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慢性 第20页

慢性 第20页

  • 食疗治慢性便秘 热秘寒秘

    食疗治慢性便秘 热秘寒秘

      ●韭菜根、叶捣汁1杯,温开水冲,加少许酒,每日服1次。适用于慢性便秘。   ●黑芝麻、大黄各60克,茶叶15克,共研成末,每次服10克。适用于热秘。   ●苏子30克,芝麻15克,水浸,捣汁,同粳米煮粥。每日1次。适用于寒秘。   ●郁李仁10~15克,粳米100克,将郁李仁捣碎,同粳米煮粥,代早餐服食。适用于气滞便秘。   ●土豆1千克,切细丝绞汁,取汁煎熬浓缩至黏稠时,入蜂蜜1倍,再煎至黏稠如蜜时,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0毫升,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便秘。   ●白砂糖500克,...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单方验方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单方验方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也有遍及整个结肠者。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腹泻严重者每日10~30次,粪便中含有脓血和黏液,伴有阵发性肠绞痛与压痛,多位于左下腹,肠鸣音亢进,并有里急后重,排便后症状即缓解。其病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可通过粪便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X线检查等而确诊。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学的“肠澼”、“久痢”、“脏毒&r...

  • 慢性便秘如何选用中成药

    慢性便秘如何选用中成药

    消化道通畅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保障,然而近20%的人却受到便秘的困扰。慢性便秘症状看上去相似,实际上却特点迥异,最常见的包括五种类型,只有用药准确才能“事半功倍”。 口臭便秘——麻仁润肠丸。爱吃辛辣、口味厚重的人容易产生肠胃积热,时间长了可能出现大便干结,腹部胀满,舌红苔黄的症状,还常伴有心烦失眠,小便短赤等症状,这种便秘属于肠胃实热型。治疗这种便秘可选择具有清热、润肠通便作用的麻仁润肠丸或黄连上清丸。 腹胀便秘——木香槟榔丸。消化不良的人...

  • 治老年慢性便秘方

    治老年慢性便秘方

    生地、熟地各50克,火麻仁(捣碎)、黄芪各20克,肉苁蓉30克,枳壳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0日为一疗程。 生白术40克,肉苁蓉20克,生地20克,炒枳壳10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5剂为一疗程,大便正常后再服一疗程以巩固疗效。(郭旭光)...

  • 五倍子治慢性结肠炎

    五倍子治慢性结肠炎

    治慢性结肠炎方 处方五倍子5克,小米(或糯米)50克。 用法将五倍子敲破,剔去杂质,用食醋炒后,晒干研细末,装瓶备用。 小米(糯米)煮粥,待凉到40℃左右时,加入5克五倍子粉,与小米粥混匀,慢慢吃下。每天2次,连用10天。 疗效第2天可见好转,腹痛减轻,大便见稠,到第10天时恢复正常。 适应症慢性结肠炎。 副作用服药时有轻微腹痛。 沈国忠献方...

  • 挑刺放血治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挑刺放血治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特点的一种病症。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中医认为本证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脏腑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传导功能失司所致。 辨证要点 感受寒湿:发病急,病程短,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感受湿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而不爽,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大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食滞肠胃:饮食不节,腹痛肠鸣,泻后疼减,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苔腻脉滑。 脾胃虚弱:大便时溏...

  • 慢性膝关节病 一套膝关节保健的自我按摩手法

    慢性膝关节病 一套膝关节保健的自我按摩手法

    膝关节是人体内比较重要而且复杂的一个关节,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转为慢性膝关节病。笔者把从医多年总结的一套膝关节保健的自我按摩手法介绍给大家: 轻拍压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手掌在压痛点处进行虚掌拍打,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拍打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拍5分钟,再由重至轻拍5分钟。 这种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住髌骨,在保持足...

  • 蒲公英内服外用方治慢性阑尾炎

    蒲公英内服外用方治慢性阑尾炎

      内服方蒲公英30克,红藤20克,败酱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1周为1疗程,连用3至4疗程。每疗程之间停药1天。   外用方鲜蒲公英50克(或者干蒲公英30克),青黛10克,黄柏30克,共研细末,或者捣烂混匀,用少量醋调,敷右下腹麦氏点,每日1次,每次敷5小时以上。连用3天后,停用1天。观察局部皮肤没有出现明显反应者,继续运用。最多可以用10天。...

