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第14页
-
滋阴降火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阴虚火旺型方
处方:山药15克,熟地、茯苓、旱莲草、 丹参、女贞子各12克,革薜10克,知母、黄 柏、山茱萸、益母草、泽泻各7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属阴虚火 旺型。症见尿频、尿热、尿道滴白,尿后余 沥,伴神疲乏力,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腰酸 腿软,会阴隐痛,阴茎易勃起,早泄,遗精, 舌红少苔,脉细数。 范美琪 治慢性前列腺炎方 1.湿热下注型病程较短。症见尿 频、尿急、尿痛、溲时不畅、或有余沥未尽 之感,终未尿混浊...
-
分清化浊益肾固精 治慢性前列腺炎
内服药:川萆薢15克,车前子15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石菖蒲12克,黄柏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煎2次混合,分3次温服,连服10天1疗程,3疗程为1治疗周期。 外用药:龙胆草15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生地15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甘草5克。水煎取汁100毫升,药温30℃~40℃,外洗阴部和肛门保留灌肠,每日1剂1次。或用成药前列腺病栓剂,每日1粒,睡前肛门给药。 功效:分清化浊,益肾固精。 适应证:慢性前列腺炎,症见小便...
-
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医治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 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发生的慢性炎症 反应, 由此造成患者排尿异常、 前列腺区域不适或疼痛 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等临床表现 [1 ] , 目前国内 报道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在 6. 0% ~ 32. 9% , 高发阶 段为 30 ~40 岁和 61 ~ 70 岁的男性, 对患者的身体和 精神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 。目前中西医在治疗本病方 面各具优势, 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中西医结 合作为中国特色医学诊疗模式,...
-
关于精室 慢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学精浊、淋病、血精、白淫等范畴,是男性常见多发病之一,以排尿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滴白,生殖区隐痛,腰骶部、会阴部和睾丸坠胀为主要表现,症状复杂,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老年患者常与前列腺增生症相伴。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难治性疾病。西医、中医治疗本病各有特色,有一定的疗效,现代医学治疗以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α受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及微量元素等药物为主,中医有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按摩等方法。尽管中西医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有见效慢、易复发的...
-
慢性前列腺炎浊精阻滞所致 治以理气止痛
患者杨某,23岁,未婚,2015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因尿频,尿道涩痛,左侧睾丸牵引痛4 年,近期因症状加重来院就诊。现病史:病人来院诊治前5 年,开始手淫,并时常饮酒。一年后自觉尿频,夜尿次数多达2~3次,尿道涩痛,因症状轻没有在意。近期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因有左侧睾丸牵引痛,并向腹股沟部扩散,遗精每周1~2次。经肛门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局部有明显触痛,质地稍硬,无结节。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80%,白细胞20~30个/高倍视野。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为4.0×3.2×2.4厘米,确诊...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神效方 老中医教授献方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神效方: 地龙、炮山甲、牛膝各12克、虎杖 、黄柏各15 克、甘草 3克、广木通8克,车前子 、黄芪 、萝卜子各2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前列腺炎神速,2-6剂痊愈,无不应验。 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净、肛门重坠、小腹坠涨、阳痿早泄,等等症状,当然,还有很多人会连及到心情烦躁,失眠,心慌等等。中医认为,此乃元神失调。上述症状本来正常男子都存在,如果你不在意,这些症状就慢慢好了,如果你在意就永远好不了。这就是潜意识对此病的影响。好多人有思想顾虑。怎么治疗呢?一、消炎。消...
-
治急性或慢性盆腔炎 疏肝理气化湿利水
梅九如,男,1921年生,江苏省海安县人。1933年师从当代名中医施少秋先生学习中医内、妇科。1941年开业行医,1956年筹建联合诊所,后扩建为海安镇医院,任副院长。1958年至南京中医学院师训班学习,1959年毕业后在海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1983年~1990年在海安县中医院工作,内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在全国、省级报刊发表论文45篇。曾任南通市中医学会理事。 组成:沉香5克,乌药10克,枣儿槟10克,莪术10克,小叶石苇30克,滑石15克,...
