示:蛋白3+,潜血3+。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断为水肿。 证属:肾虚水泛,风热上扰。 治以:补肾利水,疏风解毒。 处方:益母草30克,白茅根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

  • 慢性肾炎一偏方

    慢性肾炎一偏方

    【简介】慢性肾炎,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多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 【组成】女贞子30克,千斤拔50 克,山药15克,石苇9 克。 【制法】水煎 【用法】日服2次,每日1剂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慢性肾小球肾炎4治疗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4治疗法

    【辨证】慢性肾炎的表现是水肿、高血压和尿异常改变。 【治法】患了慢性肾炎.必须注意休息,切忌劳累.饮食清淡,勿吃辛辣刺激、油腻、动物内脏,以及一切不消化食物。心情乐观开朗.忌烟酒、戒房事。 【用法】 1.黄芪60克。加清水浓煎两次,去渣取汁。服法: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续服之。适用于慢性肾炎,伴水肿蛋白尿的患者。注:对湿热盛而见水肿,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尿色黄浊,苔黄腻者不宜服用本方。 2.黑芝麻、核桃仁各500克。服法:共研细末,和匀。每次服20克,温开水送服。每目3次,服药后嚼服大枣7枚,15天为1疗程。适用于...

  • 你对慢性乙肝了解多少

    你对慢性乙肝了解多少

    小王母亲有慢性乙肝,后来死于肝癌。小王的哥哥和弟弟也都有慢性乙肝,前两年哥哥查出肝硬化、腹水,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现在服用抗病毒药治疗。小王一直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大三阳,肝功能、B超等一直正常。但今年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医生诊为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小王一家的遭遇提醒人们,要提高对乙肝的认识,了解乙肝的有关知识。 我国的乙肝概况 我国是个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HBV)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 我国1~59岁一...

  •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药膳方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药膳方

    慢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慢性肾炎,系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病程一般较长,疾病过程中有时上述表现的一或二项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治疗不当,终至渐进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临床特点分为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和急性发作型4种亚型。 本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原则,控制盐的摄入,水肿明显者,应控制饮水量。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药膳方: 翠衣粥 【配方】西瓜皮200克,粳米100克,冰糖30克。 【制作】 1.将西瓜皮洗净切细丝,用纱布绞出...

  • 治慢性黄疸验案 饮酒所致湿热蕴结之证

    治慢性黄疸验案 饮酒所致湿热蕴结之证

    病例:患者,男,41岁。患者半月前出现全身黄疸,巩膜黄染,伴有恶心、呕吐。肝功:ALT236单位/升, Asl'278单位/升。彩色超声显示:脂肪肝,胆囊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静脉滴注药物(具体药名不详)半个月无效。查:皮肤、巩膜黄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病人发病前有大量饮酒史。中医诊断:慢性黄疸。给予茵陈蒿汤加减:茵陈、败酱草各20克,栀子、砂仁、郁金、川楝子、虎杖、葛根花各 15克,甘草、大黄(后下)各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7剂后,皮肤黄染消失,巩膜黄染减轻,再进7剂后诸症消失,肝功能恢...

  • 朱良春治疗慢性肾炎选用中草药

    朱良春治疗慢性肾炎选用中草药

    葎草 味甘苦,性寒,功擅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不仅是热淋之效药,而且可以用于肾炎的治疗。急性肾炎相类于“风水”,在疏风宣肺剂中加用葎草,能促使浮肿尽快消退,有助于肾功能之恢复。 朱良春治疗慢性肾炎选用葎草,必具备肾阴亏虚、湿热逗留之见症。斯时尿蛋白长期不消失,既有肾虚不足之“本”,又见湿热逗留之“标”。治本固为要务,而祛邪亦不可忽视;盖湿热留恋,必然伤阴,病之淹缠,良有以也。 生大黄 大黄是一味攻下结毒、通利湿热之品,故《本草正义...