  • 久泻慢性结肠炎中药验方

    久泻慢性结肠炎中药验方

      1987年初春,患者刘姓女求治,时年38岁。患者主诉腹痛腹泻3月余。大便溏薄,日5~7次,便下夹有黏液或脓血性粪便。腹部胀闷不适,食欲不振,喜温畏寒,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形消体瘦。经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观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余思其脾气不足,水湿失运。治以健脾止泻固涩。立方以四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焦术15克,砂仁5克,煨肉蔻6克,煨诃子6克,黄芪15克,炒芡实12克,炒山药18克,炒薏仁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药后复诊,腹痛腹泻如初,症未见减,且伴大便不畅,时时如厕,苦...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方

    处方:北沙参、川楝子、何首乌、麦冬各15克,当归12克,生地、白芍、枸杞子各20克,木瓜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腿软,足跟痛,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失眠多梦,梦遗滑精,心悸怔仲,右胁隐痛,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或伴低热盗汗,女子经少经闭,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弦细。若阴虚内热,则见急躁易怒,鼻衄,牙龈出血,口苦思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绛,苔薄黄,脉细稍数。 创方者:张俊桥...

  •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发黄的病机主要是湿热郁蒸。在急性阶段有热重、湿重、湿热并重三种不同类型,皆当以茵陈剂为主治疗。肝炎恢复期,病机上不一定仍为湿热,应针对突出的夹杂症治疗,而不胶执在肝炎的肝功能某一项指标上。肝性昏迷已非茵陈剂所能退,应因证不同而施养阴清热开窍、扶正温阳开窍等法,用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与苏合香丸等,临床有一定效果。   急性肝炎   病因病机   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 陈洪干辨治中医“胁痛”慢性胆囊炎

    陈洪干辨治中医“胁痛”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属于中医“胁痛”范畴, 江苏淮宿名中医、江苏泗阳县中医院创立 者陈洪干先生业医60载,对慢性胆囊炎 的分型治疗,经验颇丰。现将其分型辨治 慢性胆囊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湿热内蕴型症见胁肋胀痛,连 及肩背部疼痛,胃脘饱胀,口中黏腻乏味, 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小便黄染甚至巩膜 黄染,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脉 数。治以清利肝胆湿热,通腑泄浊法,用大 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 实、山栀子、大黄、藿香、砂仁、金钱草、元 胡。腹胀盛加大腹皮,巩膜黄加茵陈,湿热 既衰...

  •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处方与用法:人参、三七、琥珀,按 2:2:1 的比例,共研细末。每次3 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 个疗程。 功效:大补元气,化瘀扶肝,治疗各种慢性肝病 (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血清蛋白低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经多种药物或输白蛋白、全血或血浆效果不理想者,有一定的效果。(许北平)...

  • 慢性迁延性肝炎 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

    慢性迁延性肝炎 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

      案例:周某,男,39岁,农民。患慢性迁延性肝炎3年,症情时轻时重,肝功能检查指标反复波动。1年前发现脾脏肿大。B超示:肝硬化,脾脏肿大。故来我院诊治。刻诊:肝区刺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夜寐梦多,齿龈渗血,偶见鼻衄。脉弦细,舌红绛。   证属肝肾阴虚,郁热瘀阻。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药用北沙参、生白芍、生地、枸杞、地骨皮、玄参、生鳖甲、天麦冬、阿胶、三七、白茅根。服药10剂。   复诊时患者齿龈出血已止,胁痛腰酸亦减,仍感倦乏少力,口干少寐。原方去阿胶、地骨皮,加黄芪、生白术、当归等治疗2个月,诸恙...

