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第16页
-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 名医尹新生方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24克,丹皮、茯苓、泽泻、牛膝各10 克,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龟版胶各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肾益精。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腿软,潮热盗汗,失眠,遗精,足跟痛,舌质红,两尺脉弱乏力。 创方者:尹新生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肾阳虚)方 处方: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杜仲15克,当归10克,制附子 8克,肉桂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施杞教授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
施杞,男,汉族,1937年生于江苏东台市。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代表传承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施杞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学家,早年师从沪上骨伤科名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在近五十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致力于慢性筋骨病的诊疗以及基础研究,提倡“一体两翼”...
-
强腰膝壮筋骨治慢性腰痛二验方
一、炒杜仲15克,枸杞子 25克,浸泡于:350~500毫升白酒(38。白酒即可)中,密封,置避光处保存10~15日即可。每次取泡好的药酒10~25毫升,佐餐饮用,每日1~2次,对慢性腰痛、腿痛有良效。可强腰膝,壮筋骨,补肝肾。 二、粗盐100克、肉桂50 克(研粗末),一同在锅中炒热,装入薄布袋内,封口后趁热熨烫腰痛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主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不慎受寒后引起的腰痛、腰酸。需要注意,熨烫的时候要掌握好温度避免烫伤。同时,应尽可能睡硬板床,以利康复。 (张砺)...
-
中药浸酒外搽治慢性腰肌劳损
临床采用中药方浸酒外搽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外搽药酒的泡制:取制半夏、阿胶、牛膝、木香、制南星、当归、菟丝子、红花、续断、羌活、独活、木瓜各10克,杜仲12克,加1000毫升50度左右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3天振摇1次。 用法:患者取俯卧位,裸露腰部,取出制备好的药酒,每次10毫升,外擦痛处,每日擦3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疗效: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33例,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29例,无效 (症状未改善)6例,总有效率...
-
推拿治疗慢性腰痛 臀部痛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由于第三腰椎居全腰椎之中心,活动度大,其横突较长,抗应力大,劳损机会多,故易产生腰痛和臀部痛。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最为多见。 病因病机 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无骨性组织保护,其中以第三腰椎横突最长。当腰、腹肌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该处所承受的抗应力最大,容易发生牵拉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性肿胀、充血、液体渗出等病理变化,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等增生,邻近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受到刺激,日久神经纤维可发生变性,产生腰痛和臀部痛。...
-
中医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骶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又称为功能性腰痛,常没有明显的外伤,是不知不觉中慢慢出现的一种腰腿痛疾患。各行各业的人都可发病,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人数,往往没有多大差别。本症腰痛并不严重,但迁延不愈,往往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应积极进行治疗。 病因病机 1.在劳动长期维持不平衡的体位,如经常同一侧肩部扛抬重物,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等,或由于习惯性的姿势不良,常可导致软组织的疲劳而引起腰脊酸痛。 2.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未做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反复多次损伤,局部出血渗液,产生纤维...
-
治慢性筋骨病中药膏方
膝骨关节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酸楚,应注重三期辨证。早期以肿胀疼痛、关节僵直为主,滑膜炎病变所致,治疗宜活血利水通络,方用益元舒筋煎合防己黄芪汤、三妙丸加减。中期以关节酸痛为主,疼痛肿胀减轻,平地行走正常,上下楼梯困难,此期主要是关节软骨病变所致。后期以关节乏力,行走酸软为主,主要由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病变所致。对于中后期,多以气血辨证为基础,结合脏腑阴阳理论,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注重滋阴补阳。偏肾阴虚者宜滋阴补肾,可用益元滋肾煎加减;偏肾阳虚者宜温补肝肾,可用益元温肾煎加减。另外症状较重者可加...
-
老年慢性腰痛食疗数方
1.川断杜仲煲猪尾:用川断20克,杜仲30克,猪 尾l~2条。将猪尾去毛洗净,与川续断、杜仲同置瓦锅 内,加水适量,旺火煮熟,调味后饮汤吃肉。此款的功效 是滋阴补肾。可治肾虚腰部酸痛、阴痿、遗精、慢性腰损 伤、腰腿痛等。 2.茴香炖猪腰:用茴香10克,猪腰子l副,食盐少 许。将猪腰剖开洗净,去筋膜,纳入茴香和食盐,放瓦盅 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此款的功效是温肾,散 寒,止痛。用于肾虚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老人虚寒腰痛 等疾患。 3.金针蒸肉饼:用金针菜50克,猪瘦肉150~200 克。洗净,共剁成肉泥,加酱...