  • 慢性胆囊炎饮食调养

    慢性胆囊炎饮食调养

    控制脂肪的入量脂肪的摄入量要根据病 人的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而定。全日脂肪 总量应限制在20~30克,并分散在各餐中,不 可集中于一餐,且应以植物油为主。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总量每日不 应超过300毫克。可食鱼、鸡蛋清、牛肉、瘦 肉、鸡等食品,禁忌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如动物油、鸡蛋黄、肝、肾、心、肚、肥肉、脑、鱼 子酱以及油炸、油煎食品等。植物油既可降低 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 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烹调为主。烹调上尽 量清淡、少油,忌用溜、爆、煎、炸的烹调方式。 摄取优质蛋白质蛋白质...

  • 自拟处方治疗慢性肝炎

    自拟处方治疗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失治或误治,转为慢性肝炎,缠绵难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三年来,笔者和同事们应用自拟“肝复康汤”治疗慢性肝炎,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于下:   陈某,女,52岁,农民,1990年2月25日初诊。患者2个月前因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下肢浮肿被诊断为慢性肝炎,住院l个月,全身症状有所改善,肝功能未见好转而要求出院。后自求医治疗1个月,症状反而恶化遂来门诊治疗。患者近2周来右胁常胀痛,时有刺痛,口苦,胸闷,腹胀,食少,厌油腻,大便不爽,日3~4次,小便赤。现面色晦暗,胸颈部有蜘蛛痣...

  • 慢性肾功能衰竭 温阳为治 典型病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 温阳为治 典型病案

      迁延而成 温阳为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所致的慢性肾功能减退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发病原因很多,如各种肾脏病变持续发展,最终均会导致慢性肾衰,其中首要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约占64.4%,其次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占19%,其余为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先天性多囊肾、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性肾病等。   甘肃省肿瘤医院教授裴正学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以擅治糖尿病、肾病、白血病著称。笔者现将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介绍如下。   ...

  • 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慢性肝病是指以现代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肝脏慢 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病程长, 病史缠绵, 病情复杂多 变, 如失治误治将导致出血、 腹水、 恶性肿瘤等终末期 肝病表现, 属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 [1 ] ;多由病毒、 酒精、 药物及不明原因引起, 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 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 代谢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 肝硬化 和肝癌等 [2 ] 。常伴有胁肋部不适、 腹胀、 食欲减退、 乏 力、 黄疸、 腹水等临床表现, 当属中医学“黄疸” “胁痛” &ldq...

  • 疏肝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升高

    疏肝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升高

    处方:叶下珠20克,黄芪、山药、 茵陈各15克,太子参、茯苓、女贞子、 白英、虎杖、白花蛇舌草各10克,白术 8克,黄柏7克,甘草5克,三七粉(冲 服)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健脾,疏肝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升高, 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症见肝炎日久, 清利苦寒之药久伐,损伤脾胃,病情迁 延,神疲乏力,胸胁不适,食少便溏, 舌淡,苔薄,脉弦缓。 吕文平...

  • 辨治病毒性乙型肝炎 分急慢性期

    辨治病毒性乙型肝炎 分急慢性期

    病毒性肝炎属中医肋胁痛、肝气郁滞、肝胀、阳黄、胁胀、阴黄、虚劳等范畴。典型症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消化道或全身症状,如乏力、纳减、恶心、厌油、发热及黄疸,肝肿大、肝区痛,巩膜及皮肤黄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实验室检查,将有助于乙型肝炎的确诊。 急性期 1.无黄疸型本型多由饮食不慎,或湿热内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成;冶法初起以清热化湿、疏肝解毒为主。方用蒲公英18~ 30克,土茯苓12克,秦皮9 克,白花蛇舌草30克,广郁金9克,制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随证加减:湿重者加苍术9克;热重者加黄芩9 克...

  • 名医李东垣 创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名医李东垣 创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古代名医李东垣所创之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甚广,疗效确切。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均经临床确诊,具有泌尿系统感染史,发热,腰痛,尿频,尿急,肾区有叩击痛。其中男性4例,女性34例;年龄15~68岁;病程6个月~1年者20例,l~2年者13例,大于2年者5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中气不足(少气懒言,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症状;伴少腹疼痛者24例,发热16 例,恶寒18例;尿蛋白(+)者5例; 28例患者尿细菌培养呈阳性...