  • 清肝方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清肝方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组成郁金12克,香附12克,佛手12克,生地30克,丹参20克,虎杖15克,半枝莲30克。   功效凉血解毒,疏肝活络。   主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用法按其量加倍研细粉制成胶囊,日服3次,每次3~4粒。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单服胶囊,第1年连服6个月,第2年后每年服3个月。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水煎服,日1剂,同时服用胶囊,肝功能正常后再单服胶囊6个月。   方解对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认识:一为血热,二为肝郁,三为血滞。所以本方以大剂量的生地清热凉血,兼养肝阴;虎杖、半枝莲清肝解毒,兼以凉血;香附、...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吗? 多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传染性的,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病毒的复制。判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无传染性,主要取决于乙肝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三种方式传播。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其在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化验检查的异常,给中医的辨证论治提出了难题。现代医家习惯把慢性乙肝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肝,恰好与现代医学所证实的病位相稳合,所以就提出了“疏肝、利胆”等一系列治疗方案,但西医所说之肝脏是...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气虚血滞)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气虚血滞)方

    处方:赤芍、白芍、丹参、炙鳖甲、泽兰各15克,生牡蛎30克,藕节、鸡内金、黄芪各20克,当归、香附、水红花子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瘀行气。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气虚血滞型。症见面色黧黑,唇舌紫黯,肌肤甲错,两胁刺痛、痛有定处,肝脾肿大坚硬,口干不欲饮,妇女痛经、经行不畅有血块,纳呆,乏力气短,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 创方者:张俊桥...

  • 治疗慢性胆囊炎单方

    治疗慢性胆囊炎单方

    组成与用法:桂枝10克,炙甘草5克,吴茱萸5克,竹茹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枳实5克,茯苓15克,郁金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疏肝,通胆止痛,治慢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得热则舒,无发热,舌淡,苔白,脉弦细者。...

  • 疏肝活血治慢性肝炎

    疏肝活血治慢性肝炎

    处方:女贞子20克,川楝子、枸杞子各15克,菟丝子、蛇床子各12 克,郁金、茵陈各9克,鸡内金(研粉冲服)、炙鳌甲(研粉冲服)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补肝肾,疏肝活血。 主治:慢性肝炎之肝肾阴亏、肝郁血瘀型,症见全身乏力,食欲欠佳,手足心热,盗汗,头昏目涩,腰膝酸软,舌暗红有瘀点,苔少,脉细涩。李力群...

  • 急、慢性胆囊炎共20方

    急、慢性胆囊炎共20方

    方剂1 当归、白术、柴胡、黄芩、香附、龙胆草、丹皮、莪术各9克,白芍、郁金、川楝子各12克,云苓、茵陈各15克,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胆囊炎肝胆气滞证 方剂2 柴胡、黄芩、青皮、枳实、大黄、栀子各9克,郁金、川楝子各12克,茵陈21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胆囊炎湿热壅阻证 方剂3 半夏、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9克,茵陈30克,柴胡、黄芩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方剂4 柴胡18克,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陈皮各9克,...

  • 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经验方:七叶一枝花、贯众、苦参、五味子、女贞子各9克,柴胡、淫羊藿各6克,一枝黄花、黄芩、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山楂、丹参、虎杖、山豆根各10克,黄芪15克,茵陈1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近期治愈87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85%。...

  • 泄泻,慢性结肠炎,补中益气汤与百合固金汤加减

    泄泻,慢性结肠炎,补中益气汤与百合固金汤加减

    唐某,女,48岁,衡阳市人 患者自述3年前因饮食不节暴食生冷致腹痛腹泻、便溏。经当地社区医院就诊,予以抗感染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后到几家西医院住院治疗,经肠镜检查为:慢性结肠炎,经系统治疗疗效不显。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来我院。现症见:腹泻便溏,伴腹部隐痛,日夜5-6次,粪淡白,夹食物残渣,食瓜果生冷后更甚。查之神疲少气,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脉弱,尤以两寸为甚。 中医诊断:泄泻 中医辨证:中气亏虚、肺气不足 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中益气、敛肺补肺 处方:补中益气汤与百合固金汤加减...

  • 慢性肝炎可选哪些中成药

    慢性肝炎可选哪些中成药

    目前,国内外治疗病毒性肝炎尚无特效药物,而大多都是采用对症、保肝等手段进行治疗。人们习惯将抗病毒药之外的用于治疗肝炎,包括其他种肝病的药物称为保肝药(或叫“辅助治疗肝炎药”)。中医学虽无 “护肝”一词。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肝炎所采用的利湿退黄、调和肝脾、化瘀理气等方药中,确有一些中药具有护肝保肝作用。 以下介绍部分保肝中成药如下(已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供患者参考。 肝苏颗粒:降酶,保肝,退黄,健脾。能降低转氨酶、黄疸指数。...