-
刘启廷治慢性腰痛经验方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又称“腰脊痛”,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现代医学认为腰痛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诸如腰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任何原因导致的姿势失衡和某些内脏疾病都可引起腰痛。除外内脏疾病,临床上以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病变、类风湿性脊柱炎等疾病为多见。该病的发生与劳损有一定的关系,又有多次发作史,临床习惯性地将此归纳为慢性腰痛。 中医学认为,腰痛是由外感寒湿、素有内损、扭挫外伤等,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络脉瘀阻,失于濡养,引...
-
锻炼腰背肌防慢性腰痛
引起中老年人慢性腰痛的原因很多,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腰肌慢性劳损或急性腰肌损伤后引起的腰痛患者常引发躯干肌力的减弱,且疼痛与肌力减弱可互为因果,使腰痛迁延难愈。因此,进行腰背肌力锻炼是治疗与预防慢性腰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腰椎手术后卧床休息的患者来说,适当进行,一些腰背肌锻炼,对防止腰背肌萎缩,提高手术疗效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慢性腰痛患者,不论是手术或非手术,也不论是手术前或手术后,适当做些腰背肌锻炼,对增强肌力、稳定脊柱、缓解腰痛可以说是有益而无害。经常练习以下动作可...
-
运动缓解慢性腰痛七法
引起中老年人慢性腰痛的原因很多,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严重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腰肌慢性劳损或急性腰肌损伤后引起的腰痛患者常有躯干肌力的减弱。疼痛与肌力减弱可互为因果,使腰痛迁延难愈。因此,进行腰背肌训练是治疗及预防慢性腰痛的重要方法之—。对腰椎手术后卧床休息的患者来说,适当进行 —些腰背肌锻炼,对防止腰背肌萎缩,提高手术疗效也起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慢性腰痛患者,不论是手术或非手术,也不论是手术前或手术后,适当做些腰背肌锻炼对增强肌力、稳定脊柱、缓解...
-
补益肾阳 中医辨证治慢性骨髓炎
治慢性骨髓炎(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24克,丹皮、茯苓、泽泻、牛膝各10 克,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龟版胶各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肾益精。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腿软,潮热盗汗,失眠, 遗精,足跟痛,舌质红,两尺脉弱乏力。 创方者:尹新生 治慢性骨髓炎(肾阳虚)方 处方: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杜仲15克,当归10克,制附子 8克,肉桂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
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中成药
追风活络丸:能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每日3次,每次3片。 疏风定痛丸: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强筋壮骨。适用于关节肌肉酸痛,遇寒加重,关节屈伸不利,肢体重着,四肢麻木,腰膝酸软者。每日2次,每次1丸。与疏风定痛丸功用相类似,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而偏于风寒的中成药还有风湿骨痛片、九味羌活丸、复方小活络丸(同仁堂)、祛风舒筋丸、换骨丹、稀莶丸等,临床均可选用。 寒湿痹冲剂:能温阳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肢体冷痛沉重,或肿胀,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沉迟者。每日2~3次...
-
顾氏外科认为慢性下肢溃疡由浅入深
顾氏外科认为,溃疡发于外侧,属多气多血的足三阳经,宜重用行气活血通络之品,如香附、三棱等;发于内侧,属多血少气的足三阴经,宜重用益气扶正、活血通络药,如生黄芪。发于肌腠加黄芪、麻黄等;发于肉里加四君子汤、葛根等;发于血脉加荆芥、皂角刺;发于筋脉加柴胡、麦芽等。 慢性下肢溃疡由浅入深一般可分为脓腐层、瘀滞层、正常层。其中瘀滞层局部组织的发展变化是治疗关键。且邪毒与气血相互搏结,瘀阻经络是瘀滞层的病机关键。只有局部气血运行正常,经络疏通,才能恢复正气,托毒外出,化腐排脓。 疮面、部位、经络辨证结...
-
治下肢静脉炎 下肢慢性溃疡方
治下肢静脉炎方 处方:丹参、赤芍、当归、川牛 膝、香附、防己各12克,地龙lO克, 桃仁、水蛭各8克,王不留行、炒穿 山甲、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通络,去瘀生新。 主治:下肢静脉炎,中医辨证为 气滞血瘀型,症见下肢创面红紫发暗, 胀痛明显,肌肤甲错,伴下肢青筋暴 露,舌紫苔薄,脉细涩。 潘文波 治下肢慢性溃疡方 薏苡仁(生)30克,赤芍9克,茯苓12克.连翘12克,当归、秦艽、木防己、牛膝、黄柏 (炒)、泽泻各9克。苍术 (炒)9克。金银花30 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