  • 治慢性乙型肝炎 肝达舒方

    治慢性乙型肝炎 肝达舒方

      肝达舒方系河南省中医院保留使用药品,其胶囊制剂已在院内使用近20年。该方是毛德西教授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逐步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方。肝脏是一个功能特殊的脏器,它的基本生理功能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体阴用阳”。既要护其“体”,也要舒其“用”。慢性乙肝正是肝脏“体”不足,而用多“郁”所形成的,所以在拟定方药时,要解“郁”就要舒肝气、活肝络、解肝毒;要扶“体&r...

  • 主治肾功能代偿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 祛毒汤

    主治肾功能代偿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 祛毒汤

    王国柱,男,1948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担任研究生院学位课程《黄帝内经》、《中医各家学说》主讲教授,研究生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尿毒症课题组长,科技部肾病尿毒症攻关项目课题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师承班导师。 从事临床、科研及中医研究生教学工作45年。熟读经典,有丰富的临证治验。首创“益肾祛毒法”,擅于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IgA肾病、尿毒症等肾系疾病;以及肿瘤、血液病、脾胃...

  • 李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李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李延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名中医, 第一批全国名中医, 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50余年, 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临床经验丰富, 对中医辨证论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临床疗效显著。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 引起, 感染周期在半年以上者, 具有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多样化、致病率高等特点, 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范畴。现今全球大约有2.4亿人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每...

  •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下面介绍几则脐疗方.有明显治疗效果。 1.穿山甲80克.莪术、皂刺各60克.川楝子、川芎、木香、冰片各30 l克。将诸药研细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填入肚脐内(神阙穴).覆盖薄棉团,外贴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2.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克.郁金、乳香、血竭各20克.大黄、玄明粉各60克.薄荷冰10 克。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60克.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摊贴于10× 10cm及4...

  •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肿大的中医治疗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肿大的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肝脾肿大乃湿热疫毒内袭营血,病久阻于肝脾之络,气机阻滞,瘀血内留,痰浊阻络,日久为积,而成“肝积”。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患者肝细胞功能损害较轻,然而脾脏较肿大,其原因或既往曾反复外感、多次发烧,营卫失和,或因脾气亏虚、胃失和降,长期腹胀便溏、纳差、消化不良因致运化失职,精微不化反生痰瘀,内积而成脾脏肿大。所以在治疗上,第一要强调注意保养,第二要根据病因各异采用不同的方药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对于多数慢性肝病肝脾肿大者,治宜疏肝健脾、养阴活血、益气和胃,常用中...

  • 利湿益肾法治慢性肾炎蛋白尿 中医“虚损”

    利湿益肾法治慢性肾炎蛋白尿 中医“虚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多数患者起病较为隐匿、进展较为缓慢。采用健脾利湿益肾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龄19~46岁,平均38.25岁;病程12个月~10年,平均3.15年。 诊断标准:1.肾功能下降,早期症状隐匿,病情进展后逐渐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BuN)、血肌酐 (sCr)、贫血等异常情况;2.经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3.5克,且伴有血...

  • 慢性胆囊炎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食疗方治疗

    慢性胆囊炎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食疗方治疗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 病,常为急性胆囊炎后遗症。在老年患者 中,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胃脘痛” 等病证的范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分 为肝胆气郁、肝胆血瘀、肝胆湿热、肝胃不 和等证型。患者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 用以下食疗方治疗。 一、肝胆气郁型 临床表现:右胁胀痛或隐痛,走窜不 定,或引及右侧肩背,胸闷喜太息,每因情 志波动或饮食不当而诱发,舌红,苔薄白, 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下列饮 食治疗方。 内金乌梅调蜂蜜鸡...

  • 运用升降散治疗慢性肝炎病案

    运用升降散治疗慢性肝炎病案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但是运用发挥最大的却是清代的杨栗山,后世医家对此方的推崇是与杨栗山的发挥分不开的。   升降散全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升清降浊,使体内气机得畅,身体正常的机能得到恢复,效果明显。其治疗疾病范围也经后世医家有所发挥和创新。   本方升清降浊,对于机体代谢失常引起的气机不畅、痰浊阻滞、气滞血瘀均有很好的疗效。具体症状可有胸闷腹胀、头晕失眠、乏力、小便不利、大便不畅、情致抑郁等。而升降...