  • 胆胀胁痛辨治慢性胆囊炎

    胆胀胁痛辨治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的主要表现是右中上腹或剑突下反复疼痛,疼痛多在进食油腻或饱食后诱发或加重,常伴有腹胀、嗳气、呕恶、纳差、厌油腻、大便异常等症状。临床上,中医按“胆胀”、“胁痛”等辨证治疗,可获良效。   肝气郁结症见右胁疼痛时作,疼痛呈胀闷窜痛,并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善太息或嗳气,腹胀,饮食减少,妇女可伴乳房胀痛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白或薄白腻或薄黄,脉弦。治宜疏利肝胆,行气止痛,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白芍20克,枳壳6克,陈皮10克,川芎6克,香附6...

  • 单味中药疗慢性乙肝

    单味中药疗慢性乙肝

    轻度慢性乙肝患者一般症状较轻、较少,如轻度乏力、轻度腹胀、轻度肝区不适等。肝功能有损伤,但亦较轻,转氨酶一般在3倍正常值以下(正常值为40单位),胆红素在2倍正常值左右(正常值为17.1微摩尔/升),白蛋白大于或等于35克/升(正常值为35~55克/升)。可用以下单味中药煮汤代茶饮。 1.五味子2~6克代茶饮,对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有一定降酶作用。《中药学》称五味子性酸温,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阴、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对阴虚的患者疗效甚佳。 2.用木瓜6—10克代茶饮,此药可增强机体...

  • 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

    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

      病案   徐某,男,40岁,家住雨花区板桥镇。   初诊:2008年6月11日。   患者于1990年体检时发现乙肝,当时肝功正常。1月前因肝区隐痛住院,发现肝功异常,具体数值不详,经治疗肝功有所改善,查:AST75U/L,ALT85U/L,TBIL22umol/L,r-GT140U/L。但AFP居高不下,为930ug/L。B超示:肝脏可疑占位,肝脏光点增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上腹核磁示:肝右叶异常信号影,考虑血管瘤可能,胆囊结石。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未用降糖药,血糖高低不稳定,血...

  • 治慢性乙型肝炎方

    治慢性乙型肝炎方

    方药:黄芪、板蓝根、丹参各30克,茯苓、白术、白花蛇舌草、赤芍、白芍、茵陈、虎杖各15克,柴胡10克,甘草6克。 加减:热甚茵陈增量至20克,加栀子、连翘各9克;湿甚加苍术、藿香各9克,车前子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治疗46例,有效(症状消失,肝脾无肿大;肝功能复常)12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1%。...

  • 慢性胆囊炎饮食偏方

    慢性胆囊炎饮食偏方

      慢性胆囊炎、胆道阻塞、胆囊疼痛、大便燥结可采用丹参郁金蜜:丹参500克,郁金250克,茵陈100克,蜂蜜1000克,黄酒适量。将丹参、郁金、茵陈入锅,冷水浸2小时,中火烧开,加黄酒1匙,文火煎1小时,约制药汁1大碗,滤出;再加水煎1次,约制药汁半大碗;将2次药汁与蜂蜜同入盆,搅匀,加盖,旺火隔水蒸2小时,冷却装瓶。每服1~2匙,饭后开水冲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慢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可采用乌梅虎杖蜜:乌梅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1小时,再用瓦罐,加...

  •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痊愈44例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痊愈44例

    经验方:半枝莲、紫金牛、黄芪各20克,白花蛇舌草、石见穿、白术、枳壳各15克,柴胡8克,郁金、赤芍各10克,藿香、鸡内金各 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 例,痊愈44例,好转13例,无效5例。...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痰瘀互结)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痰瘀互结)方

    处方:代赭石、赤芍、白芍各20克,丹参、瓜蒌各15 克,香附、旋覆花、杏仁、橘红、小蓟、藕节、泽兰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症见身体肥胖,面色暗滞,肝脾肿大刺痛,脘胀纳少,恶心厌油,咳吐痰涎,头晕目眩,心悸,肢体沉重,难寐或嗜睡,便溏不爽,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滑。 创方者:张俊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