-
慢性盆腔炎盆腔痛瘀热互结型
处方:红藤20克,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三七、当归、白芍、丹皮各12克,浙贝母、元胡各15克,香附、昆布各10克。 加减:腹痛明显加川楝子12克,小茴香8克;带多、色黄加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带多、色白加川革薛12克,茯苓15克;腰骶痛甚者加杜仲、续断、怀牛膝各15克;月经量多、色紫加生地15克,黄芩炭10克;腹部包块加穿山甲、三棱各10克;少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各6克;少腹热痛,舌质红或紫加知母10克,黄柏12克;伴头晕、目眩加炒白术15克,天麻12克。每天1剂,水煎分服3次,7天为1疗程,连服3...
-
慢性盆腔炎三证诊治
慢性盆腔炎是内生殖器的子宫、输卵管、卵巢发生炎症而渐渐蔓延到盆腔结缔组织的一种病变,在妇科疾患的范围内是比较常见而难根治的一种疾病。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在症状方面一般没有发烧或剧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往往病人自觉腹部隐痛或阵痛,尤其在经期前后,感到腹部胀痛,有的有腰腿痛、白带异常或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及出血等。而且大多数人因此而患不孕症及其他兼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月经不规则或痛经,而调经也就是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必须结合脉象及其他症状来综合分析,以审其病在脏、在腑,还...
-
慢性盆腔炎 腹疼痛治方
李某,女,42岁,2009年5月8日初诊。 自诉少腹疼痛一年余,常有带下伴腰酸乏力,月经先期,量少色淡,延日不止。曾经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输液服中、西药,效不佳,望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顿,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辨证为脾气不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冲任不畅,治以升阳除湿汤加减:生黄芪18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白果仁5克,桂枝5克,炒苡仁12克,元胡9克,乌药5克,厚朴9克,车前子12克(包),甘草3克。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腹痛少有发作,白...
-
慢性盆腔炎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
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 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藤9克,忍冬藤12克,香附6克,甘草3克。方中柴胡有疏肝解郁之效,名医刘奉五先生曾言:“是气分药,又能入血而行血中之气,在气能调血,在血能调气,所以在调理月经时,多以柴胡配伍而组方。”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和营敛阴,二药合起养血柔肝之功。川楝子合延胡索名金铃子散,为行气活血、...
-
慢性盆腔炎如何根治 祛湿泻浊
钱某,女,35岁,2010年3月2日初诊。带下赤白,少腹胀痛不适2月余,伴腰酸乏力,经医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曾服中西药多种,罔效。近几日,腰酸腹痛加重,带下黏稠,红白相兼,大便干结,食欲不振,观其面黄消瘦,触之腹部胀满,脉滑数,舌红苔黄,此乃下焦气滞,湿热壅结之故,治当祛湿泻浊,以调胃承气汤加减:大黄10克,厚朴9克,枳壳9克,芒硝6克,木香6克,炒苡仁15克,黄柏10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泻下烂便3次,腥臭,且矢气连连,腹胀痛明显减轻,带下减少,饮食增进,舌红苔薄黄,脉濡弱,下...
-
滋肾益精 尹新生治疗慢性骨髓炎
名医治慢性骨髓炎(脾胃虚弱)方 处方:木香6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砂仁、白术、陈皮、山药各10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症见食少倦怠,四肢无力,面色萎黄,肌肉萎缩,便溏,下肢浮肿,创口不愈,腐肉难去,肉芽生长不良,舌淡,苔白,脉缓弱。 创方者:尹新生 名医治慢性骨髓炎(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20克,山茱萸12克,丹皮、茯苓、牛膝各10克,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烊化)、龟版胶 (烊化)各12克,泽泻8克。...