  • 温补心肾治疗慢性肾衰

    温补心肾治疗慢性肾衰

    陈某, 男, 82 岁。有高血压病史 30 余年, 长期服 药。发现肾功能不全 3 年。2011 年 1 月至本院门诊, 当时肾功能:SCr 180 ~ 200 μmol/L。形寒怕冷, 头晕, 偶尔心悸, 夜尿频多, 大便秘结, 双下肢不肿。有脑梗、 冠心病及前列腺增生症病史。舌质黯红, 苔白厚腻, 脉 滑。证属心肾阳虚, 湿毒内蕴。治以:温补心肾, 化湿 解毒。方药以真武汤加味, 药用:熟附子(先煎)15 g, 麦冬 15 g, 川连 3 g, 桂枝 10 g, 生白芍 15 g, 细辛 5 g, 茯苓...

  •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方药分析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方药分析

    陈某,男,77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患者2016年2月20日因肺炎于北医三院住院,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现规律透析。来北京市中医医院刘清泉主任医师处求诊时,症见平地行走20~30米即胸闷憋气、耳鸣、左侧面部不自主抽动、眠差、纳差、食不知味、尿量1000~2000毫升、尿中泡沫、大便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缓。   方药 党参60克,生黄芪90克,当归15克,炒白术15克,制附片15克,酒大黄6克,干姜15克,土茯苓100克,雄黑豆6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每日1剂,...

  •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点刺放血疗法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点刺放血疗法

    下肢慢性溃疡是由于创伤与疾病导致的患者下 肢体表长期未愈合的疮面,病因复杂,且病程较长,治 疗难度大,容易复发,极少数有癌变可能。溃疡长期 不愈合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同时患者经济严重 损失,生活工作均十分不便,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引起 临床高度重视 [1]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治疗该 病具有较深的研究,治疗效果均较好,因而越来越多 学者探究该病的中医治疗 [2] 。我们选取 96 例患者进 行益气活血汤联合生肌长皮膏治疗效果研究,现报道 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根据国...

  • 慢性肾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立“清降补益通络”法

    慢性肾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立“清降补益通络”法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曹恩泽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多年,尤其对中西医结合辨治肾脏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现将其辨治慢性肾衰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曹恩泽在长期诊治肾病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虽然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有病因、病程和发病阶段的不同,但其基本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证,待发展至慢性肾衰阶段,其基本病机则转化为脾肾亏虚为本,浊毒瘀血蕴结弥漫三焦为标,尤其是浊毒弥漫三焦为其病机之关键。...

  • 邵朝弟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邵朝弟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1], 其多呈进行性发展, 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或肾移植维持患者生命。该病西医治疗存在医疗费用昂贵、不良反应众多、肾源严重不足的现象, 而运用中医药早期介入不仅疗效显著, 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邵朝弟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 从医50余载, 对肾脏病的诊治颇有心得, 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理论和思想。...

  • 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建中理劳汤

    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建中理劳汤

    陶汉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自然基金课题多项。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温病学亦研究颇深。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茯苓30克,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功效:建中补肾,化瘀泄浊。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部色诊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兼湿浊证的面部色诊研究

    《灵枢·五色》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色诊的发展是对其进行客观化、仪器化、智能化及定量与半定量化[1],使经验转化为参数表征。目前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面诊研究均是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与图形的基础上,同时整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分析,为其中医药临床诊治评价体系提供有中医特色的客观指标[2]。本课题从面部色诊参数着手,试图找到具有中医诊断价值的特征参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虚兼湿浊证的中医临床诊断和“病后态”的健康管理[3]提供参考依据。...

  • 水肿慢性肾炎综合症 治宜健脾温肾中药方

    水肿慢性肾炎综合症 治宜健脾温肾中药方

    初诊:2011年09月05日 名字:吴某某性别:男年龄:50岁地址:禺东西路 主诉:四肢浮肿10年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因疲惫复渍水湿,而渐有浮肿,后因血尿、蛋白尿而被确诊为“急性肾炎”,虽经医治但因失于保养,浮肿一直未退尽。2009年4月劳累后呈现浮肿,腰酸乏力,尿蛋白3+,确诊为“慢性肾炎肾病型”而住院医治,曾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尿剂而效果不显, 现症见:患者面色晄白,全身水肿,两下肢按之没指,形寒畏冷纳呆,大便溏薄,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